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白衣飘飘的国度(0)---Mafia的传说 -- 奔波儿

共:💬110 🌺88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逐篇鲜花完毕,期待下篇。目前正对阿拉伯史感兴趣呢
    • 家园 【原创】白衣飘飘的国度(4)---是耶非耶

      稳居在北非大本营的穆萨,闻听塔里克一路告捷,喜形于色之际,也暗吸一口凉气,心说:“这小子带着那么点杂牌,居然还把事情给弄成了,这以后不定闹出啥动静!不成,俺该下山摘桃子了。”

      公元712年的6月,穆萨带着一万八千由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组成的主力人马,也登上了伊比利亚半岛。自己的侍卫官露了把脸,当主帅的当然也得拿出点像样的活儿。因为塔里克的战术是黑虎掏心,直取西哥特王国的首都,而半岛南部几个设防坚固的重镇,例如塞维利亚(Seville),都被他绕了过去。

      塞维利亚在罗马时代就建城了,深壕高垒,是一座难啃的硬骨头,兵强将勇的穆萨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才攻下了这座城市。接下来,又是另一个硬骨头---梅里达(Mérida),持续围攻了五个月,还没能拿下来。后来,利用艾利彦的人伪装成援兵,诈开城门,才攻克梅里达。

      接下来,穆萨分兵两支,他亲率主力去托莱多和塔里克汇合,另一支人马交给儿子阿卜杜勒·阿齐兹(Abd al-Aziz Ibn Musa)统领,继续扫荡安达卢西亚地区。到了托莱多,穆萨自然是老大,本来许给塔里克的西班牙省长的诺言也被他抛在脑后,在送交倭马亚王朝首都大马士革的战报上,他穆萨在功劳簿上当然是位列头名,而真正的首席功臣塔里克却被他横挑鼻子竖挑眼“你介小子就知道往前冲,后面都是敌人的干活,还得让俺给你擦屁股。功什么功?没给你算过就不错了”。塔里克敢怒不敢言,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过了一阵子,哈里发瓦利德一世的任命书下来了,穆萨除了继续担任北非总督,还兼任西班牙省省长,成为了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后的第一个统治者。而且,由于这一功劳,穆萨在整个阿拉伯帝国,位高权重,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穆萨和塔里克兵合一处,又陆续攻克了位于西班牙北部的西哥特人盘踞的几个要塞,其中包括现今西班牙第五大城市---阿拉贡(Aragón)的萨拉戈萨(Zaragoza),兵锋直抵比利牛斯山。而穆萨的公子阿卜杜勒·阿齐兹也不是寻常纨绔衙内,不但打下了整个安达卢西亚,还逼降了西班牙东南部的穆尔西亚(Murcia)的公爵图德弥尔(Theodemir)。除了地势高峻的阿斯图里亚斯(Asturias)高地和比利牛斯山脉中的几个小城,几乎整个西班牙已经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囊中之物。

      715年的2月,塔里克和穆萨奉诏先后回到京城大马士革,向瓦利德一世诉职。作为开疆扩土的大功臣,穆萨受到朝廷上下的隆重欢迎,塔里克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但也受到了一定的优待。可没几天,瓦利德一世病故了,继任的是他的弟弟苏莱曼(Sulayman ibn Abd al-Malik)。苏莱曼一向看不惯穆萨专横跋扈,借口穆萨在攻占西班牙期间巧取豪夺,将他罢官废爵,籍没家产。为羞辱穆萨,他让穆萨脖子上拴根绳子,每天沿街乞讨。

      穆萨的儿子阿卜杜勒·阿齐兹在穆萨离任期间,临时担任北非总督兼西班牙省长。在征战安达卢西亚的时候,他抓获了罗德里克的寡妻艾吉诺娜(Egilona),并娶她为妻。阿卜杜勒·阿齐兹开了这个头,阿拉伯远征军很多军士纷纷效仿,很多人娶了当地女子为妻。由于西哥特人信奉的是天主教,加上艾吉诺娜天天给阿卜杜勒·阿齐兹吹枕头风,劝他不要苛责天主教徒,阿卜杜勒·阿齐兹对天主教徒因此比较宽容。但是,这样一来,就引起了他手下穆斯林的不满,再加上他的父亲已经失宠,居然有人暗杀了阿卜杜勒·阿齐兹,并取下他的首级,送到了大马士革。

      苏莱曼派人喊来了穆萨,故意让他来辨认这是谁的首级。穆萨一眼就认出了儿子的头颅,虽然心如刀割,但却强装镇定,不卑不亢地说道:“我当然认识这个人,他是安拉最忠实的信徒,是卑鄙无耻的小人杀害了他。”

      穆萨在去麦加朝觐的路上,死去了,迫害他的苏莱曼和被他压迫的塔里克也在随后几年中先后亡故。

      是耶非耶,皆归尘土。

      关键词(Tags): #西班牙 穆萨 塔里克通宝推:大眼,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文 谢铢钱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 家园 苏莱曼要对穆萨下手,不先召回他儿子?

        阿卜杜勒·阿齐兹居然也没有谋反或救父的意思,这阿拉伯人的想法是和咱大不一样呀

        还是这时间其实很接近,这边给了打狗棍,那边杀手或者赏格已经在路上了?

        • 家园 在苏莱曼时期倭马亚王朝哈里发的威信尚存

          要叫谁回中央,谁就得回来,敢折腾的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瓦利德时期几个领军在外远征的大将的最后结局都很相似,远征西班牙的穆萨被召回,结局凄惨;远征印度的嘎西姆被召回身死;远征中亚的古太白想造反不成,被部下刺杀。

          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哈里发的威信以外,还有阿拉伯南北部落、新旧穆斯林间的矛盾。以古太白为例,他早就猜忌苏莱曼,知道苏莱曼即位后很快就打算谋反。他虽然手握5万大军,但他的部队是由来自多个部落的战士组成的,彼此间都不和睦,焉能死心塌地的一致跟着他造反?以古太白之雄才大略,最后都没有造反成功,试问穆萨之子有何能耐,还想在西班牙起事救父?

          • 家园 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并非靠少数人的天才

            甚至也不只是一个民族的崛起,而是整个沙漠地区的游牧民族(阿拉伯人、柏柏尔人等)在伊斯兰文明的鼓动下,向全世界扩张的运动,因此在整个阿拉伯帝国时期,要想起事占据一方,除了雄才大略,还要有大义名分,才能号召手下;帝国早期,那些雄踞一方的封疆大吏,基本上没有造反成功的(暗地里搞点半独立运动是可以的),阿拔斯朝的阿布穆斯林,不也是因为功高震主而被杀了吗。反倒是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孤身一人逃到西班牙,却能趁乱而起,奠定后倭马亚朝近三百年的基础,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我觉得还是因为他有名分在身啊。

            另外,您能介绍一下,嘎西姆和古太白的上级,哈查只的情况吗?我对这个投笔从戎的塔列班先驱很感兴趣(玩笑,听说他原来是教法学校的老师),他的事迹很传奇,亲手操炮轰击克尔白神庙,只身闯进库法大清真寺,随后“收割”什叶派的头颅;安排部下东征,试图绿化中国和印度(这目标一千年后还没完全实现);实在是太符合曾国藩的“爱将如命、杀人如草、挥金如土”的名将特点了

        • 家园 综合看了几部分资料

          结论是,因为阿卜杜勒·阿齐兹本人威信不足以压服众人,皇帝老儿折腾他爹的事儿也很快就传到西班牙,而且他爹在西班牙因为欺负塔里克的事情让许多部下心怀不满,综合效应,他死定了。纵观阿拉伯帝国的历史,领军一方的大将突遭横死的例子比比皆是。有阿萨辛派的功劳,更有一小撮阴谋家的贡献。到了马木努克和奥斯曼土耳其时代,依旧如此。

      • 家园 据说穆萨还找机会鞭打了塔利克,不过老塔也留了一手

        西哥特王有一张豪华的,镶金嵌玉的桌子,塔利克拆下了一根原装的桌脚;后来,当穆萨把修好的桌子进献给哈里发的时候,他再当众拿出原装的,向别人显示他才是攻灭西哥特的第一功臣

      • 家园 有误,阿斯图里亚斯(Asturias)高地不在葡萄牙

        阿斯图里亚斯在西班牙的西北部,葡萄牙的全境都被穆斯林征服了

    • 家园 【原创】白衣飘飘的国度(3)---破釜沉舟

      因为有艾利彦的人做内应,塔里克派出小股人马摸上了大陆,抓了几个俘虏,没有任何损失,撤了回来。在艾利彦和阿基拉的帮助下,阿拉伯远征军的后勤军备整顿完毕,这时,已经是第二年的春天。

      公元711年4月29日,先锋官塔里克正式领命渡海征战,由艾利彦提供渡海船只,阿基拉充当向导,作为交换条件,塔里克应允阿基拉胜利之后将分给其大量田庄。塔里克率领12000人(除三百名阿拉伯骑兵外,均为柏柏尔人和黑人)渡过了直布罗陀海峡,开始了穆斯林在伊比利亚半岛800年的基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塔里克上岸的地方,是一个半岛,几乎被一整座石头山占据,这就是扼守由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的咽喉要地---直布罗陀(Gibraltar)。这个地名实际上是来自于阿拉伯语的英译,即“塔里克山”(Jabal al Tariq)。

      在海滩上,塔里克效法东方的那位西楚霸王当年的做法,将船只全部烧毁,并向这支在一般人眼中不啻为“乌合之众”的远征军进行鼓动:

      “兄弟们,咱们何去何从?背后是大海,前方是敌人。你们除了一往无前,还有别的选择吗?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你们比孤儿还惨。你们面前的敌人,人数众多,武器精良,给养充足;而你们只能依靠你们自己,你们手中的宝剑,才是你们唯一的生路......”。

      当所有的退路都被封死,拼死一搏反而能杀出一条生路,看来古今中外的兵家都明白“哀兵必胜”的道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8月29日,塔里克的远征军与罗德里克的西哥特军队在的直布罗陀西北100公里左右处的瓜达莱特河(Rio Guadalete) 相遇,西哥特军有10万之众,在人数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是本土作战,塔里克唯一的优势是他拥有一支一流的骑兵,而西哥特军虽然也有骑兵,但主要战法都是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而且骑兵首领西西伯尔特(Sisibert)和罗德里克一直不对付,老想着给他个小鞋穿穿。战斗开始后,塔里克身先士卒,领着4000骑兵,只扑罗德里克以步兵为主的中军,西哥特军右翼的骑兵居然没有出击,任由穆斯林骑兵在自己的步兵中砍瓜切菜。结果,西哥特军全线崩溃,死伤盈野,罗德里克据说也死在乱军之中。西哥特人虽然在伊比利亚半岛上承平日久,但毕竟是在闯荡过整个欧洲大陆的蛮族,穆斯林远征军为了战斗的胜利付出了3000人的代价。若干年后,战场上依旧铺满了西哥特军的白骨,人们只有从尸骨手指上所戴的戒指依稀分辨出长官(佩金戒指)和士卒(佩铜戒指)。

      塔里克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稳定了西班牙南方,接着挟瓜达莱特之战大胜之威,向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托莱多进军。当时,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生活着许多犹太人,因为有知识有文化又有点小聪明会做点小买卖,一直瞧不上大字不识只会打打杀杀的西哥特人,反过来,犹太人也一直不受西哥特人的待见,在这种特殊时刻更被视为最有可能胳膊肘朝外拐的危险份子,结果在托莱多以及周边很多城镇发生了排犹事件,大批犹太人无路可去,干脆就投奔了塔里克。塔里克欣然笑纳之,并利用犹太人的帮助,兵不血刃,攻克了西哥特王国首都托莱多,这个蛮族王国在伊比利亚半岛两百余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关键词(Tags): #西班牙#直布罗陀#塔里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白衣飘飘的国度(2)---前站

      时年,正值倭马亚王朝哈里发瓦利德一世(Al-Walid I)执政期间(705~715),这位哈里发雄心勃勃,不安于已有的中东地区,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醉心于输出价值观”,向街坊四邻以可兰经和真主的名义全面宣战。他派出了三员大将,分别经略三个方向。向东北方向攻击的是呼罗珊总督古太白(Qutaybah Ibn Muslim:670~715),他的方向是河中,即中亚地区,在渡过了阿姆河以后,他连破世居此地的“昭武九姓”诸国,将布哈拉、撒马尔罕等中亚名城纳入治下。古太白之后,阿拉伯大军继续东进,直到和高仙芝领军的大唐军队激烈碰撞以后,才放缓了步伐。向东南方向进攻的是穆罕默德·本·卡西姆(Muhammad bin Qasim),他的目标是印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向西,沿北非海岸挺进的是穆萨·努赛尔(Musa Ibn Nusayr),他一直打到见到了大西洋的海浪方停下来。下一步,穆萨该怎么走?向南,是撒哈拉,漫无边际茫茫黄沙,没啥意义。那就向北,学一下前辈同行汉尼拔的路数,去咫尺之遥的欧洲大陆溜达一下?

      而蜗居在休达港的艾利彦和阿基拉,此时既然凭自己的力量反攻大陆那是mission impossible,那就玩一招古今无耻政客如吴三桂汪精卫之流们最爱干的事儿---“引狼入室”。他们主动派出使节和穆萨联系,愿意作为阿拉伯大军的内应和向导。送上门的买卖,穆萨岂有不允之理,双方很快达成协议。

      虽说结成联盟,但久经战阵的穆萨对这帮吃里扒外的主儿也是心存戒备,觉得不能轻易上路,以身犯险,最好还是先派人踩踩盘子。可是,派谁当这个渡海先锋官呢?

      穆萨的大军中,真正的阿拉伯战士并不多,其主力是柏柏尔人(Berbers)。柏柏尔人是世居北非的闪含语系的游牧民族,跟古埃及人、迦太基人和罗马人都打过交道,能征惯战,尤擅骑射,曾经跟着汉尼拔痛扁过罗马军团。穆萨的身边有一位个头高大的柏柏尔人侍卫官,名叫塔里克(Tariq ibn Ziyad:689~720),别看年纪轻轻,却跟着穆萨久经战阵,而且为人刚毅果敢,多谋善断。穆塞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塔里克带领400步兵100骑兵,偷偷潜入西班牙南部的一处小岛,为大军出征先打个前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小岛在直布罗陀西南方向23公里,离海岸也就百来米,是个人迹罕至的所在,很适合搞了潜伏做个侦察。这个小岛被命名为塔里夫岛(Isle of Tarifa),将作为穆斯林在伊比利亚的第一个落脚点,和它的命名人一起名标史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塔里克#西班牙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求助】Tarifa和Tariq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俩个人?

        纳忠所著的《阿拉伯通史》把他们写成一个人,但wikipedia却写的是Tarifa是Tariq手下的一名将领。因为纳忠是阿拉伯语言文学大家,推断他写书时参阅的资料是以阿拉伯史学资料为主,故暂认为Tarifa和Tariq是同一人不同发音所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