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谈河南的教育(一) -- 方解石

共:💬398 🌺29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是考大综合的第一年上来的,要不是也上不了重点

                      我属于各科都还可以,但是没有突出的。考大综合,那正是我的强项。然后就放了个卫星。大综合实施了三年,的确是条件不够,取消我认为是正确的。

                      • 家园 我是考大综合的最后一届学生

                        下一年就开始又文理分开了

                        标准分的实行还是在大综合之前的,大综合之后就没有标准分这一算法了

                        我当时的估得分数与真实值差2分,我们班那年估分都比较准确,知道的另两个也是2分的差别,可能是题目比较容易

                        大综合的出发点是好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知识的层次,但对学生来说确实负担变重了,个人还是倾向于支持大综合这种模式的

                        • 家园 我建议文科生考针对文科的理综,理科生考针对文科的文综

                          两个都不要搞得太难,但是计入总分。

                          因为如果考大综合的话,照顾到文科生和理科生的不同的专业背景方向,就不能出题太难。这点就很麻烦。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我记得我们那个时候,理科的内容出题太简单。结果就让我这种理科不算好的人浑水摸鱼了。如果文科考简单的理综,理科考简单的文综,计入总分,或者计入一定比例,就能够在减轻负担的同时,又能够满足高考的选拔各科内的佼佼者的要求了。

                          要不,就选上来的全是我这种一瓶不满半瓶咣当的,不利于高校培养人才。

                      • 家园 谢宝,俺也是那年杀过来的,俺记得那年选择题

                        一个6分,俺和俺们好多童鞋都是一个不错,30个总共是180分,一群彪悍的人,,,哈哈,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delete
    • 家园 东北在国内似乎还算好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摸摸楼主~~~
    • 家园 河南麻烦在两件事上

      一、是人口第一大省

      二、特别硬的大学太少

      湖北山东四川人口也很多,但是本省很好的大学能缓解很大压力

      宁夏青海海南虽然没什么特别好的大学,但是人口不多,所以压力也不大

      河南只有一个郑州大学是211,其他都不行,所以升学压力就很大了。

      这个事儿,没法提也没法办,对个人来说最好的可能就是换个其他户口

      • 家园 就一个211的省不少啊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包括浙江都只有一个211,人口应该都不算少啊

        • 家园 还有一个原因是人口啊,不过浙江那个,可不光是211

          河南一个亿呢~

          河北、江西、山西、浙江这些,高考报考人数大概都是三十万左右,有多的到三十七万,少点也就二十几万,河南一下子就将近一百万。按说用比例算,人口也没这么大差距啊,总不成是这几年父老乡亲开始重视教育了???

          浙江大学当然是211了,不过这个211和郑州大学的211,区别实在太大,不是一类啊,上浙大的分数,跟上郑大的分数,差别不比一本二本的小吧(没核实过,无责任瞎猜)

          • 家园 证实下

            根据我个人的经历,上浙大跟郑大的分数差别,差不多就是一本二本的差别。上浙大的,平时在班里排名前十;上郑大的,排名25~30左右。

            不过,我那一年,考到同样分数的,有选择郑大的——有入校奖学金可以拿。

            很奇怪,在中学的时候,周围没有什么人说作为河南生源的学生苦啊,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行什么的话。上北大清华的,就是班里前五;上天大、浙大、武大的,差不多就是前十。。。。。。大体上,各自去的学校在国内排名和各自在班里的平时排名顺序差不多。没有什么悬念。

            到了大学,确实发现有些地方考来的学生考分不高,不过,也没有见跟不上同学学习进度的。

            • 家园 高中选拔基本上就见分晓了。

              能考到一中、省实验的,本来学习成绩就很不错了,与他人竞争的圈子缩小了很多,因此感受不到有多“苦”。不过放眼全省,对所有人来说,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名额只有那么些,却要100万人左右来竞争。

              而且,高中玩命儿地学习,对河南学生有不利影响,这种影响到了上大学或者大学以后走上社会才能显现,主要是做题时间太久,挤占了很多提高综合素质的时间,这点上,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

              我奇怪的是郑州很少能培养出高考状元、榜眼一类的,竞赛成绩却比较强。按说高考是很多门的考试,更能反映一个人的综合水平,郑州经济好,资源多,怎么可能培养出的学生,其综合水平比不过其他地区的。倒是竞赛,郑州一枝独秀,当然,也有不少是从别的地区选拔上来的。

              • 家园 中考就是高考预备

                没错,郑州的中学考试就已经达到高考的效果,提前把学生给筛选出来了。

                以90年代的一中为例,一年计划招收300人,实际招收400人,额外的100多号是拨给关系户和掏钱买分——是不算在升学指标中的。一中的升学指标就是200多(具体数目我忘了)。但是,一般来说,在年级排名250名以内,就一定可以考上大学;年级排名在150名内,就是重点院校。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光看中考成绩在年级的排名,就差不多知道三年后去哪类大学了。既然已经提前知道结局,头悬梁锥刺股的动力也就差了几分。成绩好的学生扎堆儿,当然也较劲儿,较的不是谁考得高几分——较的是谁玩得好。

                实验中学的情况应该跟一中相仿。

                高考状元这个事情。怎么说呢,我那一年,年级的前20名基本上都是走的保送的路子,考试就没参加。平时考试,9门成绩加起来880~895的人,二年级就已经因为竞赛成绩确定去清华,连高考模拟考都没有参加。这些牲口真是要参加高考,很难说情况是什么样子。

                高考其实不能反应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是一个筛子,适用于大多数人;高于这个水准的和低于这个水准的,都被高考歧视。高考成绩好,不外乎两点:中上等智力水平+题海战术。

                反而是竞赛成绩,不是那杯茶就不是那杯茶啊!某学校老师说,把一中的学生给他,升学根本没压力——是人都能教出来;但是,没有人敢夸口,把一中的学生给他,他能带出国奥金牌来。真要是看一个学校的能力,是要看竞赛成绩的:足够多的聪明学生,有经验的教师队伍,加上不唯高考是举的氛围。

                • 家园 你们那会儿是9门考试啊。

                  看来我比你小不少,该叫你前辈。我们6门,满分750,语数外各150,理综300。能介绍下9门怎么考吗?如果满分900,怎么会有895的人,语文难道不扣分吗?

                  我自己的感觉,河南的竞赛成绩,以后势头将越来越猛,现在已经有这样的趋势了。奥赛拼的还是学校的实力,混到国奖那个层次,都是很聪明的人,后天的培养的差距就至关重要了。郑州的老师现在已经摸出门道了,经济实力又强,竞赛肯定越来越厉害。

                  一中我们那会儿已经扩招的比较多了,学生也是打乱排,不分普通重点班,不过平时考试就能分出高下了,最后郑州3次模拟,也大概看出来水平了。前200基本上不用怕啥,最起码是个郑大吧。您当年的情况也是这样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