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温家宝:2亿失业 3月逆差$80亿 -- 凌霄

共:💬115 🌺99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经济分析可没有那么简单,我同意你这一点,

            要科学分析。

            但我说的是这个局部,又不仅仅是这个局部。1.5%的房价增长, 7%的工资增长。87.35%的网民支持......

            分析的基础是数据,如果各种数据自相矛盾的话,我唯一能分析的就是整个测量系统(统计系统)。

            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为忽悠叫好。我只知道无信不立。

            如果一个孩子在外面撒谎,家里的大人不去教育,反而以别人家的孩子也撒谎为之开脱,或者以自己的孩子骗到了别人而沾沾自喜的话。我只能说这家人没什么家教。我不会以这家人的成员为荣。

            新中国的历史只有60年,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国际地位。如果说是靠忽悠取得的,我觉得没啥人会相信吧。想想现在的印度,为什么我们看不起他们。

        • 家园 这个2亿真不是忽悠那个百分四失业率才是忽悠

          就是温州这样的地方,没事干的人也是一把一把的。当然,他们谋出路相对容易的多。但社会无法充足的就业岗位是事实。百分之几的失业率只有在上海广州这样的地方才有可能。别的地方,不说农村,东北的那些大城市都不可能。就是北京,要不是那么多对外地人来讲很不公平的政策,北京人起码要失业一大半。

          • 家园 不能这么看

            从根部算起吧,别说地区差异了。中国13-14亿人,一亿半老人,两亿半未成年人,劳动人口不到10亿;2亿失业,就是20%的失业率。可能么?

            • 家园 可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生活经验吧 我觉得不止百分二十

              我周边的人(都是农村的但都不会种田)就业率(即有固定或稳定的收入来源,不管收入多少也不管从事行业)不会超过百分五十。即其它的都在混,靠打短工摆摊子或坑蒙拐骗(包括做迷信之类的)过日子。

              即使就业的又怎样?我有的同学连续做了六七年的临时工了,但现在或将来还会是临时工,一个月拿个一千左右,什么福利都没有,成家以后怎么养家?有的朋友在冷库里面做搬运工连续做了五六年,过年时侯老板给了五千红包把他高兴坏了,可才二十几岁就腰酸背痛,有谁负责?工厂里的就不用讲了,夜班连续干十二个小时,半个月倒一次,谁都知道只有年轻的时侯能扛的住,要好点的电子厂,一个月能拿两三千的,节俭点的话一年还能剩个万把块钱,要不好的厂子,工资又低又拖欠下啥的,纯粹是在为老板贴钱贴血汗。

              全国范围的数字我不了解,估计错了是要挨批的,就不讨论了。

              • 家园 难以致信

                第一段太扯了,要这样,是不是全国的短信诈骗都是你们村在做?

                第二段就转进了,改谈就业有没有用,呵呵。

                早要说这第三段,你说前两段干啥?

                • 家园 你不妨说说你的看法你的数据吗 你想跟我讨论什么呢?

                  就业怎么没用啊?不就业能有饭吃?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能再有十个甚至一百个华为的话(人均收入十万计),我们的就业和福利将大为改观。

          • 家园 同意“北京人起码要失业一大半。”

            所以,户口对于维稳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

            不能让大城市“本地人”的失业率太高。

            • 家园 走过头就不好了吧

              我不反对给北京人提供医疗,养老,失业各方面的福利(即便同期的东北下岗工人饥寒交迫)。但是我觉得北京户口享受的特权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容忍范围。

              高考就不说了。中央机关,大学和科研院所,国企的岗位全被北京人占据,究竟是利还是弊呢?我觉得走过头了,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北京人拿太多了,云南的孩子上学的机会就少了。

              再说句不“韬光养晦”的话,北京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国家的“肿瘤”--教育资源,科研资源,行政权力的浪费正在阻碍和窒息这个国家的进步。

              • 家园 这个不太同意

                高考就不说了。中央机关,大学和科研院所,国企的岗位全被北京人占据,究竟是利还是弊呢?我觉得走过头了,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北京人拿太多了,云南的孩子上学的机会就少了。

                ----------------------------------------------

                中央机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人很多都是外地来的,只不过来了以后给办了北京的户口,并不是说先要有北京户口才能进中央机关,大学和科研院所。

                • 家园 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机会?

                  要你没钱没关系,进的了中央机关(我可是亲眼见过这样的操作的)?你不入党不拍马屁能留校任教当辅导员?

                  很多北京人上的大学压根都不是考上去的。只要在上面或学校里有关系什么都可以搞定。工作就不用讲了,一个北京户口或你有哪个叔叔伯伯在哪个单位工作意味着什么大伙都知道。

                  北京人也很复杂。我喜欢密云大兴那些郊县的,郊县的即使当了医生或别的什么还是有农民的善良和淳朴(多少因人而异但起码有起码正常)。我厌恶市区里的,不管是胡同还是大院的(女孩子不在讨论范围内)。我几乎无法从痞子们身上发现什么美德,智慧就更不要讲了。我一个北京同学甚至用开水活活地把他玩了半个多月的松鼠烫死。我是到了北京才理解什么是鲁迅讲的劣根性的。

                  拿杨佳讲,他那点委屈算什么?我以前认识一个修自行车的,他给抓到昌平挖沙子挖了三次,“什么证都没有用,有暂住证就给你撕掉”。人家被折磨完羞辱完罚款完遣送完在家里没呆两天就又要跑来北京修车子挣钱养家。他杨佳那点事算什么?自己不工作还能有钱拿。上海道歉和赔偿也拿到了。可他还要这么极端地杀那么多人。为什么?国家对北京人是宠的太过分了。当然不是讲他受屈辱就是应该的。没人应该受屈辱。

                  不能再多说了。说多了要挨蛋蛋的。当然公平的讲,现在的教授不管北京外地本地全是水货,北京产的更烂和最烂就是了。

                  通宝推:none空空,
                  • 家园 说说我接触的中央机关和大学的普通人

                    由于业务关系,我和外交部,农业部,石化总部的一些普通的工作人员打过交道,最高级别只是局级的,他们很多是从外地考到北京读书,然后考公务员进入中央机关的(包括不少是多年前毕业分配近来的),当然他们现在都是北京户口了,但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一些处级干部是直接从外地调过来的,但是我还真没遇到过祖籍是北京的,很少数是北京长大的,但那也是父母5,6十年代从各地到北京工作,顶多算第2代北京人,比如原来的7个机械工业部职工的子女,解放军各总部机关的子女,相比胡同串子和远郊区县的人,他们好像不算正宗的北京人吧。

                    我不想把这个帖子搞成地域贴,我承认北京户口的学生在高考上比外地考生占便宜,但是这是由于北京集中了很多教育资源,这对上海,西安等地也一样。再往高了看,首都是北京,但是恰恰决定国策的中央常委,中央委员有几个是北京人?

                    我不认为举几个例子就能代表一个城市的什么劣根性,因为例子谁都可以举,我承认昌平挖砂子不比孙志刚幸运,但我也没有看到杨佳在上海杀人和国家宠北京人有什么关系。也没看出来北京的水货教授比外地的水货教授更烂在哪里。

                    • 家园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就是北京人了吧 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呢?

                      其实我赞同你的描述,人与人的差异要超过地域,肤色和种族的差异。但文化是有差别的。而我所讲的劣根性就是北京的文化:欺善怕恶等。如果不怕挨蛋的话,我可以认为北京文化就是奴才文化--眼里只有势和利,对强者极尽阿谀,对弱者则极尽威福和欺凌。

                      我最喜欢四川或西南一带的。可能是全国唯一不欺生的地方。任劳忍辱仗义善良。问个路都都要把你送一段的。连小偷看是外地的都手下留情。其次喜欢上海。开明聪慧讲理。我也不喜欢我的家乡,过于自私自利了,但多数还是讲道理的,过分的事情在百姓中是很少的(渣子全跑政府里面去了)。

                      北京城不是讲原先土著只有几十万人吧?后面的多数都是移民了。

                      杨佳在上海杀人和国家宠北京人有什么关系
                      难道不是生活或身份的优越感造就了杨大侠高高在上的神圣心态?心理学我不懂,但我在胡同里生活过,像杨佳那样的(既自傲的无边又虚伪的透顶)我接触过很多。记得还有个什么顺口溜,是说要娶东城西城女的话要几百万,然后就是沿周边递减。

                      也没看出来北京的水货教授比外地的水货教授更烂在哪里。
                      纯属个人偏见,就当耳边风好了。

                      重申一下,我狭隘阴暗愚蠢的地方也很多,有的观点并不准确和客观,请各位谅解。

                      • 家园 再讨论下去就成了北京各阶层分析了,呵呵,再说我的看法吧

                        首先明确这里讨论的是北京蓝光人。

                        1,49年以前就生活在北京的土著及其后代

                        2,5,6时年代进京的移民及其后代

                        3,文革后进京的移民

                        这里先声明一下,这些都不包括部级以上高官及其子女,因为他们的生活和北京的普通人很少有交集,属于另一个位面的世界,户口对他们来说只有象征的意义,他们对此应该是很不屑一顾的。

                        第一种,应该算楼上说的土著了,原来主要生活在城里及远郊,因为近郊尤其是北京西边和西北边基本上都被第2类人给占了,建国后,他们大多在国营的工厂,商业机构,市属机构如市政,公交,公安的基层等部门工作,和一般城市的老百姓生活无异,唯一沾光的就是北京是首都,这就是楼上所说的"身份优越感"吧,后来随着城市拆迁改造,企业不景气等,都搬到了郊区,但是这些人大多有自己的住房,甚至不止一套,靠房租也能维持生活,所以可以说大多还能过得不错,但是除了嘴上,还远到不了目空一切的地步。

                        第二种人;这类人的第一代可以称得上真正的精英,一个时代的骄子,TG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顶尖人物组成的中央各部,委,办,包括各种科研机构,军队的各总部。其第二代由于其父母的关系,耳濡目染,从小就能了解并亲身体会到TG的组织结构和行为方式,属于眼界比较开阔的一类,他们有条件指点江山,但是不幸的是,他们的父母在经历了文革的洗礼之后,对TG的政治运动有着深深的恐惧感,因此很少有人希望子女接自己的班,这就造成了第二代的有为者大多数选择了出国,这些人成了8,9十年代出国大军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年这些子弟聚居的中学同学聚会时,发现差不多一半的人都已定居国外了。而其中"不成器"者,虽然有部分进入了体制内,但是从学历,能力上都竞争不过第三类人,因此构成了体制内的底层,其余的,也就和第一类人合流,构成了市民阶层

                        第3类人,通过TG体制内残酷的竞争,一条血路杀到TG的核心部门,因此,他们的野心,能力都属于佼佼者,但是也有部分人因为文革及以后的教育在政治及道德上的缺位,造成其胆大妄为,最终翻船的结果,这种人的第2代现在刚刚走入社会,由于其上一辈已经没有了第2类人对TG的恐惧,所以关系,裙带成风,造成社会上的普遍不满。

                        上述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不同意的请轻点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