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话通胀:(一)经济活动货币化 -- 陈经

共:💬65 🌺66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贺宝

        送花 关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今日送花似乎作者得宝比率较大。

      • 家园 我的经济学标准

        能促进实物生产的经济学就是好的经济学,反之就是坏的经济学。

        啥福利,工资,这些都是结果,不是经济学的目的。

        钱是经济学中最不重要的东西。

        • 家园 老铁同意你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每年有顺差呢

        其实你说的就是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

        准备金率现在超级高,人民币升值不可避免

      • 家园 最后那句最经典,花
      • 家园 虽然不懂经济,但觉得您这句太好了“不需要高明的经济学家,

        需要遵守最基本的常识

      • 家园 当时很多人下岗

        朱镕基先解决的是税收问题,有很多税制创新,成效非常显著。1998年金融危机,需要保8,需要凯恩斯式投资,他就发国债解决问题。朱镕基从来没来选择过猛放贷,而是强力约束银行,猛打房产泡沫,狠治通货膨胀。确实体现了极高的经济学水平,对经济有最本质的理解。加上又有操作能力,完成了目标,可以称得上经济学理论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精华,在中国的实践中都可以找到成功样例。

        ===============================

        当时很多人下岗,如果采用增发货币的方式,会把很多人逼上绝路。

      • 家园 这章写的好

        献花

      • 家园 果然开始增发货币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老铁干的

      • 家园 送花

        开工增加,业减少,也没有通胀

        就业或失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二)物价长期普遍上涨

      2000年以后,中国的市场经济算是初具规模了,价格现象可以用市场供需、群众心理波动来解释。可以把2001年到2010年一季度M2的倍数4.67倍作为比较基准。我们可以发现,这10年中,价格想涨过这个倍数不太容易,但大部分是涨价了。

      通常的商品与服务价格,涨大的不太好找。可能只有少部分农产品涨得较多,但粮食猪肉等大量供应的没涨太多。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汽车、电子商品、日用消费品,好多还降价了。房租、学费、旅馆、车票、机票、火车票,涨得都不多,也有没涨的。政府报出的CPI,基本是在这些日常价格里面凑权重。有几年物价涨幅很低,有通缩的说法。最近几年有所上涨,也不能称为物价飞涨。有时会有一些较大的波动,猪肉价格猛涨猛跌。从较长时段来看,CPI代表的价格,在各类价格中可以算是稳定性较好的。从舆论来看,群众对日常消费价格还是较为满意的,有报怨也不多。

      如果不考虑贫富分化,个人存款增加的倍数大约可以当成M2增加的幅度。买得起用得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钱毛了”的感觉应该不如“我的钱多了”强。M2变成4.67倍,市场上的商品服务也增加了很多。因此,初略地理解,绝大多数商品服务价格增幅就是应该小于M2的增加幅度。

      不仅是涨幅小,有时我们发现M2的变化,似乎对这些日常商品价格的影响不太直接。例如2009年M2增加30%,也没见日常商品价格有多大变化。另一方面,天长日久下来,日常商品的通胀还是能被显著观察到。吃一顿饭,以前10元的,现在可能20元才吃得差不多,但这种变化是慢慢来的。这种慢慢上涨,和M2的大幅增加有没有关系?

      按照弗里德曼的说法,“通货膨胀是引起物价长期普遍上涨的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说,他认为M2过量增加,时间一长就会慢慢导致物价普遍上涨。个别商品涨不算涨,一次猛涨不算涨,可能是某些突发因素。货币过量增发的效果就是慢慢涨,普遍涨。从各国的实际经济表现来看,这个观察是对的,但是其机制就不是太容易想通。如果一个国家一段时间以来物价普遍上涨了,这一派的学者会说,这是货币增发过多了。但有时这听上去象是循环论证,涨价了就是发多了钞票,发多了钞票会涨价。

      有时我会想,虽然中国钞票发得多,但是如果生产搞得好,供应充足,那并不一定就物价上涨,还可能物价下跌。所以,不用怕增发过多弄出物价上涨,可以靠搞好生产补回来。这是不是一种幻想?实际上各国增发货币,最后都弄出了长期物价普遍上涨,看样子弗里德曼是对的。

      最后,我的结论是,应该去研究“增发货币”这个微观动作。如果“增发货币”真的是为了搞好生产,那么并不会产生物价长期普遍上涨的效应。只不过各国政府一般都有各种不太好的动机,或短或长一段时间后,总是会让物价普遍上涨。总的来说,我认同弗里德曼的解释。指望中国政府只为了好好搞生产而增发货币,是一种理想主义,实际上不成立。所以中国也有物价长期普遍上涨,原因是政府增发货币的动机经常有问题。

      当然中国搞生产在全球可能是最好的,所以相对来说,是干了最多的正事,甚至能帮助全球平抑物价。但套用一句民主自吹老话,在全球胡乱增发货币的政府中,中国是最不坏的那一个。只要是胡乱增发了,当然就会出问题。

      下面具体研究“增发货币”的各种动机。

      (待续)

    • 家园 献花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呵呵,政委,这个貌似也能解释不动产的价格上涨

      因为98年出政策,2000年以后真正落实,等分房到手,装修结束,还有许多人不相信不分了,再等2,3年,到了03,04以后。大家才会相信真的不分房子了,住宅的市场化,或者货币化行动才真正开始。

      而住宅市场与其他东西不同,从规划勘察设计到建成,周期远比鸡蛋猪肉冰箱电视机一类的长的多。而鸡蛋猪肉彩电一类的在真正市场化过程中,都经历过抢购风,直到生产能力上来才价格下降。

      市中心的空余土地几万一亩卖掉了,后边就只能卖郊区的,但郊区没有公路供水供电取暖等等设施,教育,医疗,环卫,治安,消防等等基础设施也要新建,成本反而比市区里高的多。而一个家庭可以20年不想买房子,但有了需求的时候还是要买的。这样03,04以后,价格发现的过程就开始了。在这个过程里,到底什么价格是均衡价格,是合理价格,没有人知道的。

      如果参照鸡蛋,猪肉,彩电一类的历史轨迹,价格放开后都是会有一波非常汹涌的狂飙过程,于此相伴的是抢购风。80年代的时候,一个工人一个月1百多已经不低了,但彩电票还是要拖关系的。那个时候一台彩电,一台冰箱差不多都要工人2,3年的收入,但还是抢不上。你说当时的人有钱?大家都差不多,万元户那时候不得了。但那时候的电视冰箱可不便宜,一台18寸彩电小2千,一台2开门冰箱也差不多。当时的货币购买力远比现在强,但当时这些产品的价格就是这么高。后边经过几年,生产能力上来,这些东西价格才下去。

      • 家园 这个解释不错,唯一的差异在投机行为

        当年的彩电市场没出现投资投机行为,虽然猛抢但也算有个顶,现在的房子具备了买入还能卖出的可能,所以就更没谱了,外加银行可以贷款,“不够格”的人也入市了,不像当年虽然说是抢购彩电,但买不起的也只好干看。

        从这样的放大关系看房价如果不干预,那么离顶部还很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