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风险在累积 -- 清风席卷

共:💬41 🌺36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风险在累积

    这些年我从来都是对中国充满信心的,无论多少人预测中国经济行将崩溃,我都不会认同,因为做了项目之后才会明白,真的无法弄出个圆满的事情,当一个组织的战略大方向没有太大的错误,利润可观,资金风险控制的还可以的时候,内部再多扯皮,制度上在多的漏洞也阻挡不了这个组织的前进,最典型的例子譬如华为,从华为开始成为话题中心开始,就充斥着各种华为弊端多大多大的文章,只是无法阻挡华为成为2010年世界五百强的第397位(按营业收入排名)。当然中国的企业不止华为这一家例子可以举,几乎每一个行业都有一两家类似的企业。

    这几年在机械行业里摸爬滚打,见过太多的人感慨机械行业与国外的差距,实际上差距是有的,但是我看到的却是一个行业一个行业从低端到高端,国内企业逐渐把国外企业排除出去的景况。所以我是乐观的。

    那么风险在哪里呢?

    最近有一件事情,具体企业不提了,也许有人会猜到,在这个领域中国有那么两三家数的上的企业。

    如今的竞争逐渐白热化,于是A企业想出了一个方法,给客户融资,也就是说客户建一个新项目,A企业只收20%左右的钱,其他的A企业这个客户先行垫付,包下整个项目。这个客户在产品安装一年后开始还钱,一年时间还清,中间收资金管理费用以及一定的利息。以这些设备作为抵押。

    由于项目投资一般在大几千万到上亿,所以客户对这样的方式非常感兴趣,于是A企业在行业里风生水起的搞起了这种方式。确实是拿下了很多项目。

    看到我描述到这里,应该能够明白我说的风险就是资金风险了。

    A企业在这种操作里将大量的风险都积聚到自己身上,一旦自身资金链断裂,或者行业风向转变,或者客户还不起钱的情况下。会产生很大的风险。

    当然A企业不是傻瓜,也是运营几十年的老企业了。他们看中的就是行业前景不错,尤其是现在,出于控制产能的原因国家不怎么批这个行业的新项目。导致的结果就是物以稀为贵,一旦有一个企业批下来新项目,就算不实施,光卖许可证给这个行业的大集团就可以赚到上亿,建好了之后卖可以赚到接近两个亿。这种情况下,风险当然很好。即使客户资金链断了,也可以把这个项目卖了赚钱。

    分析起来很有道理。

    但是问题恰恰在这个预期上。

    就跟炒房子一样,预期是房价上涨,一旦房价下跌,问题就会是连串的反应。

    我相信A企业也不会把风险自己一家承担,肯定会向下游企业施压一起承担风险。

    如果一旦他收不回来钱,抵押的设备也卖不出成本价。

    问题就会使一连串的。

    这种融资方式也打破了机械行业以前的成规

    当然这几年发展下来,不止机械行业,实际是整个机电行业里有很多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往下游企业分散风险。

    以前我做的是外资企业的电机,发现这个行业里面,国内品牌的电机基本上都在大企业里有垫资,也就是按照客户的规模,赊不同程度的产品,超出这个额度之外的再收钱。当然不止电机,轴承啊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这样操作。上游制成品我不太清楚,估计也少不了这样子操作。

    如此一来,经济向好当然大家都好。

    一旦经济向下。

    如同A企业这种操作,已经远远的置风险于不顾,只为了业绩压力猛冲。

    而且会逼迫竞争对手跟进,就我了解的B企业在讨论要不要实行A企业这种方式,A企业在这个融资方式里用了很复杂的操作,B企业还想了更简单的方式,当然风险更大。还好,现在还在讨论,好像老总不太愿意。

    我不由得想到国企大规模改制的时代,三角债逼死很多企业的情况。

    我做电机的时候,无论市场如何难做,所服务的那家外资企业是坚决不垫资的,你可以说他是因为牛气所以不垫资也有人买,但是实际上如果垫资的话,业绩绝对会非常漂亮。但是他们坚决不松这个口子。我想他们上百年的经营历史应该有他们的道理。时间积淀给他们一些底线不能碰。

    如今,感觉,行业里很多企业为了业绩已经在突破一条又一条底线了。

    通宝推:愚弟,mopfish,
    • 家园 三一和中联好像就是在这么干。
    • 家园 厉害,其实经济归根到底就是预期

      生存、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围绕着预期来进行,此外无他。

    • 家园 金融就是生产力

      这是邓大人的意思。

      A公司的做法是非常正常的举措,也是企业逐渐成长的标志。我知道河里推崇制造业,或者是广义的实业,但衡量企业的标准实际是盈利。无论卖顶级产品挣一块钱,卖初级产品挣一块钱,还是贸易挣一块钱,金融方案挣一块钱,对企业的投资人来说是一样的。

      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面临一个瓶颈,这时就需要想办法来维持赢利增长,赢利=收入-成本,所以要从这里下手,通常手段无非是管理精细化和规模扩大化。

      管理精细化主要是优化结构,明晰战略,并请类似忙总这样的职业经理人来理顺整个管理流程,目标主要是降低成本,这个实施起来很复杂,而且初期是要投入的,不可避免要把奶酪挪来挪去,内部阻力较大,需要有利的领导来推动才行。

      规模扩大化是我们最熟悉的,也最容易见效,而且是把蛋糕做大,人人有份,所以内部一般都乐观其成,也是大部份企业的首选,或者说是基因。但对于成熟企业或者成熟行业,增加规模并不容易,特别是市场需求已基本饱和的时候。企业的办法就是通过贷款来扶持上下游企业,从而扩大需求,通俗的解释就是“把钱借给你来买我的东西”,国内银行业管它叫做“贸易链融资”或是“供应链融资”,是当下发展最快的产品之一。这玩意儿在海外是很普通的,美国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公司都不靠汽车赚钱,而是靠其汽车金融,大名鼎鼎的GE(通用电器)其实40%的利润来自金融条线(GE Capital),基本理念都差不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这种靠贷款来扩张的实例,比如买房需要贷款,说明大部分人的房地产消费能力(现金)其实不足,全靠得到贷款来扩大需求。如果国家规定不许贷款买房,房地产马上就会崩溃,所谓“刚需”立即就会变得既不刚也不需,现在没房子住的人毕竟很少,这个需要基本是放大出来的。

      这类产品体现了金融工具对实体经济的强大威力,当然也隐含着风险,使用不当,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不过,话说回来,世上哪有没风险的事情,“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承担风险”。企业对这类工具的对策,就像是企业的其它重大决策一样,应当绝对慎重,认真评估,该上就上,不懂就不上。

      • 家园 比如有前提

        (有)能靠他国、他民族、他阶级承担被金融剥削的金融产业才是生产力

        • 家园 不能这样讲

          制造业是不是剥削?农业是不是剥削?赢利和剥削不是一回事。

          当今世界,金融是实实在在的产业,而且绝对是最有力量的产业之一,如果没有强大的金融体系,现代化的制造业和贸易无法想象,即便是农业也会全面退步。中国近年来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金融体系的跳跃性发展,银行的整体质量,包括资产总值、资产质量、客户总数等等指标全面超越国际水平,单论市值,工农中建4大银行都是全球最大的银行。考虑到10年前,国际上(包括我们自己)公认的中国银行业全面破产,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很多人不了解金融,可以理解,但盲目反对不是好的做法。就好比菜刀,肯定可以上街伤人,但也可以在厨房切菜,单纯说禁止菜刀是不妥的。

          金融不仅仅是投行和股票,市场化的企业管理实际上是财务管理,所有的人员、组织、计划、流程等等都是为了达成财务人员乃至管理层对金融工具必须是非常在行的,忙总就是一个例子。面对金融工具,你可以选择不用,但起码应该知道为什么不用,优缺点是什么。

          • 家园 金融重要,犹如人身上的血管一样

            但他只能充当流动润滑的作用

            价值的增加只能是原始的从地球上、天空上的物资+人的劳动产生

            所以没有剥削的对象的金融只能是为产品制造服务的

            要使金融能产生增加值,就得有被剥削、压迫的国家、民族

            否者只能是虚假基础上的虚假,然后爆炸 重来一遍

            • 家园 极端的观点容易偏激

              传统的分类里,有所谓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分,按您的说法,第三产业大概都属于剥削,这个很难认同。

              目前,确实有第三产业比重过高的问题,但不是在中国。

              • 家园 金融不是生产力,而是提高生产率的工具

                金融不直接生产价值,只不过是提高效率。盲目迷信本就是误入歧途

                为什么要用货币,不是货币能创造价值,而是因为用他可以方便的衡量货物价值并且便于携带,说白了就是加强贸易的流通速度,这跟修条路连接两个城市加强他们贸易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为什么要用纸币,是因为用金属货币无法适应如今社会这么大的生产力,如果坚持用金属货币,会导致流通不畅。所以改用纸币,纸币本身根本创造不了任何生产力。

                为什么有银行或者说钱庄,一个目的就是解决货币的运输安全问题。

                然后最大的功能就是把钱集中起来借给需要的人,现代金融业主要服务企业流转资金,让一个优秀的企业不至于被现金流憋死。但是根本因素却在于这个企业是不是能够产生好的价值,而不是银行是否借钱,如果银行不借钱可能本来一年之内可以产生1个亿的产值,如果银行借钱了,可能扩大再生产一年就能达到10个亿的产值。银行是对生产效率起到了提高作用,但是这些价值是企业产生的,而不是银行的钱生产出来的。银行起到的提高效率的作用,类似于新技术的发明,或者企业管理组织效率的提高,或者采购价格下降,起作用地位应该是一样的。

                但是今天的金融,却被很多人迷信拔高的超出一切的地位了。

                作为国家层面的利器,金融是可以当一把超级武器发挥它的作用,为国家攻城略地,但是地位也就是原子弹的地位。他不能解决真正的人民生活的吃穿用度问题。

                现在的各种花样繁多的银行,保险,基金等等各种各样的业务。已经被人变成想着法子用钱生钱的地位,说他剥削也是对的,因为本身这些所有的钱都不生产价值出来,他们是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如今的金融手段所收获的远远大于他们提高效率的那部分。数以几十倍上百倍的获得了他们提高生产率的作用产生的价值,如此,那么实体经济中本该分得的那部分资金,就被金融服务拿走了。变成了金融掠夺实体经济的价值。还变成了理所应当的,这就是一个异化的结果。

                期待有一天,他能够回归自己的本源。

                • 家园 非常赞同

                  您对金融作用的描述很准确,确实这是个工具或技术。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金融确实是生产力,就像知识就是力量,技术就是生产力一样,因为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导致同样时间和人力所产出的产品数量/质量得到增加。金融工具/技术与货币还是不一样的,货币不过是财富的一个表现形式和贸易中介,本身没有任何价值,而金融本身是不需要货币的。过分低估了技术/工具的进步就会显得愚蠢,对未来的发展/生存有致命的危害。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本来是工具的东西被当成了根本,即您所说的异化。就好比当年美国淘金,挣钱的人实际是卖铲子和牛仔裤的,但这肯定不能长久,没人淘金子,铲子也卖不出去。国外的衍生品泡沫,国内前一阵片面追求GDP都是类似的错误,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过分强调技术/工具也是盲目的。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要遵从毛主席的教导(这个人确实厉害):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当年志愿军在朝鲜,技术装备的劣势是巨大的,如果高估了技术的力量,早就应该直接投降。但以劣势装备而获得胜利的志愿军也没有以技术装备落后而自豪,而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尽可能地换装,以争取更小的牺牲和更大的胜利。停战前,中方的炮火密度和装备水平已经可以与对方媲美了,这也算是生产力的提高吧。

                  国内过去有崇洋媚外的倾向,甚至要全盘西化,这肯定不好。但最近似乎又有些自我膨胀,觉得国外也没什么了不起,想跟美帝直接叫板,恐怕有些太早。至少在金融领域,特别是在整体管理和衍生品技术上,我们与国外的差距还很大,所以才吃了那么多亏。河里专家很多,就不再多说了。

              • 家园 第三产业有“人的劳动”在里面尔

                以此参与的地球物资增加值的分配

                若其他,则有来源于 剥削(当然强悍的来源他国的、他民族的劳动价值的血汗)

    • 家园 经验之谈,上花上宝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1929年之前的米国,德国难道不都是在正向提升?所以危机

      1929年之前的米国,德国难道不都是在正向提升?所以危机与否,跟国内行业是否提升并无必然联系。

    • 家园 恩,上周和朋友小聚的时候说的是制造业风险的另一面

      de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