西西河

主题投票【讨论】您要什么样的医疗体制? -- 虽远必诛

共:💬48 🌺42 新: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 16 / 0

    1,自由市场
    1/0
    2,公费医疗
    12/0
    3,私人保险
    1/0
    4,慈善机构
    0/0
    5,大师神功
    2/0
    6,其他,请说明
    0/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比较幸运

        1, 你得的都是急性的,短期的病证,如果你有二型糖尿病,OA,COPD,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触了。

        结论:年轻真好。

        2, 你说的保险不用pay gap payment? 一分钱不花?

        很多保险公司都支付但一部分,你要pay 一部分10-30%不等,或者最少有底钱。

        结论:保险真骗。

        3,你说的社保只要2-3%,恐怕你没看到整体税收多少钱?政府贴补医疗多少?

        没有GDP的10%是无法负担基本医疗的。负担比较低的是日本,高的是米国。

        4,公立医院不超过6个月?是否包括,心脏移植,肺移植之类的?6个月能否找到配体都很难说。

        结论:小病不见真张。

        当然福利国家的医保会好的多,您掏腰包的比例也高的多。

        • 家园 再补充一下

          我没有都会该国的保险和医疗专门进行研究。只是谈了自己作为患者或者消费者的感受。

          就德国的那个私立保险来说,个人是不必掏一分的医药费的,也没见到最高额的限制,牙科除外。

          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等待期,我理解是诊疗的机会,而不是治愈的时间。也并非所有的都要等那么久,可能要看病情的严重情况。比如所有人告诉我,要预约牙医,你说疼的不行了,可能约到很近的日子,如果只是例行的检查牙齿,可能要排几个月。

          如果病人不愿意等,完全可以去看私立医生,国家保险也会cover一部分。

          其实国内现在看病好处是基本不需要等,有病当天就可以看到医生,各种检查当时就能做完。但是,问题是医疗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医院和医生都不按规程办事。

          这里的医生虽然质量也有差异。但是感觉他们每一步都是按照规程来操作的,感觉有一定的质量控制机制。医生对患者很亲切、很尊重。作为一个“消费者”的角度,觉得还是满意的。

          • 家园 还是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

            您说德国的私人医保,不付gap费,没有上限。是否自己决定看病?还是需要GP refer,保险公司,总是要有控制的步骤。

            不然,开诊所的就发了。您天天去按摩,两年保险公司就黄戏了。

            国内叫free market,自由市场,付钱就好使。钱是您,选择是您的。

            所有形式的第三方付费,包括公费医疗,保险,慈善机构,都有明确的控制机制,都不能达到,按需索取。

            您没有遇到大病,花费多的,到时候,所有的机构都有办法,整治您,不是拒付,就是采取,打狗棒最高境界--托字诀。

            归根结底,是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集中体现。

            • 家园 德国比较麻烦

              在德国比较麻烦的是,随便什么问题都要预约,不仅是看病。虽然大多数诊所都是私人开业,约起来也不知道要排到哪一天。

              • 家园 非常感谢您的经验和介绍。

                从个人角度讲,NZ对孩子最好,AU对下岗的最好。老年人差不多。当然有很多细节的差异。

    • 家园 我看应该是公费医疗保证中等以下的病。

        在中国的现状还是低收入人群占大多数,即使将来全民富裕了,也是相对低收入的人群占大多数。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中等(现在是几万医疗费的)医疗也是个沉重的负担,所以公费医疗应该保证中等以下费用的医疗,需要花大钱的由有钱阶层去享受吧。

        所有公费的东西应该是基础保障,不应该是高级保障,否则任何一个社会也负担不起。就象社保,失业保险,只能保证你较低的生活水平,不可能保证你奢侈生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