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自己的经历,周末有一些纠结,写一点吧 -- 如果爱情可编程

共:💬63 🌺36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 家园 叫唤着编故事的,是嫉妒自己没有我这样的经历,

      还是嫉妒你有这个学历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有些东西我已经承认确实记错了,那么你到底觉得哪里是编的,说出来比较好,事实上我经历的比我写出来的要多得多,再写出来就有暴露隐私的嫌疑了。

      我嫉妒那些比我做的好的,只是他们都比我聪明,都比我付出的要多,我没有背景,没有学历,人也不聪明,从我自己的起点来说我已经很满足了,我比我身边的人的生活都要多姿多彩,经历了太多的故事太多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是好是坏,10年前我几乎看不到出路的时候绝对想不到自己能在2005年买得起心仪的楼中楼,也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来读博士(这并不值得一提,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读不了的博士吧,只是没有上过大学的人圆个梦),我懂得知足,懂得做人要努力。

      周末看了一些文章后,突然觉得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可以那么轻易放弃,比她难比我难的人还有很多,只要你有希望,只要你正确的对待一些事情,什么都会过去的,苦了累了精疲力尽了想想这一切过去的那一天,经常给自己念一念过程很痛苦结局很美好,就又有了一点力气。

      • 家园 怪,人家质疑你的真实性怎么就是嫉妒你了呢?

        本来还觉得写得还可以,但一看到10张粉红钞票就开始当短篇小说看了。

        [quote]叫唤着编故事的,是嫉妒自己没有我这样的经历,

        还是嫉妒你有这个学历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有些东西我已经承认确实记错了,那么你到底觉得哪里是编的,说出来比较好,事实上我经历的比我写出来的要多得多,再写出来就有暴露隐私的嫌疑了[\quote]

      • 家园 首先花你的奋斗与坚强。提些看法,欲救人必须了解人性

        生理病人大都能得到关心,但心理上存在病症的人由于各种原因却很少能得到关怀和体谅,甚至自己的亲人。比杨元元境况更糟糕的人自然有很多,但认知、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不一样。杨元元选择自杀,显然在她来说,自我调整适应能力已经失去,心中的苦楚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有人苦而不知苦,难而不知难,用自身的性情衡量杨元元的选择是找不出答案的。对类似杨元元们,更重要的要理解他们的状况尤其心理历程才能及时挽救。

        • 家园 我觉得杨元元是比较正常的一个人,应该没有心理问题

          绕到心理问题,实际是杨母给自己的一个解释,也是她首先提出的,不然她没有办法回答姑娘的死因。

          杨元元只是太弱势了,抗不过她那个强势的妈。看看她的一生,自己能做几次主?

          本来她想去大连读大学,妈妈一票否决。

          大学毕业考上西北大学研究生,要去面试,火车票都买了,妈妈以怕她上当为名,不让她去(她至死都保留着那张通知书。)。

          两个公务员机会,妈妈否决。

          做幼儿英语教师,两年后离开。未必愿意的,至死都保留着学生挽留的短信。我怀疑做保险也是她妈的主意(可能是听说那个来钱)。

          三年后杨顺顺毕业了,杨元元也失业了,开始做家教摆地摊,考研。

          好不容易考上上海海事,本以为有了希望,不想带妈过来,但是她一定要跟着来。16大包东西是杨母的,应该是妈妈要她找地方塞。(话说她们寝室可真不大,难以想象住3个人,外加16包额外的东西该什么样。她的室友够能忍的了。)

          宿舍也是她妈妈一定要住,为此不惜得罪她的老师同学。

          等她没了,她妈妈那个回不去的湖北老家突然变得可以回去了。这些情况杨元元不知道才怪,只是她抗不过她那个妈,她妈妈可以想干嘛就干嘛,把她的路挤得越来越窄。这些她都知道,从大学起就告诫弟弟,别听妈妈的话;但她自己一辈子没有逃出来。

          • 家园 难得碰见明白人

            我觉得,有心理问题的不是杨元元,是她妈妈。

            天涯上有一篇心理医生发的帖子,说杨元元是被病态共生的妈妈逼死的,深以为然。

            对不起歪楼了~

            • 家园 其实我觉得杨母是个很强悍的人。

              这种人也不太可能有心理问题。

              当初我爬天涯那座高楼的时候,没敢写得太直白;毕竟出了事,多说无益;万一杨母再一个没想通,我会内疚的。不过,从后续看,杨母没有‘一日三省吾身’的臭毛病。她的逻辑很简单:这位老大是不可能错的,都是别人的错。随着消息的不断披露,她不断的摘取有利部分,修改自己的说法,越改越完美。不利她的地方,直接忽略。如果我们没有看见她改的过程,单看最后的说辞,很难怀疑到家属身上。看起来,问题在哪儿不重要,只要能说赢就可以了。

              出了这种悲剧,我觉得主要是观念问题。一个是‘养儿防老’,一个是‘长辈的话要听’,再加一个重男轻女。前两点也算不得错,但是杨母把它推到极端了。把自己的后半生与女儿的前途捆绑在一起,把女儿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规划,并不许女儿自己插手。碰巧她的规划能力又差了点,给杨元元平添几多坎坷。哪怕她的主意是明智的,这种包办的行为也够让人窒息了。而杨元元一旦交上好运,杨母就以弱势为理由,一定要马上分享。杨元元在报纸上反复写满了“一位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与其说是孝心驱使,不如讲是满满的无奈。

              咳,楼是我先歪的。

          • 家园 你对心理问题的理解不对头吧?心理问题怎么和正常不正常联系

            一起了?这样的看法对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人很不利。心理问题不是来自纯粹的个人,不是正常的人无缘无故的心理突变,而是出自生存的环境,不应该歧视当作非正常人看待,也不是对当事人产生影响的人可以拿来转嫁心理问题导致的后果中应付的责任的。

            你把杨元元自杀看作正常的人应对不了一些事情选择的失当行为,而我则认为这是杨元元陷入心理困境,自己无法排解,主客观原因又得不到外在的心理援助,内心痛苦到选择死亡,同时导致杨元元陷入困境的人负有责任。

            心理问题是一方面,对当事人来说应该学会应对现实,学会自我调节心态,作出合理选择,对外人来说,要善于给予疏导。责任则是另一方面,心理问题的背后有些人和事不那么正常,导致当事人想不通。

            我觉得心理问题应该正视,不是说有心理问题就不正常。现在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利益、思想多元化,很容易出现心理状况。自己调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寻求适当的帮助、社会尽可能提供帮助。要说事后追寻责任,这个不是没有用处,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到事前吧?

            杨元元选择自杀了,还不叫心理问题?你罗列的这些哪一个不是心理问题的根源?

            杨母口中所说的“心理问题”和你认识的“心理问题”恐怕在一个层面上。

            很多人对心理问题没有科学的认识,我自己也说的乱乱的,不过希望看到的人能明白我的意思。

            • 家园 这位筒子,我觉得你和钟山说的其实是一个意思

              只是大家对于某些名词的解释不同罢了。

              芸芸众生,大家都不是圣人,也许都有各自解不开的心结。甲之砒霜,乙之熊掌,但又不能互换人生。

              其实咱们讨论的只是事情,重要的是那些人在经历这些事的时候,心里的真实感受,和他们所做的选择。不管是看楼主的贫寒奋斗故事也好,还是在新闻里看杨元元的悲剧也好,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从而得到自己心灵的感悟与成长,这个是重要的。至于追究责任,谁有问题谁有错,反倒在次要。

            • 家园 哦,我的意思是心理正常,少打了几个字。

              心理正常的人也会自杀,不一定非得得抑郁症才会走极端。想自杀的心理正常的人,如果及时救下来,想通了,不会第二次寻死;得了抑郁症就不一样了。

              至今,没有证据表明杨元元生前有心理问题,除了她妈妈的话;但是,她妈已经信口开河过好多次了,可信度不高。

      • 家园 对这些不用理会的,怀疑一切的人在这里很多

        就是暂时搞不明白,你的经历碰了他们哪根敏感神经了。

        问一下,诸位想捍卫什么思想呢?

    • 家园 好感动,谢谢分享。
    • 家园 挑个BUG

      那时候他是个农村的民办教师,一年收入1000元左右(88年左右,好像95年后多点了),我忘不了过年的时候才拿到这1000块钱,父母两个人在那里数钱的情形,10张粉红的钞票却要支撑一家人一年的开支

      也就是说这是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的100元钞票,而楼主所说的1988年是不可能有这种粉红色100元面值的人民币滴。

      • 家园 自强的意思还是好的

        不管是不是编的,我周围真有跟楼主说的相似的,中专毕业后不满足,自己努力开过公司,后来读硕士,读博士的。

        不过斯人已逝,我觉得现在重要的是考虑怎样防止同样的悲剧,靠大学的教育工作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