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六普数据公布后的一些总结兼暂时告别贴 -- 黑岛人

共:💬262 🌺2018 🌵17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对于不同的意见,君子会有理有节的驳斥而不出恶声。

        在指责别人捣乱,是上窜下跳胡搅蛮缠的一小撮的时候,请心里默念几句:小人同而不合,问问自己的心,是否有恼羞成怒的感觉。

        • 家园 对对,那几百人送花的都是同而不合的,只有您老几位是

          和而不同,从不出恶言,从不曲解他人文章的君子,请尽管继续表演

          恼羞成怒,嘿嘿,您还真高看自己了。

          • 家园 “不和”指的是恶言恶语,跟立场无关

            “不和”指的是恶言恶语,跟立场没有关系。

            送花也好,投诉也好,都是我们在西西河的权利。

            每个人都应该自省,我们在河里的发言,是否使用了激怒他人的词汇和语句。

            我自己也有不冷静的时候,用了“非我族类必有异心”这样的词汇指责他人。冷静下来一想,这样的词汇太伤害别人的感情,幸好在有人投诉之前将其改正。如果有人因此受到伤害,我愿意道歉。

            这篇文章,同样也是写给我自己,以及那些虽然与我立场接近,但有过出言不逊的网友看的。

            回到这个帖子,也有很多缺乏理智,伤害别人,伤害民族团结的气话。我前面有投诉的帖子,并附上相关的解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先自查,再查人。与立场无关。

            同样,几百人送花,也并不代表有理。

            指责别人前,最好先自省一下自己。

            西西河的成功,在于包容不同观点的碰撞。管理层要做的事情,是不问立场,只负责清理河里的垃圾。以维护西西河的洁净,维持“君子和而不同”的网站的品味。

            你如果觉得某些发言属于垃圾,应该及时投诉,并在后面附上投诉的理由,以便于管理层的判断。而不应该一味指责管理层偏袒。

            无论立场如何,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网友,都能去及时清理自己丢到河里的垃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沉默的大多数?

        六普数据出来之前,沉默的比大多数还大多数呢。黑岛人以前不就是认为只有藏独疆独皇汉才会不支持他而反对计划生育的么,现在六普数据出来了,反对他的人反而更多,他发现再也不能乱扣帽子了,才灰溜溜的跑了呗。

    • 家园 学仙人,顶一“放之四海而皆不准”的铁锅,谁都不怕!

      认真你就输了。

      我算是反计生派,主要是看不过计生委太庞大,以及80年代初的农村强制措施过于严厉而完全不人道。

      但从来不参与争论,只偶尔实在看不过眼刺一下。

      自己只有一个孩子也不打算再生。

      以上种种行径,自相矛盾而不觉,也无愧。嘿嘿。

    • 家园 斯诺:2000年,中国人口12亿五

      就借个地说说话。斯诺在他的遗作《漫长的革命》当中提到:

      若按1%的低出生率,中国人口到2000年约为十亿。若按2%的出生率,可以再加2亿五。

      斯诺活着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开始强制计划生育政策。主要靠妇女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出现的晚婚晚育和民众的避孕措施这两项主要内容实施的计划生育。

      另外,纯粹就是好奇想问一下,为何离开河里的河友都要发表声明呢?俺想离开时,点右手边的叉就可以了啊。

      • 家园 类似于“通电下野”,其实等待时机复出。
      • 家园 还是看原话吧。

        问:“你能告诉我你对当前中国人口总数的估计吗?我已经看到和听到令人信服的证据,现在中国的生育制度正在认真寻求限制人口的增长。你预计什么时候人口的增长会下降到2%以下?”

        总理;“计划生育是走向我们目标的第一步。在一些城市搞得好,但是在农村不能指望马上收到重大成效。死亡率下降的速度比出生率快得多。老年人活得比过去长了,婴儿死亡率的下降更加显著。这是因为人民得到的最低限度生活资料有了改善。当然,我们不能说中国人民已经富裕了。但是如你清楚地了解的,比起旧中国来。他们的情况好多了。现在中国的生活水平比美国当然低得多。但是我们没有500万人失业。美国失业家庭的生活是很痛苦的,而另一些人都享受比中国人民高得多的生活水平,在中国,不同人之间的生活水平没有很大差距,这就是死亡率低的原因所在。”

        “我们鼓励计划生育。在城市,尤其在学校、工厂和政府,这方面的工作很有成效,青年人都认识到晚婚的好处,并愿意婚后实行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是可行的,但需要进行适当的宣传教育,并且需要时间。如果本世纪内中国人口的净增率能降到1%以下,那就确实非常令人满意了。”

        外链出处

        • 家园 既然有原话,干吗不把他写的数据那一段贴出来呢。

          作好事要到底。我来贴算了。

          “预防为主”远不仅是指计划生育而言,但现在计划生育是一个极其基本的问题,因此在报道“预防为主”的其他方面以前,需要进一步讨论它。

          中国的避孕丸效果怎样?据林大夫和其他专家说,他们的那种服用二十二天的避孕丸完全没有副作用。如果每日服用,其有效率是百分之百,但忘记服药(有意或无意)的人“依然很多”。与此同时,现在正在加紧研究一种每月服用一次的理想的避孕丸。林大夫说:自1969年以来,就在全国各地试验使用这种避孕丸了。仅北京一地,就有五千人参加一项节制生育的试验计划,其中包括医务人员、工人及其家属。

          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研究工作,特别是日本利用前列腺催经的阴道丸的研究和成果,也保持接触。林大夫说:“我们的研究小组——我们称它为计划生育战斗组——也在研究药效较长的口服避孕药。我们正在试验三个月服用一次的避孕丸,而且,现在我们深信,我们能够试制出一种有效期为一年左右的避孕丸或注射剂。”用中国草药作为男用和女用的避孕药也在继续试验中。(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想出用针刺来避孕的方法!)男子绝育(有了两个孩子以后)是提倡的,自由的,但并不普遍。

          避孕药的应用已推广到了什么程度?在我访问过的各省内,据说避孕丸到处都在应用,甚至在陕西省内地也是这样。但林大夫说,还是供不应求。在中国,属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大致有七、八千万,这意味着每年需生产约一百七十亿粒每月服用二十二天的避孕丸。男用的避孕药可以帮助弥补目前这种避孕丸的供应不足。

          中国还需要大量的预防各种传染病和流行病的疫苗,它现在已成为这方面的最大生产者。北京的一家“超现代化的”药厂(曾去参观过这家药厂的荷兰医生J·A·德哈斯对我说,它比欧洲的任何一家药厂都大)每年生产疫苗八千万单位。我的老朋友、美国出生的马海德医生告诉我,他在中国其他地区,曾看到有这样生产能力的药厂在十二家以上。

          有关方面正式告诉我,北京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属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使用避孕方法,其中有三分之二服务避孕丸,在周围十个县的农村公社,现在约有百分之四十的适龄妇女服用避孕丸。

          1964年,周总理告诉我,他的政府希望到1970年时人口增长率能下降到百分之二以下。现在我问他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时,他说,到1966年,全国人口增长率确实已降到百分之二以下。他又补充说,可是在文化革命期间,许多青年男女自由混合,人口增长率又急剧上升。许多人的早婚,助长了出生率的提高。随着纪律的恢复,越轨的时期已成过去。由于简便的新避孕丸的更加广泛的使用,总理认为人口增长率又在下降了。

          中国人被问到这类问题时,容易受窘。但我的询问已使人确信是善意的。1965年,我向北京市妇婴保健处的一位副处长询问婚前的禁欲情况——在这个国家里,结婚的理想年龄,女的已推迟至二十六岁,男的是二十八岁。(在中国农村地区,建议的结婚年龄女的是二十三岁,男的是二十五岁。)我说,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普遍保持贞操,外国人是很难相信的。

          她指出,现在妇女都有生产工作可做,有和男子同样的机会;在过去,一个女孩子二十岁还未结婚,是丢脸的,而今天的看法正相反;青年人都受到政治信仰和为社会工作的理想的训练,他们不是仅仅为了寻欢作乐而生活的。

          “所有这些都是真实的,而且这里也没有像在西方所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商业化了的性刺激。但是一个得到了自由的妇女,难道不能有至少去结识一个她可能会选为结婚对象的男子的自由吗?”

          “这并不是那么严格。男女双方有了了解,并开始互相熟悉,这种机会是有的。我们不否认,有时会有婚前性行为,有时会发生怀孕的事情,虽然这是很少见的。在过去,这种妇女自己去流产,或想办法流产,但现在,由于使用避孕方法和知道可以自由流产,那样的事情就很少发生了。

          “未婚母亲去流产是极少的。以我国人口之多,这种流产人数这样的少,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医生对于头胎要求流产,总是劝这个妇女加以保留。如果她是一位未婚母亲,而结婚又不是解决办法——因为父亲已婚,或男的在政治上是个不良的匹配对象或其他原因——那就没有人会坚持非把孩子生下来不可。就会采取流产手术。”

          我和马海德医生的谈话,也大体上证实了上述的观察。这位医生和他的美丽的中国妻子,已有一儿一女。就他的儿子来说,在同他的女朋友的婚前整个相爱过程中,他六年来“始终如一”,没有和她发生过“肉体关系”。马就是这样想的。不管怎样,他们最近在适当的年龄结了婚,接着马海德夫妇很快就有了一个孙子了。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青年人的情况,”每天要看几十个病人的马海德医生说。“我不敢说避孕丸不会使事情起变化。这里一切事物都在变。但在眼前,我们的青年人也许是世界上对性的态度最不随便的了。”

          总之,无论性关系今后是否会更加自由,免费使用避孕丸和流产的自由,可能不久以后(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宣传,打破了农民的保守主义和男尊女卑观念)会导致人口增加率的进一步下降。但中国是个拥有广大人口的平等社会,进步的好处必须为大家所共享,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也必须遍及广大地区。

          如果以主席所说的低数六亿八千万为底数,1965年1月以来的六年按每年最低增长率百分之二(根据周总理同我的谈话,这估计可能偏低)计算,那么今天的中国人口估计将达七亿八千万左右。1971年1月,我问总理,现在是否可以说中国人口已达到八亿。周总理迟疑了一下,回答道:“不,还不到。”

          在北京愿意作出较明确的宣布以前,假定到1972年时包括台湾在内(约一千四百万)的全国人口将超过八亿,这种估计似乎是靠得住的。即使从现在起年增长率只有百分之一,这也意味着到公元2000年时将达到十亿以上。如果是百分之二的话,从理论上来说,到那个时候将再增加二亿五千万。

          • 家园 斯诺数学不及格。

            在北京愿意作出较明确的宣布以前,假定到1972年时包括台湾在内(约一千四百万)的全国人口将超过八亿,这种估计似乎是靠得住的。即使从现在起年增长率只有百分之一,这也意味着到公元2000年时将达到十亿以上。如果是百分之二的话,从理论上来说,到那个时候将再增加二亿五千万。
              按照这段话,时间是1972年按八亿,百分之一的增长率过了28年到2000年是10.57亿,百分之二的增长率是13.93亿(13.928)。

              要是按“超过八亿”算,只会更多。

          • 家园 谢谢你贴出。好在我也给出了链接,也不是故意隐瞒的。

            看了您了帖子,我深深赞同您的看法,计生委应该被xx,计划生育应该被xx(打倒、踩上一只脚、鄙视、关门……)

    • 家园 真是奇怪,论坛有这么好的屏蔽功能,为何要走?

      看不惯的通通拉进黑名单即可,难道只有说服所有人和自个儿走路这两个极端的选择?

    • 家园 早日归来~
    • 家园 要走就走,何必宣扬?

      矫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