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费德勒一个完美发球的图解分析 -- Highway

共:💬55 🌺10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老桑自己倒是说过,一发最好的是伊万尼塞维奇

          发球的力量,速度,乃至Ace球的数量只是发球的一部分。老桑拿过7次温布尔登冠军,也只有93年那次是参赛选手中Ace最多的。不少时候Ace最多的选手8强都进不了。

          • 家园 被人称作“发球机器”有两层含义

            一是发球很牛,二是发球之外都很不牛!

            伊万还是比较全面的,所以叫他发球机器有些不敬了。我认为配的上“发球机器”就是那位大个子卡洛维奇。丫一发极好,此外都极烂!

            一场ACE多过40的大多会输。印象中大的比赛有两个例外。一是去年温网决赛,小费发了近50个ACE,最后还是赢了罗迪克。还有就是今年的温网,美国大个子Isner发了113个ACE,也赢了。不过对手也不省事,发了103个。这记录我估计是100年也破不了了。一场比赛打了近200个game,比小费大师杯8天5场比赛的game都多,邪了!

      • 家园 这个看的更清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uUs2xoEzI0&feature=related

        球没有落地,已经冲到网前。

        另外,背对对手发球,隐蔽性更强,使对手不知道你要打切削还是平击,是贴身、内角还是外角。

    • 家园 【上花】你的解说要比CCTV5那帮子强起码130迈以上
    • 家园 关于 坠拍

      还真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兄台真的很细致。

      关于坠拍的原因,我猜是不是要延长拍子挥动的距离,也就是延长了肌肉拉动的距离,

      目的是增加拍子的速度。

      简单的牛顿力学的思路,不知道对路不。

      • 家园 从力学上讲,完全说得过去。

        实践中呢,拍子从下面挥上来,击球的时候有一点brush的motion,也就是多少会有一点点的Top spin,这样呢,增强了一些控制,发球入区的机会就打了很多。(二发Kick serve的时候你要主动的去brush球,使球明显的带Top spin,这样球可以在网上很高的地方飞过去,然后自己Dive down,不会触网,不会出界)

        就我而言,发球频频出界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拍子要再坠一点。

        运动这东西,可以从理论分析,但更多的还是要在实践中体会。

    • 家园 搔背已经out了

      FF还是old school的发球方式。

      根据前三个月前网球杂志介绍,现在对年轻队员不在强调搔背了。比如tsonga的发球就没有明显的搔背。

      我觉得发球最经典的还是Sampras.尤其是他二发对落点的控制实在是太强了。现在FF请了安娜控,有可能在这方面进行改变。

      • 家园 不是的

        现在的技术是举拍的时候不搔背,但在击球前的瞬间还要搔一下。奶牛的动作很明确的显示了这一点。

        另外,搔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把身体进一步拉开,就像弓拉成满月一样。有兴趣的可以自己体会一下。

      • 家园 网球技术十年一变
    • 家园 小费这个还是封闭式发球的套路

      不过和其他的选手相比,他的封闭式的确要流畅得多。罗迪克那种封闭式看看就别扭。老桑发球基本上是开放式,在底线准备时左脚脚面抬起,能看到脚底,转体幅度比小费大,击球点更靠前,落地后前跃幅度也大,开放式发球后上网的经典。对于一般选手如果想练习发球,封闭式看小费,开放式看老桑,足够了。另外,伊万尼塞维奇说过,发球的关键是放松,放松才可以流畅发力。

      至于这蹬腿吗,我觉得要专业球员才有更切身的体会。

      我打网球唯一一次受伤就是发球时蹬腿把小腿拉伤了。

    • 家园 厉害呀。

      哟,这么专业。等我研究一哈。。。

      的确经典

      莎娃发球也很漂亮啊。当然力度比Serena差远了.不过那次美网后更不待见她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