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最高法院扯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 -- 井底望天

共:💬182 🌺705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公司的合法权利也是要保护的

      公司有其合法权利,但是没有投票权。它们需要一个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美国又给与公司自然人权利的趋势,所以给与言论自由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不是只有你们商家可以出钱,各种团体都可以。

    • 家园 这只是一个制衡网络影响力的判决

      微博,Facebook,在各国政治风波中的表演后,美国应对之策,

      网络的力量会破坏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使民主混乱,在信息社会之前,少数人如果不服从多数人的决定,没有办法可以反对,电视,电台,报纸,多数人总是掌握着话语权,从而使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已实施。

      而信息社会的出现,使召集的成本降得很低,少数派不想服从多数人,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对多数派实现相对多数,简单的说,网络让少数派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多数派形成局部优势.民主的原则被破坏.民主也可能崩溃.

      这个法案,只是让多数派能最大限度的发出自己的声音,来抵消少数派在特定时间,地点的优势.当前社会状态下对民主制度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金钱民主的裸奔,那只是以后的副作用,先解决眼前吧.

      • 家园 这个说法有新意
      • 家园 多数人掌握着电视、电台、报纸的话语权?

        电视,电台,报纸,多数人总是掌握着话语权,从而使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已实施。

        天真还是装傻?

      • 家园 电视,电台,报纸,多数人总是掌握着话语权???

        电视,电台,报纸,多数人总是掌握着话语权???这里的“多数派”应该是“多钱派”吧。

        不过按金钱实力来确定规则很多时候确实比网络言论确定规则要好,起码意见波动会比较小,也避免少数观点偏激而嗓门大的人绑架民意。真正的问题是“有钱-〉有话语权-〉有政治权力-〉有更多的钱”的正反馈循环。

      • 家园 什么是多数和对中国的指导

        这里提出这个方案是为了解决少数和多数的问题。从判决而言,这里的多数指的就是钱。钱的多数而不是人的多数。这点上是不是符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其二,少数还是多数是如何判断的?发出声音未必一定是少数,也未必一定是多数。美国的做法是引入钱作为最终衡量。对于中国,可以看到网络上JY鼓噪。如果JY或者网评的确是少数,是不是应该让TG引入权或是家族或也是钱来做最后权重?

        说了这个两点,主要是为了表明,金钱民主不是副作用的提法是逻辑上不能成立的。这次判决反映的是美国式民主的本质,美国式民主就是金钱至上的。只不过这次被逼裸奔了而已。

      • 家园 观点新颖

        花!

      • 家园 看法正好和你相反

        感觉是过去媒体成本高,所以精英对付屁民比较有利。所以说民主很容易被“集中”。

        而现在精英的控制能力下降,导致半仙和民粹上升,这个其实是民主的真正落实,但是出现文革那种民主可能性也比较大。

        • 家园 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

          网络使精英民主转变为平民民主是大势所趋,是历史是必然,但精英并不甘于放弃权力,总要挣扎,这个判决就是有一个例子,而精英权力的逐步而不是突然消失,有利于这种转变的温和,渐进的进行.判决的积极意义也在于此.

          您看到得是结果,而我说得是过程.

          如果不介意意识形态,上面的话可以用资产阶级民主替代精英民主,用人民民主替代平民民主.

          • 家园 我觉得平民民主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网络确实让所有人参与政治博弈的成本降低了,但是远远不可能达成平民民主的水平。平民民主的成本是任何社会也无法承担的,只能是各种在成本和参与程度之间的平衡,西方的代议制,普选制,或者其他的模式都是精英民主的共和体制,绝不是平民民主。

            从这个角度上说,西方的代议制共和体制,是大大可以提高的,但是绝不要梦想什么乌托邦似地平民民主。

        • 家园 网络是共产主义的领路人,马克思的理论如果能走通

          也许路就在这里。

        • 家园 赞同,另讨论

          感觉在决策领域,单纯考虑多数少数意见往往没有意义,民心多变,总是动态的.非要争论某个点哪种意见占多数,不仅费力还不讨好,老百姓只管自己有没有得好处,哪有闲心听当政的一五一十地描述政策有哪些好处,哪些坏处,更不想费脑子去弄明白哪些为真哪些为假.所以最后往往还就是成王败寇,而野心家们总是会选好时机用短期对百姓有利而长期有害的政策,去鼓动老百姓去推翻正在执行短期有害而长期有利的当局,于是最终依然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迷局.

          对于精英政治和暴民政治的思考,刚写了一段,还是直接搬过来好了:

          暴民政治的核心问题和阉党一样:传承困难.所以转了一圈,等核心人物一死,精英阶层重新走回老一套,整个社会大折腾,原本的努力大多成了无用功烂尾楼,从这点上说,毛和邓交接得真不错.

          本质上暴民政治本身吸引精英阶层有限,平民阶层注定是一盘散沙,管理成本太高,需要一批人格和能力都过硬的精英才能运做,使得暴民社会除了绑定一个全能领袖来形成稳定形态外,还没有任何一种取代方式,或许以后领袖能够不死,这种政体还会焕发青春吧.

          政体的稳态模式离不开精英阶层的抉择,因为本质上稳态的意思就是维护政体的成本明显低于破坏政体的成本,而精英阶层因为智力和能动性方面的优势,比平民更容易突破影响平衡的阈值而翻盘,所以精英阶层主体的选择(少量精英的努力会被多数精英的信手捻来破坏掉)是绝大多数情况下社会走向的依据.中国古代张口闭口"民心所向",实际上这个民心指的都是精英阶层也就是地主乡绅官僚的"民心"(秀才其实就是地主乡绅官僚的预备队),因此农民起义有善终的很少,真正成功的那几位,好好去研究一下,自然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成功~~

          不过近代三权分立体制和现代暴民政治都曾经给平民阶层一个很大的梦想,虽然最终梦想破灭,美国重回贵族政治,中国文革失败,但是未来并非没有想象,目前就看互联网究竟会不会成"神器"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