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许,可以从一个车工做起(上) -- 月色溶溶

共:💬310 🌺792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句话说中了一点

      说到底,还是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去做一线工人跌份吧?

      当年毕业到爱普生面试,面试官说录取的第一年会在一线当工人以熟悉一线工作流程和工艺之类的,然后带着参观了生产线,发现都是站着工作,解释是有板凳的话工作效率会降低。

      那会大学还没有扩招,加上专业还凑合,工作比较好找,系里去的几个同学都说如果去当工人的话不愿意去,一是觉得如果别的同学都是搞技术的自己跑去当工人跌份,二是认为虽然说了只是第一年在一线但是谁也不知道进去了会怎么样,三是认为万一一直在一线当工人那就和普通打工没啥区别(会不会一直在一线当工人这一点大家都是猜测,心里没底)。最后我虽然通过了面试,不过最后屈从于老爹的威逼利诱,选择了另外一个单位,替老爷子圆了年轻时候的梦想。班里同学没有一个去的,系里其他同学有没有不知道。

      MM这段

      那么,做了车工,是不是一辈子就都是车工,没有别的希望了呢?从我看见的听见的来说,我觉得恰恰相反。在一个大公司做“白领”,也许一辈子就是那样了。而如果你是一个“有心”的车工,各个工种,各道工序都拿得起手,在某个产业里浸淫几年,对这个产业的各个环节都非常熟悉,那么你也许就会发现,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创业的机会太多了。

      现在没有几个人年轻人能有那份耐心从一个基层工人往上爬,工科生如果工作和本专业相关的话都想找个研发之类的活。前两天出差到一个单位刚好碰到一个去面试的北京理工硕士毕业生,如果他被录取的话,凭那个单位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响亮的名头,过不了两三年在技术上就会很有发展,他可以选择自己闯或者跳槽,这跟从产业线上一步一步积累经验恐怕要快一些,个人前景也要亮堂一些。虽然说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比较难,但是没有几个人会放弃梦想,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大都一腔热血。

      • 家园 如果做工人的能够做到生活稳定,那去做工人的大学生就不会少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上大学不就图个能使生活稳定的工作吗?问题是现在一说到工人,往往就是和下岗、血汗工厂这些负面的词联系在一起,呵呵。面子?难道现在那些失业的大学生仅仅为了个面子?呵呵,俺们那个时代面子才重要,现在,面子不重要...

        • 家园 的确

          想当年工人身份吃香就在工资相比国家人均收入算不错,稳定,福利好,我父亲厂里有不少大学生来了就是工人,只不过因为知识层次比较高,加上领导培养,不少大学生走上领导岗位,如果现在的技术工人能够有比较不错的收入不少大学生应该还是愿意当工人的。

          但是,中国走的就是靠大量人力资源,低廉的劳动力产生不那么高价的产品发展这条路,如果劳动力价格上去了,这方面的竞争优势就没了。

          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去年的经济危机让国家停下了转型的脚步,希望国家以后能够顺利进行。

    • 家园 就业难的大学生的确何不学做技工

      我开的小厂里有CNC(数控车床),操作工只需画图、调机、放料。因为我这是高档塑胶精细加工,材料每次只放几十克,比月色她家厂里的车工轻松多了。可很少有大学生(甚至新一代民工)愿当一年拿一两千元每月的学徒,尽管出师后每月可拿四五千。所以,在有些工厂在厂部办公室的文职大学生远不如技工工资高。

      很简单,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心比天高、眼高手低,只想去写字楼或厂部办公室当白领,不愿下车间当工人,尽管扩招后大学生平均素质还不如原来的高中生。甚至新一代民工很多喜欢去餐饮娱乐商贸服务业而不愿下车间。

      我有个小表弟(一个舅舅的孩子)在一所三流文科大学毕业后,家里用关系给他找了份老家小学教师(正式编制)的工作,嫌钱少不愿意干,就出来打工,一直就业不顺。

      我老妈让他来我厂里当CNC学徒,好不容易说服他一个月后来我这里。可几个月了,还不见人影。

      从我平时招人来看,中高级技工稀缺也很难招。而新闻报导上却是大学生就业难。

      如果大学生、新一代民工不扭转就业观念,中国始终会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可笑局面。

      • 家园 请教,

        女孩子能做哪种技工呢?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 家园 回workmywork

          我对数码行业、通讯行业、塑胶行业了解多点,对于这些行业,也许女孩可以往这些行业的有一定进入门槛或者新兴技术类别的技工方向发展。

          不好意思,这几个月较忙,上线一般是追看忙总和井大的帖子,所以很少回帖,回复迟延了,请多谅解哈。

      • 家园 觉得丢人,没面子

        高不成低不就,现在的小孩很难办

        • 家园 的确如此

          回小糊涂仙:

          所以我很赞同忙总和月色MM提出的现在的人应该少点虚荣放下身段、脚踏实地、少抱怨多做事、心怀理想勇敢尝试。

      • 家园 高中生就能干的活,为啥让大学生去做?

        高中生就能干的活,为啥让大学生去做?,不管是你讲的,还是楼主讲的,都是高中生就可以干的活,为什么非得让大学生去做呢?和他们在大学里学到得东西有多大关系?

        如果这个岗位真像你说的这么好的话,那么应该说,就直接招现在的高中生,让他们不用考大学了,还省的了大学四年的花费。我想你表达出这样的意思可能会更好。

        • 家园 同意。产业没升级是个社会发展问题

          不能把责任都推到大学生身上。谁不希望能找到和自己学历相匹配的工作。楼主的文章证明我回国后的一个印象,现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几乎只需要技术工人和销售人员。普通大学毕业生真的很弱势。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指标,可以从它来看中国是不是真得在产业升级了

        • 家园 上个普通大学真不如学门技术当技工

          回天高风云淡:

          我很赞同德国职业教育体制,建议你看看冰雨:宁波有没有办技校的,可以多训练一些技术人才?

          我们家族很大,有上百人,联系很密切,受过高、中等教育的很多。

          从我亲友里的扩招后硕士、大学、专科、中专毕业的小同辈、晚辈来看,除了名牌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的外,一般毕业就业不太理想,不是靠家里关系进政府机关或垄断型国企,就是出外打工当小职员(薪资远不如我厂里技工,有的纯收入还不如我厂里的普工,毕竟普工基本上吃住免费还没有很多交通、通讯费用),或者断续打工三分之一时间啃老,或者做生意。

          所以,我现在劝很多晚辈,如果家境一般,千万要努力学习、不能上非名牌大学,宁愿复读几年努力考名牌大学,否则别浪费十来万元去上四年非名牌大学,还不如早点就业学门技术再伺机走高级技师或创业之路。

          可惜,现在中国的职高、高职学院大多是落后生的集中地,学风极差,管理也极差。否则宁愿上高职学院也不去上普通高校。

          在大学专业教育脱离现实,扩招后学风恶化大学生素质大大下降,大多数专业每年毕业生数量远大于市场需求,导致大学生专业对口就业难、就业难情况下,上个二三流大学还真不如高中毕业后去学门技术,因为就业市场的现实是:技工奇缺,技工工资远高于普通大学毕业生,产业升级将导致中高级技工技师更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 家园 技校如果主要面向在职培训或是业余培训就好了

            城市很多农民工或是低收入群体,他们如果希望改变命运,上技校当技工比直接出卖体力的简单体力工待遇好多了,就会比较有吸引力,也不存在面子问题。

            个人觉得中国的在职培训还不太够,技校太正规,招收的是应届高中生,这不太好。10几岁的年轻人,让他那时就没有任何梦想,踏踏实实去做技工不现实。技工这个不错的谋生的工作,应该提供给养家的成年人,提供给对职场有一定了解,对自身能力定位比较清晰的成年人。由于技工培训时间比较短,任何年龄段的成年人都可以职业转向去做技工,没有必要从高中生中招。甚至针对技工短缺的现象,政府也应该在发放救济和失业保险时,对选择去技校学习技工的人给与政策倾斜的扶助。中国这个勤劳好学的民族,发生技工短缺,绝对是政府的失职。

            • 家园 现在珠三角有很多业余技术培训的,

              例如夜校、周末班,可惜比较贵,很多民工舍不得花这钱,但还是有一些有远见的民工去花钱上培训课。有些勤奋、踏实、有远见的新民工很愿意当学徒,我厂里有些人就主动要求当学徒,有一个来应聘的孩子甚至提出只要让他当CNC学徒宁愿不要工资,当然我不会违反劳动法不给工资啦。

              技工荒主要是经济发展了技工需求远大如以前加上新老技工交替有断层(很多老技工上了四十来岁就因为各种原因留在老家用积蓄做点小生意不出来了或转行做生意了,一些新民工学徒好逸恶劳、心态浮躁半途而废转行了)造成的。

              这个社会太浮躁、太急功近利了,很多民工都不愿继续当技工而想当老板。例如,我有三个CNC师傅就不听劝阻转行创业失败了,月薪在6K左右,一个回老家开店做小商品零售,一个在深圳开小饮食店,一个在深圳做CNC用刀的贸易,短则三个月长则一年就亏损歇业继续回来当CNC师傅了。其实当师傅年收入七万多也不错了,而且将来还会涨。

              你主张的政府政策扶持民工业余技术培训,的确不错。如果社会心态不那么浮躁,抓好抓严职高、高职教育也不错,看看蚁族、啃老族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报导,我真奇怪大学生为啥不去当技工,至少比现在拿一两千元低级白领工资高呀。

              • 家园 政府政策扶持民工技术培训并不靠谱

                尽管现在在北京等地有这样的项目。

                市场经济下不能再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其实中国人从来都没有依靠政府和官员的习惯,大概是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的概念影响了国人的思想。

                市场经济冲击下,建国以来建立的社会体系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比如教育,以前的条块分割教育培训体系,各个部委对口的学校在2000年左右的教改中被教育部收编,然后是放任。

                在武汉,之前的武汉化工学院为化工行业培养人才,武汉科技学院对口钢铁行业,武汉汽车学院对口汽车行业,水利,测绘,地质等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计划。

                今天的结果有合理的成分,毕竟之前的体系不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培训学校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能不能达到学员的目的,也难说。近两年的职业教育引起重视,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但个人的发展还是需要个人的努力,寄希望于政府,学校都是不现实的。

                有机会要给您宣传一下。

          • 家园 我总相信:爱动手的国家和民族具有更多的优势

            中国人、东亚人爱动手,德国人爱动手;美国人其实也很爱动手,但是近20年他们的教育的路子也走歪了。一个国家上升的时期里,大概都离不开动手,彼得大帝还去西欧自己动手学造船呢。

            如果一级级的技术学校能够规范化,即使入校的学生都是比较分数低,也可以培养出来几个出类拔萃的,主要是一个国家整体上的制造业的水平就提高了。

            BTW,中国的传统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老毛想破,但是看来也是半途而费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