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20) -- 江南水

共:💬117 🌺64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21)

      伟大的邂逅

      虽然在大一统时代,商人是有关人士有目的重点打击对象,但是在不统一的时代,商人的日子过得还是蛮不错的,例如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太史公就给那个时代的商人专门做了传记,《货殖列传》。那些能进《货殖列传》的主儿,放在今天那都得是福布斯排行榜上的No.1。

      不过,历史上获利最高的那个商人,并没有被太史公写进《货殖列传》,他有自己单独的传记,《吕不韦列传》。

      在历史上,吕不韦能够比其他的商人更加有名,靠的不是自己的商业经营技巧,而是自己的政治作为。而吕不韦的政治作为,恰恰是从商业投资开始的。

      商人的本性是什么?

      社会责任感?

      做慈善事业?

      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充满了社会责任感,有个屁用;一个整天被慈善的,能去做慈善事业吗?

      社会责任感也罢,慈善事业也罢,背后都得有一个字儿来支撑,钱。只有赚了钱才能谈其他的,否则就是在扯淡。

      赚钱,就是商人的本性。如何赚几万辈子都花不完的钱,才是商人的行动指南。

      商人吕不韦也没有例外。

      吕不韦,韩国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

      严格说来,吕不韦家族不是一个“商人”家族。

      在今天,我们把那些做买卖的,通通称为“商人”。在古代,这些做买卖的,却分成了两大类:

      一类是坐在家里等着供货商送货到门,然后再等着买家上门来血拼,这种人被称为“贾(gu)人”,跟今天的超市差不多;

      另一类是自己亲自跑出去采购,然后再给买家做送货到门服务,这种人才是“商人”,约等于今天的小商小贩。

      一个是只动嘴儿,一个是跑断腿儿,人比人气死人啊。由于两者的经营模式不一样,中国也多了一个词语,行商坐贾。

      在当时来说,吕不韦家族是一个“贾人”家族,不过呢,他们家的经营地点并不是在老家,而是在远离故乡数百里之外的邯郸。

      吕不韦的家族算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家族,靠着贱买贵卖、投机取巧,积攒了千金,算是商业领域的一枝花。

      如果没有那次邂逅,说不定吕不韦就守着这份家产,跟邯郸那些色艺俱绝的歌姬,风流快活一辈子,然后作为一个土财主湮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战国的历史就是这么有趣儿,偏偏让这个地位并不高的人,掀起了滔天巨浪,并且还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

      就在吕不韦在邯郸经营自己事业的时候,另一个人也在邯郸。他就是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

      王孙异人到邯郸来,不是公费旅游的,而是肩负着国家使命,做质子,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战国时代的质子,跟今天的大使馆有得一比。

      在今天,不管两国的关系有多差,只要还没有到撕破脸的地步,那就要互设大使馆。冷战时期,北极熊和老美,这两家那叫一个不对付啊,人家双方还互设了大使馆呢。战国时代,只要是等级差不多的国家,也都互派质子。

      今天中国派驻美国的大使都是副部级干部,那是因为中美关系不比一般,连美国总统都喊着G2共管了。

      古今有些道理是相通的,战国时代,国家也是根据对其它诸侯的重视程度,来挑拣做质子的人选。如果国家特别特别重视跟某一个国家的关系,那就派太子去做质子,秦昭王的太子都干过这个差事呢;如果感觉跟这个国家的关系有一搭没一搭,纯粹是因为礼节的需要,那就随便派个王室成员去做质子,聊胜于无。

      异人来赵国做质子,很可能是为了配合秦国那个远交近攻中的“远交”。不过,从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大事来看,跟自己的伯父相比,异人也就是个聊胜于无的角色。

      就在异人在赵国做质子期间,秦国还不停的折腾赵国,并且发动了惊天动地的长平大战。可见,秦国上下并没有多少人,把异人的小命儿太当回事儿。

      既然秦国都不怎么把异人当回事儿,赵国就更不怎么可能把他当成宝了,就连在长平前线最困难的时刻,赵国都没有拿异人来说事儿,权当赵国就没有秦国的质子。

      都是在为祖国做贡献,差距咋这么大呢?

      这还得从异人老兄的身份说起。

      秦昭王四十年(前267年),在魏国为国家做贡献的秦昭王太子以身殉职。秦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安国君被立为新的太子。

      这位安国君有没有其他的本事,我真的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有一项特长,生儿子,一气儿生了二十多个儿子,着实让人佩服他的染色体。

      异人就忝列这二十多人当中,不过呢,他老兄他既不是尊贵的长子,也不是娇贵的幼子,只是一个中不溜的凑数的儿子。

      太子殿下一个凑数的儿子,去担纲一个聊胜于无的角色,也算是量才为用。

      在邯郸,异人就是一个多余的人,连小命儿是有啊还是没有,都没人在乎,生活就更不要指望沐浴在春风里了。异人在邯郸过得那叫一个寒酸啊,基本上要啥缺啥,他要说自己是秦国的王孙,猪都能笑了:小样儿,你不就是新入门的丐帮弟子吗。

      吕不韦不是猪,当他第一眼看到这个多余的异人的时候,就下了一个断定,奇货可居。

      虽然吕不韦的眼光比较独特,认为异人是可居的奇货,但是并没有马上进行投资,因为这么大规模的投资,他做不了主,他还要去请示那个能做主的人,他的老爸。

      回家后,吕不韦马上去试探老爸的口风。

      问:在农业上投资的利润是多少?

      答:十倍。

      问:做珠宝生意呢?

      答:百倍。

      问:确立一个国家领导人呢?

      答:算不过来。

      OK,就是他了。

      从事农业生产,一年到头累得半死不活,还不一定能保证吃饱穿暖;做珠宝这种奢侈品生意,利润倒是还行,但是得整年整年的把心提到嗓子眼,时间长了,心脏受得了吗;确立一个国家领导人,不但自己这辈子有了着落,还能够让子孙沾光,正经的一劳永逸,不做他做什么。

      找到了正确的投资方向后,吕不韦马上就行动了起来,前去求见异人。

      见到异人后,吕不韦一点儿都没有谦虚:我能光大你的门户。

      一听这话,异人笑了,试看当今天下还有哪家的门户比秦国的更加光大,就你一个做买卖的,也配说这种话。异人也很尖酸:你还是先把自己的门户光大了,再来考虑如何光大我家的门户吧!

      也怨不得异人这么不厚道,让谁以王孙的身份,处在他那个位置上,心情都不会太舒畅。对这种闲着没事儿来消遣他的人,异人展示一下自己的刻薄,也是可以理解的。

      吕不韦没有理会异人的尖酸,反而是很认真的答复了异人:你不知道,只有你的门户光大了,我的门户才能光大。

      话里有话啊。

      异人也听出了吕不韦的话外之音,秦国的门户不一定就是他异人的门户。不做秦国的领导人,他不过就是一个不招人待见的公子,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贡献,说不定还会被逐出王室,成为庶人(拜商鞅所赐)。

      异人觉得可以跟吕不韦好好聊聊,就把吕先生迎进馆舍,彼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吕不韦不仅了解天下各国的各种经济政策,还对各国的政治形势把握得相当精准。

      吕不韦首先向异人分析了秦国当前的政治形势,秦王(秦昭王)已经上年纪了,安国君随时都可能上位接班,安国君接班后,秦国的新太子也将要浮出水面喽。

      理论上来说,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做继承人。问题是安国君没有嫡子,这下他那二十几个儿子,都不同程度的有了接班的资格,最有资格的还是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也是大原则。

      不过也不一定,安国君要是一高兴,说不定就让别人来做接班人。不过,这个别人也极有可能不是他异人。这个异人远离权力中心,在邯郸做多余的人,安国君还知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儿子,都不一定。

      异人这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倒霉孩子,要想成为未来秦国的主人,这个基本上很难。

      不过,异人好歹也是安国君的儿子,跨过这个门槛,他多少还是有资格,对那个最高位置流一下口水的。

      对秦国最高位置流着口水的异人,承认吕不韦说的是事实,但是并不甘心,就问了一句:那该怎么办呢?

      权力始终是人世间最有魔力的玩意儿,任何一个有一点儿资格的人,都会以光的速度冲他扑上去。

      吕不韦拿出了早就做好的策划:一方面,异人在邯郸招收门客,给自己造势;另一方面,赶紧上赶着去巴结安国君和他的正夫人(相当于太子妃),华阳夫人。

      只要这两方面做到位了,未来秦国主人的位子,就有异人的戏。

      无论是招收门客还是巴结自己的老爸和嫡母,都需要一样东西,钱,很多很多的钱。可惜,异人认识钱,钱并不认识他。他一个连生活费都拿不出来的人,看着吕不韦的这个伟大计划,不过就是看着地上画好的一张大饼。

      吕不韦也知道异人的德性,主动提出,由他为这个计划注入启动资金,自己的全部家当。

      这不是投资,也不是投机,而是赌博。

      当年吴起拿出全部的家产去赌博,结果输得只剩下内裤,吕不韦这一次又能够怎么样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吕不韦不是卫国濮阳人吗?
      • 家园 放到现在,吕不韦绝对是风险投资高手

        能够敏锐的发现奇货可居,可以算的上高手,但是能够给潜在的“奇货”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它的价值,那才是高手中的高手。

        佩服。

        另外,在写铁手:【建议】关于中外史结合,我的推荐,和一点倡议的时候,想起一个问题:秦早期地位到底怎样。按理来说,它在周王朝中心边上,怎么也算是天子脚下,就算是西周东迁了,怎么样也是秦比齐鲁要离周都城近的多啊。战国时期的地位是打出来的,这点好理解。春秋时候,它的地位怎么样也不应该比其他诸侯差吧。

        • 家园 不能叫一般的风险

          而是超风险,在中国历史上介入到接班人选择的一般只有两个结果,暴富和掉脑袋,安国君的子嗣众多,要是由别的子嗣继承了,子楚和吕不韦都得完蛋。

          ps:秦国地位比关东诸国低很自然,首先他的先祖是商朝的余孽,商被灭后整个民族被西周降为饲养员,之后很长时期一直是周王室的奴隶,一直到西周晚期才被封国,历史自然比不上西周初期封国的那些诸侯,同样是东周早期建立的郑国,由于是周王室的旁支,所以地位比秦国高,另外,秦国文化在彻底征服西周故地发生文化融合之前也相当落后,仍处在半牧半耕状态,在一般诸侯眼里就是野人,怎么可能会允许它参加重大的国际交流,所以秦穆公和晋国的那次婚姻是秦国地位提高的一个里程碑,后来的吴国要参加中原的外交活动同样是大费周折。最后,攘外必先安内,秦国在穆公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和犬戎频繁战斗,国都也一再迁移,在这种情况下秦国自然也没有余力进行不急之务的外交宣传,东方诸国和周王室都不会为了秦国出兵的。

          • 家园 我觉得比较奇怪的是,西周东迁,老根据地应该还有遗产吧

            西周东迁,应该不至于一下子就把老根据地给清空了。如果是这样,那国都的文化影响力似乎也太小了。不过在古代,也许的确是这样。

            我是有点猜测,后世因为逐鹿中原了,再加上孔子老家在东边,以孔子后世的地位,会不会因此对秦的地位评价也有影响?

      • 家园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这里说的不对

      据吴晗先生考证,中国商人的渊源,就是周王朝时在洛阳的殷商遗民。这些殷商遗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为了活下去,只好帮助占有土地的周人互通有无,顺便赚取一点儿差价。以后,中国那些倒买倒卖的人,就被称为 “商人”。

      商还没取代夏之前已经有浓厚的商业传统了,商人的先祖之一王亥就是在贩卖牲口的路上被剁掉的。另外,法国的商人其实活得很滋润的,从路易十一开始就可以花钱买官买爵位,即所谓的“长袍贵族”,中国除了吕不韦桑弘羊等极少数人以外,都没这个资格,连衣着和交通工具都得受限制。

      • 家园 花钱能捐爵位,这很正常,但这种爵位不被正统贵族视为正统的

        这种钱花出去,实质上相当于“输诚献金”,增加自己在当时封建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地位安全感而已,爵位是有,但和正统情况下贵族姓氏后缀相应的封地却不见得有,所以是虚衔,在正统贵族社交圈里是很被鄙视的。巴尔扎克小说里反映了不少这种情况。

        • 家园 这我当然明白,但比起中国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优待了

          中国商人如果要跻身政界,除非家族中有人能够通过科举等儒家方式渗入,否则有再多土地也没用。另外,法国第三阶层对王室的信任崩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约翰劳的货币改革,王室尽管还清了债务,但工商阶层对它的信任已经破碎,后期的财政困难和这有很大关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