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吉利收购沃尔沃后试驾Volvo XC60 -- 镜山口

共:💬47 🌺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错,不过买xc60可不是为祖国做贡献。

      沃尔沃还是很独立的公司,就是换了一个老板,从工人到管理层估计几年内也不会有太多中国人的影子,这毕竟是欧洲的公司。吉利希望引进的是技术,要的是海外的市场,啥时xc60国产的话,那你买是为国贡献,之前都不算。

      • 家园 估计吉利会吸取联想的经验和教训,但国产是必然。
      • 家园 换了一个老板不是叫李书福吗-沃尔沃新董事长

        我的理解沃尔沃的产值是要算在吉利帐下的.

        收购沃尔沃100%股份和沃尔沃拥有的专利技术的吉利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 不是吉利汽车.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汽车、摩托车制造为核心产业,同时在动力机械和建筑装璜材料制造和商贸、房地产开发、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有广泛投资。

        吉利汽车(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核心产业)和新加盟的沃尔沃汽车都是其子公司.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相对独立, 不动沃尔沃也肯定是认为对吉利控股集团有利才这样做的.

        看报道吉利(吉利控股集团)是想在中国建沃尔沃工厂, 通过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来弥补目前Volvo在欧美市场的亏损. '国产化'是国产零件占50%吧. 这些在中国生产的沃尔沃车卖到美国要假以时日, 何况目前的承诺是欧美市场仍用Volvo现有的比利时和瑞典的工厂.

        沃尔沃的研发(R&D)应能不断提供沃尔沃专有的技术(我的理解是福特无法伸手了)给吉利控股集团(通过拥有沃尔沃100%股份而获得), 继而用于吉利汽车的品质提升.

        当前汽车业的成功模式就是拥有高端和低端品牌, 规模化生产, 象大众和丰田. 有说年产200万是个分水岭. 拥有认可的高端品牌很难, Lexus/Acura/Infiniti 到现在还有人说就是卖贵点儿的凯美瑞之类. 吉利一下就拿下了一头, 是个跃进, 路走对了.

        • 家园 书福千万别走大众和丰田的老路,那就完蛋了。

          丰田做到世界第一在于成本控制和整车开发,靠的是日本和美国市场。大众则依靠欧洲市场与亚洲市场,两者的技术倒是一般,关键是摊子大,到处设厂,到处收购,绝对属于那种公司即帝国的思路。

          吉利有市场和活力,沃尔沃有技术和团队,书福要欧洲和亚洲的市场即可,不需要追求太高的目标,千万别像前2个那样建立什么标准或者标杆,在中国设厂铺设低成本道路,更多的是扩大一些沃尔沃的产能与带动吉利的技术提升。年产200万辆太扯,越大越虚弱,两个市场将来保证生产60到80万辆足够了。美国人黑,技术部不在此次收购的范围,那就等着瞧吧。

          • 家园 如果吉利将来真的才只有200万的年产量,那李书福就死定了

            中国市场的规模之大,令人无法想象。

            按照今年一季度的销售情况来看,中国2010年的汽车产销量能达到2000万辆。

            到了2020年,中国汽车年产销5000万辆,是轻轻松松的事。

            高峰期甚至能达到年产7000万辆汽车的规模。

            在如此巨大的一个市场中,年产200万辆汽车真的只是个小厂而已。

            由于中国市场的加入,未来的门槛就不是200万辆了,不到年产500万辆的规模就什么也不是了。

            • 家园 这简直太恐怖了,以后造出的汽车卖到火星上么。。。

              2020年的目标是打到产销5000万辆!!!夸张,这超过了现在全世界的产能。千万不能这样干

              1、资源不支持,这需要多少钢铁和工厂,要污染多少水资源,带动多少泡沫,造出的 汽车都是做什么的

              2、汽车本身的使用寿命按照发动机来算30到50万公里,你就算按照20到25万公里去淘汰,大部分的汽车在城市里不过一年1到2万公里,一般的消费习惯在西方是第一辆车开4到5年换第二部,这种东西有的用啊,市场得根据产品的消费习惯和周期来。

              3、中国的市场到底有多大,按照现在一年1200到1500万辆车计算,7到8年就卖出1亿辆,而外部的市场我们能争取多少?中国也不是人人都需要汽车,即使每个家庭都有,那我们的城市设施、能源需求也是恐怖性的扩张,无法支持。

              4、未来的汽车应该是一定规模下的精益求精,就好像现在的苹果一样,经常可以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惊喜,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吉利和沃尔沃最多的目标不应该突破300万辆,达到200万辆就完全可以,扩张的越大,累赘也就越多。其实100到150万辆就最好了,不要再大了。

              • 家园 其实这个规模是根据日本来测算的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0多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

                人均汽车保有量达到日本的水平,并非什么难事。

                日本的汽车产销量在500~700万辆之间。

                中国达到日本的10倍。

                很正常啊。

                日本的国土不到中国的20分之一,以中国的国土面积,足够了。

                有人测算过,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达到7亿量才会饱和。

                • 家园 不能这么比较,我们承受不起。

                  1、国土面积大,然而西部很多地方并不适合居住,真正有市场效应的就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至少也得小县城。西藏才600万人,青海、甘肃、新疆那边还有个沙漠。实际可居住的地方不能简单的计算,如果云南继续大旱,那只能迁徙。

                  2、人口10倍,一半是穷人,还有很多人根本不需要,真正购买的主力就是20到50岁的人口,那样就更少。

                  3、日本国内市场并不大,我们主要依靠的就是国内市场。

                  4、7亿汽车的保有量,现在又多少?达到2人1车的标准,能源要多少钱。。。所以我觉得目标不太现实,宁愿走的低点,交通设施多元化,尽量避免提倡汽车消费,7亿汽车的尾气也太恐怖了,我站在北京的高架桥上夏天基本上受不了。城市里远郊的能坐地铁还是坐,住的近的学荷兰,骑自行车。降到4亿就是目标。也许我保守,但是中国不是美国,我们玩不转地球的资源。

                  • 家园 日本不适合居住的地区也多

                    先不考虑西部,咱们就算腾冲墨河线以东的地区。

                    这个地区的居住条件丝毫不比日本差分毫,甚至更好。

                    而这一部分地区的面积也在日本面积的十倍以上。

                    所以,中国的土地足够承载日本10倍的汽车保有量了。

                    没错,人口10倍,穷人大半,但是,你不会发展的看问题么?

                    到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都能到2万美元了,就算穷人多,那能买车的人也一点也不少了。

                    关于第三点,日本国内汽车消费量都基本在500万~1000万之间,那是日本国内消费量,没算国际市场的结果。

                    日本的汽车保有量是7000多万辆。

                    第四点,中国人买车不仅仅是为了做交通工具,还有圆一个“汽车梦”的因素,因此,汽车不能只考虑作为交通工具的方面,所以以后的中国人会像日本人一样,上下班基本用地铁,汽车停车库,到了周末才开车去郊区游玩,这就是所谓的买了不用。

                    关于资源问题也不用担心什么,中国汽车再增长10倍(现在中国汽车保有量也是7000多万辆),油价估计能涨到每桶1000美元,到那时候,不仅中国人用不了油了,西方国家也用不了了,大家就只能用电动汽车了。

                    想象一下,汽油车的使用成本是电动汽车的10倍以上,就算电动汽车有续航能力不行等各方面问题,大家也会选择电动汽车了。

                    另外,未来汽车拥有率最高的地方不会是城市,而是农村,农村、小城镇的汽车拥有率反而会大大高于城市。

                    2000年的时候,谁能想象中国钢铁产量能达到年产5.67亿吨?而且增速还没有任何放缓的趋势,国内的大规模基建才刚刚开始,再加上疯狂增长的汽车消费量,钢铁产量甚至能达到年产10亿吨。

                    所以呢,中国的汽车产量达到5000万辆只是个保守估计,高峰期7000万辆也是保守估计,搞不好高峰期达到年产1亿辆都有可能,毕竟,日本的汽车销量也曾经突破过1000万辆。

                    • 家园 中国的汽车产业是会继续发展,但是不代表一帆风顺。

                      中国和日本比较,我们空间很大,和美国比较也一样,人均gdp处于3000到1万美元的时候就是消费汽车时代的来临,所以经济发展的阶段决定了中国的汽车产业和汽车消费会进入一个黄金时期,而西方已经饱和了,或者说进入到一个更新的创新阶段。但是中国的汽车发展绝对不会一帆风顺,我不赞成把汽车的产业做到那么大,年产5000到7000万辆,步子稳一点才更好。

                      1、你能保证到2020年我们的经济就一直顺利发展么?你不觉得现在已经滞涨了么,2010年3月中国货币供应量M2突破65万亿,流动货币供应量M1为22.94万亿,M1已经超过美国二倍,而美国同期M2为 8.5万亿美元, M1 1.7万亿美元,美国的GDP是中国的三倍多,人民币泛滥并严重高估。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汽车产业发展会怎么不受经济的影响而一直保持高增长。

                      2、因为工作的机会,这2到3年一直往来于一二三线城市,其实就我的观察,三线中小城市购买汽车的速度更快,普及率也更高,一二线城市虽然收入高,但是房价更高,成本也更高。而三线城市生活成本低,购车并无太大负担,现在可能没有人去统计各个城市的实际数据,但是我保证中小城市销售量的增加速度肯定是最快的。这次青海地震的玉树县,10万人口,汽车1万5,玉树并不富裕呢。实现农村大多数人有车并不是梦想,就是价格不能高。

                      3、未来新能源技术取代汽油,希望能够顺利实现,就像普及太阳能热水器一样,完了你会看到现在的几大汽车厂商因为掌握不了核心技术而被民企、外企收割?他们不收回生产线的成本就是改革最大的阻力。

                      4、中国现在的钢铁产能世界第一,过剩20%。。。就像中国的汽车产量一样,若干年前全国汽车一年的生产加起来和日本一个二流工厂差不多,质量更次。汽车工业的兴起也是中国工业化的结果,不过资源上并不支持,尤其是达到3000万以上的产能。成本无法控制,我们在原材料上消耗世界第一,你要让钢铁达10亿吨,卖给谁呢。很多汽车的钢板还是进口日本的。

                      5、一切都要以消费为目标,我俩讨论的争议就是有无消费1800万辆、2000万辆和支持以后5000万辆甚至更多的能力,日本已经老龄化了,年轻人没钱,欧洲也是如此,美国好点,可惜汽车普及率太高。中国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中国的经济已经有很大的泡泡,我们也不可能以高铁的速度一直快速发展,我们滞涨的话怎么办,国家不能持续创造财富怎么办呢,现在很多企业囤积原材料的价格那么高,下半年要是下跌,多少工厂又要挂掉。。。

                      我谨慎的乐观,希望中国的汽车产业走的稳一点,好一点,丰田世界第一的速度掩盖不了1700多个零件到处出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其实还很多,一步步走也许更好。

              • 家园 还是那句话,市场规模扩大,汽车企业规模必定扩大

                中国到2020年,年产销汽车达到世界的40%。

                在这个市场中,吉利如果只能年产销200万辆。

                那么,肯定会被其他车企兼并。

                规模太小了。

                而且,2010年,也就是今年,中国的年产销汽车都不止1500万辆。

                有八成的可能性都要过2000万辆的规模。

                那么2011、2012年呢?

                每年仅仅增长10%,到2020年也可以达到年产销5000万辆的规模。

                更何况,中国汽车产销量每年的增长率都接近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