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历史漫谈]再说以色列的问题(一) -- 俺老孫

共:💬62 🌺16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是《罗马帝国衰亡史》关于基督教的兴起那段历史中述及

        说基督教没有犹太教那么极端,而且非犹太人也可以入教,所以大受欢迎,犹太人本在这些城市生活,出于宗教狂热突然对同城的异教徒发动攻击,实施宗教迫害。

    • 家园 [历史漫谈]再说以色列的问题(三)

        以色列的建国之初,面临着亲近哪一边的问题,以色列早期移民大都来自中、东欧,与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犹太移民很多,所以早期移居巴勒斯坦的从事农业的犹太移民建立起了类似苏联集体农庄的“基布兹”。而且正是苏联驻联合国大使安德烈葛罗米柯发表的那篇支持建立一个犹太国家的讲话促成了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将巴勒斯坦分成犹太国和阿拉伯国两个国家;按照苏联的命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提供了武器,并训练以色列飞行员;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波兰允许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帮助以色列在建国后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人口就增加到超过一百万。但是以色列的建国领袖和社会精英则多是来自英国,以色列的建立更得到美国犹太富商的巨大资金支持,所以以色列的国父本古里安带领着他的国家坚定的倒向了美国。

        由于美国历史上从未入侵过中东,所以它在那里原本没有势力范围和历史渊源,长期以来都由以色列来充当美国介入和干涉中东事务的媒介。每次中东发生冲突,美国都会出面调停,特别是当数次中东战争战局对以色列不利的时候,美国会通过联合国决议呼吁双方克制、停火、谈判,在停火期间紧急运送军火物资帮助以色列扩充军力,等到以色列备战完毕就可以重新发动攻势击败阿拉伯军队,而对以色列处于优势的战局美国就作壁上观。以色列的存在曾经是美国影响中东事务的前提条件,支持和保护以色列就是确保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所以美国绝不会抛弃以色列的认知始终存在于以色列人的意识之中,也正因为有此认知,以色列才敢于做出许多挑战全世界人民的良知和道德底线的暴行。

        但现在,由于海湾战争,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已经确立,在沙特、科威特、卡塔尔等国的军事基地,以及伊拉克战争后美军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使得美国已经直接和全面的深入了中东。此时的以色列还不停的惹事生非,正如某人评论的:以色列已经从美国在中东的一项资产变成了负担。美国还有没有必要延续以前的无条件维护以色列的政策,不惜与世界为敌呢?美国会放弃一贯的无条件的支持以色列的政策吗?恐怕不会。

        美国的政策是选票控制的,在美国能影响选票的势力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那就是宗教。金钱当然可以收买选票,收买智库,操纵舆论。宗教也同样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它能利用美国人的宗教信仰来左右选举,制定政策,操纵政局。美国有一股强大的支持以色列的势力,不同于以往的是,这股势力支持以色列不是为以前的那些理由,而是为一些完全不同的理由,因为这股势力是宗教势力,他们自称是所谓的“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者。西元2000年,小布什竞选美国总统时,这股宗教势力充当了活跃的核心投票机器,他们鼓吹仇恨与战争,信奉亨迁顿主张的“世界上的主要冲突将在对立的文化和对立的宗教认同之间爆发”,他们成功的将小布什推上总统宝座,并在四年后帮助他再次当选。东南浸礼派神学院院长丹尼尔阿金博士发表了一封公开信,由72们福音派领导者共同签名,敦促美国人民“在挑选总统候选人时,使用《圣经》的价值观”,最重要的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右翼都签了名,把对布什沙龙的支持作为对“实现圣经的预言”的支持。

        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政治影响力是因为它已不仅仅是宗教生活方式和教堂祷告,而是从事有组织的政治活动。西元1979年国家政策委员会成员和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法威尔牧师创建了一个名叫“道德多数派”的组织,动员了数千个教堂和数百万登记选民组成了基督教政治集团,后来被称为基督教右翼。法威尔牧师乘座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首相梅纳赫姆贝京送给他的私人飞机,飞往美国各地布道,号召以色列的支持,并获得了美国新保守主义智库在理论上的支持,影响力日渐强大,吸引了那些渴望获得支持和选票的政客聚集到他周围。

        美国基督教右翼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在小布什上台后达到顶峰,虽然现在换了奥巴马当总统,但其影响力并未衰退,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不管美国换多少任总统,都不太可能改变对以色列的支持政策。

        以色列所需要考虑的就只剩下美国衰落以后,无力保护以色列时该怎么办的问题了。

    • 家园 偏颇了吧

      今天的以色列国继承了全部的犹太人的宗教极端和处事哲学,只对恩主美国表达无限的感激和顺从

      以色列也有温和派,处事哲学倒是更接近东方式的智慧.

      而且,不能因为欧洲反犹,就说明犹太人一定也有错.举个不甚恰当的例子,就好像说某女受到侵犯,部分原因是穿着暴露,举止不当所致一样.

      • 家园 商榷一下

        而且,不能因为欧洲反犹,就说明犹太人一定也有错.举个不甚恰当的例子,就好像说某女受到侵犯,部分原因是穿着暴露,举止不当所致一样.

        首先按承认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

        如果某女 在N年的时间里、在N个地方(国家)、受到侵犯N次,这有说明了什么涅?

        • 家园 欢迎探讨

          反犹主要还是在欧洲吧,在中国、印度,很少听说排犹事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

          我认为主要还是宗教的问题,当时的基督教不能容忍犹太教,这种信仰所引发的矛盾至少不能简单地把责任归咎与一方。而在我这个无神论者看来,强迫对方放弃信仰的欧洲比坚持信仰的犹太民族责任要更大一些。

          而在中国这种对见神拜神,对宗教宽容性很强的地方,情况就要好很多。

          • 家园 听到过一个更简单的解释

            基督教和犹太教本来就是同源的宗教。

            耶稣基督本来就是犹太人。但是基督教和犹太教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基督教没有那么排外,不像犹太教那样只接受犹太人入教。这样的结果是基督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被犹太教视为异端。反过来基督教要想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就非得把犹太教打压下去不可。历史上同源的宗教之间的斗争往往比异教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从口号上讲,各方都声称是在严惩宗教叛徒,手段当然比对待只是一开始“走错了路”的异教徒要严厉。从实际效果看,不同源的宗教各自都有不会轻易转宗的基本信众,双方都明白这是个长期的竞争过程,因此斗争相对和缓;但是同源教派之间的争夺具有“你死我活”的特征——因为一旦落了下风,自己所有的信众都可能毫无困难的转投到基本教义相同的对手一边,所以手段上无所不用其极。

            最后造成的结果是越是基督教盛行的地方,犹太人的生存空间就越窄。

            • 家园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的神是同一个

              也可以说这三者是同源的。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犹太教认为神所降临的“弥赛亚”(救世主)会在未来诞生,基督教认为弥赛亚就是耶稣,伊斯兰教认为耶稣只是一位先知,穆罕默德则是最后的和最伟大的先知。

      • 家园 楼主大约是穆斯林
      • 家园 足下才偏颇吧,你引了我的文字,却根本不看其意思

        今天的以色列国继承了全部的犹太人的宗教极端和处事哲学,只对恩主美国表达无限的感激和顺从

        以色列也有温和派,处事哲学倒是更接近东方式的智慧.

        ———我说的是以色列国,而非以色列人,我当然知道以色列人中也有温和派,但做为一个国家,温和派从未主导其政策。

        而且,不能因为欧洲反犹,就说明犹太人一定也有错.举个不甚恰当的例子,就好像说某女受到侵犯,部分原因是穿着暴露,举止不当所致一样.

        ——这就更偏颇了,而且例子确实不恰当,我也举了例子,足下不妨仔细看看,我几时说是因为欧洲反犹,就说明犹太人一定也有错了?你连我举的例子都没看吗?我说的分明是欧洲反犹,是因为犹太人也有错。

        • 家园 真的是这样吗?

          巴拉克当总理时的工党政府算不算温和派政府?

          对于足下的论证过程,确实给人一种有结论后找证据的感觉。吉本和莎士比亚都是欧洲反犹高潮时的人物,足下用他们的作品来作证据,这不是因为欧洲反犹,所以犹太人有错吗?

          • 家园 巴拉克对以色列的政策有何种改变呢?

            难道仅仅因为我把证据放在论点后面,就成了先有结论后找证据了?如果你说用了吉本的证据,就是因为欧洲反犹,所以犹太人有错。那还有什么证据可以用呢?无论用谁的证据,都可以被你解释成先有结论后找证据吧。

            不管你信不信,俺是看了吉本的书后才知道犹太人在历史上还有这么野蛮的一面,估计不了解犹太人还有这种历史的人不在少数。

            足下能否提出一些自认为不偏颇的新颖观点以飨大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