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难有香如故。。。 -- 酒杯里的忧郁

共:💬119 🌺33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陆文夫写的《美食家》里

                那个富二代朱自冶就这样吧?洗了头汤还要赶场吃头汤面,小日子过得那是相当地滋润啊:)

              • 家园 头汤难洗

                有一阵子为了解决住宿难,澡堂子晚上卖票住宿,但是第二天早上营业之前得离开。不少人也是洗个澡再出去。所以“头汤”也就变“剩汤”了。

            • 家园 那时候人没现在这么讲究。
            • 家园 当时我就不泡

              通常就是淋浴一下,自己打肥皂搓搓,冲干净就走了。不理解干嘛非得泡泡池子,那么脏的水,还那么烫?不过澡堂子里有池塘,也有盆塘啊,就是西式浴盆啊,也可以单独泡着洗,当然价格也贵一点。

              最不理解的是老头儿们洗美了打盹喝茶聊大天也就罢了,还有跟小床上吃吃喝喝的!

              • 家园 我以前去西四浴池,不记得有浴盆

                洗完后围上毛巾往床上一躺的感觉确实舒服。

                老年人没有事情做,所以才会在浴池待那么长时间。

                • 家园 不知北京的怎么样,南京高档点的浴池都有盆浴。

                    所谓高档差别也不大,盆浴与池浴是分开的,是个小套间外面一张床里面是浴盆。价格当然相差也很大,南京的鼓楼浴池池浴是一毛还是一毛五,盆浴记得是两块,也许是一块二,记不大准,我只到那里开过两三次荤。

      • 家园 送花。

        是,从前很不理解那些泡澡堂的老爷子,洗个澡哪儿有那么美?现在比较理解了。

        绿茶里边龙井、碧螺春当然好喝,不过这几年我一直在喝日照绿茶。作为北方出的茶叶就算不赖,就像地方戏曲,乡土气息多多,感觉也很不错。

        山楂丸我没吃过,到现在都没吃过,不过总是药丸子,闻着一股药气。

        宝塔糖,嘿嘿你不说我都把它给忘了,上学时候校医发下来互相监督着非吃不可,想揣家去都不成。

        得空聊聊以前的糖吧?从前谁家都有个糖盒子,现在估计是谁家都没有了。

    • 家园 说起喝茶

      不知道北京人为什么爱喝花茶。我原来不爱喝茶,就是因为里面的茉莉花味儿。后来年龄大了,渐渐的喝不了饮料了,才慢慢的喝起绿茶,但是仍然喝不惯铁观音。现在喝茶是有什么喝什么。不过喝来喝去,还是觉得瓜片、白茶比较对口味。龙井也喝过很好的,但是总觉得有点涩。今天喝了一点猴坑,感觉绵绵的挺入口。

      不太喜欢普洱,也不是很喜欢大红袍,这两种茶感觉味道有点重。但是如果油腻的东西吃多了,我还是会喝一点。

      楼主说的那个时候,水果确实难得。我记得那时候就没见过没有伤的苹果,没见过没有黑的香蕉。至于其他的水果那更是难得一见。不过西瓜除外。那个时候,我最爱吃的西瓜就是黄瓤的那种,但是很少见,而且存在的时间也很短。后来就是黑嘣筋儿,然后就是京欣一号。再往后就不记得了,也不再觉得西瓜好吃了。

      苹果里面,我最爱吃黄香蕉。后来有了国光,但是我一直不爱吃,因为我一直觉得国光是酸的。再往后就有了富士,并且占据了北京的市场,但是从此我就不爱吃苹果了。

      北京的特产-蜜饯,实际上就是一种水果的另类保存方法。

      我不爱吃草莓,不爱吃葡萄,总之凡是不甜的水果我都不爱吃,哈哈哈……

    • 家园 这年头,茉莉花茶再喝不得了

      茉莉花茶是用茉莉干花和茶叶窨制的,可这年头,一斤茉莉干花可比一斤茉莉花茶贵太多了,用的都是香精....这香又岂能如故?

    • 家园 又见酒兄好文

      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外链出处

      配张七十年代东风市场的照片

      哈哈,还得了16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