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del -- 厚积薄发

共:💬99 🌺46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del
            家园 到期所得一项下,两者中之较大着

            从这两者中看,这个银行一开始就把客户资金的10%拿去作为自己的利润的一部分,或者对冲“投资”可能的损失。

            也就是从一开始,客户就很难说保本。

            至于心理骗术,是不是说,银行可以忽悠指数只涨不跌呢?

    • del
      家园 作者获通宝!同时谢谢你这个帖!

      送花赞扬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del
      家园 del
      • del
        家园 没看出有什么问题啊?

        这是一个标准的简单structured product.

      • del
        家园 名为“结构存款”,实为投资吧
      • del
        家园 其实

        不单单是外资行,国内的银行和保险类似的产品也很多,骗起老百姓来不遑多让

      • del
        家园 这个。。。

        文件里不是写的很清楚嘛?

        再说8年的存款,又不是固定收益的,怎么会买这种产品?

        那个销售人员肯定是误导了。。。

    • del
      家园 兄弟,花宝:写的慢一点,写的短一点,写的细一点
    • del
      家园 del
      • del
        家园 看到了。就是很好奇

        美元计价和欧元指数。

        这不是双重风险吗?

        • 家园 del
          • del
            家园 我猜要展示ABN客户经理的销售“艺术”了

            等我把资料整理整理,让你们看看真人秀。

            不过这个环节涉及举证问题,在现有的一些判例中,中国的法院做法并不统一。多数法院要求客户就银行欺诈或进行误导性宣传的事实予以证明,当客户能够提供书面宣传资料、对话录音等证据时,就会认定银行存在欺诈、误导等行为,并判令撤销理财合同、由银行承担赔偿责任。

            但也有少部分裁判机关采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要求银行就其自身在销售理财产品的过程中不存在欺诈、误导客户进行证明,当银行无法证明时判决银行败诉。

            这一方面,总体看,在被高于储蓄收益的诱惑下,在遮遮掩掩的风险披露下,除非客户之前留有“戒心”或者银行事后自露马脚,否则客户很难收集到并举出符合法院定案的证据,就只能博取同情,难以获得赔偿了。

            关键词(Tags): #理财纠纷 举证责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