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猫的原创:落入悲剧的红色蒲公英 -- 妖猫drake

共:💬137 🌺17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西乌克兰那个地方从来就没归俄国人管过

            最早归奥匈,后来归波兰,等希特勒动手之后苏联才抢过来。当地乌西克兰人编成的党卫军师在向盟军投降的时候声称自己是波兰人(结果他们还真没有被引渡给苏联)。战后这帮人还干掉了一个波兰人民军将领希维尔切夫斯基(国防部副部长?忘了)后来逼着红军和波兰人民军一块围剿(维斯瓦行动)。颜色革命也是那地方闹腾的……

      • 家园 还有个方面军司令大将死的更黎明吧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好像死在东普鲁士,比瓦杜丁更惨。。。

        • 家园 这位同志恰巧此时也在乌克兰第一方面军

          后面会出现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这位的第一次苏联英雄就是缘自强渡第聂伯河。说起来,切不算倒霉,后来拿到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主要还是由于前任长官不行,当然这位的指挥才能也很出众。

      • 家园 苏联比较推崇乘对方立足未稳行进间渡河。

          这种方法渡河容易宁守住难,但多个登陆场只要守住一个,就会给后面大军的渡河带来极大方便,所以没守住的都被视为牵制攻击。

        • 家园 苏联人这种战术略显残忍,但是符合苏军的作战特点

          大纵深理论在纵深突破中强调连续突击,如果说仔细准备,对岸敌军完全有时间有机会组织坚强防御,苏军即便能集中大量火炮也不一定能保证一渡成功。

          何况德军也是强调集中的部队,苏军想要在登陆场附近集中起数倍于德军的火炮并不容易,因此在德军建立坚固江河防线后,苏军会采取大量欺骗策略,争取攻敌不备。

          不过苏联这种渡河战术造成了不少悲壮的战例,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味道太浓,比如小猫这次要写的红色伞兵,也是在第聂伯河左岸坚守到全军覆没。

          日本的一些资料有个说法,太平洋岛屿防御最初秉承的“滩头歼灭”理论其实是针对苏军制订的

          • 家园 也许这种战法总的损失要低一些?

              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如果这边损失少了另一边可能会有更大的损失,毕竟等对方布署好防御再强攻损失也不会小。

              在战争中,士兵的生命实际上就是筹码,好的指挥官就有点象高明的赌徒,会用最少的筹码换取最大的利益。刘帅说过“慈不掌兵”,只要尽量不让部下做无谓的牺牲就是好官。

            • 家园 确实这种行进间渡河突击很有点赌博的意思

              只要登陆场保住了,即便后续部队援助不及时,导致登陆场未能扩大。苏军仍可以此吸引和消耗敌军,或者声东击西发动新的突击,至少敌军的防御节奏和部署会被这处登陆场彻底搅乱。

              假如失败了,很多死守登陆场的部队也还是能撤回一些人,同样在德军消灭此处登陆场的时候,其他的登陆场也许已经成功的向纵深发展。当然最坏的情况就是部队本来已成强弩之末,那么很可能这首次登陆就会只带来一片伤亡数字,当然还有一些部队会渗入内陆去打游击。

              共产党的军队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来只有一盘棋,大家都是为了唯一的目标努力,牺牲和立功其实是一样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无所谓“无谓的牺牲”。

          • 家园 当时对空降兵的使用非常没有经验

            对空降兵的自持力上的缺陷认识不够深刻。

            其实,二战空降作战基本都是失败的,除了克里特岛这个特例外,还有部分的诺曼底。而克里特岛,体现出的不是德军如何成功,而是英军相当糟糕。如果当时把驻军换成苏军,估计德军就杯具了。

            二战时的空运能力决定了空降兵作为战略力量的失败。

            至于苏军的作战方式,这和俄国人的性格很符合。非常蛮力。质不高但量大。对手毫无取巧可言,只有一起拼人命拼火力。

            苏军的智慧都在参谋部了。战役设计上仔仔细细,士兵战术就比较粗枝大叶了。

            • 家园 苏军在空降作战方面颇为大胆

              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凶悍,很多部队在空投时就清楚自己就是下去战死的,比如在前期的一些反击和牵制甚至是阻击战。据说最初演练在登陆区域进行大规模空降的就是苏军。这次第聂伯河空降也不算是太离谱的计划,比之美英的市场花园靠谱太多,但另一方面,苏军的作战计划有些时候太过相信精神力量,物质和装备的考虑不如盟军。

              简单说苏军在基层战术上粗枝大叶似乎有点以偏概全。苏军确实更多依靠庙算,在开打前的准备和诡计方面也很突出,基层部队的表现只能说是参差不齐,指挥部也不会为布置特别多的额外任务。

              这更多是无奈的做法,红军前期损失太大,一堆新兵蛋子由几个半大指挥官带着,确实不能奢望他们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但是苏军的前锋和尖子部队,在主动性等方面,并不比对手差,而其军事民主的运用使得很多时候苏联的尖兵就像狐狸般狡猾。

              • 家园 参差不齐这个描述,对于苏军一线指挥官很合适

                尤其是连营一级的。

                实在是对苏军参谋部佩服有加。

                二战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苏军的参谋,德军的纪律(44年以前),和美军的后勤。最后是意大利的所有。

                • 家园 沙波什尼科夫的人都不简单的

                  这位沙俄的上校至少把苏联红军的参谋作业引向了正规化,他一手训练出来的伏龙芝军校学员和总参人员在参谋水平方面,个人认为在1942年以前是可以同德国总参一拼的,到43年之后苏联已经全面超越了。

      • 家园 图片资料非常详实,

        谢谢妖猫。

        何况还有通宝,一并谢了。

      • 家园 谢宝

        冯.曼施坦因的德文名字拼写似乎有点问题,帖子中的Manstem是音译不出曼施坦因的,差不多可以念做曼施特姆或者曼斯特姆。我查了一下Wiki,里面写的是Erich von Manstein。

        送花得宝,谢谢。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 家园 今天尽做好事了,妖猫收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