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旧文】简评中美友好通商条约 -- 葡萄

共:💬34 🌺70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用驻美大使顾维钧的话来说

      就是“中国全部领土,全部事业,一律对美国开放”。

      不过,现时有些缺钙的国人还在遗憾中美现在没能签署“比这再平等,再互惠的”友好条约呢,呵呵……

      • 家园 确实遗憾啊

        现在这个条约美国要敢再签一次那我们就承认这确实是个平等条约!

      • 家园 1

        此一时彼一时。今天要求按照这个条约执行必定是美国人先不干的,先把美帝对天朝的贸易待遇跟美墨自由贸易区平等下。

        第十六条

          (一)关于一切事项之涉及:(甲)对输入品或输出品所征关税,及各种附加费用及其征收方法者,(乙)经由税关提取物品时所通用之规则、手续及费用者,(丙)输入品及拟予输出之物品,在本国境内之征税、销售、分配或使用者,缔约此方对无论运自何地之缔约彼此之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或对无论经何路线,其目的在输往缔约彼方领土之物品,应给予不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家之同样种植物,出产物或制造品,或目的在进行任何第三国之同样物品之待遇。倘缔约任何一方政府,对输入品要求产地证明文件时,此项要求必须合理,对于间接贸易,亦不得构成不必要之阻碍。

        再放宽天朝子民去美帝的门槛

        第二条

          (一)缔约此方之国民,应许其进入缔约彼方之领土,并许其在该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及经商,于享受居住及旅行之权利时,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应遵照依法组成之官厅现在或将来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倘有此项法律规章时),但不应受不合理之干涉,并除其本国主管官厅所发给之(甲)有效护照,或(乙)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外,应无须申请或携带任何旅行文件。

         (四)本约中任何规定,不得解释为影响缔约任何一方有关入境移民之现行法规,或缔约任何一方制订有关入境移民法规之权利。但本款之规定,不得阻止缔约此方之国民进入、旅行与居住于缔约彼方之领土,以经营中华民国与美利坚合众国间之贸易,或从事于任何有关之商务事业,其所享受之待遇,应与现在或将来任何第三国国民进入、旅行或居住于该领土,以经营该缔约彼方与该第三国间之贸易,或从事于与该贸易有关之商务事业所享受之待遇,同样优厚。且一千九百一十七年二月五日,为限制入境移民而划分若干地带之美国入境移民律第三节之各项规定,亦不得解释为阻止中国人及中国人之后裔进入美国。

      • 家园 时间不同了,现在喊老美再签它也要敢啊
    • 家园 这个比二十一条还狠

      完全把中国变成了美国的附庸,幸好GMD被赶到小岛上去了。

    • 家园 咋历史课没教这些东西呢?

      解放战争最有印象的是美帝帮助反动派收割抗战果实。这些好像没没提到。

      • 家园 六七十年代的历史教科书上有

        下面有朋友列举的东西,以前也没有什么遗漏。美国人得意洋洋地自称列强应该感谢英国,因为南京条约打开了进军中国的口子;也应该感谢美国,因为 望厦条约 将这个口子扩大了,这个在80年代的电视节目中出现过。我就是因为这个记住的。

      • 家园 我的历史课上教了

        不知是你忘了还是课本版本不同,而且历史老师还特意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是形式上平等掩盖实质上不平等,说实话,对于中学生来说,理解这个有点困难。真正理解还是下河以后

        • 家园 对这个我对身边的朋友有一个最简单的说明

          形式上平等掩盖实质上不平等

          你和泰森发生了纠纷,法官判你俩决斗,你敢去“平等”?能活下来就算奇迹了。我身边真有朋友热衷于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我倒是乐得用在一些其他方面,比如台湾统一喊了这么多年了,干脆一决胜负。战争有点血腥,比比其他的,比如伦敦奥运会谁的金牌多怎么样......

      • 家园 现在天天在喊减负

        你还想给学生们增加这些内容?

        要不,你觉得教科书中的哪些内容可以被替换成这些?

        不要和主流思潮相悖啊,兄弟。也不想想,狼牙山五壮士都被删了~~~~

      • 家园 没教的多着呢

        你看看这里有几样历史书上还在教?

        在鸦片战争前,美国已经向中国贩卖鸦片,规模不比英国小。例如,1817年,在输入中国的鸦片总额四千五百箱中,美国占一千九百箱,大约42﹪。如果考虑到当时美国的经济实力远远不及英国,那么可以说鸦片贸易对美国比英国更重要。鸦片战争以前,美国几乎所有的在华商人都经营鸦片贸易,他们跑遍全世界搜罗鸦片,自己也承认把他们“能够运到中国来的鸦片全运来了”①。不过,尽管美国当时贩卖鸦片比英国更卖力,但是毕竟贩卖来的鸦片英国要少些,于是很多中国人就淡忘了。   

        在鸦片战争时期,美国也派了舰队来中国,积极为英军声援,并且迫使清政府赔偿“损失”数十万银元。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立即派了一个特使,带着军舰来到中国,叫嚣:“上次中英战争,实由于广州当局漠视英国官吏的权利所致。……如果在过去五年经验的前面,中国政府回复到已经招致灾祸的途径上去,我们只有把这种行径,看作中国企图再与一个大国战争的证据”。②中国被迫和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损害远远超过《南京条约》。例如关于协定关税,虽然《南京条约》已开其端,但用的还只是“秉公议定则例”这样一个比较含糊的说法,而《望厦条约》则更明确地说:“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我国领事等官议允”。所以后来人们说,半殖民地中国的“协定关税”制度是由美国人确立起来的。再如关于领事裁判权,望厦条约中明确地规定包括一切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都在内,地区上也不仅限于通商口岸。按照《望厦条约》,在中国的美国人,如果因事被人控告,不管控告者是谁(是中国人,或是美国人,或是其他任何外国籍人)“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只能由美国的领事官处理。所以,半殖民地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也是由《望厦条约》进一步确立起来的。搞成这个条约的顾盛向国务院的报告说:“我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了的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门户。但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须感谢我国,因为,我们将这门户开放得更宽阔了。”③更重要的是,《望厦条约》开创了仅仅靠威胁就可以在中国取得特权的先例,导致其他各国竞相效尤。不过,美国毕竟没有和中国直接交战,因此很多中国人又淡忘了。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美国和俄国一起伪装中立,通过《天津条约》获得了种种特权。但是美国却在战争中公开支持英法。1959年6月25日,英法侵略者向大沽炮台突然发动进攻,两国军舰开炮轰击炮台,并以陆战队强行登陆。中国守军坚决反击,经过一昼夜的激烈战斗,击沉击毁英法兵船十余只,其中英国的四艘炮艇被击沉,毙伤侵略兵四百余名,登陆部队半数以上伤亡,连英国的舰队司令海军上将何伯也受了重伤。正在英法侵略军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机时,在场的美国舰队公然参战帮助英法侵略军,使英法侵略军得以成功退出大沽口。如果不是美国竭力支持,也许第二次鸦片战争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不过,美国毕竟没有公开向中国宣战,因此很多中国人对这个“积极调停”的国家反而感恩戴德。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没几年,美国的驻华公使的蒲安臣毛遂自荐担当出使大臣,结果在访问自己国家时签订了一个“蒲安臣条约”。该条约最主要的内容是扩大美国贩卖华工的特权,即两国“切念民人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其自便,不得禁阻为是”。该条约还规定两国人民均可入对方官学,并受优惠待遇;双方得在对方设立学堂。这实际是让美国控制中国教育,培养汉奸。此外,该条约还有所谓不得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到歧视的条款,实际是让镇压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传教士胡作非为的斗争成为清政府必须承担的义务,为八国联军侵华埋下了伏笔。一八六八年九月间,西华德在一封致新任驻华公使劳文罗斯的信中心满意得地指出:该约中“包括了当前我国政府认为亟需用修改一八五八年条约的办法来加以调整的全部主要事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清政府的训令,蒲安臣事实上并无缔约的权力,而且训令中特别言明:在国外遇有重大事情时,必须“咨明中国总理衙门候议,再定准否”。由此可见,蒲安臣擅订条约完全违背了清政府的指示,因而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越权行为。就连为蒲安臣作传的美国学者威廉士,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不得不说:“不容否认,根据欧洲所遵守的外交惯例, 蒲安臣 先生参与缔结此约是不正当的。他并未得到明令在国外商订条约,而且如果他在离北京之前讲出订约的意图,总理衙门是绝不会任用他的。”实际上,这样卑鄙无耻的“缔约”方式不但在欧洲找不出可援的“惯例”,在任何国家中也是史无前例的。④然而,由于这个条约字里行间充满了“相互”、“平等”的字眼,(其实,“相互”、“平等”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仅以“双方得在对方设立学堂”为例,当时的中国可能大量在美国开学堂吗?)以致今天还有许多中国人为“蒲安臣条约”大唱赞歌。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后,美国采取了扶日反华的政策,把日本作为自己进一步扩大侵华利益的打手。以甲午战争为例,当李鸿章希望美国调停时,美国回复说 :“我国抱严正的中立态度,只能用友谊的方式影响日本。”实际上美国并不是什么中立的态度,而完全是倒向日本的。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公然说:“战争是中国坚持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引起的,过在中国。” 美国驻华代办田夏礼说:“应该让战争顺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如果干涉带来和平,那种和平是不能持久的。惟有使用武力才能使美国和世界融洽共处,只要清皇朝不致受到威胁,中国的战败倒是一个有益的经验。”田贝还写信给李鸿章:“彻底放弃求得干涉的念头,背向欧洲列强,面向日本。”这里的面向日本,不是指赢得战争,而是求和投降。美国在支持日本侵华的路上远比其他国家走得远,给日本提供军事贷款,派遣军事顾问,运送军用物资,包庇日本间谍,甚至允许日本军舰挂美国国旗蒙蔽中国海军。美国把日本作为它在远东的小伙计,而日本敢于悍然发动战争,也是有恃于美国作为后台老板。正如列宁在甲午战前所分析的:“日本有可能掠夺东方的亚细亚国家,但是没有其他国家的帮助,他就不可能有任何独立的财政及军事力量。”⑤如果没有美国不遗余力的支持,甲午战争战争的结果还是一个问号。可是当中国人回忆起甲午战争时,往往只记得日本,却把作为日本后台老板的美国忘得一干二净。  

        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同西班牙交战,未能取得“势力范围”。结果,美国提出了一个“门户开放”政策,包括: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5%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等等。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势力范围”都要向美国开放,美国要在整个中国享受特权,这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践踏。当清政府得知门户开放照会的消息,向美国国务院提出质询时,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对此不作解释,也没有表示歉意,反而于11月11日 答复中国驻美国公使伍廷芳说:“本政府现在不考虑欧洲列强倾向于取得中国领土的任何提议。但如果在我现在无法预测的将来,我们希望与贵国政府交涉在沿海一带取得某些便利时,我们愿通过我们驻北京的公使或驻本首都的中国代表直接向帝国政府提出。”他所说的“在沿海一带取得某些便利”就是指索取某些港口。由此足见美国发出门户开放照会并不表示美国无意参加对中国的瓜分。美国总统麦金莱与海约翰持相同的观点,他在同海约翰讨论对华政策时就曾说:“一旦它(指中国)被瓜分,我们可不可以也取一块?”⑥可是,今天却还有许多中国人对此感恩戴德,说什么“门户开放”政策有利于维护中国主权。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美国极为积极。尽管美国在亚洲还立足未稳,但是派出了2500人参加攻打北京的战役,居第四位。同时,美国还极力怂恿打手日本多出兵,日本派出了8000人攻打北京,居第一位。而与此相比,占领了印支三国的法国仅仅派出了400人攻打北京,掌握了殖民霸权的英国也不过派了3000人参加攻打北京的战役,比美国多不了多少。可是,今天颐和园各个景点的文字介绍标牌上的英文部分竟对八国联军暴行只字不提,甚至还有人大谈特谈美国如何军纪严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不用说一百多年前,今天伊拉克等地美国军队的所作所为还不时被曝光哪! 

        在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要中国支付巨额赔款,其数额达4亿5千万两白银,分39年付清,年息为4厘,本息加在一起,其数高达9亿8千万两。但是,由于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美国感到要灭亡中国,必须摧毁中国的民族精神。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当时的总统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1908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罗斯福总统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中超出我方实际损失的部分”,用这笔钱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国留学。所谓“退还”,并不是把已经支付的赔款还给中国,而是在尚未支付的赔款中划出。而且“退还”的拨款中国仍然无权支配,必须在美国的监督下使用。也就是说,所谓“退还”赔款就是让中国自己出钱培养亲美国的汉奸。世上还有比这更无耻的事吗?美国自己也并不否认这一点,当时的《每日领事和贸易报道》说:“中国学生来我国就读,与我国学生为友,回国后,外交上亲近我国。……他们将成为一支亲我国的力量,非其他欧洲国家及贸易团体所能竞争的。”⑦ 可是,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为美国的“退还”赔款大唱赞歌哪!  

        1922年2月6日,美国同英、法、日、意、比、荷、葡等战胜国和中国北洋政府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通称《九国公约》。《九国公约》明确规定:“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也就是说,中国如果敢损害外国特权,列强要一致干涉,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九国公约》签订后,美国成为侵华的首领,大量向中国输出商品和资本,使中国民族工业走向全面萧条。一般认为,一战期间有所发展的中国民族工业正是《九国公约》签订的1922年走向全面萧条的。可是,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大谈什么《九国公约》有利于维护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真是咄咄怪事!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的东北。美国不但不谴责这一侵略行动,反而与日本密商谅解。1932年1月3日,日本侵占锦州,进逼中国关内。7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照会中国和日本政府,对日本强占中国东北的局面和足以损害美国在华权益,违反“门户开放”及中日间的任何协定、条约,美国均不予承认。但在次日,美国国务院又表示美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条约权利”。此即史汀生主义,其实质是企图以牺牲中国东北来维护美国在华的权益。它是此后一个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方针。因此,史汀生的照会和次日美国国务院的表示,实际向日本表明,日本不要伤害美国在华投资、贸易利益密集区域(如上海),日本可以侵略美国没有多少利益的、同苏联接壤的东北地区。在美国的书籍中也记载着美国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纵容。一部描写美国最大化工公司和军火公司——杜邦公司的书,就揭露了美国总统胡佛、美国军火商对日本侵华的支持。该书写道:“日本军国主义者也从杜邦公司纯粹正规的商业道德观中得益。胡佛总统以同情的态度看待他们在1931年入侵满洲……他宣称:‘日本方面也有些道理。我们与它的友谊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的。我们应该友好地考虑日本的处境。’由于自己的政府表现出这种态度,所以杜邦家族在那一年和日本签订了有利可图的协定并不令人惊奇。在国务卿史汀生谴责日本进攻满州后不久,从三井化学联合企业来的日本经理人员同杜邦公司的经理人员在威尔明顿会晤,并交付了90多万美元,以换取杜邦公司氨炸药的配方,这是一种生产较廉价的军火的制作法。国务院不顾史汀生公开说的漂亮话,私下对杜邦公司的这笔买卖表示完全赞同。”⑧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后,美国进一步大力支持日本。1937年9月14日,美国宣布禁止用美国船只装载武器和军用装备出口。这一政策适合拥用强大海军的日本的要求。因为日本海军掌握中日间海域的制海权时,日本船只从美国装载武器和军用装备及其它战略物资能畅通无阻。而掌握制海权的日本海军对中国沿海的封锁,使中国即使在美国买了武器装备,也不敢用中国船只运输(除非寄希望能躲过日本舰只拦截),只能租用日本不敢检查的美国等外国的船只。但美国禁止租用美国船只运输在美国买的武器(只能租用美国船只运输在美国购买的非武器类货物)的政策,使日本照样能获得美国武器和军用装备,而中国却难以获得美国武器和军用装备。美国的这种政策和日本的海上封锁,不仅造成中国武器输入极其困难,也使中国其它物资输入产生困难。在1937年上半年,中国从美国进口1.15亿美元货物,下半年进口额就下降到0.73亿美元,1938年下降得更多。1938年7日1日,美国国务院通知美国飞机公司说,美国政府不同意把飞机和飞机零件出售给正在进行狂轰滥炸的国家。这就是有名的“道义禁运”。但在“道义禁运”之后,美国垄断资本家反而增加了对日本的输出,如1937年,美国出售给日本的飞机价值为248.4万美元,而在实行所谓“道义禁运”以后的1938年,美国售给日本的飞机价值却增加到1745.4万美元,这个实例足以说明罗斯福政府的所谓“道义禁运”的虚伪性。⑨要知道,日本所需的石油、废钢铁等战略物资几乎全部来自美国,如果不是美国通过输出战略物资大发战争财,日本根本不可能支持长期侵华。  

        二战结束后,美国终于取得了独霸中国的地位。1946年11月4日,美国与国民党当局签订了一个《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主要内容是:双方国民有在对方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与从事商业﹑工业﹑文化教育﹑宗教等各种职业的权利﹐以及采勘和开发矿产资源﹑租赁和保有土地的权利;并且在经济上享受国民待遇。双方商品在对方享有不低于本国商品的待遇﹐对对方任何物品的输入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双方船舶可以在对方开放的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内自由航行;双方船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在遇到“任何危难”时﹐开入对方“对外国商务或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等等。这个条约表面上是双方对等的,但实际上中国不可能享受任何一项条约所规定的权利。如军舰开入对方领水一项,中国根本没有能够开到美国领水的军舰,这项规定仅仅使美国军舰获得了开到中国领水的特权《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署的结果就是美国获得了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全面控制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完全沦为了美国的殖民地。《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给中国带来的损失不仅超过《辛丑条约》、《二十一条》,甚至连《日汪密约》也远远不及。  

        在美国独霸中国那几年里,中国变成了人间地狱。《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后,美国商品大量输往中国,导致中国民族工业倒闭了80﹪,这是日本侵华时期也从未有过的。更有甚者,美国军队在中国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从1945年8月至1946年11月,单单上海、北平等五市,美国军队暴行至少在3,800起以上,死伤3,300多人。除了众所周知的“沈崇事件”,还有更加恶劣的“景明大楼事件”。1948年8月7日,美国空军在汉口景明大楼集体强奸、轮奸30多名中国妇女。受害妇女中年龄最大的是32岁的曹秀英,而年龄最小的则是曹的15岁的女儿。事件发生后,国民党政府不仅不敢追究美国士兵的责任,竟然反将被强奸的妇女中的几个闹的凶的抓来判刑,理由是引诱勾引盟军从事淫乱活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受害的很多是国民党军官的家属。据《大连日报》1948年10月30日报道,其中还包括当时武汉市参议会的议长张弥川的二太太和某行政首长的如夫人,以及住在巴公房子的 高太太、宋太太、张太太等。⑩试想,国民党高官的生存状况尚且如此,其他中国人呢?当时的中国人把日本和美国作了对比后得出结论:“赶走一只狼,引来一只虎。” 

         ①《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6页。  

        ②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1页。  

        ③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2、63页。  

        ④《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34、137页。  

        ⑤白皋《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⑥《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6页。  

        ⑦王娟娟:《再论美国第一次退还部分庚款的决策过程》

        ⑧叶劲松《二战爆发前后美国对日本侵华的纵容支持》

        ⑨叶劲松《二战爆发前后美国对日本侵华的纵容支持》

        ⑩可参考《国民党的又一伟大功绩:1948年美军“集体强奸名媛案”》  

        通宝推:迷途笨狼,大汉铁骑,柳随风,海底鼠拨土,特里托格内亚,atene,玉垒关2,njyd,三叶虫,类反词典,
        • 家园 这个何止美军了

          不用说一百多年前,今天伊拉克等地美国军队的所作所为还不时被曝光哪!

          先不说冲绳美军强奸案那次闹得冲绳知事拒绝签署基地租借协议,就说我身边的事情。我在日本的时候,时不时有中国小姑娘来日本学习培训等短期工作行为。期间如果有美国人邀请她们去家里做客,不止一次见到过有比较负责的日本上司制止,还遇到过日本大上司训斥“乐见其成”的日本小上司。原因很简单,在日本美国人犯事,日本警察实际上是管不了的,到时候责任还要日本这些企业背。

        • 家园 印象中,美国的“退还”赔款是被中国人发现,

          经交涉后才同亲“退还”的,不是主动退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