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A -- wxmang的书童乙

共:💬75 🌺57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贺收费站起航,贴《wxmang解惑集》----A

    于我来讲,wxmang是真正可遇(天幸我遇到了)不可求的良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忙师很多主题帖,都是非常好的传道授业宝贴,而且也有不少河友作了整理。但当我迷茫的时候,我更喜欢从忙师的短贴中寻找解惑良方。毫不奉承的讲,在阅读中,我经常有醍醐灌顶或当头棒喝的感觉。

    我想,河里有很多河友跟我一样,也是事业刚刚起步;有的河友可能还没起步。而人生的道路,关键的,其实也就那么几步。如果能有人在此期间,给予指点解惑,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我想,忙师的这些短贴,是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的。但因为这些短贴过于分散,又时常在主题帖后面,因为人的阅读疲劳的特点,往往受到的重视不够,也不系统。所以我特意把短贴全部摘录出来,方便大家整理精读。我是按各大类(如各地区发展特点啊,房价啊,经营管理啊等等)重新整理了的,但因为各人有各人的整理习惯,所以我还是把原生态的贴上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方便。

    我有幸能遇上忙师(还有其他很多高人前辈,就不一一点名致谢了),其功在铁手铁老大。我在此,专门给你说声谢谢,我是真的真的很感激你。好了,下面请大家看正文。提醒一下,因为是摘录,有时候可能摘掉了,有时候可能摘了别人的帖子。所以请勿断章取义,疑惑的时候请回头看西西河原帖。

    ------------------万能的分界线---------------------

    你说得对,国企是我们脊梁骨35wxmang2009-07-2608:09:40

    我对IT企业不熟,所以IBM的历史不清楚。但是国企绝对是今天中国还能站着说话的支撑。我们许多国企装备水平、员工素质、工艺水平、管理水平不但是国内民营企业望尘莫及,就是一般外企都难以企及。举例来说,我们有一个切片厂,准备合资,最先来的是南朝鲜一家大企业,结果到现场看后,觉得非常满意。我们回访,发现其不管规模、设备、工艺、现场管理水平都比我们差。其翻译是个延边人,后来跟我们讲,对方觉得这么好的企业经营不善很奇怪。后来杜邦来谈合资,美国鬼子直接就说,现场管理水平不低于杜邦,设备、工艺比杜邦落后一代,员工操作素质和敬业精神比杜邦强。(后来这家企业成为杜邦的原料生产企业,加入其虚拟企业网中。)这种情况在国企很普遍。所以我的观点国企是不能都关掉,关掉就没中国人在世界上什么事了。指望民营企业,这帮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家伙,是要倒霉的。

    这个问题很难,我试做回答,等扔砖头13wxmang2009-07-2701:35:56

    1、国企管理体系,基本来自三方,一是苏联,主要的流程、工艺控制制度都是(例如计划,库存)等等,生产优先是其特点;二是来自日本,1980年代,国家经委组织了一大批人学习日本管理,引进了许多技术,例如全面质量管理、预算管理、PDCA循环,改善小组等等,其特点是订单驱动生产;三是来自美国,1985年左右,国家经委开始组织学习美国管理技术,例如系统管理、IE、优化技术、排程、供应链等等,其特点是系统优化。各家根据不同特点,

    多少比例不同。

    2、国企出问题主要是党管干部原则。不需业绩,不需承担责任,只要让组织部满意,狗都可以坐在厂长的位置上。

    3、控制总是相对的,而且国企制约措施很多:审计、纪检、检查、国资委。

    4、中国工业体系仍然是世界最完善的三个工业体系之一(另外是美、俄)。并不因为一些企

    业破产就垮掉。东北企业破的多一点,其他地方主要企业并未破产,破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主要企业是要死保的,我就不止给10个关键企业发放给安定团结贷款,实际就是财政援助,后来划到资产管理公司,当成坏账,让财政买单,一笔勾销了。东北为什么会毁灭性的破产,这是一个很深的问题,就像问东北的官员为什么喜欢上调中央一样,结论应该差不多。

    破产企业情况表面非常不同,实际原因就是一个10wxmang2009-07-2710:04:49

    1、自己找死的。例如接管的一个企业,曾经的全国行业NO1,因为贪大求洋,贷款技改,在投产前碰到银根收缩,成为烂尾工程,利息一年就3亿多。被银行接管,后剥离部分上市,但银行撤出后,又固态复萌,乱搞,总经理进去三任,现在已经把壳卖掉,企业破产。东北企业非常好面子,很在意自己的NO1位置。领导人政治意识很强,喜欢拿企业的命运赌博,为自己造政绩,然后高升。相比之下,南方企业没有这个情结。

    2、等死型。例如接管一个企业,曾经的行业龙头,苏联设备,产品落后,没有市场,但全厂3万多人就靠安定团结贷款生活了4年,4年没有任何自救行为。最后破产。

    3.折腾死的。接管一个企业,产品在国内有垄断性,现金流量不错,但利润比较低。海南房地产热时,贷款2亿多去炒地皮,结果几个领导各搞一个项目,都成烂尾楼。最后银行收贷,把抵押物划走(外地银行),账号冻结,企业停产。被接管。最后债务负担导致倒闭。领导进去。

    我看到的基本是这三种情况。但是三种情况实际就是一种:厂长由组织部决定而不是市场决定的后果。

    谢谢你的观点,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这是2wxmang2009-07-2619:29:52

    运营成本提高后的必然选择,服务业本质靠知识赚钱,或者靠创新赚超出平均利润的钱。这就要求你有生产知识的能力。生产知识不像生产有形产品,只要有硬件(设备、厂房)、原材物料、资金、劳动力即可,他需要法律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交易平等;防止欺诈等等),需要信用体系,需要软件配合,例如资本市场、风投,等等,而这些东西不像建工厂这么容易,本质上他们是文化的积累,需要几代人来努力。所以今后几十年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做蓝

    领吧,等下一代去做白领。

    我的办法5wxmang2009-07-2401:56:07

    1、如果是上级要摘桃子,只要不是杀鸡取卵式的摘,全力以赴配合,因为他会投桃报李,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你的种桃事业。如果是杀鸡取卵或拔苗助长,就要把桃子藏好,根本不让他看见,更不能去炫耀、显摆。君没有听说过:企业要防火、防盗、防领导吗?

    2、如果是下级,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稽核督办体系,二是先立好规矩,弄虚作假,夸大其词,欺上瞒下的,立即处理,打击报复不过夜,感恩奖励不隔天。

    节不了的,上级来,不讲排场接待1wxmang2009-07-2321:37:41

    下场是什么?减公车,先把你精简了。现在不仅仅是处长有公车了,领导的秘书有公车了,连领导的司机都有公车了。在小学门口接人的公车谁敢减,不要乌纱帽了。海南省省委书记刚上台时搞过一次,结果是有的下面给他难堪,开会都敢不来,理由是打的打不到。

    兄,省委书记不是可以随便换人的wxmang2009-07-2421:40:25

    中央不会让你一手遮天的,那还不成民国初年的割据了。例如内务、司法、情报部门就不能随便换,纪检委也不能随便换,更何况带有监视性质的N办,M办。八府巡按只有7品,但没听说那个总督、巡抚敢干掉他们。

    高房价的形成机制16wxmang2009-07-2302:36:22

    中央有关部门当然知道高房价的风险:破坏银行体系的安全性,破坏市场流动性,破坏实业与金融业的平衡,破坏整个国民经济供需平衡等等。但是为什么会有目前看到的结果?为此,我专门去房地产公司观察过:典型的忽悠程序如下:我们地段优越,属奇缺资源等等,然后是:楼板价就是8000,土建安装怎么也得3000,市政配套怎么也得3000,税费得3000,其他费用得1000,我的合理利润2000,这样我卖你2万不算不合理。注意:关键是8000楼板价怎么来的!

    为此,我请教过某省会城市曾经主管规划、城建、房地产的副市长(我的同学),我问土地出让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他不愿回答,说:你又不搞房地产,知道他干什么?最后还是透露一点:三步:一是财政平衡需要;二是市场需求预测;三是与大发展商勾结。

    所谓财政平衡需要,很简单,发地产行业就是政府平衡财政收支的最后提款机,财政差多少钱,就得从房地产项目上找多少回来。市场需求预测,就是一定要维持平稳、持续上涨的行情,不能太猛,每年在30%左右最好(北京上海有条件涨更多,因为钱多,市场承受能力强),这样房奴就有一个预期:套现总是赚钱的,所以会不顾一切贷款进入。

    与大发展商勾结,实际就是价格联盟,利润分成机制,各家各有规则和窍门。中央总不能让地方日子过不下去吧?只好妥协。

    现在地方政府就是今日有酒今日醉,1wxmang2009-07-2307:48:53

    连明年的事情都不管。最近在与某省接触中,他们只关心今年底预算能平衡,明年再说明年的事。其首长的口头禅是年年难过年年过。他们心里非常清楚,现在寅吃卯粮吃不了多久,把后面的人的路断掉了。不过我想后面的不知又会发明出什么产品来忽悠,相信中国人的智慧。

    产能整合也是博弈6wxmang2009-07-2218:10:54

    地方有自己税收、就业的考虑,社会稳定的要求,中央也不敢太过分。而且中央在这种博弈中是绝对下风的。举例而言,目前各省在北京及其周围都安设有拦截上访大军的几道防线,这是给中央面子。某中央领导到某老工业城市视察,因为没有满足其提出的要求,居然第二天就会有上访人员在省政府对面马路上又是横幅,又是口号,给你一个下马威。搞得领导只能从旁门离开。最后只好对该省的地方粮票认账,本来某部委领导喊打喊杀,结果灰溜溜回京。我国的运营体制和运营规律极为复杂,根本不是局外人可以想象的。

    我认为房价的上限是房奴一生名义收入的平均值除以120平米wxmang2009-07-2217:15:22

    一身的名义收入的概念,挽之2009-07-2217:49:41

    是不是不吃不喝,夫妻俩的所有工资?上海目前的情况是,官府给我们定义的人均收入是5900RMB/月(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如果像昨天日食,天亮了两次,算我两天的工资,还要加个夜班费,那还比较靠谱)扣除税啊,养老,失业这些用不到的。算5000RMB/月。夫妻2个,1万的月收入,CENA,这个还是平均的。工作35年。

    按照侬额计算方法,1w*12*35/120=3.5w.上海房产均价现在是1.5w,那么还能再涨2w。如果人还有自己吃饭,抚养孩子,治疗的疾病的权利的话,那1w的收入,只能用5k来还房贷。那侬的公式得出结果就要减半,那均价在1.75w。现在是不是就已经到尽头了所以中国现在很多问题不能用“平均”来计算,一用平均就都太平了。

    参照香港房奴的情况4wxmang2009-07-2218:02:23

    我这个算法不是原创,是李嘉诚先生发明的,不敢掠美。这是他在97回归前对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判断。是包括所有收入,不吃不喝。理由是家族其他成员不会让你饿死,而且压力一大,还会设法打第二份工。伟大的设想居然在香港实现了,据统计,去年香港打第二份工的比例超过15%,不知是否都是房奴。房屋均价中扣除豪宅和奢侈级的天价(因为在大陆比例不大,在香港大约10%左右),估计政府或利益集团认为还有上涨的余地,至少再上涨80%应该房奴是可以承受的。(以上数据不是意淫,某著名房企总裁就是这么判断的。)当然是否继续推动房价上涨,还要看营销策略和市场反应,以及中央政府与他们的博弈情况,不好估计。/3

    已经修正过了,香港是900尺2wxmang2009-07-2219:17:00

    实际上买房一部分人是真需求,一部分是心理需求(面子?虚荣?心理不平衡?),至少50%是投机需求,张着嘴等着天上掉馅饼,这种人被砖头砸了是自找的。房产投机比炒股票的风险大,因为套现困难,流动性的限制条件多,且资金周转慢。外行根本不应该进入。现在在从众效应和发展商别有用心的诱惑(有点传销诱骗的嫌疑)树立的发财样板的双重作用下,许多人把一生积蓄,甚至余生财富全部透支,拿到这个类似传销的市场上,别人能够说什么。只是苦了那些真正需要住房的人。

    中国不会出现真正严重的经济危机11wxmang2009-07-2118:38:04

    主要理由如下:

    1、中国的决策机制和思维方式,带有很强的抑制功能,也即国家刹车功能完善。一旦出现失衡,总是有许多不同背景、不同原因的力量出来阻止过度倾斜。这可能是我们这个讲究中庸之道的文化的特点。不像西方极容易走极端,远的象希特勒德国的政策,近的象格林斯潘的政策。我们不会,各种势力会互相抵消。古代还有清流、言官抑制,现代就更多。

    2、中国人民忍受苦难的能力举世无双。就像以前我的历史老师讲的,几千年中国史,就是人民在苦难中挣扎生存的历史:将近70%的时间有各种战争,20%的时间是昏君当政,算得上国泰民安的幸福时光的不过区区几百年。所以即使出现非常痛苦的情况,也可以忍耐。不要以为你我今天会上网就有所不同。实际与60年代初全国靠忍耐读过经济危机时的情况的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并无不同。忍耐的结果就是相信明天会好起来,不会失去期望,不会自暴自弃,会自强不息。

    3、有明天一定会好的心理预期,很多产生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就不可能点燃,例如挤兑。

    4、从众的文化心理,期盼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带领,这正是实行强力政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而我们都知道配置资源时市场效率比政府介入高,但是处理危机时,强力政治比市场效率高。

    5、结论是:中国经济失衡幅度有限,人民忍耐能力超强,政府危机处理能力一流,所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讲一个例子2wxmang2009-07-2118:09:07

    5年前我参与泛珠三角(9+2)的一个项目设计,当时提出了广东应该配套发展部分服务业,不然制造业能力发挥不出来,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当时主政的领导听进去了。也让我们做方案,结果人走茶凉(这个方案类似今天的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服务业改革方案,只是多了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票据交易中心和虚拟物流交易中心等等内容),十分可惜。所以现在的领导主要着眼点是在自己弄得懂的东西:盖房子,建工厂,修马路等等看得见的东西,不管瓶颈不瓶颈,堵死了自有后来人买单。

    上次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3wxmang2009-07-2106:09:43

    本人是直接参与者,基本上是大象变山羊,山羊变乌鸦,乌鸦变狗屎,狗屎扫出门,然后某人捡个狗屎,再变乌鸦,变山羊,变大象,然后某人就成为首富了,不说也罢。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与利益集团已经同流合污wxmang2009-07-2102:22:56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部分地方政府只是利益集团推出来与中央博弈的工具,所以利益还是要精细分配的。

    我认为中国不会出现真正严重的经济危机37wxmang2009-07-2118:33:55

    主要理由如下:

    1、中国的决策机制和思维方式,带有很强的抑制功能,也即国家刹车功能完善。一旦出现失衡,总是有许多不同背景、不同原因的力量出来阻止过度倾斜。这可能是我们这个讲究中庸之道的文化的特点。不像西方极容易走极端,远的象希特勒德国的政策,近的象格林斯潘的政策。我们不会,各种势力会互相抵消。古代还有清流、言官抑制,现代就更多。

    2、中国人民忍受苦难的能力举世无双。就像以前我的历史老师讲的,几千年中国史,就是人民在苦难中挣扎生存的历史:将近70%的时间有各种战争,20%的时间是昏君当政,算得上国泰民安的幸福时光的不过区区几百年。所以即使出现非常痛苦的情况,也可以忍耐。不要以为你我今天会上网就有所不同。实际与60年代初全国靠忍耐读过经济危机时的情况的社会基础、文化基础并无不同。忍耐的结果就是相信明天会好起来,不会失去期望,不会自暴自弃,会自强不息。

    3、有明天一定会好的心理预期,很多产生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就不可能点燃,例如挤兑。

    4、从众的文化心理,期盼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带领,这正是实行强力政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而我们都知道配置资源时市场效率比政府介入高,但是处理危机时,强力政治比市场效率高。

    5、结论是:中国经济失衡幅度有限,人民忍耐能力超强,政府危机处理能力一流,所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个话题很多人提出印度人忍耐力比中国人强16wxmang2009-07-2507:10:35

    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就像比姚明跟李小龙谁厉害一样。我的意思实际是中国政府可以,并且有决心、有能力、有办法在不逼反老百姓情况下,利用诸如制造房奴,制造股疯等手段,获得渡过经济难关的资源。我认为目前主要难关是严重衰退的危险,需要增加政府消费,同时又不能增加大量赤字,怎么办,让房奴、股疯来承担:房奴是用后半生劳动收获来预支给政府,支撑政府消费;股疯是用前半生积蓄来支付给政府,支撑政府消费。中国传统上以工代赈从来都是解决生产过剩的法宝,再来一次也无所谓。同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再增加点福利支出。而老百姓是可以忍受这一切的,目前事实就是如此,不需要预测,也不需要理论推导。

    相对而言2wxmang2009-07-2422:09:07

    相对希特勒德国全民的疯狂,我们有理智的人还是多一些,不然右派、逍遥派这种名词就不会出来,据有人研究(香港出的文革史),大约疯狂的人也就占城市居民10%。我们的问题是当出现个人崇拜后,刹车机制暂时失灵,不过很快会回来。看看紫阳真人的回忆录,大约知道制约机制是怎么起作用的。现在更不可能有个人崇拜了(某人试图搞过,结果可耻的失败了),所以刹车还是好的。例如去年的宏观调控突然变向,就是刹车的作用。

    算,但不会重蹈覆辙wxmang2009-07-2221:44:44

    因为60年代基本上完全不懂治国,拿打仗对待敌人的方式来治理老百姓。现在交的学费多了,会好很多。去看看陈云自传、周恩来自传,就知道当年的决策理由和决策程序之荒诞,简直可以直接编电影。

    老兄说的完全错误9wxmang2009-07-2318:37:22

    还是希望明君圣人救天下的思想。除了传说中的圣人,古今中外的政治家或统治者,有哪一个是把老百姓放在心中的,不过都是治理的对象,老子所说刍狗而已。你还真认为老百姓是什么?工具而已。所以只要他们使用这个工具合理一点,不要故意损坏,我们就已经洪福齐天了,你以为你是谁?

    我相信李泽厚的观点2wxmang2009-07-2422:14:41

    民主自由是个过程。首先要实现身体自由(例如可以自由迁徙);然后实现经济自由(例如可以养活自己,有一定积累;其三是思想自由(例如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其四是公平正义;最后才是民主自由。

    我已经经常被80后搞得下不了台了4wxmang2009-07-2507:17:59

    若非本人有点经验,经过些挫折,为人又坦白,早就混不下去了。现在80后最大特点是不相信权威,不在乎你的资历,地位,什么都要跟你来个事实说话。说实话,在今天高度变化的环境下,60后并不比80后更有经验,都是第一次碰到,而且他们体力更好,斗志更旺盛,可以几天连续加班,搞通一件事情,而我等精力已经拼不过了,经常只好认输,不过我也并不认为丢人。80后比我们强是应该的,不然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同意,就改为不会大崩溃。我相对乐观的理由是25wxmang2009-07-2219:08:44

    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我以前管理的一个企业50%以上都是80后的年轻人(大约有2万人,应该有一定的统计价值),其中许多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都是海归(不是那种留学垃圾或克莱登大学的冒牌货),尽管他们也会发牢骚,骂人,尤其是当面、公开骂我这个总裁,但是这一代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并不比我们60年代的人差。相比50年代人的冷漠、自私和猥琐,我更喜欢这些经常跟我吵架的人。一个国家有没有希望,关键看年轻人。俄罗

    斯、德国、美国的企业我们也看过,他们的年轻人缺乏我们80后的激情和乐观,有点未老先衰的感觉。

    20年前我就对许多人说我相信未来更好,现在还这么说,一切由时间来检验,那种盼望中国崩溃还自称中国人的心不知是什么颜色的,真想看看。(89年我与一个同学打过赌,结果这位老兄拿了血卡,不再回来。前一段时间有过联系,承认我对了)。

    所有经济危机都是人为的2wxmang2009-07-2118:50:01

    经济危机本质是供需失衡。在中国这种国家供给很大程度上是决策的结果,而需求很大程度是预期的结果,这两个都是主观的。其实研究一下美国30年代危机,实质仍然是政策过度失衡的结果,解铃还须系铃人,危机还是需要政策。实际上美国是靠全面参与二次大战摆脱了危机。

    如果认为以上观点不对,请举一例说明危机产生是纯粹客观原因导致的?

    你举的例子从逻辑上讲是对未来的预测wxmang2009-07-2120:41:50

    而不是事实,也就是说可能产生,也可能不产生。如果你在20年前看过著名的罗马俱乐部的报告,他描述20年后的情况比你举的例子还悲观,但是20年后看人类情况,事实是比20年前更进步了。所以我们讨论未来,不能用预测来讨论,因为会陷入逻辑循环,只能从历史的事实中来总结经验。我的观点全部来自在企业管理第一线的感受,我虽然不喜欢这个政府,但是我希望这个国家强大。所以我可能更客观一点,情绪化的东西更少一点。如果要用经济理论来讨论事实,由于其理论的不完备和逻辑混乱,我们可能讨论一辈子都发现不了我们事实上说的不是一回事,就像你讲西班牙语,我讲广东话,没有共同点。所以我讨论问题喜欢用共同认可的历史事实作为出发点。

    我认为目前管理一国经济仍然是凭经验2wxmang2009-07-2121:06:04

    目前没有什么理论和科学可以指导国家管理,美国人最近的危机就是对国家管理科学化的人的一个大耳光。在我们这个没有科学传统的国家更是如此,既然凭经验,那么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不是理论,也不是逻辑。

    物价关是紫阳真人在某几个二把刀忽悠下7wxmang2009-07-2421:49:40

    的休克疗法,结果是很不满意,(这些人现在还在为自己辩解,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最终导致最高对这些侃爷彻底失望,放弃了一鼓作气一步到位的想法。这方面历史文献逐步在开放,相信会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结论。目前很多流行观点实际带有太多的情绪色彩,并不符合历史真实。

    前辈,崇拜喔32wxmang2009-07-2500:00:46

    如果我们能够有幸看到你从历史真实的角度来揭示目前的问题,可能会更深刻的认识今天到底出了什么毛病。目前的确有点山重水复的感觉了,老也找不到柳暗花明的感觉,社会各阶层都在不满。一般民众不满可以理解,也容易解决,但是许多既得利益者也很不满,也在诋毁甚至抵抗现行政策,使执行力急剧下降,就不可思议了。我相信病因一定是出在以前,现在只是报应。对历史的分析,只有身临其境之人才会有切身感受。紫阳真人的那些所谓智囊(很多是自封或抬高身份互相吹嘘的)到今天为止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清楚他们当年到底想干什么?打算怎么干?他们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对病因的判断是什么?我记得当年他们张口就是某洋人,闭口就是某理论(这帮人还不会模型)。我问过某人,我说: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答曰:走资本主义道路。问:如何走?答曰:上层革命。问:有何好处?答曰:提高社会效率。问:如何平衡公平?答:适者生存,物竞天择。这简直是公然要执行人吃人政策了,西方政府也还有福利责任和社会公平约束。从此我对此君的崇拜就从滔滔不绝降到鄙视。

    从8平方说起吧47井底望天2009-07-2501:01:12

    什么人参与?什么诉求?农民是没有参与。因为总的来说,从1978-1988,人家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虽然离城里人

    还差得远。工人和城市市民参与了,通胀太很。可是通胀太狠,是因为道士们想快点到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啊。呵呵。工人还有不高兴的就是企业制度改革,要打破铁饭碗,要搞企业承包,要搞厂长负责制,总之,人心惶惶。

    学生是主力,吵的最大声,就是反官倒。为啥有倒?因为双轨制。可是你没法一下就休克到全市场(俄罗斯死了几百万中年男性)。就是说某种程度上,你没办法避免。只是希望对腐败控制一下,然后市场成长起来。官倒是谁在倒?是改革派们。因为要有大权在握,才可以倒。所谓保守派们,都在台下呢。最大官倒就是真人的大儿子。不过问题在于,改革派当权,改革而得利。你没有好处,干嘛人家支持改革?所以从具体的诉求来讲,大家其实反的是改革派,而不是保守派。当然农村人有点好处,城市人不乐意了,可以参照泰国的情形。知识分子的诉求,就是自由和民主。自由就是主要要求新闻自由。其实当时被人捂住嘴巴的主要是胡乔木和邓力群,呵呵。俺是支持这个诉求的。

    民主就是结束一党专政,要老共下台。这个就是后来老爷子动武的主要考量。所以反的是,不想搞政治改革的改革派。就是老爷子。呵呵。不过真反腐败和官倒,真人一派就算推翻老爷子,也很难不被人反手一掌。就是后来叶利钦

    干老戈的那一出。呵呵。中国躲了一劫。靠鲍彤能成事,那是天大笑话啊。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各阶层有一个机制博弈,把利益调节一下。

    请教一个困惑26wxmang2009-07-2503:15:37

    谢谢赐教,很长见识。8平方亲历过,许多事情到现在我还是一头雾水,觉得某方设想太愚蠢,行动太幼稚,决策太草率。暂且不提。

    现在我有一个困惑请教。如果一个爱美女性去一个美容院,医生跟她说,我可以给你割眼皮,隆鼻子,刮骨头等等,一通胸有成竹的宣传。但是问:何时可以做完手术?答:不知。问:会把我变成什么样?答:不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任何爱美的女人都会夺路而逃。我们目前的改革就像这个美容院。农村改革从联产承包开始,取消人民公社,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税费改革等等,不断做手术。城市改革从国企承包制开始,税收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住房体制改革、国退民进、债务重组等等,也是在不断地做手术。但是现在不管当政还是智囊都说不清楚还要做多少手术,或者何时算手术完成;也说不清楚手术完成后中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会成为什么样子。去做美容的女人可以夺路而逃,我们这个国家却无路可逃,就是手术台上的一个试验品,而且好像永远没有下

    手术台的迹象。而操刀的医生是换了一批又一批。有幻想型的,有菜鸟型的,有假冒伪劣的,也有中西合璧的。但谁也不知道后果是什么。

    下面怎么办?尤其是我们这些在一线干具体工作的人,特别迷惘,不知什么选择是正确,是学习宁高宁大搞特搞,迅速扩张,还是小心朱小华的前车之鉴。还是跟作混日子,还是干脆退休,自由自在。如果是你,怎么办?请不吝赐教。

    那你就要好好的看近年的政策出台了51井底望天2009-07-2507:12:15

    从大国游戏开始,我提出了3个政策建议,削强藩,均贫富,严吏治。其着重点,在于扭转改革后,中央权力衰落,地方权力坐大,出现枝强干弱的局面。当然并不是要求中央重新高度集权,而是部分权力回收,部分权力退出官权,回归民权。

    现在出台的省管县,基本上就是回归地方两级政府建制,将中间一层权力关系割断,向社会结构扁平化靠拢。而现在吏治水平恶化,最主要的表现在县一级。以现在的省县分布,显然省不可能有能力把县管好,就是为下一步的发展大下基础。我提出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强市出省,这样把省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估计再下一步,就是把人口,土地和经济大省,用推恩令的路子,分下去。

    其中的关键,就是官权的不断缩小,和民权的不断上升。当县一级的权力受到限制和严格规范之后,中央和省,不排除将这些权力下放,也不排除县级官吏由民间选举方式,或者招聘方式产生。可以想象,这些未来的县官,其权力要大大小于现在的县太爷。

    从技术角度来讲,就是我在花开花落里面,提到的用高铁和新能源建构的一小时城市圈和三小时城市圈。这个建构,其实就是把民间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分化,也就是说你的工作,居住,人际交往,不受到现存体制约束,这样许多的东西,比如说教育系统,行业联系,等等,已经不再是以前那样的地域关系。

    推恩散势,分而治之的政策前几年就注意到了13wxmang2009-07-2507:31:38

    现在开始实施,下面必然是分省。现在央企重组,已经把原来下放给地方的许多权力收上来了,例如人事权,监察权等等,这几年地方渗透到央企太厉害了。举例而言,建行广东恩平支行行长竟然是副县长调任,结果搞票据融资,搞了一个500多亿的大案,建行去查,地方居然又让此人去当副县长,查办阻力极大。地方公开扬言:此人对恩平功大于山。想想看,全国各地几万人集中于此交易票据是个什么景象。

    但是问题仍然很多,比如公安系统由各县管理,人财物县委说了算,省厅只能指导业务。现在已经成为县委的专业镖局,根本不听上面的。可能是最黑暗的地方,也是未来地方动荡的导火索。

    央企现在找不到明确的目标,不知为何工作(因为利润不上缴),不知在国家战略中是什么作用,不知自己能干多久。都在混日子,除个别的愤青。

    讲另外一个例子55wxmang2009-07-2323:41:46

    某领域大拿(具体美国哪个学校就不提了,一提就都知道了),到国内某单位找工作,条件是年薪100万人民币,住房4室两厅,一年回来工作4次,每次不多于30天,仍然保持美国大学教授席位等等。某单位领导也是曾经的大拿,问:这种兼职工作我也想要,你帮我也找一个吧。某人说:应该让我们有机会报国,分享国内改革开放成果。单位领导说:先报国,再分享吧。此事是圈内“美谈”。http://www.ccthere.com/thread/2325026/4

    中国所有的改革政策都是逼出来的23wxmang2009-07-2222:27:33

    既没有系统设计,也没有广泛征求意见。举例来说,住房制度改革,股份全流通改革,利率形成机制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等莫不如此。目前国企改革就是一条:中央控制最核心的产业和资产,并迅速做大,据说只要98家到96家,资产下线是5000亿,全部垄断经营,用特许权保护,这样作为政权的基础。其他就不管了,由市场配置资源。当然结果肯定与俄罗斯一样,权贵与资本结合,形成某些开放行业的资本寡头,但规模很小。所以目前进不了

    国家队(98家)的国企已经人心惶惶,到处在找出路,找肯定进国家队的企业来接收或兼并。你只要看看最近央企的动态就知道了。因为这98家企业大约控制15万亿人民币生产性资产,大约占整个社会有效生产性资产的50%,而且都是最优质的资产。剩余其他资产实际上都是包袱。这种改革我称为轻装前进,会大幅提高政府调控资源的能力,和对经济的控制能力,会提高执政能力。你认为呢?

    市政设施有地域限制和服务半径限制,2wxmang2009-07-2305:26:12

    搞大的集团非常困难,相当于把一批小舢板组合在一起,还是成不了航空母舰。因为很难实现资源共享,动作协同,上下游也不容易实现产业链整合,这是技术上的原因。从政治上来看,地方市政设施在财政分灶吃饭的体制下,本来就是地方政府应该承担的包袱,中央避之不及。

    为何国外企业进入水务市场?原因有两个:地方政府忽悠人家,例如昆明就是,答应许多优惠,实际根本不能兑现:税收、水价、水资源等等;二是外国企业认为可以渗透到下游产业,例如水污染处理,打的如意算盘,结果没成功。目前法国的威立雅就是骑虎难下。

    是的,他们的商业逻辑和运营理念与我们很不同,5wxmang2009-07-2320:58:09

    带有很强的商业精明和社会责任感结合的特点。我接触过重庆的垃圾发电项目,从上到下都十分鄙视,而且连像样的员工都招不到,都说是捡渣渣的企业。最后收集分拣可以发电的垃圾成为整个项目的瓶颈。尽管国家发改委补贴,仍然很难运转。在三峡库区的一大批政府用移民经费建立的污水处理厂也是如此,基本无法正常运营,地方领导也特别轻视。但是德国人对垃圾处理是当成社会责任和现代企业来做的。水也一样,在昆明与威立雅接触过,他们的理念完全超出了市政设施的概念,是资源最优配置、资源永续使用和产业链协同运营的结合,讲给云南当地的官员听,结果可想而知。当地就是认为你是要从什么地方赚钱,或者你发现了什么我还没发现的赚钱诀窍,或者怀疑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深以为然1笑吟2009-07-2321:39:22

    其实上面那个关于“势力范围”的印象是好几年前工作中留下的了,现在那些已经实际经营管理的实例我反而不了解了。我觉得这种“理念”跟企业自身所在社会环境有直接关系,一旦脱离了那个环境就运行的不太好。德国人的垃圾处理理念是建立在整个社会对环保理念的认同之上的,本质上是国民富足之后自然形成的对生存环境的关注,甚至于反应到政治上出现了绿党。很显然,他们这种理念跟我国目前的社会状况与发展程度还不太兼容,从地方政府到普通民众都不会配合。具体到细节上,他们的垃圾处理系统是建立在垃圾分类化收集的基础上,没有全民的配合是无法有效运转的,即使是在欧洲,除了德语国家之外也没有几个国家真做得好。所以虽然我也很喜欢他们的理念,但是我相信无论德国人的还是法国人的系统,都不会运行的太好……

    目前这些项目全部骑虎难下,地方还在埋怨wxmang2009-07-2321:46:08

    说洋人忽悠他们。地方政府的想法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当时的水价与成本挂钩,水资源当成项目资产投入,税费减免,下游产业(例如水污染处理)开放优先,需要征用的土地优惠等等承诺全部随风而去,把这帮洋人搞得哭笑不得,成为地方政府承担市政包袱的冤大头,不知后面如何收场。与地方政府打官司,估计洋人也打怵。

    想象的出来,烂帐一笔……笑吟2009-07-2322:51:30

    不过洋人们自己也有责任吧。如果他们就如前些年一样老老实实的做设备供应商,应该不会有这些麻烦的。理念的好坏与项目的可行性之间显然没有必然联系,他们前期功课做的还是不足。既然想试水,被水呛是免不了了,接下来是脱身上岸还是继续泡着,这个问题目前看来还不一定……

    供水系统算不上战略资源2wxmang2009-07-2306:19:21

    因为水资源一直控制在政府手中,光有管道没有用,而且协议中有政府征用条款。稀土问题很复杂,是地方与中央的博弈,但是大的资源仍然是中央控制,这个具体数据可以查有关稀土的年鉴。同时,稀土到底算不算战略资源,以前专家有争议,因为世界上中国并不是最多、最好和唯一的,且在电池产业没有起来之前,除显像管用的多外,其他用得不多。现在可能会列入战略资源,加强控制。你要相信,在这种体制的国家,一旦要控制,绝对可以控制得滴水

    不漏。

    大于5000亿的也开放,只是控制权不放1wxmang2009-07-2307:27:22

    例如上市的四大银行,都有外资股,航空公司、石油公司、移动公司等等,只是他们控制权很小,且可以随时收回。例如海口美兰机场第二大股东是哥本哈根机场,目前也由他委托经营,但是协议就有政府命令下,可以随时终止委托合同。例如海南航空第二大股东是索罗斯量子基金,也是签放弃控制权协议的。外资主要为赚钱,在和平时期没有人想故意害中国,除非战争状态,才会收回管理权。

    国企的问题,如果从效率来讲,就是秃顶上的虱子42wxmang2009-07-2220:09:16

    用脚趾头都能看出来,根本不需专家,如果专家就这水平,不说也罢。但从政权稳定来讲,却是不可或缺的。只要看一下开放的领域,例如房地产,官商勾结,巧取豪夺的情况,你就会相信如果银行开放、电信开放、铁路开放等等会是什么后果,不公平会导致政权垮台。政治家从来都是要在公平跟效率之间求得动态平衡。一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犹如说没饭吃何不吃肉,国企全部私有化是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仅仅是为极少数人提高效率,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是又增加一个被剥削的机会。你愿意又出一批房地产商一样的吃人大鳄吗?

    不患贫,患不均17wxmang2009-07-2222:53:19

    这是当政的常识,一旦贫富差距过大,形成事实上的财富兼并(不管是东汉的土地兼并导致的流民还是现在的房奴)就会导致政权垮台,这是大家有共识的。所以国家控制主要资源、主要资产是我们稳定的基础。中国传统与西方不一样,中国历史上就是相对追求公平的社会。不要扔砖头,是钱穆说的,请看他的《国史大纲》。

    党国一家本来就分不清楚1wxmang2009-07-2220:24:26

    只是就一般概念而言,涉及到个人利益,相信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当年戴笠还与日军做生意,日军还卖武器给新四军。所以只能看整体,不能看特例。

    某种程度是中国人历史上上西方人当太多40wxmang2009-07-2219:42:13

    现在的当政者,天生就不相信西方人。实际上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管西方推销什么,中国人都是太极18式,三转两转,消化的西方人都认不出来。例如我们的股份制,我们的公司制,那个不是中国特色,洋人想发力都找不到把手。有时我们的政策翻译成英文,洋人全懂,一到执行,就傻眼,因为除了引进了一个单词,其他什么也没引进。

    你老兄太理想了11wxmang2009-07-2206:12:50

    我参与过几个决策,据我知道,很多决策都是赌博。因为背后大火烧起来了,非过河不可,又不知水深,如果是你,怎么办?如果我们的决策者像你说的有先知先觉,我们就不会犯错误了。很多时候就是救急、玩命。例如德隆事件的处置,完全是勇敢加运气的结果。

    关键词(Tags): #企业(廣雅疏證)#管理(廣雅疏證)#wxmang(saltlaker)#wxmang解惑集(嘉英)#忙总解惑集(嘉英)通宝推:cepx,愚弟,白杨,temptemple,乡间小径,方恨少,拿华,oldnew,连峰际天,兰之子,不远攸高,刹那芳华,s0158,随心飞,飒勒青,财迷心窍,猪七,不感冒,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