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日本的一些杂感:规范 -- 铁手

共:💬186 🌺2024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聪明与笨是原文的说法

          聪明与笨是原文的说法。

          无关日本与中国人的聪明与笨的问题。

          例子说白了是策略问题。

          蜜蜂向着光是一定程度上的局部最优,但是全局最惨。

          而苍蝇只求满足要求的解(出口),全局搜索,就出去了。

          一般情况下,局部优化效率高,全局搜索成本大。

          估计日本人喜欢局部优化,陷在局部最优但全局很次的陷阱里了。

          做过优化算法的知道,如何不陷在局部优化,达到可能的全局次优(能满足要求)方法很关键的。

          所以要勇于尝试,哪怕局部往恶化方向走,也要多走几步再看。

          呵呵。

      • 家园 这个是真的吗?有实验证据吗?
        • 家园 Henry Mintzberg in NRC 4

          Henry Mintzberg in NRC 4 maart 2000, page 16。

          我没有找到原文。

          看到一个间接资料的摘录:

          ’Let’s say, you put the same number of bees and flies in a bottle.

          You put the bottle horizontal with the bottom turned to the light. The bees

          think they are smart. They know from their hive-experience (= best- practices) that the way out is there where the light comes from. So they swarm to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and keep on trying to get out there

          (= more of the same). The non-programmed, stupid flies know nothing about this and are just flying around. Within five minutes all flies have found the way out of the bottle while the bees are still trying the bottom and die of hunger and exhaustion. The problem is that we have too many bees drafting strategy and not enough flies’

          (Henry Mintzberg in NRC 4 maart 2000, page 16)

    • 家园 日本这一手跟老印有点象

      但到了老印那就只剩皮毛了,但是老印就靠皮毛也能跟老美吹得一愣一愣的,好在美国的软件业核心不是走日本印度这种大生产方式,但在维护系统上这样做倒还有其价值,不过那也就不是做软件了,就是大号电池在做的事,但大号电池能做的估计很快就有电脑代替了。

      • 家园 老印的程式化工作……想起了真人版变形金刚1

        那个不紧不慢,很好脾气地替那特种兵接通美帝司令部电话的阿三哥……

    • 家园 上个世纪末

      和日本一个公司合作IPphone项目。

      一个日本软件工程师带了一台PC服务器来我们这安装系统。

      结果忘了转换电源110-220开关,把服务器电源给烧了。

      这要是在中国企业太简单了:按照电源参数,直接到赛格买一个新电源就行了。

      我们也是这么建议日本软件工程师这么做。

      但是小日本怎么也不能同意:我是软件工程师,这个是硬件问题,我要向公司汇报情况后,听候公司指示才能决定。

      结果是:日本公司又派了一个硬件工程师带了另外一台服务器,从日本飞来了。。。

    • 家园 非常感同身受

      看到铁手的帖子,真的是感同身受

      不过我是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同样的问题

      我也是做软件的,在工作中接触了完全类似的事情。只是自己是在日本公司员工的角度和中国的外包公司合作和沟通。那个过程……叫做艰难呀~~(笑)

      那时候每天跟着日本同事做一大堆测试,把bug一打一打的和管理表格一起向外包公司打回去——他们的牢骚就没停过。时不时还有人找我抱怨:说中国人做事为什么那么大条(大雑把おおざっぱ)。我都只好微笑以对,有时候有些认同,更多时候心里想着:这么测试,亏你们想的出来……真bt

      时不时在msn上和中国外包公司的人聊天,有时候要不好意思的给他们抱歉——这些日本人真的很纠结。。太纠结了。。你别理他们,他们对自己也那么刻薄,没办法。还有那些各种各样的规范文件和表格,的确有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对付它们了。缺点是没效率,优点是很有条例,便于管理,便于维护。

      总之,国民性这种东西,的确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

      日本人的这种规范,优点是精工细作,效率和质量高

      但是缺点是很容易束缚住人,很多人的才华和创意在这些条条框框中消磨殆尽。

      • 家园 握下手,您还好一点,最惨的是那些国内过来的BSE

        尤其是式样定义不清的时候,真是夹板气。

    • 家园 看完了这个老帖,我发现我有点理解日本人这次的作为了

      同时,觉得有些悲哀:他们已经被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训练得不是“人”了,而是一段程序,一台机器或是其他的类似玩意了。

      当然,也许这不是大工业的错,也许其中有他们那种“不学则已,学就要学得极致”的一根筋特性的原因。

      但这不关我们的事,我关心的是,我们,今后会不会被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和商业化训练得如此异化呢?比如,救灾时,见到有人压到在水泥钢筋下,还要问一声先:你确定需要帮助吗?我可没有学过紧急救助的知识,我建议你最好还是等医生来。

      表说这是必经之路,正如该文作者悟出的“工作只为家庭,家庭不为工作”的道理,引申一下就是,规范只为工作,救灾可不是工作,生活更不是工作!

      wanderer:【原创】说说工业生产环境中的生活。

    • 家园 因没有中国电工,核惨了。

      很喜感嘿

      我邻居有一辆美国老爷车,是Oldsmobile牌子,21年的老车,突然坏掉了就去了敌勒,敌勒检查发现是一根电源插头坏掉了,可那个牌子18年前就不生产了,那个零件买不到,让他报废这车。他看到我常常鼓捣车就问我有没有可能修好。我让他把车拖回,我慢慢地把那接口用钳子掰毁,因为有四棵电线,要一一对应好。这样,接好后用胶布一缠,那车就修好了。他问我胶布的寿命,我告诉他:接口不是金属的因为要绝缘,那塑料的寿命比不上胶布呢!所以,再开21年不用担心胶布!他立刻打电话给敌勒,指责人家不会干活。敌勒告诉他:我们要遵循规则,那是有法律规定的,不能砸接口。如果我们那么干,就得吃官司。要是雇员工人这么干,那他就得走人!而且永远都找不到这个工作了,要改行,因为连规则都不遵守,那是谁也不敢雇用他的!

      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个个都懂得规则,处处按规则办,绝不越雷池半步。别说日本人不知道砸接口,就是他知道他也未必敢,因为他按照规则办事了,出了灾难与他无关,可他要是胡来砸接口,一旦有差错,别说工作没了,说不定就得蹲监狱。何况那时候他也不知道后果会如此严重。

      上级都是搞行政管理的,就是有技术,也是循规蹈矩一辈子,绝不会干违反规则的事。去看看英文报道,里边谈到接口电源插不进去是唯一放弃柴油机发电而改用海水冷却最后导致爆炸的原因。

      别小看一个电工,这个日本人不能摆脱机械主义的束缚,而酿成了大祸。要知道蝴蝶效应,在南美洲一只蝴蝶扇了一下翅膀,逐步放大,到美国加州就是大风暴了。虽然根据规则和法律,这日本电工没有责任,但他要是一个不呆板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一定会当机立断把那接口给砸了,然后把电线接好,一座核电站就保住了。当然,中国人不死守规则的习惯也有副作用:法律的严肃性难以建立。这也是中国至今很难实现依法治国的原因之一,没有死守机械主义的习惯。但关键时刻能避免核电站危机。

      • 家园 这个只要出事故,就有可能被控过失杀人罪的

        你很难证明这个处理和事故本身无关。

        有时候学会控制自己的小聪明和学会规避不必要的风险,能更容易实现自己的野心。

      • 家园 万一车子出事了

        会起诉你乱修车子,要赔一大笔钱的。

        中国人普遍地缺乏这种依规则自我保护意识,至少在修车前要签免责合同,就象有钱人家里开派对,来宾要先签个免责合同一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