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巡河夜叉的回忆看“文革”末年的中国社会 -- 达雅

共:💬106 🌺143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对,骗子出书很正常啊!

                        人不是有个99度+1度的理论麽!

                        开水和热水的价值差全归功于加最后一把火的!

                        前面灰头土脸砌灶、砍柴、挑水、生火的,人看来,都是傻缺!

                        • 家园 某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嘛

                          这就是某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嘛:“待价而沽”。甭管你是市场上的还是组织内的,能沽就沽。不能沽,创造紧迫也要让它能沽。实在不行就先把1度的柴火搬走了,等到99度再卖回来。

                          问题是,这个事情作为市场上一个商业策略也就罢了,而作为普遍价值观的一部分,那本质就是笑贫不笑娼。

    • 家园 开工不足不具有代表性

      我是文革末年出生的,因为曾在国营工厂呆过做过工,听老一辈工人讲,那时上班事情还比较多。尤其是在修建长沙火车站,本来三班倒的,变成二班倒,一天上12个小时的班。挤出一部分人去火车站做义务劳动

      对了,我当年工作的单位叫湖南制药厂,现在已经没有了。但支援建设长沙火车站的事很有代表性,似乎当时全长沙都在这样做。我曾过过机会在潇湘电影厂看过那个时代的记录

    • 家园 开工不足不具有代表性

      我是文革末年出生的,因为曾在国营工厂呆过做过工,听老一辈工人讲,那时上班事情还比较多。尤其是在修建长沙火车站,本来三班倒的,变成二班倒,一天上12个小时的班。挤出一部分人去火车站做义务劳动

      对了,我当年工作的单位叫湖南制药厂,现在已经没有了。但支援建设长沙火车站的事很有代表性,似乎当时全长沙都在这样做。我曾过过机会在潇湘电影厂看过那个时代的记录

    • 家园 “四个特区是吸全国的血发展起来的”,请拿出你的证据

      请注意,还要正确区分投资和吸血的差别,投资是有回报的,吸血是没回报的,请你说明一下特区是怎么吸全国的血的

      • 家园 2000年前后我在深圳市某企业工作

        当时内地国企的所得税率为33%,我2000年离开内地的时候,当地财政穷疯了,公务员和教师工资发不出,所得税已经收到了2008年。到深圳之后呢,发现特区内只要是个企业就能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的地方部分免征,30%的国家部分按特区政策减半,高新技术企业再减半,实际只需要交7.5%!

        当时内地企业进口机械设备,要全额征收关税,而我们公司在特区内,进口成套设备,只需要编造一份狗屁不通(真的狗屁不通,我自己都觉得脸红)的可研报告,市发改局就有权全额减免国家的关税。当时进口设备关税普遍在30%-50%左右,一套设备就能减免几百万,而且这个减免完全是公事公办,连贿赂官员都免了,只要申请,没有不批准的。

        还有增值税,直到2005年前后,特区内的企业在特区内销售产品,还能按深圳市的土政策,享受增值税减半政策,而事实上很多企业连这个减了半的增值税都不想缴纳,随便造个假账忽悠一下税务局,税务局就快乐的被忽悠,假装没看见。

        • 家园 还有八使年代政策性的贷款,香港至少有几百人靠这个

          成为富翁.也就是设立一个项目,找国内的垃圾厂出设备,完了就倒.最经典的是广州一个机械厂的几台破机械,出口到香港再卖回来.这样一倒香港人每台机械就获得几十万的利润.而工厂也获得了出口退税.而最后这批机械运到韶关.十几台破继续获得了成千万的贷款,先是找了些人在那里做两年,后来就直接承包出去.

          1998年我在深圳的时候,我们那个老板以几万块钱把那些继续扫回深圳.这就是特区!

      • 家园 以深圳为例吧,就是吸全国人民的血的

        90年代初我在深圳工作,亲眼目睹。

        走私是半公开的,从香烟到电器,林林总总,地方政府眼开眼闭,甚至插一脚:在东莞新塘一带设立流动抽检,抓住了没收,概率等于5%,大概相当于走私税5%, 呵呵。当然这个税收不会进国库,而是被私分了。 记得当时的关税从20%~40%,分种类不同而不同。仅此一项一年就会给深圳每年几百亿的收益,记住,这是30年前的几百亿;

        增值税。朱镕基94年开始降低关税,增加了增值税这个税种。一纸抵扣联就可以价值千万。深圳乃至整个广东全面参与虚开增值税这一行动中,有一家现在非常有名的家电厂商,当时我的同学在里面当高管。一次我问他忙什么,他一扬手中的增值税发票,说:去税务所开张发票,一年没有10亿抵不了啊。

        那些年内地的大部分厂倒闭,和广东的“超强竞争力”不无关系。这种行为一直到2000年前后全国增值税联网,广东被要求强行缴交开出的超额抵扣才慢慢作罢。

        以上两项,过去30年为深圳带来的利益超过3万亿。

        第三是财政上缴冻结。经济大发展了,财政上缴却冻结。国家开销当然是其他地区扛了。

        以上总总,大家可以理解,邓当年为了一个走资的旗帜,费了多少心!

      • 家园 引用胡鞍钢的话回答你

        所谓“优惠政策”,并不是一纸空文,它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这相当于为某些地区提供一种特权垄断。有了特权和垄断,就有了高利润和垄断利润……以深圳为例,1993年该市财政收入减去财政支出为7.9亿元。作为名义上缴额,包括向省及中央财政上缴额,这一数额仅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0.59%,同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总数比例为28%。这说明,深圳的财政贡献与经济贡献不成比例。深圳少交,其他地区就会多交。

      • 家园 俺对这个‘回报’非常感兴趣

        您能否说说看

      • 家园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可知

        当年内地银行、企业贡献多少鲜血(钱都死在)给4个特区

        看看4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接受了有多少贷款,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内地92南巡话后流给特区的

        最典型的就是海南。。。

        关于这个,国家还专门统计过。,很多年前,我都报表过贡献特区的我小地方涉及的金额

        • 家园 我都说了,要分清输血和投资之间的区别

          内地银行怎么输血?这点我不明白,请你说清楚一点,不要拿总行的资金划拨做例子,那个每个省市都有,专挑特区说事没有意义。如果是银行间拆借和异地贷款,那是银行间内部风险控制的,属于资本逐利行为,跟输血没有任何关系。

          这里再重申一下,什么是输血和投资的区别?输血是国家强制性的,比如灾区重建、北京奥运、偏远地区的资金、物资支持等,是没有回报。而资本投资是自愿的,目的是追逐最大的回报利益。你说的那些企业“贡献的鲜血”是自愿不图回报的投资?国家也没有任何文件要求内地企业必须强制性投资到特区,所以,你说的那些跟输血没有任何关系,资本在改革开放初期流向特区,中期流向上海,现在流向全球,这都是资本逐利性的体现,为何非要给这种资本逐利套上政治色彩?资本投资是有亏损和获益的,而你专门抓住那些亏本的投资例子,去证明你的观点,事实上无视了特区发展中成功的部分,比如深圳特区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全国三大城市,如果“钱都死在”特区了,那么特区靠什么发展的?华为、中兴这些伴随特区成功的例子你就不说了?

          至于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那跟特区有何关系?那是四大国有银行为了管理全国的僵死的不良银行资产而创建的,你可以拿这些公司的报表看看,全国的烂帐有多少,特区的又占多少。92南巡后资本主要流向上海和其他新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这里面广东和特区的资金又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算了,不多说了,本来都不想回这个帖子,"事实才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