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新闻】上海一医院医患冲突10名医护人员被刺 6人伤重 -- 葡萄

共:💬396 🌺1599 🌵5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来河里还是稳拿多,讲下我岳母看病的过程

      医闹的话题我不了解,也不想掺和。

      不过我发现这里的跟帖,替医生或医院方说话的,得花数明显比替患方说话的高。

      是因为河里稳拿多,不屑于卢瑟的抱怨?

      还是因为河里的医生或医生家属多?

      又或是要表现不同于普罗大众观点的智商优越感?

      医患不信任问题是不是普遍存在?

      任何问题都可以归结到社会问题、制度问题之类,那些我们不扯。

      单就医患双方来说,这是医生的责任还是病的责任?

      这是用脚指头都能得出结论的吧。

      -------------------------------------------------

      去年国庆前,岳母生病,在当地三甲医院住院检查一个星期,花了差不多一万,就得到一个结论:建议到上级医院检查。

      把岳母接过来,去某呼吸科较好医院。要求重新拍片,专家结论:“你这个很危险啊,马上安排住院。”

      岳母听了这话,感觉都快站不稳了。

      咱小市民花不起冤枉钱。赶紧和专家交流,说是可能要手术等等,我说:“这马上国庆了,这几天你们也得放假的吧。要不我们国庆后再来住院。”

      还好,大医院,老专家,还是有范,不像小诊所小医院,老专家认可:“也是,你这几天住院是做不了什么,你这个倒也不急这几天,你们自己决定吧。”

      国庆后再去,坐诊的是位不老的专家,看完片,这位没说立即住院,说先拍个PET-CT看看吧,说拍PET-CT如何如何好,怎样怎样。。。到了医院只能听医生的啊,那就拍吧,不老的专家提醒我拍这个要七八千,不在医保范围,然后就很热情的打电话,帮忙预约时间,还说我是他朋友给优惠优惠什么的,热情得我受宠若惊。

      出了医院,不禁想:“这么热情,有回扣的吧?”

      还好家里有位以前在北大医院工作的阿姨,她之前还是对我们去的这医院很信任的,但是听了我的PET-CT的汇报后,觉得不对劲,说:“先别去拍,赶紧把片子给我寄过来,我找人看看。”

      过了两天,阿姨给我的结论是:没有必要照PET-CT,但是还是得去医院看,还是得尽量听医生的。

      然后换了另外家胸外科较好的医院。直接住院。

      让岳母心理比较平衡的是,隔壁床的就是国庆前住进来的,这么多天,什么都没做,医生放假嘛。

      接下来是一堆一堆的检查、输液之类,平均每天一两千吧。

      住了好几天,一直没结论,忍不住去找主治医生想了解下情况,人家就一句:“还不确定,我们会安排会诊,等着吧。”

      这么多天没结果,阿姨也很担心,专门飞过来,托熟人打了电话,然后和我一起再去找主治医生了解病情,这次医生态度好太多啦,和阿姨聊聊天,说说老教授谁谁谁,哦,我认识啊,神马神马。。。

      第二天,岳母兴高采烈给老婆打电话,说上午已经专家会诊啦,说没有问题了,可以准备出院了,过段来复查下就行了。

      ----------------------------------------------

      说实话,整个过程,这些医生,都还不是坏人。

      三家医院,花费也不少,除了不停的检查,没有任何结论,也不屑和病人家属具体交流。这是因为负责任的态度吗?

      这期间,除了花钱,全家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因为医生一直说:“可能是肺癌,但不能确定,再检查,再观察。。。”

      我很怀疑,如果不是阿姨过来,我们要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一个结论?

      还好有惊无险,要真有个什么得折腾成啥样?

      --------------------------------------------

      前几年我骨折,一天连着换了三家医院,换一家就必须重拍一次片,需要吗?

      --------------------------------------------

      再多说句,现在日本核泄露,专家们出来说才多少多少毫希,还没有拍次胸片辐射大。

      我想说,专家门、媒体们,反过来想一下,为什么不借这个机会普及下拍片的辐射危害,批评下现在医院的动不动乱拍片,而且从来不主动提供防辐射服,减少不必要的辐射,即使是对影响很大的婴幼儿。

      通宝推:纳米小洞儿,别来无样,dashanji,小白1,头头,
      • 家园 拍次胸片辐射大约为1个毫希

        这就把公众一年的辐射剂量标准用光了

      • 家园 你说的情况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

        就说拍片吧,如果不拍,出了事,就说是医院失职。现在的医院是遵从西方的医院方式,就是循证医疗,所有的证据都在手了,证明没事了,那就放心了。因为医生也不想因为做好心,帮你省钱,结果导致自己后来被病人告。

        至于说阿姨过来就说可以了,那是因为人家医生看到是熟人,也相信你们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些检查而告他们,可不是因为阿姨来了,他们就认为你没事了。

        病人会埋怨,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国家也不敢下法令说你这家医院拍的东西到别人医院就可以用,虽然现在广东省有这样的规定,但是也只是相对于上下级医院,平级医院表面上可以,但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同样的病有各种各样的发病机理,有的人就算做了检查,也会有漏的,如果真是大教授,肯定还是要重新检查一次才做得准。说不用检查的,那些说实话都是推责任,随大流的。

        做这样的规定,与其说是为病人好,不如说是省医生的心罢了。

        不过,真是没办法,中国的医院越来越向西方看齐,不再把病人当做救死护伤的对象,分秒必争。而只是做为排队等候的对象,等到了,就给你看,等不到,是病人等不起。

        很多人是用事后无病这个结论来怀疑先前做的检查多了,滥了,这个理由说实话有点诛心。医生又不是上帝,他不靠检查排除,靠什么呢?

        很多人喜欢看美国医疗剧,比如什么豪斯,但是我看那个剧,讲句不客气的,豪斯这种人要在中国,只怕会被您用砖头拍死,会被家属堵在医院里活活K死。

        • 家园 以前和一美国医生聊过

          其实是中国医生到了美国以后再考再做住院医生最后成了美国医生,他两边都做过,所以算是有点发言权。

          按他说法,很多检查其实对80%的人是没有意义的,是浪费。但是对20%的人是必须的,不做可能就会出问题。所以,你说做,还是不做?如果你是80%那拨,你肯定说不做,做了会腹诽说医生浪费我的钱时间和心情,如果你是20%那一拨的,你肯定说做,不做的话会直接骂医生你到底懂不懂啊。

          当然,更大的问题是,如果不检查,医生也不知道你是2还是8啊

        • 家园 非常同意最后一句,尽管我是此剧死忠
      • 家园 送宝

        送花。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还是感觉小城市的医生比较有人情味

        大城市的无论是医生还是老师变质腐化都多得多,人都说老师治心,医生治病,这两种职业的人都腐化了,这个社会的病已经挺重了。

      • 家园 lz一下得三宝,说明老铁多么支持,说明这真是平头百姓的心

        声!

      • 家园 花一人

        我也是普罗大众,说实话,如果一个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一点都不耐烦,而且又不愿把原因说清楚,我只能认为里面有猫腻。

      • 家园 花,我比较同情患者

        看来俺暂时属于卢瑟

        说句实话,俺一点都不同情医生.

        病人本身就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医患关系中属于弱者.再加上现在的医院和大多数医生本身就缺乏职业素质,一切向钱看,以市场为导向.光拿药物来说,就是什么利润高进什么,很多药店里的廉价药医院里都看不到,非要搞同型号包装更高级的版本,这是什么道理??

        就我每次去医院看病的经历,每次费用里的大头是检查.这些医生应该摸着良心问问自己,很多检查真的必要吗?

        俺每次去看病基本都是排队若干小时,看病分分钟,稍微多问两句就懒得回答了.最搞笑的一次是我拿着一张血常规单子问医生,什么情况,医生指着单子上某些指标上的上下箭头回答我说"这个高了,这个低了".这是患者需要的回答吗??患者自己不长眼睛不会看啊?

        知道为什么现在中医和养生这么火吗?不都是被这些医生逼出来的...

      • 家园 台湾住院

        父亲去台湾旅游,结果心肌梗塞,住院了。

        立马和老妈飞过去,到了台湾一看,那服务不是比大陆好一点半点。

        医生呆着看CT录像,挨个问题详细解释,足足有半小时。

        并且护理根本不用家人,全是医院负责,每天只给上午半小时,晚上半小时探望时间。

        费用么,跟国内差不多,只不过不能医保,不过省心放心也值了。

        看有新闻说,有组团去台湾医疗的,看来还真不错。

      • 家园 亲身的感受是很多医生缺德

        缺少应有的职业道德。我假期陪亲人到当地最好的医院去看病。医生根本不给你解释究竟是怎么样的情况,稍微问几个问题,就不耐烦。即使是挂比较贵的专家号,也就是3-5分钟就把病人打发了。为了搞清病情的具体后果,只好不停的挂号,尝试不同的医生,大多数都是这个态度,反正你就是这个病,动手术就是这个样子,再问,就没有了。终于后来遇到一个耐心的医生,详细解释了一下不同的方案之间的区别。而且看到有的医生对待来自农村的患者态度极其恶劣。很多医生缺少一种把患者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对待的心态。

        我在欧洲看病,医生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非常热情的在房门口迎接病人,很小的问题,也要给患者解释得清清楚楚。

        • 家园 这个原因是病人太多

          不管你是专家还是普通门诊,一个上午看20-30个,算算平均每个人几分钟?不知道您在欧洲看的医院是私立还是公立,是不是有保险公司付您的医药费。看公立医院免费但是没有急症的话要排队,这个排队恐怕不是以天计算而是以月或者年。而私立医院收费高,病人少,自然服务就好。医疗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把责任全部推给医院。其实过去十几年来我们就是这么做的,结果是现在这个局面,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怨气冲天。再这样下去,大家都别看病了。

          • 家园 和病人太多没关系

            我在国内,去医院挂号,一个专家挂40个号每天。平均下来每个病人15分钟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实际上,医生只想尽快的把病人都打发了。而且发现一个规律,如果某个医生号挂满了,下午刚上班时,医生诊室门口人特别多。但过了下午3点,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人了。如果下午3点半之后直接去诊室找医生加号,连队都不用排了。也就是说医生根本就是想尽快的把病人打发了。

            医生大体可以分为4类:技术好态度好的;技术好态度差的;技术一般态度好的;技术一般态度差的。我觉得容易导致医患冲突的就是最后一种,其次是技术好态度差的。

            所以和病人多少没有关系,甚至医生的技术也不是主要原因,主要还是执业素养和责任心的问题。当然在国内也遇到比较好的医生,对这样的医生,我都是心怀感激的。如果这样的医生多一些,医患纠纷就很少很多。

            我在欧洲公立和私立的医院都看过病。无论公私医护人员的态度都很好。公立的似乎病人更多医生更忙一些。私立的环境要稍微好点,好像护士也要漂亮些。我看私立不需要自己付钱,但是公立反而要自己出点钱,但是不多。

            就国内的医生单个人来说,在他的朋友,熟人眼里每个人都是很好很善良的人。但是一旦在陌生的病人面前,则每个医生的表现就很难说了。

            • 家园 老实说

              一天40个病人,你能拿到的服务也就是“尽快的把病人都打发了”。这样的专家,基本上都是拿你当猴耍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