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学教学的一点心得 -- 穿越

共:💬161 🌺29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大学教学的一点心得

    我现在大部分时间是做科研。不过美国科研,教育不太分家,所以每年也要去给大学生和研究生们上课。其实教书挺有意思,是科研的有益补充。教书的时候需要把一个领域的东西系统地归纳、讲解出来,在整理这些东西的时候,我自己也受益匪浅。上课的时候碰上聪明的学生,会提出有意思的问题,探讨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了。另外对于科学家而言,让学生对科研产生兴趣,作为新鲜血液加入队伍,薪火相传,也是应尽的责任。不过我没受过任何的教育学训练,纯粹是被赶鸭子上架。只是在实践过程中教了几年书,也教过其实不太懂的专业方向。现在总算不再是初出茅庐,有了点心得体会。

    万事开头难,教书第一二年总是最难受的,以后习惯了就好了,甚至会有轻车熟路的感觉。教大学生一般有本教科书做依托,所以关键是拿到老师专用的教参。这是老师们的武功秘籍,泄露给小字辈们,老师的光环就少了一半。教研究生时很多时候就没有教科书了,完全靠老师每堂课上课发讲义,这个准备起来就累死人了。好在很多课程是老师们合在一起教的,每个人的教学任务分摊开来就少了很多。在美国教书,我的体会是上课用的幻灯和讲义是最最要紧的。教的东西专业性太强,咱们外国人英语又有口音,耳朵尖的人没准能听着您的英语跟您认老乡来了。幻灯不做好,基本上可以确定大部分学生们上课过阴,不知您老人家所云了。如果幻灯和讲义做得好,上课时涮涮涮发下去,学生即使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也可以自个看讲义自学成才不是?

    我每次接触一门新课时,课前一天晚上都要花上一节课的时间自个儿预讲一遍。每张幻灯用时不一样,有的需要花上几分钟细细地讲,有的只要照着念一遍就可以了。中间还要讲点题外话。不先练习一遍,就把握不住上课的节奏。要嘛讲得太快,要嘛太慢,总之无所适从。不过一门课讲个两年也就熟了,我也就不再练习了,全凭记忆。有几次讲着讲着到某个地方连自己也忘了是怎么回事,只好避重就轻,随便讲讲。好在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傻,这样蒙混过关他们也不知道。

    有个心得是上课时其实不用把本教科书仔仔细细讲一遍,讲个70%就差不离了。如果大家回忆一下,看看还能记得多少大学课程内容,你就会发现基本上都送还给母校了。反正你辛辛苦苦教的东西学生们转眼都会忘记,那你干嘛还费力教啊?还不如只抓几个重点,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清楚,顺便穿插几个八卦故事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我发现这帮学生们听正经事时无精打采,听起八卦来个个兴高采烈,真为那些一心想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同行们悲哀啊。不过到了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教学不能跟中学一样了。大学要学的其实不是知识,而是知识后面的故事。比如说当年那些科学家们在当年简陋的实验条件下,是怎么设计实验,最后得出教科书上的结论的。更重要的是,如果给你今天有的实验条件,你会如何重新设计实验,把这个结论再证明一遍。据说勾股定理有一百种解法,如果学生能想出第一百零一种解法,就足以让人快慰平生了。为什么这种训练比学知识重要呢?其实书上的知识已经存在几十年上百年了,将来也不会有人叫你把这些知识再证明一遍。会出现的情况是将来会有新问题要你解决。熟悉以前的科学家们是怎么想的就有可能举一反三,给出新问题的解法。

    教书偷懒的另一个正当理由是书上的很多东西并不是真理。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内容最后都会淘汰掉,所以也就没必要教学生死记硬背了,还不如教点有用的东西。另外一个拿不上台面的理由是书上有些东西其实我也不懂,又没有时间和耐心弄懂,毕竟我不是靠教书谋生的。既然不能以其昏昏,使其昭昭,所以就跳过去藏拙了。然后自我安慰说书上的东西是不用全讲的。我记得初中的生理卫生课就有一部分是不讲的。老师说想看就自己看,反正中考是不考滴。

    跟国内大学生一样,美国的学生们也有好中差三种。少数好学生真是很强。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本科生,我教的东西他居然比我还懂。上课有时就变成我和他之间的交流了。问了一下,原来他老妈是我同行,他从中学时就在实验室帮他妈做实验了。这种学生每个老师都喜欢。不过这种学生不多,大部分人跟我当年在大学时差不多,是来混学分的。还记得我们那时上课就逃课,或者坐到教室最后一排偷偷背单词,考前就找班上学习好的女生借笔记去复印。花上几天时间临时抱佛脚自学。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好在除了几个著名的杀手之外,大部分老师对我们这种人也很理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考前划考试范围也很痛快。这种光荣的学风和传统我们当然有义务保持下去。大家在一个地方混就算有缘,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过每个班上都有几个学生不长进也不长眼的。喜欢蹬鼻子上脸,拿你当软柿子捏。这种人一定要给点color see see。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姑息养奸,传出去,以后的队伍就不好带了。所以要记得偶尔要宰几只猴子立威。不是杀鸡给猴看,是杀猴给鸡看。以免这些鸡们也有样学样,进化成猴子。

    元宝推荐:海天,爱莲, 通宝推:薄荷糖家族,cobalt,jufeng,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其实,文科和理科的差距就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差异性上。

      会出现的情况是将来会有新问题要你解决。熟悉以前的科学家们是怎么想的就有可能举一反三,给出新问题的解法。

      说实话,到了能解决新问题的时候,不管是什么专业,都是需要极深的功底和一定的实践基础的。理科是如此,文史哲专业也是这样。

      对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来说,各种利益团体、各种利益诉求,各种大大小小的矛盾,都会呈现在领导面前。如何在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激励大家,凝聚人心把事情做成,这个难度就比单纯的科学问题应该复杂一些,可能更需要有洞察人心的能力了,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单纯依靠工科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文史哲的训练可能更为有用些。

    • 家园 花这部分

      “大学要学的其实不是知识,而是知识后面的故事。比如说当年那些科学家们在当年简陋的实验条件下,是怎么设计实验,最后得出教科书上的结论的。更重要的是,如果给你今天有的实验条件,你会如何重新设计实验,把这个结论再证明一遍。”

      按照前人的思路走一遍,感悟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将来搞科研很重要

    • 家园 弱弱地问一句

      哥哥教什么的啊

    • 家园 这段总结很好

      大学要学的其实不是知识,而是知识后面的故事。比如说当年那些科学家们在当年简陋的实验条件下,是怎么设计实验,最后得出教科书上的结论的。更重要的是,如果给你今天有的实验条件,你会如何重新设计实验,把这个结论再证明一遍。据说勾股定理有一百种解法,如果学生能想出第一百零一种解法,就足以让人快慰平生了。为什么这种训练比学知识重要呢?其实书上的知识已经存在几十年上百年了,将来也不会有人叫你把这些知识再证明一遍。会出现的情况是将来会有新问题要你解决。熟悉以前的科学家们是怎么想的就有可能举一反三,给出新问题的解法。

      这其实就是学科学。

      我们在中学或者小学,虽然口口声声喊着“学科学”,其实从来就没有学过科学,都在学知识,背定理。这个道理我也是进大学后,长时间泡在实验室里面才明白的。知识是学不完的,重要的是掌握做事情的思维和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学牛顿定理学知识是学习已知的结论,而学科学可以帮我们解决未知的东西,可以自己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独立思考得出结论。学知识只是在训练人的记忆力,学科学是在训练人的思维分析能力。

      • 家园 我看很多美国大学生都做不到这些

        即便在美国,平庸者是多数。想一想,考题拐一点弯,很多人就傻眼了,甚至不拐弯的都做不了,连基本知识都没有啊,更别说分析能力了。

      • 家园 但对于大学生这种要求高了点吧

        毕竟这种能力对于大部分人的工作没什么用。这种培养应该是在研究生或博士生的时候进行的。

        • 家园 这只是多数中国人的习惯性想法

          实际上,我看很多文科博士都不懂,到底什么是科学。来看看美国小学生是怎么学习的:

          儿子在美国读小学,希望对中国家长们有帮助

          当我把九岁的儿子带到美国,送他进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我就象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交给了一个我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终日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至少让学生玩二个小时,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没有教科书。

            那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女教师看见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六年级以前,他的数学不用学了!”面对她充满善意的笑脸,我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的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他没了负担,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给我一句美国英语:“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致此?也只能听天由命。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一看孩子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大的题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吗?

            于是我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我听了,连叹息的力气也没有了,我真不知道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做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只觉得一个十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就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来的是一本二十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成,也没批评,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楞,一是因为我看见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我三十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谓不着边际了。儿子真诚地问我:“饺子是文化吗?”为了不耽误后代,我只好和儿子一起查阅权威的工具书。费了一番气力,我们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的反反覆覆的折腾,儿子又是几个晚上坐在电脑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我看他那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心中苦笑,一个小学生,怎么去理解“文化”这个内涵无限丰富而外延又无法确定的概念呢?但愿对“吃”兴趣无穷的儿子别在饺子、包子上大作文章。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作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十页,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参考书。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超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后来,孩子把老师看过的作业带回来,上面有老师的批语:“我安排本次作业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而读他们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我希望孩子们进入的境界。”问儿子这批语是什么意思。

            儿子说,老师没为我们感到骄傲,但是她为我们感到震惊。“是不是?”儿子问我。

            我无言以对,我觉得这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事?再一想,也难怪,连文化的题目都敢作的孩子,还有什么不敢断言的事吗?

            儿子六年级快结束时,老师留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原子弹持什么态度?”“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如果是两年前,见到这种问题,我肯定会抱怨:这哪里是作业,分明是竞选参议员的前期训练!而此时,我已经能平心静气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

            学校和老师正是在这一个个设问之中,向孩子们传输一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引导孩子们去关注人类的命运,让孩子们学习思考重大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在课堂上都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们用一生去寻索。看着十二岁的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地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样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应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图书馆利用电脑和微缩胶片系统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象资料了。有一天,我们俩为狮子和豹的觅食习性争论起来。第二天,他就从图书馆借来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拍摄的介绍这种动物的录像带,拉着我一边看,一边讨论。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里去寻找答案了。

            儿子的变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国的小学教育。我发现,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作欲望和尝试。

            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中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就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我不禁记起我的一个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谈话。他学的是天文学,从走进美国大学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学位的整整五年,他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享受系里提供的优厚奖学金。他曾对我说:“我觉得很奇怪,要是凭课堂上的学习成绩拿奖学金,美国人常常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是一到实践领域,搞点研究性题目,中国学生往往没有美国学生那么机灵,那么富有创造性。”我想,他的感受可能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人之间的差异。中国人太习惯于在一个划定的框子里去旅展拳脚了,一旦失去了常规的参照,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感到的可能往往并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

            我常常想到中国的小学教育,想到那些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想到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它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但是多少代人都顺从着它的意志,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出路。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或许有着自身的辉煌,但是面对需要每个人发挥创造力的信息社会,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呢?

          我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真的感到震惊。为什么和美国比较,中国学生缺乏创造力?根本就是中国的整个中小学教育体系、教育思想有重大的缺陷。从小没有培养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论,天天背诵知识,怎么可能独立分析和掌握未知的知识?创造力从哪里来?当然要从科学中来。

          下面这段话其实是最核心的问题:

            有一次,我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中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就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所以,学习基础知识不是不重要。而是决不能偏废,忘记了需要学习更重要的东西---科学思维和方法论!学牛顿定律,决不应该只是简单记住几个结论就ok的。重要的是,要了解牛顿他是如何思考的,是如何试验,如何给出证明的。如果让你来证明,你该怎么做?这才是学科学!

          论文一定要读大学以后才能写吗?呵呵,你写过科学论文吗?有做过答辩的经历吗?

          • 家园 好像以前在哪里看过类似文章,觉得有点文学夸张了

            美国中小学较注重做project是事实,确实值得中国学校借鉴。但我觉得放任有点过了,太过轻松也不好。其实不管哪一种教学方法,平庸学生都一样学不好的,有不少美国中小学生在课业轻松的情况下,一样在struggle。个人感觉,中式的灌输方法可能对这些平庸学生更有效,不好的方面是:可能压抑了尖子学生的创造性。

          • 家园 【商榷】我觉得到不能说两国教育体制的优劣

            只能说是不是合适。

            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推行素质教育,效仿美国,适度的探索大概是好的,但是,恐怕也不好全盘否定。

            我们是不是应该辩证地看?

            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源自教育,还源自于社会。抛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几千年来的教育传承不说,只是说,我们有没有按照美国方式教育孩子的条件?美国青年人受教育之后,会产生不少在中国人看来“稀奇古怪”的人吧,比如不努力赚钱却为了兴趣爱好跋山涉水研究少数民族音乐之类。不是说这样不好,如果他没有那方面的天赋呢?如果他失败了,没有成就,那么他在美国可以生存下去(高福利),在中国呢?当然也未必不能,呵呵。只不过,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可能就不是为了培养一群可以任由其试错的青年人,而是希望有一批按照上一代指定的路不断前进的“接班人”。

            放到家庭里也是一样的。

            可能,这源自中国几千年来的精神核心是泯灭人性(非贬义,只是说要求大家克制本能的劣根性如自私偏信好大喜功等等)吧。

            • 家园 不可否认,每一种教育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

              我只是指出中国传统基础教育中的缺陷。至于你说的什么“泯灭人性”,通常指的是儒家明清时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并非中国最初的传统。儒家是不懂科学,轻视科技的,孔夫子是极其轻视动手劳动的。而推动中国进步的,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科技成就,基本和儒家知识分子无关。

              轻视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使得中国最聪明的人,天天喝酒聊天,吟诗作赋,背诵儒家经典,这是中国被西方赶超的根本原因。真正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是科技!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人的一生的的确确就是在不断地试错。关键处走得好不好,决定了你将来的成就有多大。这些关键性问题,需要自己用头脑分析判断,书本和前人的经验总是有限的,因为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生。

          • 家园 你引用的这个看起来很假

            即便文中小孩的事有些根据,也不是美国小孩普遍的现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