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们的眼睛, 我们的喉舌在哪里? -- 玉垒关2

共:💬353 🌺3673 🌵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财政上无法负担啊!

          要是真有能力在山区先实现真正的“村村通”,在建好道路的基础上实现校车接送,中国早就发展起来成为发达国家了。

          中国幅员辽阔,疆域内地形多变,既有江南的小桥流水也有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可不比日、韩的地小人多,人口大多集中在城镇里,上学问题让政府统筹一下校车就可解决了。西南山区有很多地方可称作是:穷山恶水。比如一些建立在怒江边上的村子,整个村子的交通被怒江隔断,村民想要外出、适龄儿童想要上学必须要通过一种叫做“溜索”的工具(说白了就是在腰上系上保护索、另一头连接滑轮。在怒江上拉一条钢缆,通过滑轮使人横越整个怒江达到对岸。有些老乡熟能生巧、技高胆大,在滑跃的过程中还敢带着自己的自行车一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身下几米就是湍急的江水、身体被江面的风吹的左摇右晃,还敢带着自行车,胆子是不是够肥的)。在这种恶劣的地理情况下,有些地方谈建设乡村公路是一个有些遥远的梦想,而谈校车只能是奢侈了。

          国内大城市的孩子们所享受的教育资源在西部偏僻山区的孩子是不可想象的。举个例子:1990年代中期,上海闵行区的一所小学给龙战所在的,云南边境地区的某城区中心小学赞助了20余台286电脑(就是那种凸显示器、卧式主机、插又宽又薄的磁盘容量大概1M左右的老爷机),整个学校把它们当成心肝宝贝来看待,有专人管理,专门修建了电脑室,里面卫生一日搞三次。学生们每周只能在老师指导(或者叫监视)下上机一次,每次进计算机房必须脱鞋子。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可以看到在市县一级的学校教育设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基层的那些学校就只能用简陋来形容了。教师、孩子们都在吃苦。

        • 家园 山区得先修路,然后才谈得上校车吧

          成本成倍增长,不知道财政能不能支撑得起。

          • 家园 村村通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至少,让每个孩子走半个小时就可及校车站,有心要做不是太难的。

            对比一下平均每个北京上海孩子政府投多少钱,山村孩子投多少钱, 就知道所谓财政是否支撑得起是假问题。

            • 家园 我不清楚教育投资地方财政的比例占多少

              估计应该占很大比例吧,按照美国的经验来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北京上海孩子享受的教育投资和山村孩子相比,自然是天上地下了。sigh,减小地区贫富差异任重道远啊,把西部大开发先做好吧,是正途。

        • 家园 赞同

          应该给学校配备校车,把分散的孩子集中起来,撤销人数少、边远的学校,让资源得以集中,提高学校运行效率。

          让农村教师的感动留在过去吧。

          • 赞同
            家园 学校基本上早就集中了

            越来越集中,甚至过分集中了,但校车是没有的。可见有些人做事的出发点为了把资源更加集中到城市,而不是解决农村的教育问题。 现在有些人忽悠的撤村、乡、镇,一个路子。

    • 家园 为什么只能送一次花啊哭!
    • 家园 我们缺乏的是自由和竞争

      造成这个局面,并不是新闻从业者的责任,真正的原因是制度使然

      • 家园 这是啥逻辑?

        我们缺乏的是自由和竞争

        造成这个局面,并不是新闻从业者的责任,真正的原因是制度使然

        新闻从业者的责任不就是报道不公,呼唤自由么?都自由了,制度完美无缺了,要这帮动嘴皮子的干嘛?还不如多养几个相声演员呢,至少人家不自命清高,而且能逗大家高兴。

        这好像士兵抱怨“这制度为啥这么SB,竟然让我(的职业)在战争的环境中存在。我(的职业)老打败仗是因为缺乏和平安宁的环境”。

        抱怨没有“完美制度”的新闻工作者,看见肥羊就跑的大灰狼,shame on you!!!

      • 家园 拉倒吧

        什么都往制度上推,制度敢情是豆豆,谁不爽了都可以拉过来揍一顿?

      • 家园 请不要把什么都往“自由”“竞争”上扯

        媒体中存在的偏见,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受众的偏见,资本逐利的本性。你迎合受众的口味,你就成功,你做不到这点,就被淘汰。这种现象,在竞争越自由的国家越明显。

        在资本的时代,媒体是金钱的喉舌,如此而已。

        一句体制问题,暴露的只不过是你对这个问题的体会是多么的肤浅。

    • 家园 各媒体良发青充斥

      盲目崇拜西方,有意无意地满口胡言乱语,这些人当道,怎么会有健康的媒体导向。

    • 家园 奥巴马在101空降师含泪讲述911故事

       中新社华盛顿5月6日电 (记者 吴庆才)美国总统奥巴马6日在向最近刚从阿富汗归来的美军第101空降师发表演讲时,含泪讲述了一名新泽西女孩与他的父亲在“911”恐怖袭击发生那一刻生死离别的故事。

        奥巴马当日在肯塔基州的美军福特坎贝尔基地说,上周一,新泽西女孩佩顿写信告诉他,“911”发生时自己才四岁,她的父亲格伦被困于纽约世贸中心,在生死关头的最后一刻,父亲知道自己无法脱险,于是打电话回家。

        佩顿至今还记得,当时母亲哭着和父亲通话,然后她把电话递给年幼的佩顿。虽然当时父亲的话已经很难听清楚,但是佩顿至今还记得他临终前说的那句话:“我爱你,佩顿,我会一直看着你。”

        奥巴马在讲述时眼噙泪花,当他引述佩顿信中父亲的那句话时,忍不住拭了拭眼角的泪水,站在奥巴马旁边的副总统拜登以及台下的许多官兵,都忍不住落泪。

        接到这封信后,奥巴马决定邀请佩顿及她的母亲和姐姐一起参加5日在纽约世贸遗址“零地带”举行的纪念仪式。她被安排站在奥巴马的身后,并得到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引起了众多媒体的注意。但是佩顿拒绝向媒体透露那封写给奥巴马的信的内容,以留给奥巴马今天亲自讲述这一瞬间。

        奥巴马引述佩顿信中的话说,自从父亲去世以后,她失去了永远无法被替代的一部分,过去十年对她一直很艰难,但现在她变得越来越阳光,就像她的父亲那样热爱体育运动,在学校里同样表现很好。而昨天,大家都看到她已经是一个坚强、自信的十四岁女孩。

        奥巴马指出,美国目前仍面临着诸多困难,经济虽已走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但尚未完全复苏;两场战争已造成巨大的牺牲;龙卷风灾害最近袭击了美国中部。他呼吁美国人振作起来,他说,“美国最伟大的日子还在后头”。

      不知道为啥,总觉得应该把这个贴到这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