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猫的原创:美国海军的火箭炮支援舰 -- 妖猫drake

共:💬68 🌺46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小猫的原创:美国海军的火箭炮支援舰(二)

      二.专业的火箭炮支援舰登场

      直到1943年,美国海军反守为攻,开始经由中南太平洋与日本海军逐岛争夺,而这些戒备森严,防守严密的岛屿大多面积不小,战场改装的5英寸航空火箭射程有限,无法有效的覆盖全岛。好在海军部此时已经是食髓知味,正式要求后方船厂设计建造专业的“火箭船”,代替战场改装的“LCI火箭版”执行压制任务。

      经过研究和实验,LSM Landing Ship Medium中型登陆舰被选中作为新的火箭支援舰母船,海军这么做的考虑有两点,首先LSM的运载能力远大于LCI,能够承受更大的发射后坐力,因此可以搭载更重更多的火箭发射器,其次LSM的防护和浅吃水使其有能力接近到滩头水迹线300~350米以外。在如此近的距离下,火箭几乎是出膛后便砸在守军头上,更容易保证支援火力精度,弹着点辨识和海陆联系协同也更为方便。

      在美国海军计划中,根据对母船的改装程度,火箭炮支援舰大致被分为两种。改装程度较低,基本保留中型登陆舰整体布局,可在日后拆除火箭发射器恢复为登陆舰的称为“临时火箭支援舰 Interim LSM(R)”,这些火箭炮支援舰保留了LSM右舷的上层建筑,船体前部甲板和左舷则被用于安放箭发射器。此时美国海军船厂中正好有一批中型登陆舰尚在建造,海军便从中挑出12艘直接进行改造,这批LSM的原定舷号从188到19,9因此其新的舷号也被定为LSM(R)-188至-199。

      由于改造仓促,“临时火箭支援舰 Interim LSM(R)”所搭载的武器也是各不相同,LSM(R)-188至-195装备了航空用的105毫米火箭弹,而LSM(R)-196至-199则装备了85毫米的火箭弹。不过战场不等人,在1944年的Kwajalein登陆战中,一批土法上马,由前方机械师自己在中型登陆舰上焊接航空火箭发射器改装而来的“火箭炮支援舰”随美国海军的的登陆艇大军杀向滩头,以前所未有的凶悍弹雨证明了LSM(R)改造计划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LSM(R)-188至-199这十二艘“临时火箭支援舰 Interim LSM(R)”的首次实战则要等到1945年初的冲绳岛登陆作战。在这次史无前例的超大规模两栖攻防战尚未拉开序幕之时,美国海军便依靠侦查确定日本守军在岛上修筑了前所未有的坚固和复杂的防御工事体系。

      为了能够压制和摧毁日军的滩头防御体系,美国海军将手中的全部火箭支援舰一股脑推向滩头,于是密集的火箭弹雨越过慢慢向滩头靠近的美军登陆集群砸向了日军的滩头阵地,但当日军的火力尤其是大批埋伏在反斜面阵地上的隐蔽火力点突然开火之时,被寄予厚望的LSM(R)并没能实现完全压制敌军火力的预期效果,表现只能算是差强人意。

      虽然LSM(R)的战场初啼不能算是一鸣惊人,但在1945年接下来的一系列对太平洋日占岛屿的攻击中,LSM(R)始终称职的担任“火雨撒布者”的角色。出于对LSM(R)的信任,美国海军决定为对日本本土的最后一击专门建造一批“超级火箭支援舰”,甚至专门为其命名为“Ultimate LSM(R)终极火箭支援舰”。

      U型火箭支援舰仍是以LSM船体为基础,但较之之前的I型,U型舰完全拆除了LSM原有的上层建筑,改为在舰尾中部建起新的舰桥。由于舰首和船体中部空出了一片空旷的甲板,U型火箭支援舰的绝大多数武备都排布在舰桥前方的甲板上,只有双联40毫米博福斯和20毫米厄利孔高炮内装在舰尾两侧。

      在武备方面,U型火箭炮在舰桥前方安装了一门标准的单装5英寸 L38舰炮,而其杀手锏则是装备在舰体中部甲板上的十部可全向射击的MK102 5英寸火箭发射器,一次装填可以进行数轮毁灭性的齐射。MK.102装备了三种不同射程的火箭弹,2000码射程的火箭弹采用了海军的8英寸榴弹作为战斗部。5000码射程的火箭则使用标准的5英寸榴弹作为战斗部,而射程最远的10000码火箭弹使用了3英寸榴弹作为战斗部。

      十部火箭发射器分为左中右三区布置,左右各四部发射架,剩余两台布置在船体中轴线上。所有发射架由两部装载在MK.14瞄准仪上的MK.51射击指挥仪指挥。

      U型火箭支援舰的威力如何?每个火箭发射架能在一分钟之内将24发火箭弹倾泻而出,其弹着点大约能覆盖半个足球场大小的一片区域。240枚火箭弹的轰击至少等于一艘重巡洋舰8英寸主炮齐射的效果,而MK.102发射架也拥有恐怖的装填能力,每秒钟可以装填4个发射架,也就是说60秒之内U型火箭支援舰便能准备好另一次集火齐射。

      吸取了此前日军采用反斜面阵地躲过火箭炮支援舰毁灭性火力的教训,U型火箭炮支援舰除了装备火箭发射架和平射炮外还额外加装了4门4.2英寸重迫击炮。每门迫击炮配备7人的炮组,包括炮长一人,弹药长一人,两名弹药运输员,装填手一人,瞄准器操作手两人。 4.2英寸迫击炮弹弹头质量达到25磅,可选弹种包括白磷燃烧弹,发烟弹和装填TNT的高爆弹。

      美国海军为了应付预想之中金城汤池,塞满叫嚣一亿玉碎狂人的日本本土,一气在南卡罗来纳和德克萨斯的休斯敦的船厂中订购了48艘U型火箭炮支援舰,其舷号为LSM(R)-401到LSM(R)-536。可惜这批强大的弹雨制造者却没能在日本本土的滩头登陆战派上用场,当它们刚刚踏上驶往西太平洋的慢慢航程时,却传来了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消息。

      当对手和目标突然消失的时候,代价高昂却用途单一的U型火箭炮支援舰立刻成了“白象”一般的废物。无奈的美国海军只能留下12艘火箭炮支援舰,将剩余的36艘作为废船变卖拆毁,要知道每艘U型火箭炮支援舰的造价高达百万美元。而幸运的剩余12艘支援舰则被小心的封存起来以备他日重批战袍。

      妖猫drake:【原创】小猫的原创:美国海军的火箭炮支援舰(三)

      通宝推:蚂蚁不爱搬家,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当初设想的是用高速无人驾驶快艇

      拆除不必要设备,速度应该达到50节左右甚至更高,装满炸弹,在上一轮火力压制下释放,在火力间歇时刚好抵达滩头,在艇底装探杆(等长或稍长于螺旋桨),接触海底后触发爆炸螺栓,切断并抛掉螺旋桨,同时点燃几个助推火箭(可用大口径火箭弹改装),保持速度一直冲上滩头.这时触发抛射药,将炸弹抛出,引爆.

      基本想法是提高弹药的投送量.

    • 家园 请猫同学仔细查阅一下橙色6号计划的成案时间

      第一段的这个错误可太大了~```

      美国海军的对日战略是非常完备的, 后来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的反击进程基本也是按照橙色6号进行的

      初期的失利在于美军没有预料到日军敢于攻击舰队母港, 以至于丧失了机动反击能力.

      • 家园 还是请老兄介绍一下,给我做个科普

        在小猫看来,橙色和后来的彩虹计划,的确包括了一些日后被美国海军采用的作战方式和流程,比如近岸封锁,甚至是跳岛作战。但是建立这些原则和战术的基础,却来自于猜测或者常识。击败岛屿国家需要依靠封锁作战来自于一战的经验,而早期的蛙跳理论根本没有考虑新装备背景下的海军作战,雷蒙德.罗杰斯将军提出蛙跳理论的时代还是一战前吧。

        至于后来在建立空中优势和潜艇破交战优势后,美国海军才有可能去执行跳岛作战,另一方面也是不愿承受逐岛作战的伤亡和代价。

        而橙色计划的基础,比如菲律宾坚持和海军优势的主力舰队,美国海军都不具有,在实际作战中采用跳岛反攻也是逐渐选择和改变的结果,这样在计划制定基础都丧失,战事发展过程都不依计划的过程中,橙色计划或者说美国海军之前所有计划的意义,个人认为是大打折扣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

        • 家园 彩虹是相当完备的战略预案

          你所说的橙子只是其中的一种, 以坚持菲律宾为主要基础

          但橙色6号就是假定菲律宾已经丧失,并且美国海军主力舰队无法对日本海军形成优势, 在此条件下, 美国海军应该沿着南太平洋岛屿链逐渐接近菲律宾, 然后在关岛或菲律宾沿海与日本舰队决战

          橙色5号还是4号则是非常积极的进攻战略, 要求实力完备的美国海军沿着中太平洋岛链直抵并封锁日本沿海

          整个橙色方案系统于1921年还是23年基本定型, 以后的美国海军参谋人员只根据技术和战术的发展对其做相应的修正.

          • 家园 哦,看来是我看到的资料不足造成的

            对于美国海军战前计划缺失的指责,一方面来自原资料作者,也是我的看法,除了推演各种大战略的步骤和情况外,对计划的细化方面,美国海军做的也并不好,无论是跳岛还是逐岛,美国海军在装备上的准备都很有限。

            不知道老兄有没有介绍各版橙色计划的资料?如果有希望老兄能分享一下,我是需要补一下这面方面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