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反对晨大的说法 -- dkeocjdfhj

共:💬64 🌺20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房子和户口的关系,再补充一点。

                  作为应届生来讲,落户的指标根据不同的渠道会有不同的配置。每年北京市的进京指标就那么多,中央直属的机关就要占很大一部分,剩下市属的,各部委的又是一批,再剩下的是一些开发区之类的特殊政策(比如亦庄),最后才是按照纳税额度给外企的(可怜巴巴的,一个总部也就几个名额吧)。至于民企,先得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什么的,才能有落户的指标。这个指标一般来说还可能有变动,比如今年据说要保证北京大学生村官的落户指标,所以科委系统的本科生指标统统没有了。

                  当大学生拿到落户指标之后,就可以落户了,这个时候叫集体户口。名义上也是北京户口,但是实际上有很大的限制,最要命的就是孩子的落户问题。因为集体户口一般是落到企业上,或者某个人才上的,这些机构很大部分是不接受孩子的落户的(个别除外),因为落孩子的户口还要涉及很多其他的七七八八。要集体户口转为个人户口,要不就是落到亲戚那边去,要不就是自己买房落户,这个就是关键了。所以刚需的一部分,是由每年大批的进京大学生集体户口落户造成的。要是不落户,至少孩子的户口就是个大问题。

                  这些都是我碰到实际情况后才发现的。当年能落户感觉就是革命胜利了,后来才知道,拿到京籍集体户口才是长征的第一步。

                  • 家园 谢了,越听越恐怖。

                    难怪房价被炒上去了,看来不是无中生有啊。以前我是光知道有刚需,没想到刚需的还这么具体。北京为全国的计划生育,做了很大贡献啊。

                    说到底就是得有房子嘛,嗨……等过几年,北京房子5万一平方,不是要人老命嘛,谁买的起啊,买不起,就讨不到老婆,孩子也不可能有。外来户等于是拿自己的命给北京奉献青春啊。

                • 家园 特意查了下,北京属于特例,买房也不行

                  唯一的路就是单位解决。。。够雷的。

                  北京上海的户口,看这个:

                  http://uwei.blogbus.com/logs/19143126.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37003

                  http://jiaren.org/2009/03/09/beijinghukou-id/

                  最后一个一定要看。很重要。

                  • 家园 难怪我一个朋友非要去一个航空单位。

                    我这朋友,编程巨牛,学校也是985。毕了业,非要去北京,我说你最好去银行,要不就去外企。这哥们儿非不去,硬是要去一个北京的航天单位,就因为人家给张户口……

          • 家园 没有啊,呵呵。

            其实只不过是觉得主贴还是有点道理的。的确中产阶级年收入20万在上海北京未必够花。其他城市倒是够了。

            当然这个也要看中产阶级的定义。什么叫中产?消费到什么层次是中产?我记得我小时候,大概是90年代末看中国青年报,上面说是10万年薪是中产,要是这样算,差不多现在20万可以算中产了。

            其实,我长这么大,家里从来没有自己的房子。因此我心理上对房子没有啥依赖性。有没有房子,我都长这么大了。

            我个人倒是不在乎房子,可是,我周围的人买房子的很多很多,他们也仍然要承受这个压力。因此无论你承认与否这些压力对这个阶层来说都是存在的。

            当然中国这方面还是比较好的,因为首先,你如果房贷暂时还不了,我们没有听说过谁被银行赶出来的。但是在国外的话,银行就真的是把你赶出来。

            关键是在中国房子不止是一个住的地方。它牵涉到户籍制度了。如果不牵涉户籍制度的话,有没有房子可能真的没有什么。你别怪我又提到这个。这个是很现实的问题。按照现在很多学校的控制,是不让非本地户籍的人上小学和幼儿园的。可能有人会说是有很多学校不控制呀,但是还有一部分控制的。假设你正好住在按照户籍控制的比较严格的那些学校附近呢?你就惨了。每天接送孩子你要跑很远吧,甚至如果没有学校收的话你要把孩子送回家上学吧,像我这种的老家那么远那么偏,还没有人帮忙看着,我只有自己看孩子。因此,孩子无论如何要跟着自己。这就客观要求有户口了。

            青岛是规定100平米以上房子可以落户的。有集体户的孩子可以落户(这两年刚改的,过去还不能落户呢)。北京我不知道多少,上海也有这类规定。假设我是北京一个国有单位职工的话,比如: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五矿、核工业部等等,好,这个问题就没有了,北京可给你落户。但是如果是个私营企业的雇员呢?如果你是小型企业的雇员呢?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呢?麻烦就来了,企业不能给你落户,那你自己解决吧。

            解决之道,无非就是:一、找个当地的lp或者老公,二、买房子。所以现在学区房很流行啊,除了学区房,因为给孩子上户口而突击买房和因地域的差别产生的高考移民购房和的都很多。这部分买房的,我见过一个,是常来我们所做显微镜销售的。他今年被迫要在青岛买房了,因为孩子已经一两岁了,该上幼儿园了。当然,青岛也是有些学校对户籍控制可能不是很严格的。但是,也有不少就控制的非常严格了。具体差别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还没接触过。

            如果:我孩子可以顺利上户口,可以顺利入学,以后不会受户籍限制,上了一半学打回原籍去考初中高中大学(这部分孩子现在开始越来越多了,网上有报道),我想我不会在乎这个房子的。但是如果我是上述人员中的某一类,比如假设我在北京住,是个小生意人,我年入20万人民币,我有个孩子想带着上学,那怎么办?那你只有买房子了,再贵你也得买,因为就像我家那边常说的一句话:钱可以再挣,孩子废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村有个人就是这样的。他在上海从卖寿司外卖到开自己的店用了5年时间。然后不久就在上海买了房,首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上学。我一样大的一个同学,他爸爸97年在上海买了套房子,带他去上海上学,他给我们讲过插班上学的时候被学校刁难要掏钱的事情。

            当然这些事情离我算是比较远的。我很可能不会去北京上海等地生活。山东的户口好转。但是以后就说不准了。我bf现在打算到北京某个外企去做零工,天知道他以后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所以说不定,十年以后,我也会想在北京买房呢——前提是,他挣了很多钱。

            你现在还年轻,慢慢的你就知道了。等你有了孩子,需要为孩子去求人、去欠债的时候,我想你也会牺牲自己的某些原则和放弃自己的某些利益的。我虽然要孩子大概还是若干年后的事情,但是我已经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孩子不能骄纵,但是孩子是无辜的,不该承受太多不该他去承受的东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国内的孩子呀,还是木看见下岗的惨烈

        要求周末加班,不习惯就"你从明天开始不用来的。"

        • 家园 说到加班,国内代码民工笑了

          曾经半年每天加班到晚上10点以后,甚至被要求连续工作72小时的飘过

          真以为国内的外企那么好啊

        • 家园 明天开始不用来

          在纽约,早晨上班后被告知“今天是你在这里工作的最后一天”不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吗?谁不是租房租上十年二十年才在郊区买房的。又有谁呼天抢地的?

          • 家园 所以呀,他们以为在米的同志们很容易呀

            说国内的压力相对小,这些人不太相信呢。在米大家已经习惯了,这就是生活。但是国内的孩子们还是要哭一哭,跳一跳的。

        • 家园 想当然

          我们系主任前年出去呆了一年,胖了几斤。 回来后不光把胖上去的减掉了还多掉了几斤。这不是个别现象, 比较普遍。 前几年本科扩大规模,最近研究生扩规模,工作量比国外的繁重。

          国外的很多人和我们是同学,我想我们留在国内的在勤奋上和他们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

          请您回来做个系主任看看, 您就知道您说的有多么轻巧了。

          我在上大学之前做过装卸工,烧过焦炭开过车。饿过饭,吃过玉米窝头,见识过我的父母下岗,是70后。

          • 家园 您就知道您说的有多么轻巧了

            你八要生气,国内很多是吓忙。我的一个朋友回去做教授了(那种什么计划的,说出来是理直气装的那种的,年报酬二十几万的)。他是说忙,我知道他怎么忙的,每天都干写什么事情的。

            你的系主任在国外都做了些什么,你可以去问一下,他到国外谁给他掏钱的,这个很重要。国家掏钱的么,他当然就可以养身体长肉肉了。

    • 家园 有些指责的话有点偏激,但是基本是事实。

      因此通宝之。求同存异。

    • 家园 晨枫的话和奥巴马的讲话效果是一样的

      请见黑道人的评价

      /article/2881767

      国内70后80后的生存压力非常的大。 我从晨枫的文字中看不到丝毫的同情与认同, 相反的是他老人家认为我们超前消费了,完全是调侃和消费我们。

      这个和奥巴马的意思是一样的。 我们国内的挣20万的人, 也应该每天去挤地铁、公交,孩子也应当随便上个学校完事。 我们应当只干活不吃草。

      他对我们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完全无知, 对国内的房价、交通、其他压力也完全不了解。

      请他不要在完全不懂的领域说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