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根据河北日报唐车厂的报导,估计一下高铁的自主创新程度 -- 陈经

共:💬119 🌺304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貌似现在北车吹得很牛

            说京津的2车都被3所替代,说累次首先打破运行速度的都是3型车,不知道南车的350什么时候能出来,是否真的能成功山寨小日本的东西.

            • 家园 至少南车在踏实地做了,据说头型给改了。好歹不像了耶!

              今年看吧。

              真正算自己山寨的,比人家原来设计的,能有啥区别。

              南车不让宣传,据说还是跟“网民的情绪”有关的呢。

              怕说日车如何如何的,有人不干的。呵呵呵

              其实南车在高速版的动车合同上,已经领先北车不少了吧。

    • 家园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铁列车主要就是大功率交流部件,转向架,计算机控制系统等几样比较难,其他不用看的。

      大功率交流部件方面,趁危机南车一个孙公司吧,只花1000多万美元并购了一个能生产IGBT的加拿大公司。

    • 家园 工业还是要靠很多这样慢慢的积累
    • 家园 不能太乐观

      核心零部件还在外国人手里,以后能不能掌握还说不清。

    • 家园 其实不用猜了,铁道部总工程师张曙光早就讲过了

      http://www.hninfo.gov.cn/govpublic/fmycx/shgz/200809/t20080916_82785.htm

      张曙光说,高铁的国产化已经75%,列车部件只有三种尚未国产--车轮,车轴及IDBC芯片。

      • 家园 车轴也差不多了

        铁道部的好像正准备或者已经视察过膜车轴生产企业了,技术基本过关了

      • 家园 车轮已经能国产了

        马钢已经造出了350高铁的车轮了,车轴和芯片还不知道。

      • 家园 高铁空心车轴:欧洲人的美丽童话?

        我不懂车轴,不过稍微了解一些轴类锻造方面的知识。

        车轴为什么要做成空心的?

        话说很多很多年前,由于冶炼工艺不成熟,在反复锻造的过程中,杂质都跑到了锻轴的中心部位(酥心),受力后,容易产生裂纹。因此,在完工后,要在中心钻一个孔,把杂质多的部位取出来。

        我们压钢板,如汽车板甚至航母钢板的轧辊(你可以想象成 擀面棍一类的东东),以前都是空心的。

        后来,随着炼钢工艺的提高,如真空精炼,电渣重熔等工艺的发展,钢水越来越纯净,杂质越来越少,不存在酥心的问题了。但是,大家还是按照传统工艺,在锻轴中心钻一个孔。

        终于,日本人决心尝试一下,做出的轧辊,不再钻孔了。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比打孔的轧辊强度要更高。于是,今天,所有的轧辊都不打孔了。大家想象一下,压航母用的超厚板,受的压力要多大,在这么大的压力下,轧辊都不会因为杂质而出现裂纹。

        国内不打孔的车轴,技术很成熟。至于高铁的车轴为什么还要打孔,有几个观点:可靠性、减重、降温。

        可靠性:因为前面已经说了,随着钢水纯度的提高,已经被解决了。

        减重:高速列车速度这么高,底部必须要额外配重,才能保证稳定性。靠空心车轴,不知道能减少多少的重量。

        降温:如果仅仅是为了降温,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我陪轴类锻造方面的专家参观过国内的车轴厂,大家对高铁的空心车轴,一致的评价是:欧洲人的美丽童话,把落后技术,忽悠国内,卖一个高价钱。

        国内也不是没有明白人,车轴厂都是心知肚明这个道理,就是铁道部不敢冒险,试验一下实芯的车轴。毕竟技术不是自己的,不敢承担这个责任。

        估计2年之内,大家在报纸上会看到这个消息:

        我们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投入N多研究资金,攻破了高铁的车轴,用实芯轴取代了欧洲进口的空芯轴,技术领先多少多少。

        大家千万不要相信,技术跟以前没有任何区别,就是现在大批在生产的实芯车轴。只不过终于打通了铁道部这一关,顺带骗点科研经费。。

        这是我转述轴类锻造方面专家的意见,大家当谣言听好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