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阴谋论大集合(一)当前世界主要矛盾 -- 西瓜子

共:💬251 🌺166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楼市打压的资金为什么不可能进入股市

            对啊,我也觉得楼市打压的资金为什么不可能进入股市,

            如果像西瓜那么阴谋论的说一下,

            现在对股市的打压,是不是也是为配合房市崩盘后的资金流向而疏通道路呢。。?

          • 家园 这涉及到一个金融全球化的问题

            老兄应该注意到,肇端于1980年代、由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先启动、由美国(总统里根)发扬光大的全球化运动,到今天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全球化的一个方面,就是金融的全球化。简而言之,是指:全球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在全球的范围内,寻找最高的利润领域。

            金融全球化的好处,是进行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即:将资金投入全球成本最低、或者收益最高的领域,而不会在成本过高、收益过低的领域停留。

            这提示我们,全球资金会迅速进出某个经济体——进入,是因为高额且安全的回报;流出,是因为较少的回报和过高的风险。

            故而,即使是国内的资金,也会在不利的条件(所谓的“较少的回报和过高的风险”)下出逃国外;反过来,即使是敌国的资金,也会在诱人的回报的预期下,流入国内。

            这提示我们,所以当前巨量资金(包括老温释放的巨量流动性,和流入中国的外资)还在中国溜达,并非是因为他们无事可作,而是因为这块土地上,存在着吸引他们的东西:较高的、甚至是超额的回报;以及投资的低风险。

            故而,我们可以解释当前的很多怪现象:影帝释放了超额流动性,然而这些资金,顶多在所谓实体经济打个转,然后就进入了股市和楼市(楼市为主),而且,我们看到,进入楼市的资金日益膨胀。其气势,似乎黑洞一样,要将国内所有资金全部吸进去,而且永远不放出来。

            所以如此,原因只有一个:楼市能够提供超额的、几乎无风险的回报。

            这个条件,是其他领域无法提供的。

            河里多位兄弟,已经从各个角度描述了一个事实:实体经济收益率极低,而且经营状况日益恶化(high risk!)。这一点,恰好是资金所嫌恶的。

            按照资金流向的好恶原则,实体经济是无法吸引资金的流入的——即使资金是当局命令必须投入实体经济的,这批资金会在实体经济中挂个名,然后以另外的身份投入楼市。

            于是,超级滑稽的事情发生了:

            让人哭笑不得,和目瞪口呆的,是大批实体经济的载体——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改行了,玩起了房地产。

            举个例子,几个月前,2010年两会结束之后,牛气冲天的任志强也变成了絮絮叨叨的祥林嫂。原因很简单,两会结束当日,北京产生连续两个地王,分别被中国烟草集团和中国兵器集团拿走。

            杯具啊!

            财大气粗的两个巨型国企将任大嘴也挤出了北京。——我本人是又吃惊又好笑:卖烟草的和造大炮的,也盖房子啦!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奇迹再次发生啦!

            我无话可说。

            话题转回来。

            此次从一线城市挤压出来的资金(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事情的话),只会投入能够给他们带来超额利润的领域。这个领域,不是本质为赌场的股市,也不是实体经济,只能是一线城市以外的房地产市场。

            如果,二三线城市不能给他们提供这样的超额利润,那么,我要问个问题:

            它们为何要留在中国呢?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资金随便进出中国,没那么容易吧?
              • 家园 行政监管,会造成资本流动的障碍

                但是却不能阻断其流动。

                • 家园 行政监管加上外汇管制能让滔滔大河变成细细小流。

                  资金流动,关键的不是流动的问题,是量的问题。作为中国不怕河流的流动,怕的是突然大量的流动,怕的是洪水,行政监管是监督水位、外汇管制就是大坝的闸门。她能控制流量。总之,外资进来容易出去难。除非开闸门放你出去,不然大部分只能留在水库里。唯一的办法只能在水库里兴风作浪,让这大坝崩溃。或者找个小缝出去,可还有监管呢,监管会堵漏的。

                  • 家园 说的没错,这是TG一贯执政作风,操之在我

                    无论是网络、言论自由、民主政治改革等等;

                    而这在金融领域也更加明显

                    虽然知道资本自由流动的天性,但知道自己身板子薄弱,或者大脑还未长成,只好紧紧把住闸门,松紧在我,收放也就自如了。

                    只是国际资本,在国际强权(英美日等)背景下,能否掌控好,值得Tg小心为之。

            • 家园 有人囤黄金了

              不过黄金盘子不大,这么多钱会瞬间让黄金上天。

              进入流通领域,tg不会答应。

              出国现在去哪里呢?欧洲不能去,只能去美国,老温也不会答应。

              房地产整个都已经焦了,二三线空间也不大,我看可能还是农行IPO有点意思。

              • 家园 要动态看问题

                资本流动如水,不可须臾凝滞。

                农行上市是一锤子买卖。然后怎么办?

                二三线城市数量多,盘子大,能够容的下巨量资金。而且,TG的投入,很明显在向二三线城市倾斜,引导流动性进入二三线城市,是可能的。

                • 家园 只怕是要烂尾啊

                  下半年开始围剿tg后,不知道老温如何应对?

                  二线城市不好说,但是三线城市诚难以为继了,上次路过一个小城,到处都是新开的楼盘了已经。

                  • 家园 TG有回归常凯申路线的动向

                    被国际资本收编。

                    中外合流,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届时,TG内部又要重新切蛋糕。内部斗争会很惨烈。

                    至于二三线城市的房子能不能卖出去,就要看某人的看家本领了。

                    70多岁的人了,宝刀未老。抹眼泪、仰望天空、写写诗歌、修修烂球鞋,这些尽显表演功力。

                    ×××××××××××××××××××××××

                    又,我说“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被国际资本收编”这话,是有依据的。

                    老郎曾经提到过最近(2010年4月中),TG发了个新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

                    老郎提到,文件中隐含的信息,包括允许外资到中国股票证券市场交易;参与期货投资;主导(这已经是事实了)中国信用评级机构等等。

                    或许老郎是危言耸听,但是我一下就想到了当年常老公公跟老美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条约》。

                    又,我引用一些条文,大家参考: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意见

                    ……三、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

                    (十二)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支持A股上市公司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规范外资参与境内证券投资和企业并购。依法实施反垄断审查,并加快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

                    (十三)利用好境外资本市场,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及自身发展需要到境外上市,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竞争力。

                    (十四)加快推进利用外资设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试点工作。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利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善退出机制。

                    (十五)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公开发行

                    、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信贷支持。稳步扩大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外主体范围。……

                    又,我引用1946年常老公公的条约,大家参考:

                    ……

                    第十九条

                    (一)缔约此方之政府,如对国际支付方法或国际金融交易,设立或维持任何方式之管制时,则在此种管制之各方面,对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与商务,应给予公允之待遇。

                    ……(三)缔约双方领土间,或本条约第一款所指其政府设立或维持管制之缔约此方领土与任何第三国之领土间,关于利润、红利、利息,因输入品而为之支付及其他款项之汇兑,以及借款及其他任何国际金融交易之一切事项,设立或维持管制之该国政府,对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应给予不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本国国民、法人及团体之待遇,且不低于对所为或所受同样两国领土间之同样汇兑及借款,而系该两领土间同样交易之一方之任何第三国国民、法人及团体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之待遇。又设立或维持此种管制之政府,关于缔约双方领土间上述汇兑、借款及其他交易之一切事项,对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应给予不低于对所为或所受其政府设立或维持管制之缔约此方领土与任何第三国领土间之同样汇兑及借款,而系该两领土间之同样交易之一方之该第三国国民、法人及团体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之待遇。本款所给予之待遇,应适用于汇率及对本款所述之汇兑、借款及其他交易所适用之任何禁止、限制、迟延,税款或其他费用。此项汇兑,借款及其他交易,不论系直接成交者,或系经由非本约缔约国之一国或数国内之一居间人或数局间人而成交者,上述待遇,概应适用,总之任何此种管制之实施,不得影响约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与任何第三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之竞争关系。致使该缔约彼方蒙受不利。

                    ……(一)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全部领土内,应许其依照缔约彼方法律规章所规定之条件及手续,取得保有与处分地产及其他不动产;除依照后句之规定外,此等国民、法人及团体所享受之待遇,不得低于任何第三国国民。法人及团体所享受之待遇.倘美利坚合众国任何州、领地或属地,现在或将来不许中华民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与美利坚合众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同样条件之下,取得保有或处分地产及其他不动产时,则前句之规定,概不适用。

                    ……(二)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领土内,不论其是否为居民,亦不论其是否从事商业或其他事业,倘因外国籍关系,依照该领土内之有关法律规章,不能以受遗赠人或继承人(如为国民时)之身份,承受该领土内之地产或其他不动产,或此顶财产之利益时,则此等国民、法人及团体,应许其于三年期限内,出售此项财产或其利益,此项期限,如情势上有必要时,应予以合理延长。此项财产之移转或收受,应免征异于或高于在同样情形下现任或将来对于财产或其利益所在之缔约一方之国民、法人或团体所课之任何产业继承、遗嘱公证或遗产管理之税款或费用。又此等受遗赠人或继承人,应依照与第十九条第三款不相抵触之有关法律规章,许其不受干涉于申请外汇后不超过三年期限内,以该受遗赠人(不论其为国民、法人或团体)或继承人(加为国民时)所属缔约一方之货币,按照提出申请提取此项价款时。对此种货币所运用之最优厚之条件,获得外汇,以提取因出售此项财产而得之价款;但此项申请,须于收受该项出售所得价款后一年内为之。

                    ……

                    第四条

                    (一)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全部领土内,应与任何第三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同样条件之下,依照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倘有此项法律规章时)享受关于组织及参加该缔约彼方之法人及团体之权利及优例,包括关于发起及设立之权利,购买、所有与出售股票之权利;如为国民时,并包括关于充任执行性及业务性职位之权利。缔约此方之法人及团体,经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依照本款所列举之权利及优例所组织或参加者,应许其与任何第三国之国民、法人及团体所同样组织或参加者,在同样条件之下,依照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倘有此项法律规章时)执行其所以创设或组织之业务。关于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公有土地上经营矿业之该缔约彼方之法人及团体中之股票所有权,根据本款之规定,缔约此方无须给予优于其国民、法人及团体自缔约彼方所获得之权利及优例。

                    两个文件网上都能找到,故而不提供链接了。

                    • 家园 钱能解决的叫经济,钱解决不了的叫政治

                      TG的这条线划的很清晰。说到卖国有资产,大如前总理当初之手笔——国外企业都是乖孩子,国内的都是大坏蛋。也挺过来了。后来一直在想,如果没有WTO。那么如前总理这般“改革”,他在历史上能留下什么名声,都很值得玩味了。不过历史没有假设,就像汉尼拔带领迦太基军队翻过阿尔卑斯山直入罗马腹地,这就是战神。如果当时他困死于阿尔卑斯山中,那就是历史上最二的笑话。胜者为王!说这些是为了说些有争议的话——常凯申们最大的原罪就是他是个失败者。但是并不是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处于任何情况下都是错误的。即便是我们不能同意他们的观点,甚至说话的方式,但是有了这些不同角度和情势下发出的声音,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我们应该善于听取任何人的任何声音,然后从中吸收和借鉴我们需要的。所以毛主席他老人家强调“争论”。

                      回到主题,我有个不同于你的看法。在当下的情形,以上文件清晰的发出了一个信号——产业升级的号角已经吹响了。结合文件的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外资的选择性吸收这个前提条件。而文件也是根据这个前提条件提出了“规范”外资投资证券和企业并购。

                      我们是要走出去的。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一直都是中国革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不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革命即便到了现在的阶段也会面临失败。而对于资产阶级中间派,他们有开门做生意的意愿,我们为什么不能争取他们的支持,把他们变成我们的朋友。损失的是些小钱钱,而得到的可以是整个世界。最后,能用经济解决的都不是问题,经济解决不了的就是政治问题。把资产阶级中间派定性为最可恶的敌人,只会壮大敌人的力量,从而削弱我们的力量。为了点小钱钱,至于到这个程度么?

                    • 家园 这我还是有信心的

                      TG造常哥的反起家的,不至于重走常的路线。

                      • 家园 e

                        e

                      • 家园 造反的人,后代早变质了

                        他们坐上了常公公的位子,心态差不多了。

                        • 家园 对此,我并不担心

                          时代已经不同了。

                          中国现在已经接近完成工业化了,这个阶段的国家,即便统治阶级要当买办,最终结果就是被消灭之,国家走向法西斯化。

                          我始终认为强国崛起爆发世界大战是中国不可避免的道路(和平崛起就是扯淡的)。

                          中国现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并不是多大的问题,对美国的威胁也不大,至少不是当前,现实的威胁。

                          10年,中国还需要10年时间来完成工业化,当然,产业升级可能还需要20年。

                          不过,中国只要有10年时间就够了。

                          之后无论中国是否还有TG,是否TG要当买办都已经不重要了。

                          这个阶段,国家全面右转,转向右倾保守主义是必然的,TG不愿右转,自然会被取代。

                          如果中国真的在金融领域失败了,人类就准备迎接第三次世界大战吧。

                          经济危机一旦在中国爆发,中国不可能不会出现小胡子式的人物。

                          而凭借中国那时的工业能力,即便单挑全世界都不是问题。

                          为什么还要和美国玩金融战呢?

                          直接用最暴力,最简单的方法把美国的手脚都砍断,世界就是中国的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