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关于买房的困惑 -- 暗香北漂

共:💬129 🌺33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建议在二线城市买房

      现在首付能凑齐的话,赶快买吧!一般首套三成的话,你七十平的话,首付十二万,贷上三十年,剩下的就慢慢来了。

      在完成城镇化之前,房价的大起大落个人认为很难,最多是小幅调整或者横盘。一方面地产涉及和拉动的产业太多,二方面对政府的财政--地价和税收等方面影响挺大。政府还没有太大的积极性来打压。只有总体日子还能过得去,只要还是所谓“发展中解决问题”施政理念。

      另外,大家可以看看周围有多少人要买房,也的的确确需要买房,这些就是实实在在的“刚需”。毕竟,八零后首次买房的需求和六七年后改善性住房的需要摆那。同时,现在从小民来说,保值和增值的渠道太少了,买个房子最起码是个实在东西在。

      所以,可以的话,赶快买了。

      另外,楼主,找两个人来扛,这样的话压力会小很多!嘻嘻

      • 家园 看来等没人希望房价跌的时候

        房价就跌了。等大家都倾家荡产买了房,希望自己的财产不要贬值的时候,它就真的贬值了。

        • 家园 未来一两年

          中国资本市场将会非常疯狂,很多人都会在通胀压力和人性贪婪的双重压力下,义无返顾扎进去。下一次地雷阵,估计这批人是最惨的

    • 家园 买不起 看争论挺激烈留个名明年看结果
    • 家园 建议你在三线城市买房

      据我了解,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不能涨,但三线城市房价涨幅可观,你要快动手,在父母所在的三线城市购房,至少能保值增值,压力也不大;

      我哥住在中部省份地级市,我今年国庆节回家,他想买套房,很好地段,2600元一平,我说要抓紧买,现在原材料\人工什么都在涨,自己盖房还要1000多元一平,算上地价,2600的房价房产商等于赚个辛苦钱,应该买.还好,现在刚过两个月,房价涨过3000了.

      你即使不在三线城市住,至少你在这买套房能增值一些,将来有条件时,即使在一二线买房,你也可以把这套卖了赚些钱.

      人民币通货膨胀,对应的是人民币资产升值,顺应这个规律,在一线城市买不起资产,就到三线城市去买吧.只要那里有人给你打理一下.

    • 家园 【原创】看舆论导向,感觉崩盘在即-旧文

      看舆论导向,感觉崩盘在即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349728.shtml

      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看舆论导向,感觉房价崩盘在即

      作者:mememevvv 提交日期:2009-11-26 11:54:00 访问:28288 回复:114

      “现在买房就象49年加入国民党”,能套的套差不多了,基建基本也快结束了,该唱红脸了。就像拆迁,大部分完工后,再规定最低补偿面积。

      买房贷款就搞长期的等额还款,就算加息,就当多交物业费,另外,要现房不要二手房。虽然“二手房”基本是新的一旦政策突变,你能不能顺利拿到房产证?另外,还有交易税之类的制约。

      只要入住率上不去,买房者在买房过程中的遭遇说明不是房市火爆,而是中意的房源要么虚假骗客户资料要么有价无市,不中意的房源不猛跌要了不是傻帽吗?

      政府控制房价的办法有的是,对二套房加息、交易税、开征物业税、n年没开2发的收回、n年没出售的客以重税……

      一旦加息,那些炒房的根本挺不住

      通货膨胀如果严重,为了“维稳”,先利用好空房也要防止社会动乱,通货膨胀严重加息肯定免不了……

      作者:mememevvv 提交日期:2009-9-19 18:33:00

      对股市房市的一点预测 没有严重的通货膨胀,房价表面崩盘出不了2010年,2014-15到底,从二三线城市开始,有可能以70年费用分期付作为缓冲,房贷(首付比例提升可能性更大)、二套房(放开)等政策会随之变动,不过5年内交易收高额营业税不会改变。 空房子卖得差不多后(不会太长)再征收物业税(也可以用物业税逼炒房者退房子),并逐步提高比例,那才是房价的谷底! 以5-8年为周期,股市会飙升,拉升的龙头股还是国企,以变现为前提,不看好垄断行业和原料产业 笨狼受限制的博客笨狼出山,要合集留下信箱,可以匿名。

      《崩盘大幕即将拉开》是我去年的贴子

      [原创]崩盘大幕即将拉开(以后详细补充)

      文章提交者:sillywolf 加帖在 原创评论 【凯迪网络】链接出处

      崩盘大幕即将拉开(以后详细补充)

      这几天专门骑车乱窜,根据观察到的新楼入住率,在建工程,二环内、高新区现有空地、棚户区计算,至迟2010年初(2009年末可能性大点),即便是政府全力以赴,也挡不住名义价格的全面崩溃。

      这几年物价上升了接近一倍,房价还在原地踏步,事实上已经是下跌了,只不过还在凭借旧有的暴利死撑而已。

      个人估计几年内本地市区人口上限350-400万(加流动人口),即使再不公正,人均住房面积也不会超过30-40平米,最低层的打工者只能合组或找棚户区。以前公布过现有集中供热面积,老楼中基本只有事业单位宿舍有,后者占不到楼房存量的半数。根据1.5-1.8亿平米生活区的上限,以及新楼竣工面积很容易推测大规模工程截至时间,公布的规划市区每年至少700万平米供应量,旧村改造和周边供应量不比这少多少。这几年合法的新楼入住率也就3-4成,2009-2010将有大量的新楼竣工,一般小区到时候找房客都难,即使把现有的“棚户区”都扒光。

      高层这手真漂亮,凭借高房价,一举套牢了贪得无厌的中小既得利益者和小财主。

      入住率推测,一是根据不同时段的亮灯情况估计(一般我增加50%),二是看高价房的空调安装情况。几年前竣工的低价位楼区和“旧村改造”,说实话卖的很不错!

      二环以内,西南,北边,老商埠区,棚1户区还有的是(老商埠区比较零散),高新区工业南路和工业北路之间有大量空地。钢厂、化工厂等外迁也可以腾出大量土地。

      很多首付10%的楼盘,实际上就是赚银行的钱周转,好像郑州“零首付”已经曝光了,看看银行打算给中小蛀虫们怎样输血。

      更多精彩请看本人博客链接出处,要2006合集请在博客留言 http: //mememevvv.blog.tianya.cn

          很多“朋友”往往是专门宰熟的,“友谊”的长度在于他能宰你多久或你准备何时点破。官员、商人及官、商家庭出身的“朋友”最喜欢也最擅长坑熟。

          中下层想提高社会经济地位,除了中头彩,要么当“陈世美”,要么进入一个能事实上真正互助的论能排辈而不是仅仅论资排辈的事实组织。

          培训只是一种增进了解、加强控制的手段。权力收买人心的手段有两条,一是减少痛苦,二是制造幸福。任何嫉贤妒能刻意压制人才的领导,都不是有德之辈。

          所谓“情商”,很多书籍中心是如何讨好领导、同事甚至下级,肯定会越读越傻。情商的实质是不危害个人地位前提下假公济私利益交换的水平。

      2009上半年没有增发的几万亿贷款入房市,雪崩已经开始了,原以为在此扶持下房市能多挺一年,不过看近期舆论导向,用不着,2010上半年房价还是得跌。

      从现在算起,1、2线城市1年半内房价有段时间要跌去3成,经历几个平台后,2014-15到底。

      就像石油期货,都叫嚣冲上200美元/桶的时候做多头才最危险。

      油价暴跌前半年的公开文字

      作者:mememevvv 提交日期:2008-1-27 16:29:00

      争夺海外油源不要操之过急

      化工历来有“七年周期”之说,因为如果原料价格长久居高,替代品就会形成气候,电、气可以迅速取代相当比例的石油消耗。中国对外贸依赖严重,中国对进口能源依赖并不严重,去掉出口产品的原料和运输油耗比例,目前中国能源应该也是净输出的。应对“能源危机”,节能降耗,发展替代产业是正道,仓促签订的石油天然气长期价格肯定偏高,等开采——运输——提炼——配送到位,可能刚进入能源价格低谷,其他替代产业也会受到严重打击,因此相关决策必须慎之又慎!

      和平年代油价不会长期坚挺,现在高油价是美国和几个产油国联合坐庄的结果,并非产能不足,但不管怎样,都不会容忍替代能源崛起。个人认为将会拉高一段时间再猛跌。

      油价过山车我预测准了,整治喝酒我预测准了,看看房价预测,还有医疗整顿。

      我预计2010两个行当要倒霉——

      1、房产,崩盘在即

      2、民营医院,等着看热闹

      关于民营医院,不怕整那些整天打广告的,最怕把小诊所之类一块整治,统统纳入所谓的“医保”范畴。普通人可以不作房奴,但很难不做医奴,看迹象,明年卫生部会继续滋润。

      别信什么地价高之类的鬼话,早期拿地成本那么低房子也是高价。暴利来源于不公正的政策,公开报道是政策要转向的征兆之一。几万亿贷款,有关系的早逃了,不拿剩下的sb和老百姓里的炒房客开刀就奇怪了,即使为了政权不垮也会这么做,我的预计是2010。

      日本地价更高,理论上1990-1年东京地价能买下整个美国,没发生战争,连跌20年。跌了后想买,早年的贷款还清再说,有的现在还没还清。

      物业税跟进,有几个钱多了撑得。政权比钱重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 家园 现在已经非常清晰了
      • 家园 看法恰恰和老兄相反

        刚刚和从事地产的公司高层领导开完会,会议结论大意如下:

        1. 由于调控,新房成交量大减,房地产企业今年和明年上半年收入大减。现在年底,各地银行收紧信贷,房地产企业现金流较困难。会有一批浑水摸鱼的小公司关门。不过这些老板也赚得数钱数到手抽筋,人家只当给自己放假,好好享受去了。

        2. 社会需求购买量还在那里,还在观望。随着时间推移,购买力越发集中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垄断央企员工,企业主,公司高层,境内外炒楼团。这些人的购买力相当大。(P民还想买房?)

        3. 地方政府迫于中央压力,抛出了一些调控措施,如“限购令”之类。但估计半年后就会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4. 地方政府限于自身利益,对房地产明压暗放。各类人等在里面纠葛太深。房价不会下跌,仅是在目前水平上徘徊而已。(缩量横盘?)

        5. 通胀的趋势非常明显,2011年各类物价继续轮番上涨。看政府的姿态,越来越趋向于用通胀的办法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打工一族又要被剥层皮了)。各路牛鬼蛇神继续囤积居奇。中央的打压政策,仅仅是缓解上涨的势头而已。但长期看还是上涨的。国外(特别是美国)在后面推波助澜。

        我的看法:

        打工一族的工资继续稳定,物价继续节节高。

        房价继续保持在目前高位,直到物价涨的让房价不显得高了。

        房价,物价的背后利益集团操控太大,目前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老百姓继续背着三座大山过日子。

        • 家园 部分赞成,部分不同意。

          如果物价上涨,那么房价也会上涨,甚至幅度更大,不会出现你说的“房价继续保持在目前高位,直到物价涨的让房价不显得高”。

          我们的房价为什么这样高?这里面原因我以前进行过分析,关键是土地供应环节,加上经济迅猛发展等等,在这不做复述。

          1. 由于调控,新房成交量大减,房地产企业今年和明年上半年收入大减。现在年底,各地银行收紧信贷,房地产企业现金流较困难。会有一批浑水摸鱼的小公司关门。不过这些老板也赚得数钱数到手抽筋,人家只当给自己放假,好好享受去了。(这点我同意,目前调控的思路就是为大鱼吃小鱼铺路)

          2. 社会需求购买量还在那里,还在观望。随着时间推移,购买力越发集中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垄断央企员工,企业主,公司高层,境内外炒楼团。这些人的购买力相当大。(当硬性需求和前人大胆一博投身买房大赚的事迹,也会令后来者奋勇挤向市场,并不会出现集中,而且会出现各个阶层去买符合或超越自己需求的住宅,来为将来求保障)

          3. 地方政府迫于中央压力,抛出了一些调控措施,如“限购令”之类。但估计半年后就会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这些可笑的措施会有顽强的生命力继续执行,在中国没有官员有这样的意愿去思考

          想改变调整一个已经执行的政策,因为要承担政治风险)

          4. 地方政府限于自身利益,对房地产明压暗放。各类人等在里面纠葛太深。房价不会下跌,仅是在目前水平上徘徊而已。(如果保持目前土地制度仅用少量的国有土地供应住宅市场,对集体土地限制交易,那么财富还将流向供应缺乏那端,也就是说还将上涨)

          5. 通胀的趋势非常明显,2011年各类物价继续轮番上涨。看政府的姿态,越来越趋向于用通胀的办法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打工一族又要被剥层皮了)。各路牛鬼蛇神继续囤积居奇。中央的打压政策,仅仅是缓解上涨的势头而已。但长期看还是上涨的。国外(特别是美国)在后面推波助澜。(赞同你关于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判断,我们自己的货币政策管不了世界流通性大幅度增加的事实,自己卡自己脖子是无效的)

        • 家园 感觉这次有点悬,到春节时候再看看吧。
        • 家园 【原创】读者们兼听好了,明年上半年见分晓

          1、10年初房产抵押融资的路就掐了,那些所谓关门的企业数的钱从哪来?去年的买地等还剩下多少?

          2、“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垄断央企员工,企业主,公司高层,境内外炒楼团”要是还大量买楼,开发商还用得着主动找广告公司

          另外一线城市比发达国家豪宅价格高,吃饱了撑得接最后一棒

          3、关键是银行,地方政府左右不了,以前房产实际就是融资手段,中央还听之任之等乱子

          4、成交量上不去,批的地这么多,等着廉租房等大批上是再崩盘。另外中型(地方大型)开发商能撑住,小开发商能撑住?

          5、通胀已成定局,加息后,那些贷款炒房的能撑多久?

          美国推波助澜是好事,资金入场多多益善,手续费在那里摆着,套住再消灭多划算的事情。至于投资房产公司,崩盘整破产了一样

          给红二代、能员、清官、待富阶层成员甚至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发家的人的共同建议——

          待富阶级成员们,联合起来帮政府刮地皮

          http://www.talkcc.com/article/317068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