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说黄万里——新造神运动该停止了 -- 黑岛人

共:💬63 🌺971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后来反对?两面派李锐

        这个家伙是个两面派,50年代出书《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文革以后,逢毛比反。

        • 家园 李锐在庐山会议之前反三峡,主要是pg问题

          李锐在庐山会议之前反三峡,主要是pg问题,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

          李锐身为全国水电行业的大主管,从自己的pg出发,主张先上投资少、见效快的中型水电项目,没大错。

          三峡工程的主管单位不是水电总局,是长江委员会,不是一个系统,两个单位间存在资源分配上的冲突,这可以参看运十项目归上海后三机部的态度,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儿。

          长委的第一目标是荆江防洪,水电总局的第一目标是多快好省搞水电,两者自然会起冲突。无论是资源分配还是目标优先度,李锐当年反三峡的立场都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决策者平衡各种不同意见做出抉择。而且退回到58年,tg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经济实力,要啃三峡这个硬骨头,都是有困难的。

          顺便说一下,从林一山的回忆来看,58年没上三峡工程,与李锐的御前对策关系不大!

          李锐比较让人遗憾的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组织群殴,而且还要用:【绝不能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还存在荆江大堤溃口可能造成大量死亡的威胁】这种可笑的理由。

          至于李锐复出后的种种举动!个人认为,是庐山后遗症发作,是类似美军战争创伤的心理疾病!

          和病人叫什么劲!

          水博:探访新中国水电的奠基人--李锐

          1954年到1955年间,燃料部派出一个电力代表团去前苏联“取经”,在前苏联访问了四个月。回来后,李锐在《水力发电》月刊上发表了5万字的长文“苏联水力发电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当年新中国的水电人争取各种机会大力宣传水电的优越性,中国水力资源及其开发条件是世界第一,我国有能力做到多快好省地优先发展水电。

          1958年1月,中央南宁会议有过关于三峡上马的“御前辩论”,中央接受了李锐不上三峡的意见。李锐趁此机会提出“水主火辅”的电力建设方针。随后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家还正式提出力争十年之内水电比重达到50%的目标。

          客观地讲,要说李锐是反火电、反水利、反三峡的“三反分子”,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年的国家的经济能力和投资体制就决定了水电的投资必然会与火电、水利、三峡的投资发生矛盾。他们不找出理由反对水电就得不到投资。水电不“三反”也同样获得不了国家投资,无法发展。所以,当年不仅李锐是“三反分子”,几乎所有敬业的水电人肯定都是“三反分子”,包括我自己在内。只不过有的人反对的态度比较隐讳、克制,不像李锐和黄万里那样激烈和执著。这里我们需要特别交代一下,尽管三峡是全球最大的水电站,但是,由于单位千瓦的投资远远高于其它中型水电站,而且专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管辖规划设计,所以,水电与三峡的关系无疑也是一种投资竞争关系。当年,对三峡建设的争论之所以如此激烈,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三峡工程技术上的难度让人难以判断,而是大多数水电人都不愿意让三峡上马,害怕挤压中国水电极为有限的投资。大家可以想象,由大批的水电专家专门给三峡挑毛病,其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

          今天,我们的社会不是投资紧张,而是很多人有钱发愁没有地方去投资。水电人不仅再也不用靠“三反”来保证自己的事业正常发展了,而且,水利、三峡也已经成为我国水电事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三峡的成功建设,现在已经变成了中国和全世界的水电形象代表。遗憾的是像李锐、陆钦侃等一批老水电专家年事已高,无法真切的感知外部社会的巨大变化,很难释怀和改变他们自己的三峡情结。或许他们始终对三峡的上马,耽误了我国其它水电的开发速度耿耿于怀。

          通宝推:ifuleu,
          • 家园 58年没上三峡,我看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国力,那时建三峡真要动用全国力量,会影响大量的其他建设。没上也对了,否则到六十年代初也得停下来,那些年上的不少比较小的大型水库也停了不少,直到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才重新上马。不光是水库,其他工程也停了不少,甚至再也没机会上马。

              二是那时国内工业还不发达,据说一个三峡的电当时全国也用不完。

              还有是那时发电机技术也不行,记得七十年代初时上海制造出十二万五千千瓦的双水内冷发电机组就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了。现在的三峡是26台机组已经排满了收泄洪段以外的坝段,再加就得另建地下厂房,如果当时用十万千瓦的机组,一百八十多台不知该往哪排。

          • 家园 如果精英们也认为李锐有病,我们就不讨论了

            可笑的是,人大开会,你所说的有病的李锐是座上宾。

          • 家园 先把李局长的资料给你吧

            狐狸不会不知道 陆钦侃,程学敏吧?

            陆发言要点:在三峡大坝修建起来前,长江流域大水早发过4,5次了, 你那三峡大坝不起作用。 另,陆老前辈曾与孙越崎(付国家级领导人)参与了美国人对三峡的勘查

            程老前辈编制了黄河的水资源规划。

            最近看三门峡的一些资料, 我很怀疑,当初的黄委会、李局的水电总局跟长委会尿不到一个壶里

            李锐,1952年秋天调到北京,分配在当时的燃料工业部主管水电建设。为便于在全国范围内“呼风唤雨”的开发建设水电,坚持让水电成为燃料工业部下属的第四个总局——水力发电建设总局。1952年10月10日,李锐任燃料工业部水电工程局局长,从此他成为我国水电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为发展新中国的水电李锐在全国共组建了8个水电勘测设计院、一个科学研究院和几所水电专业学校。

            为具体了解前苏联水电开发的经验教训,1954年到1955年间,燃料部派出一个电力代表团去前苏联“取经”,在前苏联访问了四个月。回来后,李锐在《水力发电》月刊上发表了5万字的长文“苏联水力发电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

            以提出官厅、佛子岭两水库加设电站开始,贯彻了水与电综合开发利用的方针;参与黄河规划委员会的规划工作,以三门峡、刘家峡水电站为第一期工程,确定46个梯级开发水电的方案

            1956年,李锐组织了一批老水电专家写文章批驳长江王发表在《中国水利》上的《关于长江流域规划若干问题的商讨>>。1956年9月份《水力发电》出了一期“长江规划专号”,全面地论述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有关经济、淹没损失和地质等种种技术上的问题,共有10来篇文章,其中包括李锐亲自撰写的一篇字数也达两万多字的长文章。

            1958年1月南宁会议同长江王辩论中建议:中国完全有条件比较快而省建设大中型水电站,提交<<大力发展水电以保证电力工业十五年赶上英国和修建三峡水电站的问题>>答卷。(党中央八大一次会议上,电力部刘澜波部长曾谈到“二五”计划后,力争水电比重达到50%)。

            8卦,此公任水电总局局长时的高论,“老干部要认真学习知识、文化,否则就不要老狗挡道,老老实实让人家知识分子来干事。” 貌似李副部长说过,他不知道当年有个叫黄万里的也反对三门峡

      • 家园 三峡最大问题

        三峡最大问题就是由太祖口中说出“高峡出平湖”来,并广为人知。虽然孙大炮也提过三峡,可惜没什么人知道。要是花生米也说过“三峡建大坝”的话,那些有良心的人也许就没这么多话说。

        • 家园 国舅爷动过三峡心思的!还请聊米国总工!

          方案是:找老米贷款→筑坝发电→建肥料厂→出口还贷!

      • 家园 不奇怪

        只要是当年被划成右派,比如李锐、季羡林、和自称被准确打成右派的茅于轼等,或者不够资格档次被划为右派却在文革后非要给自己戴个右派高帽的,比如张贤亮,资格老一点有点知名度的,如今都是右翼文人和媒体,如南方和凤凰,眼中的棋手、良心和大师的。

    • 家园 送花

      鲜花已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不客气的说,

      黄万里就是个标准的蠢货。我认识的水利界人士提到他,基本都是嗤之以鼻。

      • 家园 只要是反体制,

        右翼媒体一概捧之,不然怎么能显示他们另起炉灶的决心和胆识?

        比如中央借整顿非诚勿扰电视征婚之类过于庸俗的节目,最高层都发话了,但南都认为非诚勿扰是在“直播社会现实”,可个人表演性质的极端言论绝对不能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更不能彰显为社会道德体系的一部分。不知道南都要表达什么普世价值真理?我实在不明白,只明白他们是故作高论,撕裂人心,为反而反。他们眼中的所谓现实不过是用来攻击现有体制的靶子而已。看来他们的胆子确实是越来越粗,真正的是太岁头上动土了。

        如果照方舟子评价绿色和平组织是极端环保主义的角度来看,黄万里也算一位。看到河友介绍的黄大师的宏伟规划,我不禁愕然,原来这就是黄大师的真面目,盲目反对?所以难怪,这种风格和右翼媒体在国内培育政治反对派的洗脑工程很对胃口?我记得母亲时时说起她当年怀了我姐姐挺着大肚子还在挑土做水利。而这些工程现在还在发挥无可替代的巨大的社会效益,难道也没有必要么?

        我记得前几年也转帖过一篇借黄万里反思三峡的文章,对于不大明白的行外人,确实很容易轻信。看来我自己也需要反思。我也不由想到了我的二伯父。

        二伯读了2年私塾,8岁就到船上帮人打杂,后来通过刻苦自学加上长的实践,让他做到了水利部长江委工人技术序列的顶级,在荆江水文局内备受尊崇,好多船长都是他教和考出来的、好多博士硕士都尊其为师,而他一辈子积累的肚子里面的知识也是不一定就很容易从书本上学来的,是真正的实践出真知。他家对门住的是高工,区别仅仅只是他有大学文凭。

        二伯人品极佳,加上技术过硬,退休后享受处局级每年休养的待遇,可惜血吸虫肝病还是使他60岁退休时身体就比较虚弱。当时三峡正式开工,水文勘测是我伯父的强项,单位负责人屡次登门恳请他到工地指导,后来实在推脱不过,去了一个多月,可还是因为身体实在吃不消,作罢回家休息。

        追捧黄万里真神,不如怀念我母亲和伯父。

    • 家园 三峡电厂就是一个印钞机

      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满负荷运转,一天就是1.09亿。真正的印钞机也赶不上这速度。

    • 家园 为黑岛兄背书一下泥沙量的数据

      资料一:

      三峡工程泥沙研究与实测成果分析结论概述

      1.1

      2003年6月初至2004年5月底的观测资料,三峡水库蓄水一年来,入库泥沙约2.16亿吨,淤积在水库内的泥沙约1.3亿吨;水库排沙比约为40%

      1.2.

      大坝下游较长距离出现冲刷(其中宜昌至城陵矶河段全长333公里,冲刷量达1.3亿吨),洞庭湖淤积减缓。但大坝下游冲刷比预计来得早,而且偏严重,对堤防、护岸产生不利影响,易引发新崩岸

      资料二三峡工程泥沙监测模拟与实践

      2.1

      监测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用5年来,水库入库悬移质泥沙9.505亿吨,不考虑三峡区间来沙,库区淤积泥沙6.397亿吨,水库排沙比32.7%

      2.2

      坝下游宜昌至湖口河段河道冲刷泥沙6.89亿m3

      2.3

      自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入库沙量明显减少,如1991-2000年系列,其年均沙量较上述两系列明显偏少。2003年以后沙量继续减少

      资料三水沙数学模型

      ------这部分太专业,再摘就没必要了。

      ------------------到此为止,暂时就这样吧----------------------

      通宝推:西瓜子,黑岛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