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古村新司,我终于认识了你。 -- daharry

共:💬104 🌺3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错的观点

          文字和音乐都是转来的,当时忙着找歌没细看,引起大家一些讨论.

          仔细看其观点是有些值得商榷之处,老友已经指出了俺就不废话了,呵呵。

        • 家园 支持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的影视插曲实在难得《历史的天空》这般精品,多的是佯死版《笑傲江湖》片头里那凄厉的一声“咿呀···”让人毛骨悚然,玩艺术结果把自己玩了,这就是目前大陆浮躁的文艺界的现状。

          • 支持
            家园 呵呵,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忍不住爬上来说一句

          非常喜欢《历史的天空》。

          每次看完三国的刀光剑影,听到这首歌都感觉特好(我实在是找不出词形容了。)

          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风姿花传是首好歌,可惜我就没有那种感觉。

          喜欢笑傲江湖里的《沧海一声笑》,那有东方的潇洒。

          喜欢《笑红尘》,那有东方的逍遥。

          喜欢《历史的天空》,那有东方历史的厚重和超然。

          喜欢《一剪梅》,那有东方的温柔婉约。

          喜欢《东风破》,那里面也有东方的感觉,虽然有点二手,但还是受用的。

          喜欢《明月几时有》,那里有东方的清澈动人。

          喜欢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的飞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你可能说它不精致,但那里面无疑是东方的)

          我相信那里面都有汉人特殊的频率,还有很多暂时想不起来的,搞不清楚这位“网友”为嘛就是听不到,而且看不见。

          综上我非常同意锥子同志的观点:

          要我说,这位“网友”你感受不到xx悠然散发之类,那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应该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不是去酸溜溜的嚼巴“我的民族和国家已经失落”之类。

          这是病,得治。

          • 家园 谷村大神的歌虽然好听,情调还是小

            没有国内的某些作曲家表达出来的那种雄浑和壮阔,大概跟谷建芬的某些作品一个水准。

            让我觉得配得上楼主兢兢业业码了那么多字的能代表一点中国文化的,只有宗次郎的某些配乐,和《故宫的神思》,不过宗次郎的《黄河》我觉得跟中国人洗星海的《黄河》一比,在雄浑上还是差了一个数量级的。

            我比较喜欢久石让,他的《天空之城》,无论用来表达大海还是天空,都是很好的。这首是真正的百听不厌。其他的日本音乐,整体上比中国强,但是要说中国如何如何差,我觉得太过了。

            • 家园 嗯,故宫的神思

              我也很喜欢故宫的神思,这旋律一听就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你不加故宫俩字吧,我想的更多的是自然风景,总觉得那音乐里的宫殿没有人,只剩房子啦,这样一想倒也切题。

              对比鲜明的,同样和故宫相关,末代皇帝的主题旋律(这个也很好听)倒是让我觉得:全是人,来来去去的宫女太监如流水一般走过,就是没宫殿。

              曾经遗憾我们国家自己做的《故宫》记录片没有更优秀的配乐。

              可是我后来听了《大明宫词》的《序曲》,觉得这个也不错啊。可能纯粹个人感受,觉得这曲子里的皇宫除了应有的雄浑壮观,更添了刀光剑影,历史风雨——只可惜它太短了。

          • 家园 既自卑又自大的心态作祟,自然听不到。

            自卑的人往往自大,听了首新歌跟受了启蒙似的。觉得有资本启蒙启蒙别人了。至于么,楼下林云说的好,家国情怀是骨子里的东西,生在七十年代的人,按说也该懂这些道理了。

            再帮你补充首老歌,射雕里的《铁血丹心》,小时候听就觉得好听,现在才能感觉些真正的滋味在里面。

            依稀往梦似曾见

            心内波澜现

            抛开世事断仇怨

            相伴到天边

            逐草四方沙漠苍茫 冷风吹天苍苍

            那惧雪霜扑面 藤树相连

            射雕引弓塞外奔驰 猛风沙野茫茫

            笑傲此生无厌倦 藤树两缠绵

            天苍苍野茫茫 应知爱意似流水

            万般变幻 斩不断理还乱

            身经百劫也在心间

            恩义两难断

        • 家园 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最喜欢这两句,有一段时间,为这几句沉迷得不得了

          家国情怀是沉淀在骨子里的东西,为了一两首小曲小调就找不到民族国家了,每次听到这种话就觉得囧得不得了。有些东西不是它不在那里,根本是你自己失落了才对。

          • 家园 我也特别喜欢这两句,一咀嚼就联想起魏武

            太祖那句“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只用四个字就描出了魏武的胸襟,而这两句也不过十个字,把堂堂大丈夫的情怀说得更透。

        • 家园 锥子还是那么尖锐啊,呵呵

          楼上清水兄的感受其实我是挺理解的,因为纯粹从音乐角度我也觉得古村先生的“风姿花传”旋律和意境皆属上乘,听完之后即使不特别感动但至少觉得挺顺溜,而相对而言我们国家自己的同类作品比如锥子说的片尾曲还有杨洪基老师的片头曲,虽然给人很厚重的历史感,却感觉不顺溜、不舒服(这只是前半句,还有个后半句)。其实这些纯音乐欣赏层面上的差异倒无伤大雅,但清水兄后面却从音乐欣赏层面生发到民族文化层面上了,当时看了就哥登一下子。

          所谓只说了前半句,其实我的意思是,现代人对音乐的欣赏和接受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现代流行音乐审美的制约。换言之,当我们理直气壮地认为某一首歌非常棒的时候,我们很少想到,我们之所以喜欢这首歌,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审美模式(而不是中国古典音乐的模式),然后我们不由自主地戴着这种审美模式的有色眼镜,去审视、评判一首曲目。

          当然,不同的人,在音乐审美方面受到现代流行音乐模式的制约和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比如我岳父岳母就觉得杨洪基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有气势、有历史沧桑感,非常棒,我就不喜欢,觉得旋律方面很异怪、不合理(也是,那首歌保留了很多中国古调,那西方音乐的“理性”去审视它,结果多半不会太乐观);而我喜欢的东西他们也不太能欣赏。应该是我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比较大,而他们受此影响比较小吧。

          再一个可能跟个人天生的审美倾向也有关。比如我,感觉上我跟自己的同代人在所受音乐教育上并无明显不同,但我就是对我们国家的民乐没感觉,对欧美软摇以及日本港台80年代的东西有感觉,可对我们的民粹诸如京剧、越剧又很喜欢... 又想起前几年在河里对我们的国歌大放厥词对欧洲国家的国歌大加赞颂时引发的那番争执了,呵呵

          • 家园 友试试这个---滚滚长江东逝水(高登)

            同学,那可是通篇转来的文字和音乐啊,找歌的时候没细看,引起大家一些讨论.歌好听但其观点可不能全代表俺阿,呵呵。

            比如我岳父岳母就觉得杨洪基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有气势、有历史沧桑感,非常棒,我就不喜欢

            同意!歌是好歌,杨老师唱的也不错,可能是有些沉重了.对此歌还有意的话,

            听听此歌手唱得也有风格,但似乎又有些绵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高登)外链出处

            弄半天没贴上来,自己去听吧。呵呵

          • 家园 真的觉得您的审美风格。。。比较奇怪

            呵呵,大概是受旋律影响要超过受音乐本身的意境的影响吧。

            好像,年轻人很多是兼容并蓄的,京剧越剧,还算稍微小众一点的,虽然很多旋律也很不错。

          • 家园 老酒搞错了,我杯葛的那段不是清水写的

            是他引用的。作为乐评,如果没有后面那几句让人“膈应”的话。前半部分其实是写的很不错。就说那段排比句,我觉得还还挺有诗意的。

            觉得自己已经比以前平和些了。起码现在不死盯着摇滚,也开始听一些国产流行的酸歌蜜曲和老歌。本来嘛,欣赏音乐靠的是个人的感觉,这种事由没法用物理上的参数来衡量。你觉得这个好,我觉得那个好,你好我好大家好就得了。以我个人的经验,有了这个心态,可以减少不少家庭摩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