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哉轩辕--绳结,拼音文字,汉语和文明 -- 泉畔人家

共:💬149 🌺1099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汉时地名和唐时地名相同但位置相差好远的事很多

                          比如汉时疏勒在今北疆吉木萨尔半截沟,唐时疏勒跑到今南疆地区喀什去了;汉时轮台在今南疆,唐时轮台是今北疆乌鲁木齐附近。

                          所以我相信汉时的于阗和唐时于阗不是一个位置。

                          老泉考证得好。

                          • 家园 就是唐朝都不一定对的上

                            我记得《大唐西域记》里写于阗是“地乳之国”。当时没明白什么意思,后来看到国家地理杂志上泥火山的照片,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泥火山这种把泥浆什么的喷发到地上的地质构造,古人用地乳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而新疆的泥火山分布在独山子和占城,都在北疆,更和田八竿子打不着。(泥火山一般和油气资源同在,和田那地方没石油,更没什么泥火山)

                    • 家园 送宝。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本帖(曾)被判违规,无申诉/道歉帖,未达标。

                  家园 我乐意抽他是我的事,你管的是不是忒宽了点?

                  你看不惯删我发言,封我,随便。

                  你老几啊

    • 家园 意外获得【铢钱】八个!

      恭喜:你意外获得【铢钱】八个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挺好的文章啊,为啥有草呢?
    • 家园 提供一个旁证:6000~7000年前的镇江海水倒灌

      权威资料:江苏第四纪海侵及近代海岸变迁

      冰后期,海面迅速上升,大约在距今8500年前后,江苏东部发生大规模海侵,距今7000年前后海侵达最盛,此后海面波动下降,岸线开始后退,大约在距今6000年前后,海面波动微弱,岸线基本稳定,沿岸发育沙坝泻湖,并发育一条古贝壳砂堤,断续分布于赣榆、阜宁羊寨、盐城龙岗、大岗、东台及梅李、太仓一线,构成新石器时期的古海岸线。海安以西、泰县、泰州一带发育长江口沙坝,相当于黄桥期。

      据阜宁施庄古砂堤下部牡蛎壳、大岗西岗中部贝壳以及海沙冈青墩新石器遗址等C14测年资料,该海岸形成年代距今6500年~5600年。

      2、新石器时代晚期海岸线

      距今6000年前后,海面在稳定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逐渐东移。大约至距今4000年前后,海面又相对稳定

    • 家园 可否泉畔等典籍功力的河友整理先秦等典籍中的地理信息?

      供大家以GOOGLE earth给予测评。

      感觉这是个空缺。

      • 家园 哈,可以试试,但咱功力不太够啊

        先秦典籍关于世界地理的描述散步在太多书里了。有很多都是在讲述某人事迹的时候捎带提到的。我发了章鱼预测后就发现真的以轩辕为起点重写人类文明史,可用的东西很多。但分布太散了,《山海经》,《尚书》,《韩非子》,《国语》,《战国策》,《诗经》,《管子》,《史记》,《淮南》,《穆天子传》,《竹书》等等里边都有线索,而一个线索展开可能就能花费很长时间。

        我举个例子,比如大泽,这个地方多部典籍提到过。也未必是一个地方,但那个鸟特别多的大泽,我们还是可以想办法定位的。

        丁未,天子饮于温山□考鸟〔《纪年》曰“穆王见西王母西,西王母止之曰,有鸟[A140]人”,疑说此鸟,脱落不可知也〕。巳酉,天子饮于溽水之上〔溽,音淑〕。乃发宪命〔宪,谓法令〕,诏六师之人□其羽。爰有□薮水泽,爰有陵衍平陆〔大阜曰陵,高平曰陆〕,硕鸟解羽。六师之人毕至于旷原〔言将猎也。下云“北至旷原之野,飞鸟之所解其羽”,《山海经》云“大泽方千里,群鸟之所生及所解”,《纪年》曰“[COLOR=red]穆王北征,行积羽千里[/COLOR]”,皆谓此野耳〕。曰:天子三月舍于旷原,天子大飨正公诸侯王,勤七萃之士〔勤,犹劳也〕,于羽琌之上〔下有羽陵,疑亦同〕,乃奏广乐。□。六师之人翔畋于旷原〔翔,犹游也〕,得获无疆〔无疆,无限也〕,鸟兽绝群〔言取尽也〕。六师之人大畋九日,乃驻于羽陵之□,收皮效物〔物,谓物色也。《诗》云“九十维物”〕,债债车受载〔债,犹借也〕。天子于是载羽百车〔十羽为箴,百羽为縳,十縳为緷。见《周官》〕。巳亥,天子东归,六师□起。

        就这段,《山海经》云“大泽方千里,群鸟之所生及所解”,《纪年》曰“[COLOR=red]穆王北征,行积羽千里[/COLOR]”,皆谓此野耳。

        而wiki 对外蒙北部的UVS 湖的描述,有这么一段。

        Despite its harsh climate, the depression is home to 173 bird species and 41 mammal species, including the globally endangered snow leopard, argali, and Asiatic ibex.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s low here. The lack of industry and the reliance of the inhabitants on traditional ways such as nomadic pasturing have little impact on the landscape and allow the ecosystem to remain relatively pristine.[8]

        In 2003, the UNESCO listed the Uvs Nuur Basin as a natural World Heritage Site.[9] It was nominated as "one of the largest intact watersheds in Central Asia where 40,000 archeological sites can be found from historically famous nomadic tribes such as the Scythians, the Turks and the Huns."[10] This transboundary patrimony is one of the largest sites inscribed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to date.

        而且我以前还找到过分析,因为UVS 湖是亚洲大陆的中心位置,大量远途迁徙候鸟都在那中转,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湖。而且这个湖现在盐度在增加,属于衰退中的湖,几千年前,其湖面远比现在大很多,差不多就是个”方千里“的大湖。

        这些东西和“大泽方千里,群鸟之所生及所解”,”穆王北征,行积羽千里“是完全相符合的。

        只是这湖在外蒙西北部,再想多查资料就难了。毕竟那里已经不是我们控制的土地,很多信息不好获取了。

    • 家园 一系列新发现表明,古东亚人五-六千前已到达欧洲

       联系到不久前,在意大利南部古罗马砖瓦场遗址中发现的测序为东亚人种遗骨。山海经就是当时的世界手册。

      外链出处

      我奇怪的是:奥兹冰人的测序拖了这久,吞吞吐吐似很难言。头似圆颅,眉骨不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近日,意大利博尔扎诺市冰人研究所主任阿尔伯特辛克和他的同事宣布,他们已经对一具5300年前的木乃伊――― 奥兹冰人的染色体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其完整的基因图谱提供了精细的研究信息,将为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遗传疾病提供参考线索。

        重要的医学价值(扯淡了)

        目前躺在一个湿度达百分之百的无菌玻璃箱里的奥兹冰人,是迄今发现的最为古老的木乃伊,也是意大利博尔扎诺市博物馆里陈列的永久明星。那些古埃及木乃伊比他至少要晚1000年。

        科学家目前正在寻找奥兹的后代。早期的研究破译了冰人线粒体的DNA,尽管这也能显示奥兹是否还有亲族居住在阿尔卑斯山,但线粒体的DNA并非从母亲到孩子一代代遗传的基因序列,它提供的信息很有限。最终,科学家能据此在该地区发现他的任何亲戚,这次研究人员从他骨盆的骨骼里面提取了DNA,有了全基因组图谱,就有了更多的机会。辛克博士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大项目的开端。

        众所周知的诸如癌症、糖尿病等疾病,都和关键基因的突变有关,自从新石器时代,这些病患就已经显示出了遗传变异的特征。辛克博士说:“我们想看看奥兹是否也拥有这些基因。”

        关于奥兹冰人的道德和科学之争已成为一个热点。把一个已经死亡的人,本来有权正当安葬却不安葬,而是放在玻璃箱里供人们瞻仰,这是否符合道德?但这是5300年前的人,辛克博士说:“我们对他报以尊敬。我们非常细心地照顾他的尸体,他能提供给我们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即使我们埋葬他,也无法按照当时的风俗,因为我们不知道当时的风俗是什么。于是我们将他作为博物馆里的明星,供每年到阿尔卑斯镇的上千游人瞻仰。”

        即使人们不能将他埋葬,冰人今天的远房亲戚也可能会因看到他的医学价值而接受这一点――― 或许他们会说,他的拥有者正在设法打开他基因的秘密。

        众说纷纭的身世谜团

        自从1991年9月19日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冰川中被发现以来,奥兹对于科学家来说就是个金矿。比如人类学家从他关节的磨损程度和分裂位置,能了解到很多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信息,比如他们是不是在高山度过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

        奥兹身高约1.68米,体重大约59公斤,在45岁左右就去世了,也被捆绑过几次。他有3根肋骨被折断,手上有一道严重的割伤,还有肠道寄生虫和跳蚤。科学家们把他的衣服拼凑在一起:一条山羊皮裤、皮革护腿、一件山羊外套、一件用动物肌腱缝在一起的草编披风。他戴着一顶熊皮帽子,皮革的鞋子里面塞满了草来保持他的双脚温暖。

        奥兹或许还是他那个时代的时尚引领者。如今的意大利一些年轻人腿部、脖子和肘部上有蜘蛛网般的刺青,可与奥兹相比,高下立判,奥兹身上有57处相当雅致的点线图案的碳纹身。

        在奥兹的死亡原因上,最开始,科学家认为他是被冻死在暴风雪中的。但CT扫描显示,他的身体里面含有一支箭的燧石箭头,这支箭射穿了他的肩膀进入左肺,撕裂了从心脏送血到左臂的主动脉――― 奥兹是被谋杀的。辛克博士说,从主动脉的损伤程度判断,几乎可以肯定他很快就流血而死。

        奥兹的匕首上有4个不同人的血液痕迹,这显示了此前发生了一场冲突,导致了这一致命伤。也许当时冰人正拿着弓箭追赶他逃跑的敌人――― 也许是敌对部落的成员。

        博尔扎诺病理学家埃杜瓦艾尕特维格博士指出,弓箭没有箭柄,可能是凶手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而除掉了箭柄,因为箭柄可以被很容易地识别出来。

        奥兹死于暴力这一发现,也引发了大量关于暴力背景的猜测。一个空间技术教授认为,是有一颗小行星那时降落在当地,可能与冰人之死有关联。他猜测奥兹可能被一个当权者当作了宗教仪式的牺牲,以供奉神,因为神派了可怕的外来物体到地球。

        当地居民还有另一种见解,他们认为奥兹是被自己的族区赶出来的,因为他的精子数量很低,不可能有孩子。

        辛克博士说,虽然不能肯定人们是否能通过DNA测序来证实那些猜测,但至少可以回答很多问题。辛克的同事卡斯登帕切来自杜宾根大学人类基因研究所,安德烈斯凯勒在海德堡有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他们希望共享这些资源和知识,争取有更多发现。常丽君/来源:《科技日报》[URL=][/UR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