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那就看看谁被收拾 -- 迷途笨狼

共:💬111 🌺5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见个‘tape’就当录像带吗

      磁盘发明前,计算机,数据记录也是用tape的。

      磁带记录被抹掉用作它用有何稀奇,谁会保留几十

      年前的所有旧数据?而且是对其他项目没用的。。。

      • 家园 几十年前的tape用在哪?

        几十年前的tape用在哪?

        就算几年前的软盘抹去了用在哪

        阿波罗登月舱计算机内存才4k,那20万盘存了多少资料

        圆谎可不高明

        72-76抹去,谁愿意信谁信好了,反正我认为是毁尸灭迹

        • 家园 那是之后没几年就挪作他用了

          英文新闻链接。

          外链出处

          那时的带子我猜是一盘200k左右的样子。

          外链出处

          你不信这个,去信那种克莱登教授的东东?

          • 家园 你给他英文链接没有用的,他已经说了他看不懂的,

            迷途笨狼:不借助软件和字典,基本一抹黑

            软件和自己看字典要是就能看懂自己根本没接触过的专业文献岂不是笑话吗?所以,以目前的讨论手段显然已经无法说服他了。除非有相关专业的人员有空专门给他翻译,就算你给他翻译出来了,他一句“你是为霉菌辩护”不就完了?

            看照片,带子是Memorex出品的,这是家早期的为IBM主机提供兼容磁带之类的制造商。而这家公司在国内几乎完全不为公众所知。如果没有搞错的话,应该是卫星的遥控站记录的,而且是sstv格式,自然是数字化的格式,而不是胶片。sstv最原始的记录应该是录音,但是也可以通过类似于modem的技术转成数字格式。

            但是呢,如果不是六七十年代的接触过相关航天/测控技术的老古董,这些东西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国内亲眼见过这些老技术的人更少。所以呢,我们要说有份量的话也是不可能的。

            其实磁带重新发现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现有登月影像的质量,对于已经看过相关登月影像仍不承认其真实性的人,其根本不可能用来证明登月的真实性。他完全可以说现有的电脑技术更高了,当然可以做出更逼真的影像。理论上,如果存心辩论,他还可以有好几个后手。所以,只要他一开始不认为现有的登月影像的真实性,那么就已经没有必要与他进行讨论。

            真正的问题在于这样的辩论毫无意义。因为讨论的双方,其认知的基础已经过于悬殊。而且有一方根本就不承认这一点。说不好听一点,对于一个文盲,你可以与他讨论评书《三国演义》,但你无法与他讨论《三国志》。

            • 家园 以前我专门说过老技术造假不难

              以前我专门说过老技术造假不难

              民国期间一人分别饰演两个角色演对手戏就有了

              不说好莱坞

              把摄影棚几个人的模糊影像叠加进胶片也没什么大不了

              我质疑的从来不是登月能力,而是1969载人登月返回能力

              其次现场直播

              再次原始资料被销毁

              非得说这些资料不重要所以销毁那就没办法了

              既然不重要,拍卖可以换更多钱

              另外按照霉菌自己公布的,老带子每盘15分钟影像,什么格式的?

              这个问题是读者都关心的,解释不能浅显叫什么科普?

              《三国志》就没夸张和隐藏、虚构成分

              陈寿本人完全客观,不管旧怨如实报道?

              • 家园 返回没有那年头技术上做不到的

                你自己也承认,低重力,没空气,所需最终速度低得多

                情况下,火箭升空容易的多。(月球轨道速度其实才

                1.8公里多,阿波罗登月舱上升段能到 2.2 公里时速

                是由盈余的。)

                登月舱不需要很强结构,无需返回地球大气层,绝热

                也要求不高,2吨多空重也说的过去。

                轨道对接是成熟技术,登月舱上升段上升过程中没空

                气阻力干扰,导航控制更容易。

                现场直播有什么稀奇的,苏联小的多的飞船也向地球

                传送电视信号了。而且地球接收天线又不是家庭卫星

                天线,是庞大的天线阵。

                • 家园 和苏联比,返回能力多几千倍?

                  和苏联比,返回能力多几千倍?

                  轨道对接21世纪更成熟,一样有失败

                  1969年前,对接成功过几次?

                  要知道地球发射对接都是计算好的

                  月球起飞是从陌生地点起飞和一个高速目标会合

                  空间是三维的

                  没有先进计算机,算那么精确

                  • 家园 和苏联比,返回能力多几千倍?

                    和苏联比,返回能力多几千倍?

                    你说的是返回能力还是运载能力?

                    返回能力指的是什么阶段的返回?离开月球?返回地球?

                  • 家园 都跟你分析过很多遍了

                    苏联自己的飞船小,估计到上升段500公斤还算合理。

                    苏联带回样品少是由于取样方法,并不代表技术多差,

                    毕竟他们能在月球上钻地两米,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登月之前,美帝成功完成了7次对接试验了。Gemini

                    8 9A 10 11 12,Apollo 9, 10

                    Apollo 10 还试验了月轨对接。似乎没失败记录。

                    苏联也至少完成了一次。

                    21世纪有失败就证明前面不可能成功?你这逻辑太怪了。

                    当年的地球轨道对接也不是一开始算好的,有长距离

                    逐渐接近到最后手动操作。

                    月球轨道速度高?地球轨道速度可是那的差不多4倍呢。

                    月面陌生地点?精度几公里之内还是有保证的,美苏

                    都做到了后来的飞船降到之前降落东西的几公里之内

                    的水平。

                    • 家园 苏联取样又不止一次

                      苏联取样又不止一次,加起来才几百克

                      21世纪失败说明还不够成熟,难道不是

                      对接试验7次是在地球,不是月球,最后一次也不是着陆后实施的,哪怕是无人

                      地球轨道算好了再逐渐接近

                      从发射基地出发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打枪的时候要是三点一线差一点就没法中靶了,更别说快速移动靶

                      太空快速反应最有技术含量是中段反导

                      • 家园 你是真看不懂啊

                        阿波罗10号在月球轨道进行了登月舱分离,登月舱下

                        降(很接近月面,为了防止宇航员自作主张实施登月,

                        甚至故意燃料装载量不够着陆再起飞),重新上升,

                        再跟指令舱对接。也就是说试验了在月球轨道对接。

                        再说了月球轨道对接只会比地球轨道对接简单。对接

                        ,无论是地球轨道还是月球轨道,都包括火箭多次点

                        火,逐渐接近,宇航员手动操作完成最后对接(现代

                        无人舱对接不过替最后的人力操作也是计算机干。)

                        是不断修正的,类似于精确制导武器而又更简单,因

                        为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你拿打枪这种发射后不管

                        的来对比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

                        况且地轨对接确实是从相距千里开始靠近的。

                        • 家园 飞机拉低再拉高,与迫降到陌生地方再起飞,导航难度一样?

                          飞机拉低再拉高,与迫降到陌生地方再起飞,导航难度一样?

                          “为了防止宇航员自作主张实施登月,

                          甚至故意燃料装载量不够着陆再起飞”,是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