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吐偶的】抗震结构设计思路 -- Holz

共:💬49 🌺20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说的也不完全对,有抗震缝的

          不仅仅是有温度缝(变形缝),还有抗震缝和沉降缝。很多时候抗震缝和变形缝合二为一,只称为变形缝。

          • 家园 看来你也不是搞这行的

            结构设缝的话,原因是有几种的,温度缝,沉降缝和抗震缝。在地基情况特殊的时候,比如地质在一定范围内有差异,建筑物有高低,这时为了保证沉降的均匀性,这时设的是沉降缝,在缝两边连基础都要断开。抗震缝呢,由于建筑的体型造成体系的不同,为满足规范的要求,让各个体系独立起来,这时是设缝的,叫抗震缝。温度缝就是为了减少温度作用下的建筑物变形而设的缝,这缝叫伸缩缝。有时设了缝后,缝的作用要同时满足几种要求,故而这些缝合称变形缝。在楼主的帖子里,说为了增加建筑物的柔性而设缝,这个概念是不对的,因为为了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只要是同一种体系,建筑物整体越大,即超静定体系越多,抗震的安全储备越多。这对结构抗震越有利的。每隔一段设缝,主要就是为了避免温度伸缩的影响。他说法是错的。

            • 家园 我的说法不严谨,你这样说就全面了

              毕业后没搞设计,太久了,知识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

              • 家园 其实你前面说的也对的

                这个我开始说的话里也是有漏洞的。可能平时讲到这些话都是对同专业人说的,没考虑这里不是我那个专业的论坛。有的话省略了前提,你指出来后,我的回复,才把前面的话题给补充了消除了漏洞。

      • 家园 台北101大楼顶就有一个几十吨的减重球.

        如果有机会可以去,那是一个游览景点.

        • 家园 北京的貌似也有-就是不开放参观

          国贸,据称512的时候还很是响了一下,搞得在办公室的家伙们全跑出去了,结果反而被告知这样是不对的:国贸这种外墙全是玻璃的,如果当时就震塌了,大家什么也就不用想了;没震塌,外面下的弄不好就是碎玻璃雨,几十米高下来的碎玻璃,大概非专业的安全帽都得漏,这时呆在楼里反而是安全的。

        • 家园 101的tmd阻尼器估计主要是控制风作用下的振动,

          目标是建筑使用的舒适性。

        • 家园 101大楼的那个大球

          不是减重球,而是一个质量阻尼器,重达660吨,对因地震或者风力作用下产生的晃动起到牵制作用,减小水平位移。

      • 家园 关于柔性的,

          (这些效应都是猜的)有在下面垫厚胶垫的,应该是阻尼地震波向大楼的传递。有把大楼建的比较“柔软”的,地震时让大楼有较大的摇晃而消耗能明。

          高层建筑的那个重物,不一定要有动力反应,即使直接固定在楼顶也能阻尼大楼的震运,减小摇晃。一般为了减小瞬间应力,重物是吊在楼顶上的。可以想象一下,当楼顶向一侧移运的瞬间,重物因惯性还留在原地。因而会有一个反向的拉力。只是需要注意这个钟摆频率不要与大楼共震频率相同。

        • 家园 在底部加软垫是防止地震波上下运动造成破坏的
          • 家园 这个是从电视科普节目中看来的。

              它是用多层厚橡胶垫,主要解决水平晃动。小晃由橡胶变形解决,大晃就层间错动。

              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水平晃动为甚,建筑物承受垂直震动的能力要比水平晃动强得多。至于你说的想象成一个大弹簧,成千上万吨的建筑物下要多大的弹簧?而且要有阻尼能力就不能压实,不压实的话受到不大的垂直力就会震动,如果来的是周期性震动可能造成共震,反而增加破坏力。

              当然俺没干过这个,键盘上谈兵而已。

              总之是建筑物单靠强度抗震这强度需要做的非常大,成本吃不消。柔性抗震是利用消能,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 家园 您老谦虚了

              地震是地层的震动带动上部建筑物的震动。地震来时,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快,能量一般但衰减慢,能传很远。纵波能量大,速度慢点,但衰减快。横波造成建筑物的前后摇动,纵波是让建筑物上下动。一般的阻尼器是埋在地下从侧面顶着建筑物阻尼器,并且由计算机控制,减少地震波对建筑物的水平晃动以达到抗震的作用的。加这个软垫的作用是减少上下动带给建筑物的破坏。这个上下地震动的影响在国内叫竖向地震,一般在高烈度区和靠近地震带的地方才需要考虑,他发生了,一般的建筑物是防不了的。主要是在它之前,是水平地震作用,这种能让现有的很多建筑物发生结构性的破坏,再来一个上下的动,一般就垮了。再一个,只有发生在靠近震中的区域里,才能感到竖向震动,这里的能量是很大的。打个比喻吧,就像人从高处跳下来,如果脚落在棉花堆里,受的伤害会轻点,这个棉花堆在建筑上就是那个软垫了。这个阻尼器就像在汽车上的安全带一样,控制建筑物的水平移动。另外水平摇晃,建筑物上面的一般不会全压着压着下面的,下面的总会有部分生存的可能,如果上下动的话,上面就可能全压在下面了,这下面的生存机会就少多了。所以一般对竖向地震,结构要比只考虑水平地震的要留出更多的安全储备,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还有建筑物呢,结构上一般不会太柔了,因为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因素会造成建筑物的水平晃动,如风,在有大风的地方,建筑物高了后,有时大风造成建筑物的晃动可以超过小地震的影响的。而且这个晃动对很高地方来说,人是很不舒服的,哪怕移动不大,可以让人觉得像晕船那样。这个也不行。所以呢,这个结构的设计,就是要求刚度要硬,以满足平时的稳定性要求。在地震等大型灾害面前要留出足够的余地,在超过限制后,让建筑物通过发生较大的变形后,仍然能不倒,保证人身的安全。这个柔性结构是在有足够刚度硬的前提下,通过材料的可变形能力来吸收地震能量,这个可比足够硬还要花钱的。楼主的这篇文章把很多抗震的概念搞错了。他不是学结构的。所以我才说文章加精加的不好。

              关键词(Tags): #抗震结构(当生)元宝推荐:铁手,
              • 家园 横波造成建筑物的前后摇动,纵波是让建筑物上下动

                这是震中地面建筑的情况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