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萨苏兄请进,能不能弄到这本书 -- 明辉

共:💬139 🌺6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洼里战斗》

      洼里战斗――来自春五大队的回忆

      那是一个至今想起都会感到恐惧、恶梦般的日子。虽然说打仗就肯定有胜有负,但洼里战斗却实在是败得一塌涂地,在我五年的军旅生涯记忆里也没有输得那么惨过的。

      那是1944年12月3日凌晨时分,冰冷刺骨。我们大队执行奇袭赵百户营村的任务,到了才发现扑了个空、没见到半个敌影。于是我们在那里稍作休息后,又向西北方向三公里外的洼里村进发。

      队伍在大队长野坂率领下,排成长长的一队前进。当队伍走到赵百户营村和洼里村之间的山间小路时,三中队发现一名士兵不见了,于是他们中队掉头向赵百户营村回去找人。

      我们的剩下的队伍则是顺次由走在最前面的先锋中队――二中队(中队长为野崎)、一中队(中队长为玲木)、大队队部(久松、神户等人带领)、四中队(中队长为林)构成的。

      当先锋中队快走到洼里前面的小庙的时候,突然枪声大作、从村子前方和道路两边子弹夹杂着手榴弹一齐袭来。由于道路很窄、又是破晓时分,完全控制不了局面。先锋中队一下子就崩溃了,紧接着一中队也被突破,敌人直扑我军大队队部而来......

      终于、我们等到了冬日的黎明,却只见山间小路两侧的山梁上布满了上好刺刀的八路军,刺刀在初升阳光下闪着凛然的寒光。

      我方殿后的四中队虽然不清楚前面发生了什么,但随即就果断地去抢占右侧的高地。在林中队长的指挥下、以各分队(译注:相当于排级单位)为单位分别试图去抢占山脊。然而敌人的子弹和迫击炮弹却从前后左右雨点般地砸来。那是一座中国特有的光山秃岭,连一处隐蔽物都找不到、无遮无拦,我军只有向上攀登一途。我所在的分队里的高仓上等兵(特进为伍长)和另外一个人(原注:不是高桥利春、就是白鸟荣)被敌人的子弹打死了。两位都是一枪致命,没有痛苦地升天去了。几乎就在同时、林中队长被左侧山上的敌军一枪打中头部,也当场战死。

      就在我军腹背受敌、一面被敌军从山上向下打击、一面遭到左侧山上敌军狙击攻势的这么一个进退不得的紧要关头,姗姗来迟的三中队终于赶到。他们迅即占领了我军后方高地的一角、旋即从侧翼向敌军展开进攻。敌军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还是开始被逼得步步后退,终于我们四中队也冲上了山脊。敌我双方混战成一团、先是互掷手榴弹、继而开始了白刃战......终于被我方完全控制了山脊。

      从一早就开始如此激烈的战斗、此刻我方弹药已经消耗殆尽了。头头命令我们步兵要节约子弹、以将多余的弹药支援捉襟见肘的轻机枪火力用。

      与闻讯追来的三中队合兵一处后、我们一起从右侧山脊上逐步驱赶敌军、向前推进。等我们到达村子前面的时候、眼前的光景简直让我们触目惊心!那里到处散布着赤身裸体的死尸。等我们来到近前,才认出那都是我方战友的尸体!仔细看去,其中还有一些我在二中队面熟的弟兄。我顿时感到胸中堵得慌、泪水不由自主地顺着脸颊滚落.....

      等我们到了村东头的小高地上向前方眺望,只见远方敌人的军服有如杨柳萌芽颜色一般、与夕阳的余晖互映,这会儿八路军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得意洋洋地收兵而去。我们这边则重新聚敛部队、开始收容阵亡将士和受伤弟兄。本来需要马车来运送他们,可是到哪里也找不到马匹。没有办法,只好把他们搬到没有马的马车上去;我们这些残兵败将,拖着疲惫不堪的身驱、和有如遭鞭打般受伤的心灵回到了榛子镇。幸亏无线电班在枪林弹雨中沉着应对、发电报联络,才使得包括野坂大队长、久松中尉、神户少尉等二十多名伤号得到救援,此刻坐上来迎接我方的伤兵的专用汽车向唐山伤兵疗养所方向驶去了。

      这场战斗中有二十二名战友正如祭文所写的那样,“他们尽了全身心的力量、英勇善战;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掉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英勇的身姿、就算在过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每当闭上眼睛也仍旧如同往日一般同样鲜明地浮现在我眼前。

      以我对他们冥福的祈祷,作为此文的结语。

      ――――元春五大队士兵 山田丰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 家园 顶啊顶啊

        从地名判断是发生在滦县,翻遍冀东革命史、冀热辽人民抗日文献回忆录、滦县革命史、滦县县志等……若干本书,硬是找不到这个战斗

        不过应当是张鹤鸣的第一区队(后来的14团)打的战斗,张52年病死(很可惜啊,抗战开始他只是一个教师,抗战结束已经是团长,到东北是19旅的旅长,后来是护路军的副司令),14团成立时间又短,所以很多战斗没留下来的是很正常

        另外提一个意见,分队应当译为班为好

      • 家园 打的好!

        译的也好!

      • 家园 花之。这个系列怎么没被置顶啊,不解中...
        • 家园 原因见内

          因为我的手太慢了,呵呵呵;

          算了算、集中精力来翻译,一小时也就1000字不到的速度。

          老萨曾经奖励此帖置顶过一周,不过那也就够俺翻上两三节的......让大家等的久了,实在不好意思;明天争取把尾声翻译了,就暂时告一段落;

          回头明辉订的那些新书来了以后、继续开张!

          • 家园 大家一起顶老服的帖,根本用不着顶置,也算给点压力加动力吧
    • 家园 《威县掌史附近的战斗》

      威县掌史附近的战斗――来自春四大队的回忆

      1942年12月12日,四中队的河汊股分遣队(队长是谷贝少尉)从掌史没有按时进行联络。出于不祥的预感,早上九点队长带着一个分队前去接应。到了掌史附近,发现村子里有人数众多的敌军侵入的迹象,于是迅速将情况报告给设在七级村的中队队部(中队长为宫田大尉)。

      等到四中队的主力从七级村过来、对敌展开进攻后,才发现敌军的抵抗之激烈,远远超过预想的程度。这才断定村内有敌军的大部队。掌史是个大村子,四中队这点兵力也就够攻击村子一角罢了。于是宫田中队长又向大队长进行了报告。

      青木大队长则立即命令驻扎在威县的三中队(中队长为桃井中尉)、原子中尉指挥的直辖中队、以及山炮分队迅速出击。同时,让驻扎大柳町的一中队(中队长为山本中尉)和驻扎贺刘镇的二中队(中队长为加贺中尉)也一同前来夹击。

      等所有的中队都到达掌史后,到下午三点左右位置,完成将其团团包围的任务。各部队一起展开了攻击。

      面对我军抽调了手头能拿出的最大兵力所组织的进攻,敌人却仍旧毫不畏惧,他们在民房的砖墙上凿出射击孔与我们对射。村子变得像一个大碉堡般坚固。

      我军用山炮将三中队、四中队正面敌军布满了射击孔的砖墙击破,但仅仅打破还无法使之变为我军的突破口。

      这过程中,一中队和四中队反复尝试进行冲锋,但却只是损兵折将而毫无收效。而且我军用山炮进行轰击、敌军也使用迫击炮打还回来,双方激烈的对射在持续着。

      此后,敌军也尝试突围、利用坑道接近并袭击二中队正面,试图打出突围的突破口来,不过被我军击退了。

      渐渐暮色降临了......

      在掌史村据守的敌军,是冀南军区司令部及主力部队约一千人左右。当时是被我军在其他地区的大规模扫荡驱赶出来、逃到这里来躲避的。青木大队长遂将此情况汇报了驻扎在顺德的旅团长吉田。旅团长随即回电报指示我们“歼灭敌军!我们马上就派援军过去!”

      那天的夜晚月黑风高,敌军会在什么时候、从那个方向突围,我们完全无法判断。为了确定敌踪,我们时不时地发射几颗照明弹。和白天里激烈的对射相比,现在这样与敌军默默对峙的深夜战场,则显得格外的静寂。各中队都保持高度警戒、以防敌军的突围行动。

      大概是黎明前的三点多钟,敌军突然开始向二中队和三中队之间的结合部冲击、以骑兵为前锋杀了过来。

      “敌人!”“开枪!”的喊声嘈杂、枪声划破了前方黑夜的寂静。漆黑一团中战斗进行得极为混乱。近千人的敌军抱成一团一起拼死杀来,试图强行突破我军防线,那情景真是很难用言语描述的......

      ......

      到了拂晓时分,两辆卡车满载着旅团派来的增援部队赶到了。不过此时已是战斗结束许久。天刚刚放亮,队伍就进入村子里进行扫荡。掌史村的规模之大实在出乎我们意料,有很多人家都富丽堂皇,的确是有很快就把村子变成砖瓦结构大碉堡的资格,这使得我们也重新认识到了攻进来的难度有多大了。村里到处都散布着背着背包、身穿制服军装的敌军尸体。那尸体中有一具是二十岁左右年轻士兵的,头部被我军炮弹击碎身亡,尸体上却散发着香水的香气,格外的特殊。敌军共留下了一百一十具尸体。此外还有很多的武器、马具等来不及带走的物品。我中队在此战斗中战死四人、伤十三人。

      ――引自 春四大队队史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 家园 搜刮了一番比较想看的书,你克我服功德无量

        ?榫?を耦ける-日中?檎?私??

        黄河夕??-攘北???鎏弪Y??

        大黄河

        赤い高粱

        厌充兵?橛?-特韵第106????

        功德无量……对了,你克我服的衣服被脱光了没有?(快拍??照保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辛苦

        翻译有时侯比原创还难

      • 家园 掌史战斗很有名啊

        时间是在1942年6月12日,著名的五一大扫荡中,我伤亡90余人,其中27团伤亡46人,且多为伤员。我军的部队是冀中军区领导机关约两千人及27团的两个营,当时被迫向冀鲁豫军区转移,进驻威县城北25公里的掌史村,这里是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游击区,掌史村周围5公里以内有敌人8个据点。我军进村不久就被敌人发觉,当时判断:如白天转移,在野外行动的情况下,必遭敌追击、截击,将难以摆脱;同时,周围敌人各据点的兵力不大,共约500人,第二线威县、南宫全境之敌也不过100多人,战至下午或黄昏时,敌第三线的兵力来援时总兵力可达3000人以上。因此,决定隐蔽力量,据村固守,坚持到夜晚转移。开始,日军以为我不过是一支小游击队,只动用了100多人,我军也不暴露自动火器,只以步枪火力还击。敌屡攻不下,逐渐增兵。上午10时,周围据点的敌人集中三四百人,先用炮火轰击,接着步兵冲锋,我待敌人接近时突然开

        火,多次将敌击退。中午,敌增至约1000人,将掌史村四面包围,炮火更加猛烈,发起两次较大的攻击,均被我击退。下午,敌又由各邻县增援,兵力达到1500多人,进攻更加猛烈。我军凭借临时工事,顽强抵抗,部队情绪高昂,有的几次负伤不下火线,机关勤杂人员纷纷要求到第一线参加战斗。敌人施放毒气,战士们用毛巾醮上尿醋,裹上大蒜,掩住口鼻,坚守阵地。敌人曾几次突破我前沿,都被我反击下去,血战竟日。近黄昏时,我以迫击炮和轻重机枪、冲锋枪、步枪一齐开火,以密集火力进行反击,一下子打得敌人蒙头转向,敌人的炮兵也被我打成了哑巴。伤亡严重的敌人溃退下去,再也无力组织像样的进攻。至夜间9时,我军分两路胜利突围。这次战斗毙伤敌300余人,我伤亡90余人。受到中共中央军委的电令嘉奖,誉为“平原游击战坚持村落防御战的范例”。

        掌史战斗中,我军直到傍晚都一直使用步枪和手榴弹同日军交火(这是吕正操的主意,命令近打、小打,用密集的步枪和手榴弹进行还击;不是情况紧急不打轻机枪,打轻机枪也要尽量点发,不要连发;没有上级的命令不许出击;不许用重机枪和迫击炮,事实上连轻机枪都没用上),27团几次要求使用轻机枪都被吕正操等驳回了,一直坚持到下午四时,傍晚时,吕正操认为日军是守备队联合作战(因为没有出动飞机),便集中所有的轻重机枪、手榴弹、迫击炮、步枪突然集中火力射击,把摆在明处的炮兵阵地都给打哑了,到晚上9时突围时日军都没机会形成下一波的攻势。晚上9点多钟,吕正操等率部队掩护领导机关从掌史正东出村,开始突围。这天晚上天黑地暗,伸手不见五指,敌人步机枪子弹在他们脚下穿梭,又是炸子,险象丛生,当他们冲到敌人跟前,恰好敌人打了两发照明弹,敌人见到这样大的队伍冲杀过来,都惊呆了,眼看着敌人端着刺刀不敢动,部队借着敌人的照明弹,胜利突出了重围,在突围中没有任何伤亡,以致于吕正操很得意地回忆说:“我预计那次我们至少损失一半人,结果,在突围中我军无一伤亡,只伤了一匹马,却激了敌人一辆自行车”

        • 家园 突围中没有任何伤亡似乎太过神奇

          依托筑垒阵地打防守尚且有九十多伤亡,脱离了阵地,在光秃秃的原野里跟敌人近身格斗,更何况还有“敌人步机枪子弹在他们脚下穿梭,又是炸子,险象丛生” 军区机关两千多人,就算十分钟能全部跑出包围圈吧,日军以这种射击密度,对着上千人持续打上十分钟,居然没伤一根人毛?这个似乎有些离谱了吧...

          • 家园 当时我军兵分两路

            据当事人的回忆和地方史志记载,当时我军兵分两路,二十七团主力在西面首先打响突围,吸引了敌军注意力;随后吕正操司令率军区机关由两个连掩护从东面突围,这个方向地形比较复杂,?绱宀辉都从幸惶醯拦担?据说当时冲得太急,一时没有找到这个道沟,幸亏日军那两颗照明弹,为我军指明方向,终于顺利突围^_^。

        • 家园 "敌人步机枪子弹在他们脚下穿梭,又是炸子"

          能说说炸子?只听说八路对三八枪的子弹作了处理后有炸子的效果,没听说过日本人发射的子弹中也有炸子,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能多说几句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