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聊儒林外史 -- 司礼监秉笔太监

共:💬53 🌺9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朋友不说话,对我竖起二指

      这个手势,以前我还以为只有两个解释:

      1、一个是北京话“二”;

      2、一个是美国纽约一个店小二告诉我的“for world peace”(其实就是V手势);

      现在看来忘记了一个传统的解释了。。。。。。

    • 家园 我还就喜欢儒林这种支离破碎没有结构的感觉

      我觉得读者不爽儒林的原因是实在没有代入感

    • 家园 俺最喜欢里面骂人的话,怎么那么绝呢?

      没见脏字,却能损到家。

    • 家园 有一本书,和儒林外史结构类似

      是外国的,《匹克威克外传》。我觉得这种结构也挺有意思,刚开始不习惯,后来看还好,有点像图画里的长卷,展现一种风貌,而不是人物命运。我蛮喜欢儒林外传的。

      儒林外传的人物绝大多数缺点多于优点,但也不是坏人。几个正面人物,也不避讳其弱点。总之,我觉得人物描摹非常真实。

    • 家园 送花!呵呵。俺手里这本外史,还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七八年版的

      开头黑体大书“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太监一说正勾起了俺对吴老先生的不满:好多人物刚写到入巷处,咦?没了!比如那奇女子沈琼枝,正满心期待她能和杜少卿擦出点爱情的火花,笔锋一转,被押回老家了.....靠!老大,您拿我涮羊肉呢

    • 家园 顶一个先,好久不见公公
    • 家园 评的妙!这一段尤其有同感

      “另外儒林里的许多内容,也要一定的阅历之后才有能力欣赏。比如书里写到许多明代读书人聚在一起开PARTY的场面,又是诗会,又是名士大宴的,一群老气横秋的家伙在那里谈诗论经,侃八股打机锋,大略都是老吴的亲历,无怪今日的花朵们不爱读它。”

      有些其他的古书也是如此,年轻的时候看不懂的。

    • 家园 给公公先生献花,一朵两朵三四朵
    • 家园 公公抽空继续太监评论系列把

      想念的紧

    • 家园 鼓掌致意

      结尾颇有老吴之风

    • 家园 这是我最爱的一部小说

      小时侯确实不爱看,喜欢上她,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以为,中国小说,除了红楼梦以外,就是她了。后来读研、工作,混迹于文人圈子中,发现就是现代版的儒林外史,范进有之,严贡生有之,匡超人有之,甚至虞博士也有,惟独不见杜少卿(没人给我钱花)。常常以身边人作类比,本人自己也对应了一个。红楼梦则因为别的原因不读了,床头总放着儒林外史,郁闷时读,高兴时读,失眠时读,一读之下,必定心情愉悦,一觉到天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