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东北抗日联军轶事连载帖 -- 春秋的老胡

共:💬101 🌺75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老金的能力,当个游击队长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问题在于他没有指挥过大的战役,对这里的门道不是很清楚,所以50年夏天的南下作战,从军事角度来看也是有很多指挥不当的地方。

        至于他后来搞家族的世袭统治,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53年战争一结束,他就大肆清洗党内反对他的那些人,在国内搞个人崇拜,56年苏共20大以后毛子的官员还把斯大林的事拿出来警告他,他都当做耳旁风!

        当然赫鲁晓夫20大上对斯大林过分抹黑是不对的,但是也是有很多东西是事实。

        • 家园 兄台,本帖讨论范围其实只是东北抗战

          从“不是老陈”网友《跑题一下》的回帖开始慢慢跑题的

          其实这样兵力规模和复杂程度的大兵团运动战,个人认为解放军也只有三个将帅指挥过

          • 家园 不好意思,说的有点跑题了

            不过对楼主说得有些疑问,就是37年老金不是跑去苏联了吗?好像37年是有个普天堡大捷,后来日本报复,他在东北呆不下去了,就去了苏联。而且他在苏联呆的时间是很长的,他的爱人和女儿都死在那里了,后来苏联看上他也是有这方面原因的。

            在抗联将领里面,他的资历也算是比较浅的。以前国内的报纸登过这样一件事,就是那时候金日成的游击队供应比较困难,一个原来和他相识的中共地下党员给他送过给养,但是很快就被日伪抓了,日伪想放长线钓大鱼,就把那人放了,那个中共党员明白了日伪的目的,为了不连累别人,就喝洗照片的药水自杀了,老金后来一提起这事就动感情!

            • 家园 兄台看到的介绍,很多都是错误的,黄河兄写有这方面文章呀

              39年还是东北抗日的中坚:

              根据关东军的统计,1939年下半年,也就是杨靖宇牺牲前半年,他们一共和杨靖宇部作战276次,这276次作战中,108次日军不知道对手情况,23次为第一方面军(曹亚范),41次为第二方面军(金日成),55次为第三方面军(陈翰章)。

              黄河兄的文章:

              链接出处

              老胡又有小补充的:

              链接出处

              我和黄河兄讨论那天就觉得,这方面的谣言很多的……

              • 家园 衷心感谢你的解答,客观评价一个人真是不容易

                年轻时的金日成,真可以说是意气风发,记得他的父亲很早就开始从事反日活动,还蹲过日本的监狱,后来他还专门到上海去见孙中山,按老的说法,就是去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

                年轻时候的今日成确实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革命战士,可是联想到现在朝鲜人民生活的困顿,老金是脱不了干系的,对他的感觉肯定太好不了,所以对他的评价是很复杂的。

                • 家园 历史地看问题…韩国人均收入到1986年才超过朝鲜

                  中午刚看到的这段……

                  (韩)黄义珏《朝韩经济启示录》:

                  “美国中央情报局宣称,韩国于1976年前后在国民生产总值上超过朝鲜,这同我们用官方汇率估算出的数字惊人地吻合。根据官方汇率而作的估算,韩国用美元计算的GNP绝对量从1976年起超过朝鲜,而其人均收入只是在1986年才超过朝鲜”。

      • 家园 跑题一下

        金日成领导下的朝鲜经济一直到80年代都是很不错的,发展速度甚至好过南朝鲜.到了1980年,韩国人均GDP才第一次超过朝鲜.

        90年代后,随着苏东剧变,朝鲜的贸易环境日益恶化,外汇储备越来越少,原料、燃料和原油的进口激减,从而导致冶金、煤炭、电力生产大幅度下降,整个工业生产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1990年至1998年,煤炭产量由3 315万吨减少到1 860万吨;发电量由227亿千瓦减少到170亿千瓦;钢铁产量由336万吨减少到94.5万吨;原油进口量由252万吨减少到50万吨。由于原料、燃料、电力的严重不足,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设备运转率仅达到20%。

        90年,金日成已经快80了,要扭转整个政治和经济形势,却没有得力的接班人,继续搞世袭,这个恐怕是他最大的失败了.

        金正日花了10几年,连粮食问题都解决不了,可见能力之差.朝鲜的经济衰退之严重,持续时间之长,在战后的和平国家恐怕是独一无二的了.

        60年代时,朝鲜粮食生产曾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1964年朝鲜产粮500万吨,那时仅1200万人口,既能让国民过得舒服,还有余粮可供出口,被国际舆论称为“经济奇迹”。 70年代中后期,朝鲜年产粮食超过700万吨,80年代前半叶曾超过800万吨,1984年甚至达到1000万吨。 但是,90年代以来直到2000年,朝鲜自产粮食每年平均在400万吨左右。

        • 家园 朝鲜不算是和平时期国家,

          我们的冷战结束,就是他们的冷战开始。

          另外,粮食产量与化肥,农机的使用密切相关

          没有这两样,以朝鲜的土地,想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很难。

          小金,最大的功劳就是坚持到了中国重新重视朝鲜的作用而没有崩溃。

          至于楼下某些人说的朝鲜工业的小而全,在全面封锁下,小而全是优点而不是缺点,如果朝鲜人总结经验教训,一定会得出因为工业体系还不够全才造成的现在的困难局面的结论。当然,以我们的观点看,这个结论未必正确,但在他们看,却是符合逻辑的。

          • 家园 小国很难支撑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

            朝鲜实现农业机械化很早

            1978年朝鲜——

            “平均每100町步耕地(一町步约合15市亩)拥有拖拉机的数量在平原地区为六台,丘陵地带和山区为五台。同时各地农村还拥有三万台插秧机和其他农业机械。预计两、三年后将实现收割机械化……”

            另“农业化学化也取得显著成绩,平均每町步可以使用上一吨化肥”。

            这样的情况下,连年可以丰收——

            “由于精耕细作和大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粮食产量逐年提高。据公布,1976年粮食总产达八百万吨,每人接近一千斤,1977年战胜罕见的旱灾,粮食总产达到八百五十万吨。”

            苏东一剧变,这样的小国就没办法继续这样规模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

            • 家园 胡大大啊,为什么很难支撑?

              80年代油价相对并不贵,而且朝鲜手里又有很多金矿,96年(好像)就出口黄金1吨.... 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最大的问题不就是能源和原材料么,朝鲜只需要在解体之前尽可能的把手里的卢布花了不就行了么? 这些问题都很纳闷....

              很像劳烦大大回答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