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声乐漫谈: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高音们 -- 达闻奇

共:💬78 🌺1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流行唱法唱高音很简单,捏着嗓子就行了

          周杰伦、陶喆、王力宏之流皆如此,有个综艺节目,一些素人上台表演才艺,有个小男生挑战《一剪梅》,唱得惨不忍睹,后来主持人说再给一次机会,小男生改唱周杰伦,结果听起来很好……费玉清的唱法就是传统的字正腔圆,唱“啊”就是嘴张得大大的,而流行乐唱法,为了以最小的代价获得高音,唱的是“哦”……我是完全不能接受捏着嗓子飙所谓的高音的,而象“信乐团”那种,倒没怎么捏嗓子,但听起来也很恐怖,毫无美感,台湾乐坛近年来的审美眼光真是差了很多,那个啥“超级星光大道”,出来的都是这样的,能嚎出高音就算的……

          阿宝的唱法,其实也是捏嗓子的,但是为了高音而高音,听过一两次就厌倦的,哪能跟正统的“美声”(美丽的声音,不是流派)比啊?兄弟我唱O SOLE MIO 的时候,用得是张菲的MTV,那个调完全没问题,再加上稍捏一下嗓子,假音都不用,音高上就能达到帕叔的高度,但是美感不可同日而语!估计只能在“老帕和朋友们”的演唱会上获些礼貌的掌声……

          孙楠要比,跟刘欢比吧,两个都是同一种风格,觉得刘欢在上到高音时,比较颤,留意《我和你》,可能是年事已高吧;孙则是年轻时颤,特别是《你快回来》,现在倒比较稳定,处于最好状态了。

          老一辈蒋大为、李双江那种唱法,说是美声呢,又不是,说通俗呢,普通人也学不来,况且,正统美声,有其独特的发声方法,比如说鼻音的运用,没什么天赋的人经过锻炼,也能搞一两句,但是蒋这种唱法,我个人觉得没法学哇,完全就是靠天赋,至少我一点也模仿不到……

          • 家园 蒋大为应该是民歌唱法,李双江是美声

            这不应该有什么问题吧。感觉上民歌唱法的发音比较靠前,共鸣少一些,在低音区,中音区,和高音区之间,发声的位置变化不大。美声发音比较靠后,讲究一个支撑,共鸣。在三个不同的音区中发声的位置也不太一样。所以对于美声唱法来说,转换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于美声唱法来说,高不是目的。在高音上的音色才是难点。灵动,饱满,明亮的高音是非常不容易发出来的。张菲是学过美声的。他的那人MTV好像只有highB。差很多。一般人唱highB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 家园 李双江是美声吗?

              这个我还真看不出来。

              我自己的看法儿是,李双江就一通俗歌唱家。很典型的通俗歌手,早期没有现在这么多花样儿的情况下。

              通俗歌手里面基本上没有够“家”的,李双江如果愿意归这一类的话,可以算“家”了吧应该。

              民歌算什么呢,这还真不知道。不严格地说的话,蒋大为也是通俗歌唱家。

              各地民间的曲子和歌手,未经雕琢的,我觉得得算民歌。经过雕琢,圆润成熟一些以后,很多就得归通俗类了。因为我们的民歌理论界要与美声划清界限。

              通俗歌曲界,其实我感觉不应该这么好进的,不是说随便忽悠两句就能算数的,比如差得不能再差而且转了很多钱却多年仍无法进步的李宇春之流。

              通俗唱法,那也是有章法的!

              以上纯粹个人意见。

              • 家园 李双江可是学院派的

                够不够好另说。不过这位的好时候是70年代初,他的那首五指山应该算的上是很不错的男高音了。后来这位又出来混就有点儿不成话了,嗓子倒了,有点儿落毛凤凰的意思。

                只是讲唱一个歌,美声,民歌,通俗,其实也真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处理方式不一样,效果不一样就是了。用的好,那个都能唱出好歌,用的不好,那个也是乱唱。功夫见在没有电声的时候。受没受过正规的训练就很容易听出来了。

                至于说通俗歌手,感觉上最大的差别在于文化。国内的演艺圈受港台的影响太重。推出新人以炒作为主。这对于港台这种小地方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地方小,人材少,所以只能靠炒作。可做为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有天份的人都能比的上这两地的总人口了。炒来炒去,劣币驱逐良币。歌手唱不出好的因为没水平,听众听不到好的所以烂歌横行,因为唱的多烂都有可能红,所以歌手的心思也不在唱上。几十年这么混下来,李宇春以后又来了个曾什么的。也真是亏了他们还叫自己音乐人,真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说到这儿讲个笑话。前两年一个当红的歌手跑到纽约去演出。为了增强舞台效果,说是叫个观众上来一起唱。结果上来个留学生拿起话筒就唱,唱的比那个歌手要好多了。结果搞的那个歌手自己都不好意思唱了。

                • 家园 内地的很多歌手其实都是学院派

                  包括八九十年唱流行的,很多都是深造过的。不像现在,是个人都敢出来唱歌。

                  昨天看春晚阎维文的演唱,明白了为什么有人说他是美声唱法,他的中低音有很强的胸共鸣,高音也有,唯独中高音区是民歌唱法。

                  流行歌手里面,底子差的就太多了,让人不忍卒听。

              • 家园 中国的通俗和民族确实不太好分

                不过CCtV现在已经改称“流行”了。民通也取消了。

                我的意见是,风格化和类型化既要看技术标准,也要看美学标准。技术标准主要看唱法,美学标准就看歌曲本身了。

                波切利算是唱美声的,但他经常唱流行歌曲,老帕也常跟歌星们合作。统一的、共同意义上的通俗或流行是存在的,但既然有类型,就肯定有跨界。

          • 家园 请推荐一个好的网络相册

            网络相册请推荐个好的。网易的不稳定。

          • 家园 年轻的歌手能唱的确实不多

            香港现在几乎没有能唱高音的歌手了。台湾还好,老一点的庾澄庆,林志炫还在唱,新秀里面曹格,萧敬腾还可以。

            孙楠大部分歌曲的最高音不过b2,他的优势是可以长时间在高音区徘徊,劣势是不够稳定。近年来有所改善,现在越来越好了。

            欢哥奥运开幕式上的《我和你》是假唱。后来参加央视的节目现场清唱过一次,还是不错,看得出功底还在。刘欢的高音技术运用了京剧唱法,又结合了流行唱腔,经过了自己的改造,是个很成功的例子。

            老一辈的民族唱法跟现今金铁霖模式下的民族唱法有很大不同,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 家园 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高音们(四)高,就是高!

          要论华语乐坛“变态级”的高音歌手,既不是大陆的刘欢、孙楠,也不是香港的黄家驹、林子祥,台湾的赵传,林志炫;虽然他们都以高音著名。而是已故的张雨生。

          这里先放一首他和张惠妹唱的最爱的人伤我最深,这首歌里,男女合唱的角色被颠倒了,基本是张雨生压着张惠妹唱。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Y1NzQw/v.swf[/FLASH]

          下面是一段更恐怖的视频:张雨生现场挑战声音极限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Y4MDMzMTI=/v.swf[/FLASH]

          在这段视频里,他的“真声”达到了High G(g3),比正常男声高了一个八度。他之所以能这样,主要是他的声带比较特殊。张雨生的声带比其他人短,可能是他发育期变声未完全,所以保留了很多童声的特质。

          以下是另一个视频: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cxODQxNTY=/v.swf[/FLASH]

          这段视频里,林志炫的高音基本是假声成分多,而张雨生能高不能低。林志炫由于唱法比较科学,近年唱高音的水平又有提升。张雨生基本是靠天赋。

          • 家园 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高音们(五)传说中的阉人歌手

            这几年,俄罗斯歌手Vitas在中国大红大紫,开了演唱会,甚至还参演了电影《花木兰》。奇怪的是,他的走红完全是拜网络所赐。因为此人即使在俄罗斯也极少抛头露面,行事甚为低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一段他在克里姆林宫表演的视频,演唱的歌曲是《Opera 2》。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1ODMyNDI0/v.swf[/FLASH]

            Vitas刚走红的时候,因为其鬼魅的歌声,阴柔的扮相,加之低调的作风,很多人怀疑他是江湖中传说已久、消失已近百年的“阉伶歌手”。这是网络一段有关“阉伶歌手”的资料:

            “阉伶歌手最早出现在16世纪,当时由于女性无法参加唱诗班也不被允许登上舞台,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首先引入了阉伶歌手,他们挑选出那些嗓音洪亮的清澈男童,在进入青春期前通过残忍的阉割手术来改变他们发育后的声音,因为体内的性激素发生变化,他们的声道会变窄,有利于音域的扩张,加上巨大的肺活量和声理体积,使他们拥有了超过了常人3倍的非凡嗓音。”

            阉人歌手的演唱技巧极高,在声乐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的欧洲王室甚至专门豢养阉人歌手为他们演唱。1994年,意大利、比利时、法国联合出品了一部以历史上最著名的阉人歌手法瑞内利(Farinelli)生平故事为基础的影片《绝代妖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实际上,Vitas跟阉伶歌手一点关系都没有。历史上最后一个阉伶歌手卒于1922年。Vitas的很多歌曲,其最高音都到了c4以上(即美声女高音的High C)。他的存在证明正常男人通过训练加上一定的天赋,完全可以唱出堪比花腔女高的超高音

            • 家园 vitas唱歌剧《香烛燃起》时还是不如女声

              甚至做了简化处理

            • 家园 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高音们(六)一山更比一山高

              说回华语歌手。

              前面说过女人的声带短,容易上高音。但女人气息弱,因此平常我们听到的高音大多是弱声。

              台湾的苏芮大概是华语歌坛强声上高音的第一人。1983年的《搭错车》是一张里程碑式的专辑。老太太今年快60了,还在唱。她的后继者张惠妹也不甘示弱,这是两人合作的一首张雨生的歌:《河》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IwNjc1MzI=/v.swf[/FLASH]

              其实台湾很多老歌手的功力都不比现在的差,只是没有合适的舞台。80年代那批歌手中,赵传是以高音出名的。这是他上一个歌唱节目飚《我是一只小小鸟》的视频,最后硬是喊出了f3。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AyMDEwNzI=/v.swf[/FLASH]

              这是林志炫参加同一个节目演唱自己的《进退两难》,现场用啸音唱到了a3左右。

              [FLASH]http://www.tudou.com/v/mastwQ6-yz4[/flash]

              台湾这两年出了个新人叫杨培安。说是新人,其实他已经快40了。上面林志炫的视频里他也在场。此人以爱飚、擅飙高音著名。鉴于他的“新人”身份,放到下一个帖子里讲。

              台湾地区还有一些组合或乐团,因为擅飚高音被称作“摇滚歌手”,其实离摇滚差得远。比如动力火车,信乐团等。在歌唱中也常有惊人表现。

              大陆的歌手里面,刘欢和孙楠是比较擅长高音的。刘欢唱过高晓松作曲的《好风长吟》,里面的最高音到了High D(d3),并且气势十足,比较能体现他的高音实力。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QzNDM3NjQ=/v.swf[/flash]

              孙楠在内地以《不见不散》出名之前,其实在东南亚已有一定名气,出过专辑,还开过演唱会,是内地在海外开演唱会的第一人。他的作品比较多,风格也比较统一,这儿不再罗列了。

              说了半天好像把香港歌手给忘了。事实是香港歌手里能唱高音的确实不多。这主要跟语言有关。粤语发声位置比较靠后,比较容易运用胸腔共鸣,相对而言上高音就不是那么容易。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香港会有徐小凤这样声音浑厚的中低音歌手。其实声音浑厚的未必不能上高音。台湾的潘美辰过去很少唱高音,前些年上《康熙来了》(又是这个节目)现场飙《第五元素》技惊四座。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AxOTY0NzI=/v.swf[/flash]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