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为什么出过国的人比较爱国?因为见怪不怪! -- 雷声

共:💬291 🌺1164 🌵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多少都有点老婆是别家好的心理

      自家老婆的好通常都被默认为理所当然的,只有凶悍泼辣不讲道理记得最清楚。

      别人家老婆又漂亮,明面上又很温柔,背地里怎么对待老公你又看不见。

      两下一比,高下立见。

    • 家园 我就是觉得国内丢孩子的情况太可怕了。
    • 家园 您说的很对,

      不过我觉得这些事情上,国内/国外还是需要互相理解。我个人觉得理解比说服、辩论有用。国外呆了多年,混得出人头地,想必也见多识广了,在理解对方难处上也应先行一步,是不是?

      其实,国内人不是不爱国,如您所说的,把他们拎出来呆几年,照样还会加入我们的爱国中青年队伍当中。可见人人心理还是埋下了一颗种子的。但是呆在国内,他们日常接触的都是中国人,天天都费尽心思和自己人竞争,争取出人头地,获得资源。国外华人则是和别人竞争。大家每天拼命努力的方向不一样,想法有差异也很自然。从社会竞争角度来说,爱国可以看成是一种抱团竞争的策略,但这个策略只对国外华人有效。另外,海外华人如果过着中产的稳定生活,平日少了些烦恼和牵挂,甚至清净到略感乏味,家国情怀就成了共同的寄托。

      国内人则很少有这份心情。中国政府的确有能力,但也是要面子,要稳定的政府。有些问题对经济发展没有帮助,对两三年以内的稳定又影响不大的,很可能就被压下或搁置了,长此以往,就会在人群中酝酿出一种非理性情绪。我觉得现在已经有一些了:仇富,仇官,仇视权力机构。短时间内这也许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体察国人心理的时候,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层面。

    • 家园 说的有道理。出来真正生活在外面时间长的,稍微客观一点的

      就会知道了,啥自由民主了。。。选举出来的还不是一样。。。又不能给俺当饭吃。

      英国国会议员申领津贴丑闻闹大,除了近四百人要归还不当申领的津贴外,四人更面临伪造帐目的刑事检控,可能由尊贵议员变成阶下囚,事件令国会蒙羞,使政治人物诚信破产。

      津贴门丑闻去年五月被传媒揭破,由首相白高敦委任的调查委员会日前正式发表报告,牵涉在内的前任与现任国会议员多达三百九十二人,连白高敦本人也不清白,需要归还多领款项。事件反映英国政坛一片乌烟瘴气,无论是工党、保守党还是其他党派,不管委任的上议院还是民选的下议院,本应是德高望重或深孚民望的议员,竟然毫无道德操守可言,呃呃骗骗无所不用其极,例如今次被控的上议员汉宁菲尔德勋爵,就虚报在伦敦过夜;最常见的是多领房屋按揭利息津贴,保守党党魁卡梅隆就是其一;前内政大臣施卓琪,则连丈夫观看成人频道也由纳税人付帐,衮衮议员尽显贪婪的丑陋面目,《每日电讯报》大字标题「这个烂国会」,可说一言蔽之。

      就几天前,英国又爆丑闻:英国议员被曝受贿帮助企业游说政府。我本来想写一写的。。。后来想算了,一个是忙,一个是知道肯定有人lalalalala

      3月21日, 英国各大媒体纷纷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工党前内阁成员为了金钱而做说客的政治丑闻。《星期日泰晤士报》和英国第四电视台联合派卧底记者假扮成美国游说公司职员,接触了13名工党议员和7名保守党议员。其中4名工党前内阁成员愿意接受这家游说公司的聘用,收钱当说客左右国会立法,对政府官员施加影响。这四名议员是前贸易和交通大臣拜尔斯(Stephen Byers)、前卫生大臣休伊特(Patricia Hewitt)、前国防大臣胡恩(Geoff Hoon)和代表卢顿地区的议员莫兰(Margaret Moran)。

      记者偷拍了与这四名前内阁成员谈交易的过程,第四电视台在全国播放了偷拍的录像。录像中,拜尔斯称,他就像是“受雇的出租车”,每天最高收费五千镑进行游说,并声称有多次成功游说纪录,其中包括帮助长途客运公司“全国捷运(National Express)”游说现任运输大臣阿多尼斯勋爵,为其省下数亿英镑;又曾替大型超市特易购(Tesco)游说商务大臣曼德尔森,从而阻碍国会通过食品标签法。

      前卫生大臣休伊特的要价是每天三千镑,她称自己曾经帮助一名客户得到了政府顾问团体里一个重要位置。前国防大臣胡恩则提出可以帮助代表们见到政府的部长和司长们,并称希望把自己的知识和关系变成金钱,他每天收取三千镑。卢顿地区的议员莫兰说自己可以代表客户给女性部长们打电话。

      BBC:http://news.bbc.co.uk/1/hi/uk_politics/8578597.stm

      • 家园 选举真能当饭吃。贿选都比没有选举强。

        我姑姑他们村搞选举后,每一届选举的时候会有人送东西,会许诺提高福利。据说选举后每年每人可以多发3000元,老人更多,征地的时候也能集体和政府谈判。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嗯,还是你姑姑村子好。最好每个月选举一次,那么不用

          干活,每月发3000, 多好。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你在农村生活过吗?

              觉得你说的这些都是理论上的,现实要比这复杂得多。

              我曾两次亲眼观察过农村的选举,对农村、农民了解的比较多,很多事情只有你自己亲身经历过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仅就你举的那个例子来说,无论是上级指派的村干部还是村民选出的村干部,在通常情况下,维护自己利益是第一位的,维护政府或者村民的利益是第二位的,他做选择的标准通常是谁更能满足自己的利益就倾向谁。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很好,这正是我要说的。

                  别迷信选举制,现在很多农民都已经开始明白了,很多选出来的干部还不如上级指派的。

                  上级指派时要考虑到干部一要听话二要能办事,能办事就是要有群众基础和比较高的个人素质。上世纪80、90年代的很多村干部都是从村里比较大的家族中受过比较好教育(比如高考落榜的高中生)的年轻人中选择的。

                  现在选举出来的村干部素质还不如以前指派的那些,很多都是农村二流子,上来就是为了捞钱的,贿选、恐吓什么手段都用。

                    • -- 系统屏蔽 --。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