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悲观还是乐观?这是一个问题 -- 鹰从天降

共:💬134 🌺89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是这个理
    • 家园 一段普通中国家庭的当代史。

      感觉写得很真实。不过对于现状的看法,不能完全赞同。从文章中可以看到,从80年代末到10年代中期都是非常艰难的,而在之后的泡沫性增长中,家庭环境得到了巨大提升和改善。这是个正的坐火箭式的发展,也的确有很多人反映生活条件突然比以前好了许多。可是问题是,这种方式是可以持续的,还是在寅吃卯粮呢?有人说,大不了可以回到从前清贫的日子,因为最苦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还怕什么一点点的倒退吗。这个提法,更多的是考虑了个人的承受,可是在宏观上,一个小的倒退就会导致结构性问题凸现,使得经济和社会生活陷入混乱。发下去的财富和权利再想收上来可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这也当前政府要坚持保增长的一个动机。另外,在最近几年的泡沫性增长中,并没有受益的国民也还是很多的,如何保障在经济出现问题时,对其进行保障也成了一个巨大的课题。当国进民退成为潮流时,我们变得不得不关注这个国家的一举一动,因为那和我们的生活已经息息相关了。

      • 家园 呵呵,现在乐观的

        都是对未来的经济风险有相当抵御能力的人,都是WINNER,包括楼主(炒股可以亏掉在北京买一套房子的钱,奋斗十几年,用三五年可以结清一套北京三居的房子),经济再差,也轮不到楼主回到过去的日子。而现在的年轻人呢,有几个能保证奋斗十几年可以达到楼主的程度?做梦吧。

    • 家园 简单说说,一点看法。

      拿自己上中学的事情来比喻吧,有些老师水平很烂,责任心很差,但是即便如此,素质好的学生,也能取得相对比较高的成绩,甚至是非常高的成绩,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会很差,直接影响他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有的老师水平很高,责任心很强,能让学生普遍取得好成绩,命运改善的机会更多一些。

      同样,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会让大部分人生活好一些;一个相对不公平的社会,会让大部分人生活的很差。

      不能否定个人努力的意义,一个懒惰成风的社群,肯定是没有希望的。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有一句是,形势 比人强,在90年代下岗成风的时候,一个企业几百上千人下岗,一个城市大部分人失去了原来稳定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鼓吹这个城市中的某些人通过努力获得了美好生活,指责其他人生活的惨是因为不够努力,我觉的很荒诞。

      有感而发,不是针对谁,苦日子也经历过,现在也谈不上成功,温饱而已。

      • 家园 看来我表达的意思容易引起误解

        不知道是某些河友看帖不仔细还是我文字表达的意思容易引起误解,我写这篇文章只是对国家和个人的未来的前景表示谨慎的乐观而已,关键句是“现在是国家最艰难、老百姓最艰难的时候吗,我不觉得。”虽然我也和很多人一样得益于改革30年来的巨大进步,但并不表示我认同其间的所有政治、经济政策,甚至有些政策我还强烈反对。比如大规模无保障的破产下岗失业政策、农民工政策、新三座大山政策等等,可以说我在描述二十年以来我家及亲友遭遇的时候就已经隐含对某些根本不考虑普通百姓死活的“暴政”的强烈不满!虽然也许政策制定者想痛在一时,利在长远,但作为长期声称“三个代表”的政党,制定政策不考虑对老百姓的影响,所有改革的阵痛全部由老百姓承担是不道德的,也是违背先前庄严契约的。好在TG还不算完全让大家失望,毕竟改革30年来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当然你可以说出“这个社会是公平的,但对某些阶层的人员更公平”这句很有水平的话,但不能改变国家进步和普通人民生活改善的基本现实。我认同河里忙总的话“如果这个社会多数人通过努力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自己过得不好需要从自身找原因;如果这个社会多数人通过努力都不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有问题”。大家都可以对照自己和周边朋友、邻居生活想想,是否现在真的很差,真的到了社会矛盾激化的地步,到了嘉木妹妹认为可能到了革命前夜的时刻。

        还有一点,我认为邓公在89年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原话我记不得了,大意是工作的主要失误在教育,这个教育是应该明确告诉大家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过去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将来要到哪里去。在我理解中,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目前仍然是一个底子薄、科技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真的经不起折腾,不能什么都和发达国家比。过去三十年,国家左一下子,右一下子,政策错误很多,但还是在沿着螺旋形向上的轨道前进。现在世界出现经济危机,危机时最容易出现什么:贸易摩擦、社会动荡、暴力冲突甚至战争。动荡对老百姓生活和中国的发展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具体原因可参见89年邓公冒着极大政治风险也要动手的原因)社会上有些人不顾基本事实,过于夸大黑暗、不公平的一面,虽然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慷慨激昂,提出的方案也不过是更加彻底的官僚资本主义或者干脆回到过去。这可能有其他方面的考虑,请河友们思考。我就是一个普通工程技术人员,生活在政经的最底层,说的话可能完全是错误的,但我有一种预感,这个世界的主要国家正在比拼内功,看谁耗得过谁,如果大家能咬牙挺过这段困难时间,同心协力,也许中国又会步入更高的台阶。

        通宝推:麦片,明月照九州,Alarm,none空空,珊珊一何迟,月色溶溶,suisui,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又想有尊严又不愿努力,确实是教育的失败,国家个人基本都如
        • 家园 续,关于误解。

          我想个人的努力、乐观,和呼吁社会的公平并不是矛盾的。

          让大家感到愤怒的,是越来越多的不公平。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目前环境下,只要身体健康,没有大的疾病,维持生活或者过上一个相对过得去的生活,并非难事。连毫无技能的体力劳动者,一天也能够收入到50~80,一个月下来,养家糊口小有积蓄不是很困难,当然前提是你没有生活在帝都或者魔都,按揭还贷款。

          河里有许多人举过例子,某某没有任何背景,进了某国家机关,或者某央企捧上了金饭碗。但是,这些大概只是作为人咬狗的新闻在让人关注吧,我所了解的,哪怕一个小地方的公务员,想考进去,都是异常的艰难,笔试面试里面的鬼域技俩名堂多的很。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你是相信街谈巷议,还是相信政府报告声称的的公平公正公开?

          换一个角度,据说今年的大学生就业率约在50%左右,对于没有就业的那50%,是一个需要乐观态度的问题,还是一个需要社会公平的问题,还是一个需要创造就业机会,让每个人有书读,有工作,有钱赚,有尊严的问题?

          • 家园 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实80年代末比现在穷多了,经济形势也更不好,通胀那个叫厉害。可那时党的控制能力真不是现在能比的,什么事情说平就平了,人们也没那么多戾气。

            现在这个样子下去,还真不好说。

        • 家园 问题是改革的代价由绝大多数的下层承担

          改革成果的大部分却由极少部分的上层和利益集团攫取。这种模式如不改变,这个社会是否还能维持下去?

          老邓说过:如果我们的改革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那么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

        • 家园 不得不吱一声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 家园 不好意思,我记错了,帖子没有删除,所以,就列一下吧

          万里风中虎:【原创】上证重回2时代

          所以,经济要快快发展,政治要多多谨慎,别再用经济危机的噱头掏老百姓的口袋了。该死的官僚,无耻的中国媒体,舔着脸拍官员的马屁,拖出去枪毙都难还我们老百姓四万亿的欠账。

          (注:我的一个农村的亲戚上几个月病了,动手术后没有医疗保险,现在住在医院重病房里,每天9000元,他家已经破产了。我帮了5万,最后也没办法了,他的儿女怕还不起,不愿意借了,只有等死。一个如此有钱的中央政府,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能为贫穷的工人农民做点什么吗!)

          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你的语言,也请恕我引用一下

          现在世界出现经济危机,危机时最容易出现什么:贸易摩擦、社会动荡、暴力冲突甚至战争。动荡对老百姓生活和中国的发展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具体原因可参见89年邓公冒着极大政治风险也要动手的原因)社会上有些人不顾基本事实,过于夸大黑暗、不公平的一面,虽然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慷慨激昂,提出的方案也不过是更加彻底的官僚资本主义或者干脆回到过去。

          诛心,诛心,混八卦久了,对被代表太敏感了而已,可有真心在等着我诛?

          也许,不应该列出来,不应该发这个帖子,无端端的降低了自己的格局,堕落到SB的位置上。

          • 家园 其实我觉得你过敏了

            这个这个……西西河又不是党的智囊机构,大家对于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没啥不好的。而况我觉得除非证据确凿,最好还是不要太诛心。

            而且,我觉得对比的这两种情况有没有可能都有其道理甚至并不矛盾?我觉得是有的。肯定有一些人在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慷慨激昂,但是政策方面也的确有很大的改进之处,尤其是社会保障等等,由此产生对于官僚系统的批评也是很正常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