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明朝那些事的那些事—正文 -- 花差花差农民

共:💬381 🌺1848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是历史观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物竞天择与适者生存如是,历史的必然性与历史的偶然性如是,甚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也不过是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在生产关系上)的一体两面而已,而这两面始终都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希望别人真能明白您这话里的意思,在这两个面之间不走极端,不偏执,不代言上天。

          关于历史普遍规律的问题,是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主要争论之一,不过说到底人类的历史是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而社会的发展又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并且不以人类自身的意志而转移,但归根到底确还是基于人的因素并通过人去实现的。这应该是大家都同意的,所争论的不过是动机与哪方面起决定作用的问题。所以忽略人的因素来讨论人类社会发展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最后很可能陷入另一个极端,从这个角度来说,明月的“人本史观”,“ 写史即写人”倒也不能说不对。至于好人坏人什么的,诚然政治只是利益争夺与妥协,没有道德的空间,从这个角度上说政治人物都是WBD也可以。但一来政治行为上没有道德并不等于政治人物在私人生活中就没有道德,二来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还是有德政的,一个政治人物主观上的政治动机与客观上的政策措施对大多数人民有益,从老百姓的角度给个好人的评价也不是不可理解,反之亦然,所以大可不必在这点上纠缠。

          社会发展总体是递进的按生产力的标准来说我想应该没有异议,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但是否是线性的则跟标准有关,中国文明是依附于中国社会而存在并随中国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果说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封建”制度,甚至是否存在过西方意义上的“奴隶”制度都成问题,那为什么一定就要求在中国产生西方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制度?现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是西方社会根据自已的社会情况发展出来的产物,当然在别的地方产生不了。但这不等于中国社会就不会与时俱进,中国没有符合西方标准的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也同样在进步,而且大多数时候还是领先的, 如果说中国不能发展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制度就必然会落后未免片面了点。而进一步把满清时中国社会的落后归因于中国文明的落后,无疑是忽视了人类文明是产生并依附于人类社会的这个关系,倒果为因,实际上成为为当时社会的统治者开脱对整个社会应负的责任,是不可取的。

          明清易代之所以争论如此之多,主要一是因为明未乱象纷呈本身争论就多,二是因为满清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取得的统治,与中原王朝内部的继承替换是有区别的,说是正常的朝代替换并不合适。虽然出于现实的原因,满清最后只能选择采用以前中原王朝的主要统治制度与方式, 但像八旗制度,官制上的区别,满城的设立都说明了其异于以前中原王朝的特殊性,在这些上面为满清开脱确实是没有必要。

    • 家园 鼓掌,送花先。。。

      楼主雄文,本ID是双手双脚的敬仰并99%的赞成。然而,犹豫再三,这1%的不赞成还是要亮出来的, 楼主见谅。

      1。赞成楼主关于“明清同质”的观点,这其实一直是主流史观。但是,“明清同质”并不能将“清灭明”合理美化。“清灭明”在当时就是异族对文明的侵略,这一点连后世的大清皇帝们都不否认。

      咱们不得功过分明么,不能因为大清后来的统治不比明差,甚至更好,就将“清灭明”合法化。否则,八国联军,日本侵华,欧洲人杀土著,都成了顺应潮流的美事了。

      2。不赞成“人类社会发展无普遍规律”的观点。

      就"资本主义"来说,现时的世界,难道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么?这不正好证明资本主义是“必经阶段”的论点呢?

      诚然,对好些社群来说,资本主义是外来的,甚至被迫硬塞的。但要知道“人类社会发展”不应该是封闭系统,主动或被动的交流是发展的原动力。一个社会一旦停止交流,发展就极有可能停滞:现在的朝鲜,明清时的中国,美洲文明,大洋洲的土著文明,都是例证。

      在充分交流的前提下,资本主义,或它的时髦叫法“Free Market Economy",看来还真是”必经“的。

      关键词(Tags): #视野
    • 家园 十、图穷匕见(补)+后记

      这可是平地一声雷,但是这个观点却能解释为什么其他地方资本主义不了这个问题:因为本来资本主义就是一个独特的产物,别处产生不了。

      那么有人说了,如果徐光启的书能被广大民众读到,如果不是清朝而是别的什么朝代,不禁他的书,如果可以跟外国可以思想交流,那么不一定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出某种工业社会也是可以的。

      这个说法听起来有道理,但是其实还是一种穿越式的思维,是把结果倒推回去的。就算上述的那些如果都实现,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凭什么让当时的人相信我天朝会有必要学习夷人。我天朝一贯是上国,只有人家学我们,哪有我们学人家的道理?再说有什么事实证明夷人比我们先进了(当时还看不大出来,也不像今天这样信息、交通发达)?发展工业社会需要社会分工,还是老问题,自给自足的经济没这个需求,除非下西洋按照把外国当作原材料供应地来开发,可是中国人没这个思路。所以,中国这种文明,自行进入工业化的可能性,至少在俺看来没可能。

      如果上述观点成立,那么也就是说,本来清朝代替明朝,只是一次正常的中国朝代更替。这就避免了apple和orange相比的问题。

      一些穿越式思维的人所进行的的明清对比,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对比。清朝这个农业社会去比较清朝后期洋人的工业社会,而明朝与当时尚未全部完成转型的前工业社会对比,比较的对象实际是不一样的。因此,应该对清朝和明朝本身进行对比,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而如果从这个角度对比,那么明清两朝其实是一路货色(晚清的情况未算在内,因为那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畴)。两个专制王朝,只是各有千秋罢了。

      江城孤舟老弟敏锐地指出,明月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史观,这点俺完全赞同,说到点子上了。那你问我的史观是什么?我的史观是:动物园理论。

      在俺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动物界差不多,动物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演变也一样。在进化的道路上,各条岔路都会有分支,各分支有其不同的发展。有的动物如恐龙曾经称雄一时,后来却灭亡了,有的文明也是如此,比如古埃及。有的动物是活化石,人类文明也是,比如印第安文明。

      于是俺给现存主要文明派了个角色,以下角色不分先后,对任何一个都无贬义。

      欧洲/美国文明:狮虎型文明,占据食物链最上端。

      日本文明:可突变的土狗型文明(什么文明强,就会突变成类似外形,目前模仿狮虎型)

      阿拉伯文明:公牛型文明

      印度文明:猴子型文明

      非洲部落文明:昆虫型文明

      印第安文明:蜥蜴型文明

      最后是中国文明:大象型文明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自立门户,体积巨大,但是动作有点迟缓。所以作为农业文明的最后一支力量坚持到了清末,其余的农业文明早被洋人扫平了。

      文化要有交流才有进步,而中国文明在元朝之后就不再和同等实力的其他文明有交流,直到被洋枪洋炮强迫着交流。但是中国文明有个长处,能够吸收一切外来因素为己用。上一次吸收的,是佛教,佛教的中国化,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一个强大的发动机。那么大胡子的理论中国化呢?虽然大胡子的理论是一个比较极端的理论,他还是欧洲思维的一种,它已经成功地中国化了,也因此激发出了特别大的能量。相当于狮虎的基因片段插入了大象的细胞。

      一头巨大的,长着满嘴尖牙的,什么都吃的大象,怪不得就是狮虎也要担心了呢。写到这里,俺不由得轻轻笑了。

      现在,俺来带头,请给俺热烈鼓掌吧!:)

      全文完

      后记

      终于写完了,俺也松了口气。好久没赶写这么长而且质量有要求的文字了。

      这篇文字,俺要做为俺的收山之作,结果一不留神,写了两万多字,俺自己也没想到。

      如果本文能够成为明清易代的一个新思路,让没头没脑的口水战就此停止,那是俺额外的收获。

      感谢老虎大力推荐本文。

      感谢任爱杰,江城老弟,王树,黄河故人老兄,安定东南以及诸位朋友的的补充材料(人数太多恕不一一列举)。

      特别感谢几位支持我写下去的好友。没有你们的鼓励,本文可能太监。

      也特别感谢那些说风凉话的,没有你们,我也许就没有写作的动力。

      由于这是俺的收山之作。俺想把俺的思考一次性都放出来,内容比较杂,大家凑合着看。

      自从04年下河以来,已经不少年了,在河中受益匪浅。俺在河里是一个不知名小人物,但也经常跟人抬抬杠。现在俺要收山了,以后俺将不再发主贴,也尽量不参与争论,做一个影子就好。

      不是俺受了刺激,而是因为俺老了,但是却还在为前途发愁。老而不死谓之贼,俺虽然没很老,可是已经不再复当年之勇了。

      眼看着80后,甚至90后的CEO们大展鸿图,大发利市,俺很惭愧。俺已经out了。

      俺没学过文科,但是俺从小喜欢读历史,俺相信俺不会比明月读的年头少。俺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但俺从不因为俺是业余的,就可以用业余这两个字当挡箭牌。不过,社会就是这样,现在不是一个认真读书的年代,讲的是潮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俺这方面能力不强。

      曾经,俺也以为俺是一个人才。俺觉得自己很行,读了很多的书,打算“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但是事实证明俺最多只配做一个业余码字的。

      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是归隐吗?不是,这其实还是一种放不下的心情。做人不能这么高调。

      那么什么是低调呢?俺给诸君念一段: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有时候,俺也突然会文艺腔的。

      人生,就是如此罢。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over

      通宝推:史文恭,青衣江水,响水滩,捷克,静思轩主人,晨池,驿寄梅花,空气精灵,镐梓,煮酒正熟,jufeng,
      • 家园 中国无法步入工业化社会的主要原因就在人口上

        工业化的动力是啥,市场广阔,人力不足,求诸机器以补人力之不足。但古代中国有强劲的生育文化,就算一个朝代开始的时候人力不足,只要和平降临一定会出现爆炸式增长,迅速满足需要。所以尽管市场庞大,劳动力却永远是无穷的,永远不担心缺人,自然没有工业化的动力。

      • 家园 反对反对

        怎么没有我的最爱,北极熊文明呢。。。

        转个老冰的文字:

        一片冰天雪地里向前拱进的一群北极熊。他们的方向就是前方,前方就是他们要去的方向。它们披着像盔甲似的熊皮,什么样的障碍都挡不住他们,它们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什么样的困境也饿不着它们。它们就只管闷着头向前拱,朝着它们的前方,有多少困难,它们总会重新站起来,让人尊敬,让人畏惧,让人恐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