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把人吓出病来的周恩来 一 -- 萨苏

共:💬206 🌺2488 🌵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看这几张录像截图

      黄河故人:偶然在看下载的纪录片截了周总理的几张图

      总理瞪眼也就一秒钟的时间。

      要是很和蔼的和你谈着话的时候突然这么一瞪眼,普通人有几个方寸不乱的?

      • 家园 不知咋的想起来倚天屠龙记里面描写俞莲舟的

        西华子见他听了自己这两句话后,眼皮一翻,神光炯炯,有如电闪,不由得心中打了个突:“我师父和掌门师叔是本派最强的高手,眼神的厉害似乎还不及他。”俞莲舟眼中精光

        随即收敛,淡淡的道:“西华道兄如有甚么高见,在下洗耳恭听。”西华子给他适才眼神这么一扫,心胆已寒,转头道:“师妹,你说怎么?难道高蒋二人的事便此罢手不成?”

    • 家园 花赞总理英姿!
    • 家园 【原创】把人吓出病来的周恩来 二

      讲到毛泽东把庄则栋叫小祖宗,后来听人说起不是这小子吓到了毛公,而是他居然在一定程度上“指挥”了毛公。

      原来,在双方的一系列动作中,最初做出试探的并不是中国人。美国人对中美恢复关系,比中国更着急,所以,当中国乒乓球队到达日本的时候,美国方面立即敏锐地放出了探空气球 – 利用比赛间歇双方运动员同船游览的机会,美国运动员“无意”地向中方提出了希望访问中国的期望。

      这个消息被及时报回了北京,不过,对于是否顺水推舟,中方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决定。

      据现在披露的史料,当时毛泽东认为“时机还不成熟”。

      “时机还不成熟”究竟指的是什么,很有些令人困惑,因为庄则栋与科恩的对话不过是几天以后的事情,此后,中方迅速地发出了对美国乒乓球队的邀请。这不过是几天以后的事情,怎么几天的时间,时机就成熟了呢?

      如果分析一下,可能还是两国多年的隔绝是双方接近起来顾虑重重 – 万一真的只是某个美国运动员心血来潮,我方就发去邀请函,不但有自取其辱的嫌疑,而且第一次试探的失败,会对此后恢复双方关系的努力带来冰河效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被中西方均视为巨人的毛泽东,个性极强,最不肯跟着别人的指挥棒转

      欲速则不达,等待对方继续出牌,或许就是毛公当时的想法。

      反正这次接触十分私密,也没有什么影响,不必急于做出判断。

      几天以后,科恩出现了。

      对于科恩出现在中国代表团的巴士上,至今各方的公开说法都是“无意”。

      这样说有一定的道理 – 即便美国人真的想再放个气球出来,也不会选中一个十九岁,留着一头颓废长发的家伙来担当这样重要的职责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科恩真容

      但按照福尔摩斯探案的惯例,越是不可能的地方,越是隐藏着最深的奥秘。

      先是“无意”在船上提出想要访华,后是“无意”中上错了车,天下哪有这样多巧合的事情!

      于是,庄则栋的主动接触,也难免引人遐想……

      但是,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中方不可能未卜先知到美方的气球在何时放,在哪儿放,由谁放(除非美国最秘密的决策圈里藏着一只中国牌的金鼹鼠……)。所以,庄则栋的反应之快,行动后被日本记者抓到曝光的结果,恐怕都是始料未及的。

      这回,可跟船上的私下聊天不一样了,中美的“小球接触”成了众所周知的事情,双方的决策层面都明白,中方如果不表态也是一种表态。

      那就……只好表态吧。

      好在美国人的信号足够强烈,应该不会是下套给两边一块儿钻。

      毛公一生豪横,素来生冷不忌,如今也有被人推着腕子不得不出牌的时候,心里恐怕难免啼笑皆非,而这个人就是庄则栋。

      那不叫他“小祖宗”叫什么呢?

      潜意识里,毛公大概也有不愿意让美国人在这件事上掌握主动,自己跟着配合的心理,庄则栋的出手,让中方拿回“发球权”,顺水推舟的心情就愉快多了。

      这都只是一家之言罢了,说不定哪天外交部解密一份什么文件,给咱们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呢。

      那,提到的那位缉毒侦察员是怎么回事儿呢?

      却说时间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北京警方在西城发现了一个带有黑势力性质的贩毒团伙。由于对方行迹诡秘,为了取得证据,警方派出一名出色的侦察员老孙,扮装毒贩,打入对方内部卧底。

      “那一回阿,我觉得自己装的够象的了,而且组织上前期工作作得也非常好,几经周折,和对方的信任关系基本建立,跟他们的头儿都称兄道弟了,终于觉得可以松一口气。”在我采访他的时候,老孙这样说。

      他没想到的是,对方还给他准备了最后一道“大菜”。

      那一天,老孙和那个头儿定了一单“买卖”,哼着歌儿从卡拉OK里面出来,头儿说再找个地儿去喝一杯。

      老孙说成。

      俩人勾肩搭背进了一个酒吧,刚打开包间的门儿,忽然觉得一阵冷风扑面,正觉得有点儿不对,那个头儿忽然在他背上一推,老孙一个踉跄就跌了进去。

      抬头一看,老孙的冷汗当时就下来了 – 只见这间包间墙壁完全涂成黑色,一盏探照灯式的大灯忽地打在了他的脸上,让他完全看不清周围的景况。凭借多年当侦察员的底子,老孙敏锐地感到,周围有点点的刀光在闪动。

      老孙说,那一瞬间我觉得一下就垮下来了 – 主要是反差太大了,刚才还吃着火锅,唱着歌……也就是一秒钟啊!

      事后才知道,卧底在这样突然的反差面前通常都会出现不自然的反应,加上此后被毒枭们称为“二十一条”的连续问话,很容易攻破对方的伪装。这个贩毒团伙就是用这种“精神战术”,试出过几名卧底的警察和黑吃黑的“点子”,这几个人暴露后再也没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

      那老孙你…… 萨上下打量打量老孙 – 要照这个规律,老孙应该已经和总理喝茶好久了,可是这人坐这儿要多健康有多健康,并没有缺啥少啥零件的。

      老孙苦笑一声 -- 我没事儿,因为我吓过劲儿了。

      [待续]

    • 家园 老萨,偶尔的休息,有利于更好的挖坑~~切记~

      坑底人留言~~知名不具~~

    • 家园 庄则栋和Glenn Cowan交流,被日本媒体热炒好几天

      萨苏兄可否查到当时的报纸?也许可以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这个乒乓外交,国内的文章虽是不少,可是缺乏一直缺乏日本媒体视角的~

      看到文中提到《朝日新闻》,忍不住也借地方询问一下,1939年11月19日前后几天的《朝日新闻》,关于阿部规秀的,萨苏兄是否已找到渠道可以查到?

      经查,国内没有纪念馆展出的原件报纸,展出的“报纸”都是拼凑出的。于是这个一旦发现原版报纸就是填补空白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