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朝鲜大战巴西想到 举国体制就是计划经济的竞技体育版 -- 陈王奋起

共:💬30 🌺5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东德的足球比西德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赢在游泳、田径奖牌大户上。90年代我们引进东欧包括前东德教练,游泳一下就上去了,一直到94年亚运会,11名中国运动员(7名游泳)被检测出使用违禁药物,22枚奖牌被收回,吕彬一个人就被收回4枚金牌,一枚银牌。据说386大怒,下令使用违禁药物一定要严查、严惩。

      • 家园 本来职业体育就是一个娱乐项目

        而举国体制的目的是赢得好成绩,而好成绩也是娱乐全国人民的,从这点来看目的一致。中国在体育上花的钱比起美国全社会搞职业体育要少得多,但成果高得多,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从成本角度来讲,职业体育花的钱是海量的。任何一个俱乐部花的钱都比当年国家队多得多,但效果要差得多。因此从投入产出比来说,举国体制是高效的,不承认这一点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扯什么娱乐项目遮羞。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白猫虽然是计划经济,好像不合时宜,但确实能捉住老鼠。我最反感的就是PUSSY派闭口不谈现代企业内部实行的标准的计划经济这一最基本的现实,一心一意给大伙洗脑:市场经济就是好。好的地方是市场经济,差的地方是没有完全实行市场经济。李大眼,黄健翔等一直也是这个腔调,企图污名化一直行之有效的举国体制。

        洗脑无处不在啊!

        • 家园 早春二月和李、黄都有道理

          计划的方式是能搞好体育项目的

          足球确实在目前的体制下被搞垮了

          这两者是并存的事实

          举国体制能把资源向冷门项目倾斜,金牌数上去了,增加了人民的喜悦感。

          举国体制没法在足球上取得和冷门项目上同样的优势。因为人家在足球上投入了巨量的资源,我们在资源总量的约束下不可能既搞好冷门又搞好热门。

          基于这个思路,当年的改革就是把足球交给市场,举国体制把资源集中起来突击冷门和保持优势项目。

          这20年中国在奥运会上的成功是举国体制的成功,但更是经济增长的成功,举国体制确保了随着经济增长,向奥运项目的投入也能增长,总之是比其他国家的投入增加得更多更快。

          但举国体制的成功也孕育了体育总局这个利益集团,他们和职业足球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冲突。简单地说就是职业足球的成功将极大地伤害体育总局旗下的“专业体育明星”的商业利益。而“职业足球明星”的商业利益却不能被体育总局获得,在利益的驱动下,体育总局的政策就会倾向于搞垮足球,这不是某几个领导能决定和改变的,而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合力,最终搞垮足球的合力。

          所以早春二月没错,李、黄也没错。

        • 家园 说得对。只要考察过皇马,巴萨,国米这些就知道大俱乐部

          从来就是不以赚钱为目的的。花钱拿冠军才是他们的目的。

          说得夸张点,国米就是莫拉蒂的举家体制,巴萨就是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举国体制。皇马嘛,更可以说是主流精英们深恶痛绝的集体所有制的代表,名义上所有权属于N多的会员,实际操作就是皇马主席说了算,产权不明晰得很啊。

        • 家园 职业联赛花得是球迷的钱,举国体制花得是国家的钱

          职业联赛是谁想娱乐自己花钱,举国体制是全国人民为一部分人的爱好买单。

          • 家园 全国人民看得高兴就值。

            这就是计划经济的精髓:经济管理者根据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做出判断,最后结果是效率最佳。

            • 家园 全国人民都喜欢看体育比赛?不喜欢看的人也要买单?
              • 家园 毋庸讳言,这就是计划经济的缺点

                但假设中国全年花了100亿搞全民体育,人均8块钱。其中50%的项目我不喜欢,对我来说浪费了4块钱。但好处是那没有浪费的4块钱给我们带来了100个世界冠军,我感觉棒极了。虽然浪费了4块钱,但我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用4块钱买不到如此多的欢乐,我觉得太值了。这个时候耳边回想起小平的教导:快乐才是硬道理。

                呵呵, 篡改一下, 小平通达,必不会怪罪于我。

                • 家园 有人不喜欢体育,喜欢文学,喜欢电影怎么办?

                  还有农民工挣得钱刚够养家糊口,农民工也要为你的娱乐爱好买单?

                  • 家园 你说的基本等于屁话

                    你能找到任何一项公共支出是全中国人100%受益的吗?你能找到任何一项公共支出是所有中国人受益程度相同吗?上大学的人占全国人口多少比例,按你说的高等教育就不该投资了?全国8亿农民有几个喜爱文学的,又有多少人是爱看电影的,是不是这些财政突入都该取消,否则就是对不喜欢的人的不公平?如果按照你这种标准,那么财政部可以取消了,因为找不到任何事情是全国100%人口受益而且每人受益程度都是一样的,因为用你的话讲“任何一项公共投资都是对没有享受到这项投资的人的不公平”

                  • 家园 本身文学电影也一样有国家资金扶持嘛,文学有作协和各种评奖

                    电影有政府华表奖,还有青年导演成长计划。怎么不见你炮轰这些非市场行为呢?

                  • 家园 好吧,我们可以花钱去搞选举,做广告。

                    因为这是大家都喜欢期盼的,钱就花到点子上一起与时俱进学TW搞选战。多免煮,多pussy?!如果选的不好,大家再走上街头一起抗议示威。正如楼上说得喜欢抗议的人花自己的钱,不让其他民众为了免煮买单。

                    我的观点是,两种体制,谁也别说谁,哪一种体制不花冤枉钱?况且国家花钱和个人不同,不是简单的节约浪费的关系,因为国库的钱花在民间,也是促进资金流通,就和政府消费一样。要说效果,这不还有早春二月这样的网友喜欢嘛,不能你一个人就代表了所有人不高兴,只因为举国体制这些钱没发到你头上。

                  • 家园 纠缠这种情况无益

                    任何政府总要动用资源为部分人服务,比如这次去吉尔吉斯斯坦接难民。难道我不可以质疑: 对于农民来说,我从不出国。为什么要为他们买单?

                    无他,对于少部分人无大害其他人有大益的政府有权自行决定。否则整个政府的效率就是杯具了。

    • 家园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更适合计划体制。

      朝鲜和巴西这场,踢的还是挺好的。麦孔那球真牛!另外,我发现朝鲜队员的个人带球能力很强。

      我觉得,是不是中国人今天的性格,只有在计划体制下,才能干出大事儿来。就算是部分成功的私企,比如任正非的华为,也是实行的高压的军队化管理。还有,能成功的私企,往往伴随的都是员工对老总或者主管的高度崇拜中,制度只是另外的因素,这和计划经济体制,事实上,是没什么差别的,一如当年全社会对毛的崇拜。

    • 家园 记得那时书上是这么说的,

      是以市场来调节资源分配还是以计划来调节资源,就此区分计划或市场经济。

      一个国家不同的领域可以有不同的经济模式,体育领域类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