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写在“抵制家乐福”事件两年后(上) -- 胡亦庄

共:💬24 🌺9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写在“抵制家乐福”事件两年后(中)

      3 有理——新闻效应

      新闻媒体在这次抵制家乐福事件里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对于国内的民众,新闻是最好的政治动员;对于国际,公开的新闻报导来自民众的抵制,要比任何官方反击都灵活,不会给官方主办奥运会带来负担。

      2008年火炬传递期间,欧美澳日韩传来各种新闻是抵制家乐福活动的直接导火索,尤其是来自网络的新闻刺激,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抵制法国”的动员(平行动员这个帖子里有人分析过了,基本合理)。而从欧美民众角度看,中国市民抵制家乐福,无非是回应此前的新闻,并非中国本性排外。

      4 有节——规模控制

      把“有节”放在“有利”之前,是因为这次抵制的“利”,完全建立在对抵制活动的“节制”之上。

      此前网上抵制日货的活动,最初是“永远不用任何日货”,后来是“尽量不用日货”,总之抵制活动是宽泛的,也就很难实现。相比之下,“5.1抵制家乐福”这个口号既缩小了抵制的时间(从“永远”到仅仅一天),又缩小了抵制的范围(从所有的法货具体到一个法国超市品牌)——这两个“缩小”的直接结果就是降低了市民参与抵制活动的门槛,提高了号召力与影响范围。

      最初,也有人照搬了抵制日货的模式,搞出一套“法货”的列表,号召网民不要购买任何法货,但是这个列表影响有限,原因是中国人能够买法国货的机会不多,那张列表上大多数商标人们还不知道。于是抵制目标开始收缩到家乐福、达能和LV,因为这是大多数人知道的“法货”。后来一个女孩在北京某家乐福门前举牌抗议,并且照片上网之后,舆论基本就锁定为抵制家乐福了。抵制时间的问题上,最初有人说要永远抵制;后来在三个月到一个星期之间争论;当家乐福打出劳动节促销广告之后,抵制活动就被锁定在5.1节了。

      在抵制家乐福的网络讨论中,网民的讨论表现了难得的建设性和合作性,原因很简单——此后还要举行奥运会,抵制活动的参与者都不想给奥运添麻烦。所以在这场网络动员的一开始,网民就同时讨论“点火”和“收场”两方面的话题。而正因为这种讨论比较理性,反而吸引了更多观点较为中性的网民参与,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抵制家乐福的活动从始至终没有一个正式组织来进行协调组织,却最终自觉控制了抵制运动的规模,其自觉度之高在中国历史上大概是第一次。2008年春天,中国网民一边顾忌着奥运会的大局,一边计划报复法国的时候,他们所进行的活动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灌水”的概念,这在西方一般被称为——民主议事(相关内容可参阅孙中山作序的《罗伯特议事规则》一书)。

      5 有利——斗而不破

      从利益的角度考虑抵制活动,才能得出抵制活动的目的。在明确抵制目的之后,就可以确定抵制的对象和抵制时期。

      雷锋日记里曾经有一段,是关于“吃饭”和“活着”的关系,这种逻辑其实也可以套用于“抵制”与“国家利益”——究竟抵制活动服从利益,还是为了抵制可以牺牲利益?

      如果说抵制活动服从国家利益,那么很多商品中国是不能抵制的,比如法国的空中客车、日本的三菱重工,因为这一类商品目前无法被完全替代。如果说这些中国能自己制造,并且质量价格都不错,那么市场自然会淘汰外国企业,那也与抵制活动无关。而且普通市民完全没有抵制工业机械或者飞机这种大型设备的能力,除非故意进行破坏(但破坏工业设备或者航空器材都会被刑法追究)。所以抵制的对象只能是超市、家电、日用品等依赖性都较弱的项目上。

      不论对于消费者、员工还是供应商,家乐福都是可替代的。从当时抵制运动的角度看,这属于一个合适的抵制对象。

      确定抵制对象之后的问题是:永远抵制还是临时性抵制?从以下几点看,临时性的抵制最适合2008年的情况。

      (1)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永久性抵制违背市场规律。发起一场“永久抵制”的运动,要么会失败,要么会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

      (2)从发达国家的运用示威的历史看,示威时展示一种威胁能力,但不是实现这种威胁,因为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威慑力量之在于它被悬挂的时候。更多的时候,示威本身只是发出一种政治性信号,意在凝聚己方的力量,如果抵制家乐福的过程中出现“打砸抢烧”,只能涣散参与者的力量,进而影响对奥运会的热情。

      (3)从制造新闻的角度看,超市促销某天的明显冷清,与某个月的购物人数轻微减少相比,更容易成为新闻。

      (4)对于这场网络发起的抵制运动来说,只有一天的抵制还有节约网上论坛“议事成本”的作用。让成千上万的人确定两个日期(“抵制开始日”和“抵制结束日”)的难度,比让他们仅确定一个“抵制日”的难度要高许多倍。

      (5)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抵制家乐福的所有活动必须结束。至少新闻热点必须转到奥运会本身。

      以上是从一个“理性人”的角度来考虑。但是,抵制家乐福运动中没有负责的组织机构,网络群体很难构成一个“理性人”,也没出现任何人来传达某个“意志”,告诉市民要合作的所有细节。大多网民参与抵制的直接动机是“解气”而不是“威慑”,他们克制行为的动机则是“防止被人利用”而不是“集中力量”。这其中恐怕有不少纯属巧合——至少从中国抵制日货,发达国家抵制中国货来看,民间抵制的常态是走向失败。

      这场网民自发的运动效果,竟然超过了大多数有组织的活动,于是有人认为这背后有一个秘密机构在运作。这种阴谋论到底是真是假,参与其中的中国网民也许最清楚。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08年的事件之后,我就再也没去过家乐福

        也不准LG去。

        我感觉不去家乐福对自己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反正东西到处都能买到。

        虽然个人力量有限,起码能让家乐福每年少几百块的收入。别人怎么做我管不了,反正一分钱也不让家乐福从我这里赚到。

    • 家园 自找的

      【中国主办2008年的奥运会,并且所有工作提高到政治高度进行,等于是以国家信誉担保了一项契约】

      这个完全是自找的。不过一个运动会,一个娱乐项目的大集合,偏要赌上自己的一大把筹码,笨就一个字。

      • 家园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对你来说不过一个运动会,一个娱乐项目的大集合。。。。

        这边花街雷曼兄弟刚暴毙,AIG、花旗、三大车厂奄奄一息,奥八还巴巴赶去哥本哈根为申奥站台拉票 ~~

        2016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揭晓。跟结果同样引人关注的,是由各国“一把手”领衔的申奥代表团:美国总统奥巴马、巴西总统卢拉、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以及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和首相萨帕特罗,都在现场为本国拉票助威。

      • 家园 TG在奥运会问题上基本没有失分,何来笨的评价

        奥运会是TG近年来少见的大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