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个造反司令的人生浮沉──观察文革的独特视角 -- 潇洒书生

共:💬52 🌺17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反正也没谁懂他那吐火罗语了

                    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呗,就这样,大师了,还国学。我不记得中国哪年说吐火罗语。

                  • 家园 为自己脸上贴金是人性的体现

                    为自己脸上贴金(embellish your resume)是人性的体现,就算是“国学大师”也是不能免俗的。

                    季老在《留德十年》一书中,给大家透露了一段“异国之恋”,成为这本书的看点。。。。

                    1929年季老18岁时结了婚,1933年有了女儿婉如,1935年又有了儿子。1935年,结了婚又有了孩子的季老留学德国,碰到德国姑娘了伊姆加德。。。。

                    不过,据传德国姑娘伊姆加德对季老“印象不是很深刻”。。。。。

                    季羡林儿子季承即将出的书《我和父亲季羡林》把季羡林当年与德国姑娘伊姆加德的“爱情悲剧”当卖点,据说伊姆加德因此终身不嫁。但据香港电台《讲东讲西》节目2009年7月17日报道,记者找到了伊姆加德澄清此事。女主持人说(粤语): “我要为她澄清,我找到她了,她依然热情,活泼……我把季老的日记翻译给她听,(说到季老)当时如何依依不舍(日记里描述)。我问她是否感觉当时季老对你有意思?老太太反应非常愕然,她完全不觉得(对季老有意思),她对季老印象不是很深刻,反而对田得望的印象深刻。”(新语丝网友blackbox记录)

                    另外,好像季老的“东方学”同纳粹的种族主义甚至是达赖,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季羡林的学术地位还是有的,rp嘛见仁见智。
    • 家园 游司令自述之一:为什么造反?

      我与游司令相熟,曾多次问他:“为什么要挑旗造反呢”?我当然知道游司令在不同时期给出的答案:1、1967年3月,游司令在群众大会上说:“造反有理!革命无罪!我们起来造反就是为了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2、游司令1973年在狱中写的“检讨书”中:“我是抱着不纯的动机混进革命队伍的,是打着红旗反红旗”。这些表态是真实动机的流露吗?

      前几年,我与游司令闲谈,又提起了老问题。游司令说:在群众大会上喊话和在狱中写检查所说的东西,并不完全是真实的想法。现在已退休,说什么也不可能再被抓进去了。当初之所以敢出头来造反,确实有响应号召的因素;另外一个方面,确实也有对那些当官不满的因素。那个时候,啥子事都要讲出身,领导对你印象不好,你就一辈子别想翻身了!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但是,我接触到的干部大多满口官话,动不动扣你一顶大帽子。毛主席说打倒走资派,我们都很激动,认为这些人变质了,之所以脱离群众就是因为他们受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像我这样的人一直被压制,有了机会批斗那些当官的,心里面还是很舒服的。话又说回来,这些当官的与现在的后辈相比,至少在自私自利方面要好上很多倍了。当年,打击面确实太宽了。

      通宝推:一无所之,
    • 家园 "X革"中产生的问题,要通过深化"X革"来解决.

      "X革"的时代,总会有阵痛的.

      通宝推:littles,
    • 家园 任何时候都不要站错队!花!

      “这事,按照今天的观点来看,应属处理过重。单位将此事上报上级组织,上级领导为此提出严厉批评:你们的立场有问题!造反派不存在“平反”问题。”

      • 家园 一所积累实践经验的“大学校”

        这所大学校开设的“课程”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人们如何认识、处理人生问题。当然,从这所学校出来的众人表现、选择各异,有的声称“上当”并要远离政治,其中,确有人“革命小酒天天喝”,得过且过;有的人则学会了翻江倒海的折腾功夫,遇到啥事总要“浑水摸鱼”;有的人则“顺势而上”以“受害者”面目投机钻营,凭痛诉血泪仇盗名牟利、腾驾青云。屈指算来,当年的弄潮儿、小爬虫如今都五、六十岁“高龄”,但其运动心得却从未相忘于言行,只是包装经常与时俱进。

    • 家园 历史移植

      说你很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如果作为个案,没有理由否认你的说法,但是真正成为社会风气,成为酒桌上的谈资的,应该是一把手负责制以后的民众解嘲吧?

      制造“历史”

      • 家园 既是谈资更是事实

        文革那时候,许多地方或组织掌权的人都缺乏稳定性,昨天你是正确的,今天可能就挨批了;上午还在台上主持批斗别人,晚上可能就由别人来主持批斗他了。这样的现象不是个别而是太多,从中央到地方屡见不鲜。

        • 家园 没有否认你的事实,

          只是说你说的不属于历史的大背景,大背景是一把手负责制以后。

          还有,我的理解,你说的今天作报告明天挨批斗和说你行你就行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表面上看有点像?

          “说你行你就行”——这是有一个明确不变的权威坐在那儿的

          “今天作报告当主持明天挨批斗”——这可是没有固定权威的

          • 家园 兼而有之

            你说的也是有事实依据的。历史的大背景在文革头几年是,除了毛就没有什么绝对不担心自己权位安危的“权威”。一把手负责制不是文革才有,过去就有“一把手绝对真理、二把手相对真理……”的民谚流传,事实也大多如此。

            “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当然与一把手的取舍有关联,但并不是规律性的绝对化。坦率地说,文革时期总体上讲,恰为一把手的威权总体上受到削弱的时期。赵紫阳到四川主政,想要处理一下绵阳地区的造反派头头,省委里的造反出身的领导一反对,他就只能软下来了。因为他得罪不起。这样的例子在中央和省部委的表现上多不胜举。读一下那个时期的东西,就清楚了:行也不行或不行也行,不仅是权位层面,还包括立场主张等等。就此联而言,其对应之联是:当权派,派当权,当权派整当权派!

            • 家园 这个赞成

              不仅是权位层面,还包括立场主张等等
              如果强调“立场主张”,那就没有分歧了。

              坦率地说,文革时期总体上讲,恰为一把手的威权总体上受到削弱的时期。赵紫阳到四川主政,想要处理一下绵阳地区的造反派头头,省委里的造反出身的领导一反对,他就只能软下来了。因为他得罪不起。这样的例子在中央和省部委的表现上多不胜举。

              所以我说,“说你行你就行”是改开后一把手负责制的“标志”而不是之前,之前即使有,也淹没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 家园 就是能折腾你

      而且还会被折腾。

      • 家园 文革这场运动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历史过程

        官方史书上把1966-1976称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其实,这个时期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史论中,许多方家多把1966年至1969年这段作为文革的高潮拿来说事。我在文章中要说明的是,文革是复杂的,残酷的。大大小小的运动此起彼伏,各类各派人马、势力在不断的运动漩涡中此消彼长,你方唱罢我登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