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杂感:道德,是用来准则自己,还是准则别人 -- 铁手

共:💬69 🌺676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杂感:道德,是用来准则自己,还是准则别人

    最近关于道德的话题,大致浏览了一下,依旧得到不少启发,但是发现有一个方面,似乎没有提到,这里简单发个杂感,供交流。

    道德本身,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行为准则的集合,它是社会不可缺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是在于,当一个人接受一种道德观念的时候,是被用来准则别人,还是被用来准则自己?很多时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难的。

    历史上有个“不食周粟”的故事,说的是商末周初时后,伯夷、叔齐认为诸侯伐君为不仁,就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又如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因为“仁义之师”,坚守“不鼓不成列”,不肯趁人之危,在敌人“半渡”、“未阵”秩序混乱的时候而击之,结果导致惨败。

    又比如明朝的海瑞,生前直言敢谏,不知变通,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顽固的不可理喻,让人无可奈何。死后也是一贫如洗。

    对于这些人,你只能看到他们顽固的坚持自己的想法,完全不知道变通,在某种程度上,迂腐的令人叹息,在很多时候,也成为被笑话的对象。

    于我而言,他们的可敬和可爱之处,是在于他们认可一种理念,就坚持这种理念,说到做到,即使这种坚持的后果会带来极大的利益损害。

    春秋战国时代,有很多人很可爱,很可敬,不为其他,就因为他们太单纯,太简单。

    道貌岸然本是一个好词,后来逐渐的变成了虚伪的代名词,而那些春秋战国时代的侠义和侠士也逐渐的变成了一种历史的追忆。当所建立各种道德规范,在社会的主流,不是用来准则自己,而是用来准则别人的时候,这种情况就不可避免。

    与此类似的,在网站上也不时有所体现。

    比如,在网站上,当一个人指责秩序混乱的时候,有没有在自己口出脏言时不以为然?

    又比如,在要求管理严惩违规的时候,如果不幸自己违规被罚了,能不能坦然接受?

    又比如,当一个人感慨河水变混的时候,有没有自己不小心也贡献了那么一点点?

    诸如此类。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的都是规则自己,而不是规则别人。见不贤指责别人很容易,见不贤自省很难。

    通宝推:常识主义者,妖猫drake,繁华事散,上古神兵,Batman,dfindy,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的体会

      用同一标准对待自己和别人,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integrity)。是合作中判断人的主要标准。

    • 家园 第一次回铁老大的帖子

      就不写很多了

      我对忙总原来的某个帖子不满

      主要是忙总在这个帖子里的话

      http://www.talkcc.com/article/3384196

      “同样,网络或生活中,有人高呼道义至上,平等博爱,我们可以肯定的判断:

      这是那些或者竞争失败的可怜虫,愿赌不服输,在不甘心退出游戏行列时的异想天开:改规则,照顾失败者;”

      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但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是依靠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来支持的。就算某些事情我们做不到,那么我们应该赞扬哪些人,批评哪些人,是应该有个取舍的。

      “历史上有个“不食周粟”的故事,说的是商末周初时后,伯夷、叔齐认为诸侯伐君为不仁,就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又如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因为“仁义之师”,坚守“不鼓不成列”,不肯趁人之危,在敌人“半渡”、“未阵”秩序混乱的时候而击之,结果导致惨败。

      又比如明朝的海瑞,生前直言敢谏,不知变通,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顽固的不可理喻,让人无可奈何。死后也是一贫如洗。”

      这三个例子,第一个和第三个就一直以来都是正面材料。真正重要的,就是在一个公共的话题汇聚地,要有一个舆论导向。

      那个帖,我自己后来又回了一些,都是乱语了

      不过一些史教头的帖子我还是比较认同的

      唉,任何原则只有在和实践结合之后才知道它的分量

      "是以,对于这一次风波里的所谓的“义利之辨”,俺不敢参与。因为整个看起来有一点像是幼稚园的小孩,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等等聚在一起讨论微积分,网络解放了发言权,于是逼疯讨论本身。"

      嗯,俺也觉得道德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广

      "这些可以作为您所认为的“道德是用来维护秩序的”的一个例证。不过如果严谨一些,我们还会发问,即“秩序”是一个单晶体?还是一个高聚合物?不同的社会结构,不同的社会关系下是否有不同的利益冲突,需要不同的秩序来维护呢?如是,则我们可以认定“秩序”是一个目的而不是一个“常量”,于是,“道德”也必然只能是一个“变量”了。"

      "最后,很同意你的”每个人对这种问题的判断,都是基于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而得出的结论“,以及”而实际行动,有的时候又只是根据内因和外因,必然的和偶然的各种情况集合导致的一念之差“。这个观察已经可以给河里这次的风波做结论了。"

      而铁老大对于这次风波的教训,绝不应该是自己对于“义利之辩”有个种什么新的体会什么的

      这种辩论几千年来一直都有,是全人类的问题,我们这样辩不出什么结果的。而这样的辩论以后还是会有,效率和公平,利己和利公,人性和兽性,文明和生存,所有这些宏大的话题都会由微观的事件引发出了,而这样的争论又变成了一站队和互相分帮派的过程。

      作为管理者,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要如何去引导和管理,而且这种引导和管理是符合当前内外背景的,符合当下时事的。

      对于争论,如何去利用作为管理员的权威性来平息火气,开放大家的思维。(作为危机公关的话GWA做的是比较糟糕的)

      西西河是个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的论坛,所有管理起来,要像在现实中做管理一样。作为天涯虽然小白多,猫扑虽然脑残多,但是它们的管理确实比较好。也许它们的利润比较高,有钱去组建这样的机制吧。

      有个小众论坛战争研究

      我觉得管理比较不错

      估计是来的人太少吧(这个算是打广告)

      另外森林鹿MM的根据地唐风论坛的管理也不错。

      铁老大加油啊

      另外直接办付费论坛很难的话,想点其他的赚钱方法啊

      比如论坛大牛多,帮助大家找私活,收中介费

      论坛文章多,帮大家联系出版社,收提成

      直接办纸媒刊物

      扩大影响力办广告

      开展猎头类业务

      联系一部分大牛组智囊团,开展咨询类业务

    • 家园 准则自己:同志们,跟我冲。准则别人:弟兄们,给我上
    • 家园 看完这篇,我马上想到的就是那个(李敖写的?)“如此好人”

      河里的理工科多,干脆做个模拟实验的了。

      实验题目:道德是用来律己还是律人的?

      条件:A——潜在债权人,能保证借出一笔钱而不影响自己的事;也能保证不借给别人钱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损失(比如潜在的威胁或人脉关系等等)。也就是说借不借出可以全凭自己心情。

      B——潜在债务人,一向好借好还,信用良好。

      C——潜在债务人,一向借了不还,都拿来吃喝玩乐不干正事了。

      现在,假如你是A,B和C来向你借钱,您如何决定呢?理由是什么?

    • 家园 道德的关键不在于准则谁。

      道德,之所以成为道德,就在于其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形成大体上的共识。并由这个共识而形成了外部的社会压力,和内在的心里压力。这客观上决定了道德必然是既准则他人,也准则自己的。

      但是,人的经历不同,社会生存环境,思维方式、性格不同的情况下,造成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会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用一个道德条文去准则他人,可能是不适当的。

      所以需要设身处地的在他人的环境中去换位思考。否则,强行以己度人或套道德条条,反而会失去道德中最核心和本质的某些东西。

      一些先哲强调严律己,宽待人。个人猜想,可能有上述想法在里面。另外的一个想法就是,严待人容易起矛盾,相反,人是容易偷懒的,修养是要提高自己,所以严待己很重要。

      关键词(Tags): #道德
    • 家园 铁手啊,你这个帖犯了和忙总一样的错误

      虽然你没有明说,但是我的感受是你想说“道德是准则自己,而不是准则别人”。

      所谓的准则,在论坛上来说,也就是评价,或者评判。

      这和忙总的道德是只能用于评判自己,不能用于评判别人是一样的思想。

      但是事实上,你通篇的举例都是在评判别人的道德观。从宋襄公到海瑞,到河友及其他。。。

      这在逻辑上是错误的。

      就好比甲看见乙打丙,就把乙揍了一顿,然后说他的以暴制暴行为是在反对暴力。事实上对甲来说,矛盾的根本不在于暴力,而在于其他,因为他本身就在使用暴力。否则在逻辑上无法成立。

      而且你在讲海瑞时以“死后也是一贫如洗”作结尾,加上后面的评价,实际上是在用你认为正确的“个人实用主义道德观”来评价别人的道德观。

    • 家园 铁手这几问问的好。中国的读书人啊,缺的就是:

      与此类似的,在网站上也不时有所体现。

      比如,在网站上,当一个人指责秩序混乱的时候,有没有在自己口出脏言时不以为然?

      又比如,在要求管理严惩违规的时候,如果不幸自己违规被罚了,能不能坦然接受?

      又比如,当一个人感慨河水变混的时候,有没有自己不小心也贡献了那么一点点?

      西方人讲的爱人如己,咱们中国人自己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方舟子谈妻子论文被指“抄袭”:有人公报私仇

      外链出处

    • 家园 说实在的,还是看铁手的字最舒服

      借主人的花献主人吧

    • 家园 道德是没人的时候也能不随地大小便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

    • 家园 随想道德

      基本上全程跟了一下这次的事情,对道德这个东西有些反思,某些思路老大可以参考一下。

      道德分为私德与公德,私德更类似于自我的修养,无法被外界强行要求,就算是强求也无法强制执行。公德是人类社会大众生活在一起的基石也是润滑剂,处理得越好整个社会的凝聚力与作为整体的力量就越强。

      所以道德即有个人修养作用也有社会功能作用,私德属个人品德的重在善良宽容等等,而公德是道德的社会功能作用的具体体现,应该重在公平也可以被要求,公德中也可能涉及一些个人品德。公德需要有有明确的标准与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必要时甚至可以形成法律,如果在标准与操作性上做不到就只能靠社会成员自律,或加以利益引导或加以舆论监督,一个好的管理者的水平就体现在这个引导与监督上面。

      道德实质上是为脱离人的动物属性而适应人的社会属性存在的。但社会是又发展的,所以道德的标准也随之不停地变化,但这并不意味道德虚无化,而这次争论的根源其实就在于道德的社会功能被有意无意地否定了,造成与道德虚无化相似的结果。

      回头看了一下,有定义说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才称为社会公德。这种分法更细更科学,但因为主要想讨论的是社会公德一方面的,就不修改了,下面说的道德都是指社会公德。

      按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它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创造的精神产物。目的是使被统治者自愿的放弃自己的利益,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阶级的奴役。因此阶级社会的道德往往是一种最卑鄙的双重标准,对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也是这次忙总立论的基础之一。其实要看一种道德是否有这样的双重标准,主要是看统治阶级是否在把自己的利益等同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并要求被统治者的个人利益无条件的服从虚幻的集体利益(即统治阶级的利益)。

      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道德观去衡量,中国先秦时期统治阶级的道德观是周礼,秦汉之后是儒家文化发展出来的礼教(以德治国),而西方多以宗教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社会改革家或革命家因为反对阶级固化提倡阶级之间的流动性,所以往往需要弱化甚至完全消除旧有统治阶级道德观的影响。这点以商鞅那派的法家思想为最,认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没有什么道德的标准可言,因为趋利避害是所有动物的本性。基本思辨之争就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其对应的思路是不依靠道德使人人为善,而是用法律使人人不作恶。

    • 家园 “吾日三省我身”

      能做到每年省一省也是不错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