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谈书和出版社:写在前面 -- GPRS

共:💬156 🌺95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谈谈书和出版社:写在前面

    从高中时候就喜欢买闲书,到现在也十几年了。成为书虫的过程,也是对书的质量和出版逐步了解的过程。

    由于国内特殊的市场结构,出版社成为选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指南针。六年前到了美国,一下子懵了,因为美国的出版市场结构和国内迥然不同,就好象两国的经济结构一样。一个是计划经济残余加无序而蓬勃的市场经济,一个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到了这两年工作了,有了点闲心和闲钱,开始慢慢在Amazon上找可靠的版本,算是有了一点点了解。虽说是这样,我还是想集中在中文图书上。

    我虽然做过几个月的临时杂志编辑,但是完全还是从一个读者立场来写这个文章。

    关键词(Tags): #出版社(嘉英)#书和出版社(嘉英)元宝推荐:史文恭, 通宝推:有道理,唵啊吽,holmers,北极星光,上古神兵,duanjian,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谈谈书和出版社:台湾的出版社

      这可能是这个系列最后一篇了。

      谈到中文出版,除了大陆就不能不说到港台。过去在国内资源匮乏,很难看见香港台湾出版的书。等到了美国,互联网发达,才稍微了解了一些。

      港台图书相比大陆图书,有些特点。一是港台出版物审查制度远为宽松。香港一直就是不管地带,而台湾最近几十年解禁之后,出版物受限大大减少。很多大陆根本无法出版的图书,如果要看中文版,只有港台有。很多大陆作者的书,如果题材敏感或者有犯禁之语,往往转到香港出版。2010年香港出版的《关键时刻:李鹏[**]日记》(这本书应该不是伪书?)以及2009年出版的《改革历程:赵紫阳回忆录》就是很明显的例子。象李鹏前总理这样的元老人物,作品竟然要到香港出版,耐人寻味。二是印刷精美。这些年三联书店出版了一系列故宫丛书,比如《国宝一百件》,原版就是香港的。三联的版本在大陆已经算是印刷精美的,但是香港版本的比三联的还大一倍(八开)。还有比如赫赫有名的《明式家具珍赏》、《明清瓷器鉴定》这样对插图要求极高的图书,都是香港最先出版的。当然这些年国内书籍印制质量不停提升,这方面差距明显缩小了。三是价格高昂。在国内,虽然图书价格不断攀升,但是比起海外,还是很便宜的。港台图书价格可以同欧美图书看齐。

      但是如果从作者资源来说,港台远不能同大陆相比。所以港台大量翻印国内的古籍校点作品。如果大家记得前文我提到的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的印制质量与日俱下,那么购买港台的翻印本倒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比如香港中华书局的《资治通鉴》(可惜绝版已久》,台湾里仁书局的《李太白集校注》,所谓礼失求诸野。

      我对于香港的出版市场了解不多,主要谈一点台湾的出版商。

      联经文化。联经是出版大部头学术图书的重镇。感觉联经有点点象大陆的商务(《现代名著译丛》、《联经经典》),又有点象大陆的中华书局(《屈万里先生全集》、《钱宾四先生全集》),还有点象三联(《胡适日记全集》、《大风堂名迹》)。台湾有分量的学术大师的作品,联经出版了不少。联经立足台湾本土作者,特别是1949之后渡海的民国学人,出版了不少图书,功不可没。我曾经在联经邮购过一批图书。联经虽然有网站

      外链出处

      但是海外下单还是要传真信用卡。虽然经手人还是很认真的,书寄到后,由于包装过于单薄,一套54本《钱宾四先生全集》,完好无损的寥寥无几。感觉联经由于不以网上直销为主,所以在收款和运输上,都缺乏经验。如果再次下单,一定要和联经联系好,宁可多付运费,也要保证书的完好。联经的编辑质量很不错,有学术出版社的范儿。我手头的联经图书几十本,目前还没有发现什么错讹。

      远流出版社。我们比较容易给远流在大陆找一个对应者:三联书店。远流也是出版大量文化味浓的读物。当然远流更商业一点,什么通俗读物都出版。相比来说,三联要矜持一点。有趣的是最近几版的《金庸作品集》,在台湾也是远流包办的,这和三联的大陆版相映成趣。唐德刚作品在台湾是远流包办的。自从大陆的《晚清七十年》绝迹之后,无论是正版还是盗版,都只有远流版了,包括网上扫描的PDF。远流的电子出版和网上书店做的非常出色,无论是支付、运输、还是促销,都做得很好。我在远流网上邮购过两次,支付和运输非常令人满意。书千山万水从台湾飞到北美,完好如新。远流还做了自己的电子书软件。总的来说,无论是选材还是营销,远流跟踪时尚和潮流的本事,超过其它诸家。这是远流的网站

      外链出处

      里仁书局。里仁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出版社,就是缩微的台湾的人民文学和上海古籍。明眼人可以看出来,里仁以出版中国古典文学为主。里仁的四大名著,基本就是人民文学版的重排,部分还保留了人民文学老版的插图!里仁的很多古代文人的别集,也就是上海古籍的重排本。如果对于印装质量有要求的读者,不妨看看里仁。目前海内《金瓶梅》校订全本的最善本,大概是香港梅节的。可是梅节的梦梅馆出品的太贵,而里仁出版的版本就值得收藏了。里仁的客服也非常热心,有问必答。当然对于海外读者,里仁的服务方式有点落后了。他们不接收信用卡,需要邮寄汇票(!)。感觉上和我小学时候邮购《兵器知识》一个操作方式。感觉里仁是一群文人办的出版社。这是里仁的网站

      外链出处

      我相信台湾还有更多的值得注意的出版社,比如三民书局等,我没有很多了解,只好抱歉了。

      相对大陆,港台的出版资源相对分散。由于它们出版资源管理松,和欧美一样,有时候甚至可以为一本书成立一个出版社。所以依照出版社按图索骥,往往有遗珠之憾。

      对于大陆的读者,由于网络购物的兴起,港台版的图书,甚至一些禁书,不再是可望不可即的了。在淘宝和孔夫子上都能看见一些专卖港台版图书的卖家。虽然价格不菲,但是总算是有了渠道。希望有一天,整个华文出版市场能够连为一体互通有无,为读者造福。

    • 家园 谈谈书和出版社:其它地方出版社之二

      首先要谈的就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十多年前刚开始做书虫的时候,完全没有注意到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图书。到了五六年前,广西师大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

      我总有种感觉,广西师大是在模仿三联书店。因为广西时代出版的图书,从选题到装帧,都在同三联靠近,也在玩“文化味”。三联出钱穆,广西师大也出钱穆;三联出蒋勋,广西师大也出蒋勋。当然模仿都是慢了半拍,一般都被三联占据了先机。你看看这些书的封面设计

      外链出处

      三联味是不是很重?

      在所有模仿三联的出版社里,广西师大是做的比较好的。我读过他家出的唐德刚,觉得无论是印装还是设计,都还挺精致。近年来的崛起,也让我们看见国内精品图书市场不让三联专美,有竞争总是好的。

      但是广西师大终究不是三联。我买了这本书

      外链出处

      依据港版重排,全彩铜版纸印刷,算是精品书了。而且由于有港版为依据,编辑工作应当没那么重。但是请放大封面看,那个“History”是不是错印成了“Histoy”?历史真的是“他的玩具”么,这也太直白了吧...一家精品出版社出版的精品图书,封面闹这种低级错误,编辑是难辞其咎的。

      近年来模仿广西师大的又有陕西师大出版社,也出文化图书,但是好像质量又下一层。下一个是谁?山西师大出版社?

      中国的旧小说很多,惭愧的是能够成为名著的并不多。三言二拍以下的俚俗小说不可胜数,人民文学这种大出版社是不屑的。难道这种小说就活该由些垃圾出版社糟蹋么?好在还曾经有个宝文堂。我买过宝文堂的《七侠五义》,前面几十张是旧小说那种变形的人物肖像,旧小说味道很浓。但是书籍本身编校质量是很不错的,好像底本是俞樾订正的。宝文堂大概从道光年间就开张了,从印刷账簿到印刷白话小说,通俗读物一向是它的专长,印刷了上百年,算是坚持不懈了。宝文堂从来以贩夫走卒为读者对象,从不故作风雅,不以市井文学为耻。1949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宝文堂是作为中国戏剧出版社的副牌存在的。大多数当代人对于宝文堂最深刻的回忆应该是当年盗印的金庸作品。我最早读的金庸作品,也是宝文堂(或者盗印宝文堂,所谓盗版的盗版?)出版的。金庸作品本来就是一通俗小说,最适合宝文堂。可惜的是,宝文堂在1993年就被取缔了。对于这个老字号,颇有些残酷。不知道宝文堂犯了什么大错误,那么早就被取缔?如果说出版庸俗作品的话,那么更应该受罚的是青海人民,内蒙古人民,西藏人民、海南摄影美术这些出版社吧。

      上面说了那么多不争气的地方人民出版社,那么有家还是心气颇高的,那就是贵州人民。我刚刚开始买古籍的时候,就收集的贵州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当时和一位要好的同学,经常比赛。现在这些书还在老家的书柜里面,白茫茫一溜(现在应该已经发黄了)。在90年代中期,书籍印装质量普遍不佳,没有现在“做书”的意识(比如玩什么毛边书),这套书的装帧非常朴素。白色封面,印刷体的书名,贴塑,胶装。最可怕的是出版社尽力把把册数往少了做,导致《左传全译》和《战国策全译》都厚实无比。其实平心而论,这套书的译注质量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对于普通读者。虽说看古书最后都不免走到繁体竖排的路子上,这套简体横排的书对于入门读者还是很适宜的。这套书好像有五十种,其中还有《资治通鉴》的大部头,编辑和作者的工作量都是很大的。贵州人民的出版力量应当没法同中华书局相比,这种情况下还能保证书的质量,很不容易。我还记得曾经有一本好像是印刷出了错误,我寄到印刷厂,他们竟然真的把书修补(不是换新)给我寄了回来,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享受保修服务...这套丛书里面有几部的译注者也是很优秀的,比如注《山海经》的袁珂,是当时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领军人物;注解《韩非子》的张觉,注解非常细致详密,颇有乾嘉之风,绝对是做事的人。今天看来,这套书确实凝聚力不少人的努力,当然,我个人已经过了收藏简体横排古籍的阶段了。

      中国很多出版社的名字很有意思,得花点脑筋想想它的主管部门。比如群众出版社,要仔细探究才知道它背后是公安部。本来嘛,公安工作就是群众工作。我买过的群众出版社的书有两部:《我的前半生》和《福尔摩斯探案集》,都是国内第一善本。群众出版社出版后一种可以理解,同行么;出版第一种,难道是因为作者长期在公安部门看管下,近水楼台?现在很多新译的《福尔摩斯》,都不如那个版本扎实。《我的前半生》据说当年的版本有不少删节,现在又出了全本,不过我估计也没有增加什么爆炸性的大八卦。

      • 家园 那几个不争气的人民

        到底是因为都是偏远地方的穷社,靠卖书号吃饭,而且因为地处偏远所以饥不择食。。。

        其实不那么偏远的地方也有不少卖书号吃饭的出版社,有些就不那么饥不择食或者地角就是好或者有一批稳定的书商/制作公司客户,所以面子上不那么不争气,例如上海人美。。。

    • 家园 鼓励楼主

      美国出版市场也简单。

      大学出版社是学术书籍。

      下面一堆上不上下不下的出版课本和有一定水准的文化书。

      然后就是大众出版社。

      最后是垃圾书出版社。

    • 家园 谈谈书和出版社:其它地方出版社之一

      开贴的时候没意识到会有这么多出版社,越写越多刹不住了。现在只好委屈一下地方出版社,把它们挤在一个帖子里了。一个帖子挤不下,可能就有之二之三了。

      这里要谈的是:岳麓书社/湖南科技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我的藏书生涯是从岳麓书社开始的。在90年代中期,岳麓书社推出了一套古典名著普及本,硬面精装,每本都很厚,字体较小。人民文学需要6本的《三言》,岳麓都硬塞在一本里面。而且岳麓书社比人民文学的字多:人民文学把不洁的段落不动声色地隐去了,你都根本不知道哪里删节了;岳麓比较诚实,每个字用一个O代替。到了《金海陵纵欲亡身》那回,几乎满纸都是O。人民文学好像干脆存目删文,整章都删去了。这书用的纸张发出一种特殊的酸味(新书就有,这些年过去历久弥新),搞得我看见岳麓书社或者三言二拍,就想起这种奇怪的酸味。

      平心而论,岳麓书社的书还算是公道。本来岳麓就计划做平价普及本,所以成本上能省则省。但是作为图书出版最重要的编校质量还是过得去的。起码这书我没看见几个错别字,比起大牌出版社中华书局这两年出的古典小说要强多了。寒酸是成本问题,但是粗滥就是态度问题了。当然,在我发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之后,飞快离开了岳麓的读者群。

      岳麓听名字就知道是湖南的出版社。岳麓书院多有名。岳麓书社其实是个很有进取心的出版社,成立不算早(1982),却颇出版了几部大书,如《曾国藩全集》、《船山全书》之类。这些书我没有看过,不知道质量如何。但是有几套书值得注意。一个是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岳麓比广西师大什么的更早引入唐德刚的书。这书颇享大名,一部分原因竟然是这书后来被禁。文化部的禁止反而成了最好的炒作。我后来千山万水从台北买了远流版的全本,读之后也不过如此:唐德刚更像个说书人,有时候过于信口开河,语气上故作顽皮。但是岳麓引入了以后很快被禁,反而成就了神话。还有就是岳麓最近出版的《李秀成亲供手迹》,这是岳麓翻印的台湾版,只做到了大概8成类似,但是是几十年内唯一翻印,也算值得收藏了。我对这充满难读的错别字的手稿书有着奇怪的爱好,大概是源于这书影印的血淋淋的历史吧。这书现在还有售。

      外链出处

      岳麓做的书,有精品,也有次品。所以出版社本身不能成为品牌保障,但是也是会给人带来惊喜的出版社。

      中国的科普市场,自从90年代之后好像就停步不前了,同80年代的科学的春天不可同日而语。说实话,1980年代什么书不好卖,从朦胧诗到《故事会》,全都大卖!湖南科技出版社在这大低谷时代,倒是推出了高端科普的《第一推动丛书》,里面头一本就是《时间简史》。我当时正是求知若渴精力旺盛的高中生,加上没有互联网这种邪魔外道来屠杀我的业余时间。在《读书》上看见广告,就邮购了。这丛书有些部分对于中学生来说过深了,而且定价也超过了中学生的承受范围。湖南科技走的是硬科普的道路(起码这丛书的第一辑是如此)。我记得看过《细胞生命的礼赞》,《时间简史》、《皇帝的新脑》、《时间之箭》、《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 后来上大学,又坚持买这书,但是读的越来越少了。再后来,买也不买了。这书的印装质量在当时看还可以,但是在今天就落伍了。清清楚楚记得这书的头几版是黑色加蓝色或者红色腰封。等到了研究生的时候,读上海科技的《哲人石丛书》这样的软科普为主了。看样子,随着年纪增长,由硬变软的东西不止一样。

      河北教育出版社好像不是特别出名,本来嘛,一个地方性教育出版社,出点教辅就够了。但是河北教育并不如此。他家特别喜欢出套书。河北教育的书似乎质量都还不错,很多都是硬皮精装,设计也不俗气。河北教育出的很多书都是冷门书,比如什么《院士书系》。我奇怪出这么多精致的冷门书,这经济上怎么维持的。不过我在网上一查,好像河北教育出版社还是以幼儿图书和教辅为主。是孩子们撑起了中国的图书市场,难道我们在超新星纪元么?

      百花文艺出版社,我只买过它出版的一种书:《四世同堂》。后来人民文学也出了《四世同堂》。但是百花文艺的《四世同堂》绝对是第一善本:虽然我买回来的时候已经好几页破了。这部单册1246页的书和字典一样厚实。从编校、翻译(后面十几回好像是从英文回译的),到插图,都是认真的。难以想象人民文学的版本会比这个版本好。这也是唯出版社论的一个反证。奇怪的是好像这个版本绝迹了。孔夫子网上面要价600,What the hell?

      百花文艺是以出版散文为重点的,也是我唯一注意的天津的出版社。记得特别清楚的是,金庸在三联版《金庸作品集》前言里面提到,百花文艺是之前唯一和他签订合同出版小说并支付版税的内地出版社。这么说百花文艺还真有点君子之风了(无意讽刺宝文堂...)。

      • 家园 我国的出版单位 从隶属关系上说

        可以分为1.总署直属2.各部委所属3.各大学所属4.地方出版部门所属等等

      • 家园 河北教育出版社是书号中比较便宜的。

        大概<5万就够了。

      • 家园 后来看到百花

        百花文艺出版社还是很出几本好书的

      • 家园 哈哈,顶这句

        岳麓比较诚实,每个字用一个O代替。到了《金海陵纵欲亡身》那回,几乎满纸都是O。

        弄得我回头又去买了别家的一本

      • 家园 河北教育在诗歌出版上有功劳

        20世紀世界詩歌譯叢那一套,介绍了大量的世界现代和当代的诗人,许多诗人的诗从未以书的形式在中国出版过,这填补了很多空白,虽然填补了之后也还是颇为空白,因为每本都很薄,有些啥非洲诗歌,总共居然就一小本。

        出版社还让韩东牵头出了好几辑(印象里看到了3辑了,每辑都接近10本不同诗人)的当代诗人的个人诗集,绝大部分都是这些诗人的第一次正式出版诗集。每本都挺精致。像柏桦这样有成就的诗人,连自传都已经出版过了,居然诗集还是第一次正式出版。大陆诗歌出版的惨状可见一斑。

        不知是不是河北教育出版社里头有个把对诗歌很有感情也有钻研的头目。因为选题都不错,而且大家都知道选题再好,这些书还是肯定都卖不好的。

        跑个题:偶还很有感情的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10卷的卡夫卡全集。我在街头书商手里买的是120元十本。每本其实还挺厚。装潢得还不错,我感觉是正版书以极低价格流落到摆摊小贩手里的。

    • 家园 谈谈书和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这里要说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先说上海译文。在外国文学译著的出版上,上海译文是可以同人民文学相抗衡的。一般来说,西方经典文学著作,选人文和译文之一,就是“虽不中,亦不远矣”。百度上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前身是成立于五十年代的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的外国文学编辑室。

      这多么类似于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的关系!

      上海译文同人民文学曾经合出过“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封面是网格的,一共出了140种左右。这种网格本,特别是精装的,现在也有人炒作(什么世道,普及本也有人炒作!?真是钱多得溢出了。)

      上海译文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托尔斯泰的文集,如这个

      外链出处

      绿色的封面,翻译者也很著名。可惜我一直对于西方文学名著兴趣不大,没有收集过。好像不同出版社都出版过草婴的这个译本,不过我觉得上海译文的版本从版式装帧上最好看。

      译林出版社在南京,也是以出版外文译著为主的。但是我对于译林印象不太好。我曾经购买过译林的《吹牛大王历险记》,里面校对错漏百出:我肯定我的版本不是盗版的。感觉译林属于比较活跃的出版社,敢于做一些新题材,大题材,比如《尤利西斯》这样的大部头。我大学室友买过一套《尤利西斯》,一共看了不到百页,后来毕业时候转给冤大头师弟了。但是译林的出版物欠严谨,不像人文或者译文那样沉稳有大气。在翻译作品的出版上不严谨,就有可能闹大笑话。

      • 家园 三联 商务 中华这三家在大陆和香港

        都有 大陆的和香港的虽然都是来源于老的三联 商务 中华,但两边的相互没有隶属关系 现在香港的三家总的名称是香港联合出版集团

      • 家园 上海译文也有个比较著名的字典

        《新英汉词典》,算是英汉比较权威的。

        上海译文80年代翻译过一些一二战的书,《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两个不同的英国人写的。属于我的一二战史启蒙读物。还有就是李德尔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也买过。苏联人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倒是没有买,但是翻过。不过后来上海译文主要走文学路子了。

      • 家园 译林确实很差

        就拿《教父》来说,记得82年左右有个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陈良廷老师翻译的本子,那是相当的高水平啊。然而进入90年代后,译林出版社推出的周汉林的译本,那叫一个惨不忍睹。然而,不幸的是,现在国内《教父》的译本大多是周汉林的本子。

        这可真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