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再谈中国的中产阶级 -- 晨枫

共:💬190 🌺439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旗帜鲜明的反对晨大这种空想唯心主义

      晨大的文章一直喜欢看,可是这“中产阶级”的文章,真的是太不靠谱了。

      就问几个问题:

      1,晨大多久没回国了?

      2,晨大上次回去待了多久?

      你这会回来在国内待上一年半载的,还是这样的想法的话,我只能佩服你心态真好。

      没有怪晨大的意思,只是知道在国外待久了的人,都想着在国内过得肯定很舒服。

      真要回国,没几个高高兴兴回去的,都这样。

      晨大,请尊重在那里生活的人们的想法。不要想当然的以为大多数人觉得压力大,只是因为他们自己要求太高了。

      • 家园 不要把个别的例子无限扩大

        本人不是晨大,不过我上次回国是两个月前,在北京呆了一个星期。自以为跟朋友、同学接触,还是可以看到不少东西。起码现在北京大部分人都过得比2005年强很多,我看不到网上反面的那些东西,反倒是各种生活的细节让人赞叹不已。

        不要相信国内网上的各种东西,这些都是有选择的。其实海外不见得就不了解中国。你看mitbbs的海归版,回国见闻整天都是。国内生活就可以知道别处的情形吗?

        国内上网的网友大部分还是20-30岁正在异地打拼的年轻人居多,自然主流观点比较右、比较喜爱抱怨,把每天工作的不平衡带到网上。要注意甄别这种影响。

        • 家园 我看过一个统计

          说国内三分之一的网友还是未成年人呢……

          当然,他们来参合房子物价之类的讨论的肯定还比较少。不过从实际情况看,很多骂骂咧咧的网友都是大学生或者刚刚毕业开始工作的人,原始积累尚未完成,工作生活压力大。

    • 家园 我一直主张中产的定义需要模糊化...

      任何精确定义都会遭到反对。原因在于中国人在口头上都喜欢往下靠。而内心都喜欢往上靠,希望成为首富。这种不实事求是的氛围,很难定义好中产。

      如果中产自己不认同自己中产的身份,说明中国的中产还不成熟。

      • 家园 无需翻墙逍遥派赶来献花支持

        一针见血啊。国内不管房子住多大,车开多好,只要是拿工资的,就说:“我们家哪够中产啊,就一工薪阶层。”

        其实我猜,“中产”这个概念,就是外国资本家忽悠外国工薪阶层的,然后外国人脑袋不好使,就被忽悠了。等到中国再想忽悠,就被识破鸟啊。

    • 家园 提供点数据

      假设是三口之家,俩人工作带一个孩子,工作的人,平均每个人年收入10万元。则月收入约合8300元左右,减去个人应缴纳的五险一金和个税(养老个人出8%,医保个人出2%,失业个人出0.5%,住房公积金个人出12%),大约是1860元,再扣除个税550元,还剩下5890元。这是单人月纯收入,这个家庭的年纯收入就是141360元。

      我对中产的理解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北京就是有房有车。

      20万元的家庭年收入不多,也不少了,买房买车没问题。

      • 家园 住房公积金和医保是可以支取的

        以北京的情况,住房公积金只要连续缴存时限超过15个月,提交购房合同或者发票,就可以按月全额支取(个人缴存+单位缴存),医保门诊费(每个月不到三百块钱)也可以自由支取。所以,你列举的那个例子,每个月除了工资单上的钱,额外的还有一笔3800元左右的住房公积金、再加上500余元的医保门诊费。

    • 家园 依附于相对稳定工作之上的雇佣劳动者.

      西方用一个中产来偷换概念,大家就很H,世界发达了,无产不存在了.

      除了工作,中产还有什么?这和一百年前,没工作就吃不饱饭,能有多大区别?都是依附于工作之上的嘛,工作就是全部,依然是是生存需要.

      个人以为中产是个政治概念,而不是经济概念,如果按政治概念理解,印度的三亿中产,也是对的.

    • 家园 这样的观点是有偏颇的

      因为单从20万年收入这个绝对数来说,你无法得出这是否属于“中产阶级”的结论,关键看你把这20万年收入放在什么框架中了,在北京上海的话,当然不算中产阶级,放在中小城市呢?另外,中产阶级的定义也难统一,所以这类话题其实没什么意义。如果重要科研单位要以中国中产阶级为主题作科研报告,恐怕它首先要给出中产阶级划分的依据,然后是在中国国情下如何划分的论述,最后是基于实际操作过程中比如统计口径、数据获得等等原因,最后采用的“中产阶级”定义。所以,这类问题真的很大,对我们来说无聊的成分居多。

    • 家园 北京人的生活水平有点复杂

      一般的北京人,比如说,父辈就生活在北京的人,家里都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房子。举个例子,一个街道的主任,算不上什么官了,但也有两套房子。

      在说沈阳,沈阳的当地人,几乎人人有房,其他的收入不说,但房子一定是有两套的。一个图书馆的中层管理人人员,图书馆可一直是清水衙门中的清水衙门了,也有好几套房子攒着。

      你说,这两种人算不算中产?这样的人在中国不是少数!!

      一般生活拮据的都是外来的,到一个新城市打拼的。

      中国中产阶级有多少,没人统计过,但据我自己观察,在事业单位工作、公务员、国企这些人当中大部分属于中产阶级。这些人基本属于衣食无忧类型的。如果这也不算,那真的不知道咋样才算中产了。

      很多人会说公务员、国企什么的也有生活困难的。可是,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那都是新进员工。那些40岁左右的,大多是有车有房一族。

      • 家园 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欺外”这是世界性的问题

        生活水平高,开销大,收入也水涨船高。祖辈生活在这个地方,房子问题解决了,生活压力就小;新来的面临双重压力,生活压力就大。这是没有办法的。没心没肺地说的话,这也是市场规律调节人口流动的自然机制,否则大城市会迅速地无限制地扩大,带来各种社会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