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制造是否已经超越德国老爷车 -- 唐鸢

共:💬271 🌺61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是有差距.这个要承认

      至于楼下有个说微波炉我们都不行的.对自己也太没信心了..

      说个小弟知道的,我们MRI都能生产了,虽然说是永磁低场的,

      完全自主的超导高场的跟西门子还有一些差距

      拜技术封锁的因素,想要在中国找个咱自己造不出来的还真有难度.最多是与世界最好的有些差距就是了

    • 家园 说个纯属道听途说的看法

      一个在德国学机械的朋友,父亲是国内做机械精密加工的。

      据他和他父亲的观点,中国在精密加工上已经超越日本,但是距德国还有差距。

      • 家园 我老爸就是搞机械的。

        国内在机床上距离日本还有相当的距离。

        搞得最好的是大连机床,他们最好的机床可以当一般精度的工作母机用。

        但是相对于日本和德国的机床维护上麻烦还很多。

        高精度的工作母机国内还做不了。

        听说这次金融风暴大连从德国淘换回不少洋落,也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 家园 大问号
        • 家园 又跟朋友确认了一下

          原来他的意思是在冷压模具上性价比已经超过日本。

          国际上冷压模具做的最好的是宝马奔驰,他们的汽车外壳就是最好的体现。

          国内现在做的也不错,欧洲产奥迪A4的外壳就是国内做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要是这样,那太不容易了

            94年我刚工作那会,有一个初中同学在工厂搞机加工,经常要用模具。他讲,小日本报废的模具比我们刚造出来的新模具都好使,而且他们到了使用期限肯定淘汰,我们一直要用到不能用了为止。

    • 家园 国内的材料

      以及材料加工方面水平真的不高,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一段距离。

      材料及材料加工水平严重影响了很多方面的技术水平,经常是苦于没有好的材料或者有了材料但加工不好

    • 家园 能不能说明一下,国内在材料加工这块差距有多大

      材料加工另方面,冷加工和热加工,冷加工包括机床的车铣刨磨,冲压。

      热加工包括焊接,热处理,锻压,铸造。能不能具体来说说这些方面到底怎么样?

      • 家园 似乎差距在精度方面

        我的印象里似乎是这样,简单搜索了一下,找到这样的说法:

        加工中心加工典型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为例对比国内外的水平,国内大致为0.008~0.010mm,而国际先进水平为0.002~0.003mm.

        还有一条新闻侧面验证了这个数字:

        中国高精度激光机床问世

        发布: 2009-12-30 14:25

        。。。。。

        数控超重型机床是水、火、核电电站设备制造、造船、冶金矿山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及重兵器制造的关键设备,我国已经成为少数几个超重型机床供应国之一。 DL250型5米数控超重型卧式镗车床是武重集团自主研发制造的新产品,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规格的超重型数控卧式车床,该机床总重达1450吨,其中主轴箱重量就达到177吨,主轴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均在0.008毫米之内。

        技术上记得好像主要是数控机床的测量和定位能力方面的差距。

      • 家园 比如说高强度钢材的开发

        我们现在能投入使用的最高强度,美国和日本早在十多年前都投入使用了,现在人家用的特种钢材的屈服强度比我们用的能高上百MPa

        • 家园 你的是什么时候的资料,

          攀钢产的最高强度为1300,比日美水平并不逊色。

        • 家园 哥!别吓我!

          1N/m2=1Pa 1kg=9.8N 1m2=10000cm2

          1kg/cm2=98KPa=0.098MPa

          1MPa≈10kg/cm2

          上百Mpa≈上千Kg

          兄弟的材料学知识很有限.

          • 家园 有什么必要来吓你

            钢材的屈服强度都是在几百MPa,我的材料学知识的确不怎么多,但至少还是学了几年的金属材料专业,当年的材料科学基础和金属材料性能学的还是过得去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