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聊 染香为啥那么红 -- 子玉

共:💬43 🌺18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子玉 我转到一个五毛无法大声说话的论坛去好吗

      主要是我不喜欢打字。

      虽然我宁愿是五毛。

    • 家园 确实挺搞的,最搞的就是最后竟然人肉出这么一个结果。

      转点语录给大家看吧。

      韩寒的成名,是通过挨个地骂文坛前辈“士兵”发迹的,手法和当年的余杰骂余秋雨的“小余吃大余”类似,比较讨好老百姓的心态,尤其是韩寒骂人的狠劲,更令人感到畅快淋漓,可以说这么一个人物的出现,是时代的呼唤,即便没有韩寒,还会有另外一个叛逆者。韩寒,就好比是文坛的李宇春…

      韩寒成名是时代的呼唤,是文坛的李宇春。在中国比韩寒写书写得好的人不少,为什么韩寒就能崛起?这其实是一个机会和起跑点的问题。谢霆锋能演戏,凭借的是其父谢贤;韩寒能出书,也是得益于其做编辑的父亲,一个编辑的关系网不容低估;显然韩寒好比是文坛的taizi-party,是既得利益者。

      韩寒是文坛的taizi-party,是既得利益者。韩寒的很多观点立足于栽赃,比如韩寒的《给点咸菜吃》中写道:国家标准委员会在内部制定了官员一顿饭不许超过十万元,官员一次包二奶不准超过五个,官员一次叫小姐不得超过双飞,官员一次受贿不准超过一亿等标准之后… 这就是典型的韩寒式栽赃。

      韩寒撰文说“国家标准委员会在内部制定了官员一顿饭不许超过十万元,官员一次包二奶不准超过五个…”,这是“韩寒式栽赃”,有网友辩解说那叫反讽。如果不是栽赃,韩寒就应该能证明这个内部标准的存在。幸运的是韩寒活在中国,如果在新加坡,一个作家如此无中生有抹黑gov.ern.ment,恐怕得蹲监狱。

      什么样的言论可以满天飞?谣言!由此你不难理解为什么韩寒的文字会满天飞。韩寒白纸黑字地说中国有个“官员一次包二奶不准超过五个”的内部规定,我说这是栽赃,有人说这不是栽赃是修辞;那好,请那些为韩寒辩解的人告诉大家,韩寒的这个无中生有的说法,和“谣言”有什么分别?不造谣难道会很难受吗?

      在中国什么样的枕头最畅销?绣花枕头。韩寒的文章就好比是绣花枕头,没有多少思想性在其中,错误的观点更是不胜枚举。人们读完韩寒的文字,传诵的往往是其中耍酷的片言只语,即语录。所以,在我看来,韩寒的文章只是比段子长一点,但笑料又比段子差一点。既然韩寒的文章是替大家骂娘的,自然备受吹捧。

      再谈“韩寒式栽赃”。韩寒栽赃说毛的远见在于以后用土地老谋利,完全不了解当年的土地现实问题,反观韩寒推崇美国式土地政策。美国的房屋主人真的拥有土地所有权么?那是名义上的拥有,从经济角度实质上并不拥有所有权,因为每年都要交纳数千美元甚至更多的地契税,相当于每年向美国gov.ern.ment支付土地租金。

      韩寒说“中国是不是在经济上真正的崛起了,这个呢要等我们的房地产业崩盘了以后再看,现在一切都不好说”。难道房地产崩盘后就好说了?人们觉得韩寒说得有见地,原因有二:1、那是韩寒说的;2、没看懂想说什么。皇帝穿了新装,大家都会说皇帝的衣服漂亮;如果新装穿在你身上,早就有人说你没穿衣服了

      韩寒,你来了,我很高兴!但一想到几个月后你可能会主动撤退,或者你被新浪挥泪斩马谡了,便觉得有必要给你几个建议:1. 不要关注太多的粉丝,以你的身份和品位,关注三五个人足矣;2. 与粉丝保持距离,不要和粉丝有互动,避免韩寒神话破产;3. 不要再以为这世界上只有4种人:韩寒,韩迷,士兵,妈逼。

      诗歌有诗歌的思维方式,杂文有杂文的思维方式。众所周知,韩寒是不会写诗的,但他酸溜溜地写过一篇《诗歌的问题》:“…到了现代诗,完全就是胡诌,而现代诗的诗人,大都是吃饱了撑的。在几十年的现代诗历史里,有写过几句不错的句子的,但是人都死了,而且都不是老死病死的,活着的,大都是在胡写…”

      韩寒的铁杆粉丝只有两类人:1. 需要伟哥的男人;2. 需要有伟哥的男人的女人

      有一个称呼韩寒为少爷的女韩迷,公开撰文说,对中国人来说最好的事情,莫过于中国应该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我给韩寒的铁杆粉丝分了两类人:1. 需要伟哥的男人;2. 需要有伟哥的男人的女人。有人也希望我给讨厌韩寒的人分类一下。我感觉除了和韩寒有个人恩怨的人之外,好像不应该有什么人会去特别讨厌韩寒。因为讨厌他人往往是一个人的习惯,而具有这个讨厌他人习惯的这类人基本上都已经成了韩寒的粉丝了。

      我对韩寒总体而言是赞赏的,他的思维方式比较独特,有很好的想象力。但是他的想象力主要是用来讽刺别人的,让人读起来感觉很爽,就像吃冰激淋一样。有韩迷说韩寒的文章很有思想性,这当然是很多韩迷的一个感觉,很真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人,往往能发现韩寒只是一个段子作家,段子能有多少思想性呢?

      现在有很多人神话了韩寒,这是一种愚昧和不自信的体现。神话就是不真实,有很多人说韩寒是一个勇于讲真话的人,这个说法与事实相距太远,韩寒恰恰是一个希望别人讲真话、而他自己可以不用讲真话的人。我曾说过韩寒所谓的杂文风格就是栽赃。栽赃是讲真话吗?韩寒式栽赃就是先给对方扣帽子,然后讽刺挖苦。

      韩寒虽没有依附于作协,但他也依附于一个属于他的利益团体,那就是一个庞大数量的韩迷阵营。当一个人依附于某个利益团体时,他就不可能做到只说真话不说假话。比如韩寒害怕别人会说他是五毛,所以该说的真话他会故意不去说,有时候反而哗众取宠地捏造事实来迎合韩迷们的口味,例如他说******越来越多。

      因为喜欢一个人就称呼一个人为少爷,例如把韩寒称呼为“韩少”,这说明有人甘愿把自己降格到“奴婢”和“贱人”地步,反映的是中国的“贱人文化”。

      言论自由和你的生命,当两者出现冲突时,你愿意选择言论自由,还是选择你的生命?你十有⑧⑨会选择你的生命,因为你明白,生命权才是至高无上的。如果你是中国一方行政官,你领导的地区出现城管行凶伤人,你会不会因不想引发骚乱造成更大死伤而压制新闻报道?由此你会明白,言论自由是需要条件支持的。

      如果一个年轻人突然嫉世愤俗,那么他很可能看韩寒的文章看多了。事物总是会呈现出两个面:阴暗面和阳光面;如果我们只看到阴暗面而看不到阳光面,我们会快乐吗?恐怕有本事的人就会像宁财神一样,要立志移民到美国,逃离中国。问题是,你的身体可以逃离中国,但你的心能够逃离中国吗?你能够收获快乐?

      有一种美叫“看起来很美”。靠收集网络段子弄出来《武林外传》的编剧作家宁财神,因不满中国种种现状,发誓要移民到外国。这个梦做得很美,但愚蠢至极!离开了自己的祖国,你啥都不是!

      中国minzhu精英大多酷爱纸上谈兵,天真地以为推倒了一堵墙就能踏进西方文明。有人说维稳的目的是想继续寻租,难道换一个人做老大,就没人继续寻租了?一个局长是贪官,把他弄倒了,换一个人做局长照样会贪,这是当今中国文化下的必然。推倒一堵墙容易,谁能把背离西方文明的中国文化给推倒呢?韩寒行么?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多不同,比如中国文化重视集体利益,所谓集体利益就是当权者利益。而西方文化重视个体感受和个体利益,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这种关怀会让人感觉很温暖,这才是和谐应有的氛围。西方的这种文化,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西方的厨房中。削苹果有削苹果的刀,切西瓜有切西瓜的刀…

      韩迷们说韩寒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那么请大家来看一看韩寒这个段子作家的这段话是真话还是污蔑:“…比如gov.ern.ment说,不能反革命,但从来不告诉你什么是反革命,不能犯流氓罪,但从来不告诉你什么是流氓罪…”,反革命或流氓罪,在中国都有相关的明文界定,不知道有没有韩迷想为韩寒这句谎言进行辩解呢?

      当韩寒的文章试图在迎合韩迷们的口味时,你会发现,一个韩寒被一群韩迷绑架着;被绑架的人能做到思想独立吗?

      韩寒是一个敢于说假话的作家,虽然他偶尔也会说真话。不论你多么爱韩寒,你应该理性地看到,作家写作靠的是素材,如果没有素材,他就会编素材。韩寒也不例外,韩寒说什么,同样取之于他需要什么;事实对于一个段子作家来说,是不重要的。翻翻韩寒的段子文章,里面有很多信口开河的假话,他敢说而已。

      幸福感在很多情况下是基于一个习惯。有人感觉到不幸福,并不是他遭遇了多么不幸福的事情,往往是基于童年的经历所产生的不幸福情结,而情结是用来回味的。所以,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感觉不幸福,那么长大后,往往有很多事都能触发出他的不幸福的感觉。

      人们不喜欢听真话,因为真话常常会让人听得不舒服。譬如有人说唐福珍是百姓英雄,我说她不能算英雄,她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尊重,结果很多人听得不舒服。我还说过美国是当今的法西斯国家,911世贸大楼是美国gov.ern.ment爆破掉的,这也让一些minzhu人士听起来不舒服。我说韩寒是段子作家,非理性作家,又惹怒了韩迷。

      幼稚是年轻人的一个特征。中国的年轻人一方面痛恨特权,另一方面却在追捧着像韩寒这样的人,把他们送进另一个特权阶层。有特权和没特权,区别很大。比如说,韩寒写了一些文章没事,而你要是写同样的文章,却可能会有人请你喝茶;韩寒可以躲进美国领事馆受保护,而你却无法享有这样的保护。

      韩寒在中国形成的破坏力,远远低于一些人的想象。比如说对异见人士意见的不包容,凡是不中听的人一律划入******或一毛党;比如在这个社会制造对立情绪,制造不信任情绪。这种不信任源于一个混账逻辑:坏蛋从来只会做坏事,不会做好事;一个坏gov.ern.ment,也永远只会做坏事,不会做好事。

      信口开河是不讲逻辑的。韩寒说看到某地文件提到一帖一毛钱奖励,便断言一毛党横行。我姑且相信有这个内容,但这个内容是属于建议案呢,还是什么性质的?这个内容的上下文又是什么呢?最关键的地方是,这个有没有落实,有没有人开始领这份每贴一毛钱的奖金,有多少人?如果没有人去领,何来一毛党?

      韩寒的一个狡辩逻辑。韩寒说“我已经纳了税,人民纳的税被用于******活动经费,也等于是我间接赞美了gov.ern.ment”;如此说来,想必韩寒会指控所有美国人是间接的杀人犯,他们间接杀了伊拉克人,因为美国人纳的税被用于制造炸弹扔在伊拉克人的头上。

      韩寒的牌坊与忽悠。韩寒在《你是小明吗》中给自己立了一个牌坊“我不赞同把凡是和你持不同意见的人叫******”,然后用段子语言开始忽悠“但是******还是很好认的,因为尤其是廉价出卖灵魂的人,他们的言语没有根基,他们的高潮没有前戏”。实际上韩寒用牌坊来掩盖忽悠,和他持不同意见的人就是******。

      郎咸平与韩寒。郎咸平是一个经济学家,他的评论不只仅限于经济领域,甚至还涉及到zhengzhi领域,比如郎咸平认为中国不能被西方的minzhu所忽悠,西方式minzhu对中国来说是一场灾难。郎咸平的撰文特点是既提出论据论点,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路。反观韩寒的文章,论据是胡扯的,论点是假设的,更无任何建议。

      中国有一批“逢gov.ern.ment必反”的“minzhu小将”。有人贴出了这张便衣pol.ice执勤的图,就有一些像“逆风蝴蝶”这样的 “minzhu小将”跳出来,极尽挖苦嘲弄之能事。莫非按照minzhu小将的意思,北京的便衣pol.ice就应该回家睡觉?这些人无论 gov.ern.ment做什么,哪怕是有利于人民的事情,都要去反,不反不足以证明他们是minzhu小将。

      寒流之所以会成为韩寒的小跟班,主要因为思想不成熟,容易被忽悠,以为只要反gov.ern.ment就是minzhu。寒流们要想逢染香必反,恐怕注定要成为失意者。因为也许有一天会突然有人爆料,染香的文字全是韩寒在写,你又当如何?如果有一天韩寒领着寒流们上街,形势不妙时,韩寒悄悄溜进美国领事馆,你们却被拦在门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